再之後,肖小寶一連半個月廢寢忘食,終於完成了大高玄殿的復原模型,立馬送到了參賽辦,回來的時候,他逢人就顯擺,“等著看吧!你們絕對猜不到我的參賽作品是什麼!嘿嘿,我肯定不說,到時候讓你們好好大開眼界!你猜是什麼?聽好了啊,叫大高玄殿!怎麼樣,聽都沒聽說過吧……”
有的人的嘴啊,就像漏風的大門,純屬擺設。
聽肖小寶自己主動漏題之後,立馬有好奇心旺盛的立馬拿手機百度大高玄殿,然後,尷尬的一幕就發生了。
“哎,我說那個……肖小寶,你看新聞嗎?”
“當然看了!食堂的新聞聯播我一次不落,還定了晚報日報各種報……”
是,大家都知道,男生宿舍樓裡,送報員好像是為他一人服務的,自從大家都用上智慧手機後,肖小寶可能是僅剩的報紙控——他沒用智慧機,手機型號還停留在諾基亞時代。
同學將手機遞給肖小寶,醒目的大標題在肖小寶看來有些模糊。
“大高玄殿……即將……開……放……不是吧?四百多年都不開,就差我這兩天嗎?”
而後,肖小寶的哭泣聲就像春雨,稀稀拉拉綿延了半個多月,所以,當準備參賽的學生都滿懷期望地等著明天的開獎結果時,只有肖小寶一臉愁容不展,如果比賽就是打仗,他就是那種還沒開打就給自己判了死刑的人。
“行了,反正,成不成的,明天宣佈結果不就知道了嗎!”
“反正我是沒戲了,”肖小寶起身去端水,動作像個八十的老頭兒,腳步無力地拖沓著,剛倒完送到嘴邊,嘆了口氣又放下了,“你說我怎麼這麼倒黴?好不容易想出來這麼好的方案,你看你看!這不天降橫禍嗎!本來還指望有個好題目能加分呢……”
“說實話,這怪不得老天爺,要怪就怪你自己,”左央努嘴指了指肖小寶的諾基亞,“勸你多少次,早換了不就沒這茬兒了嗎!”
以前每次左央勸肖小寶換手機時他都有話說,我憑什麼換?多結實啊!看你們換個iPhone跟寶貝似的供著,螢幕動不動就碎,換個螢幕夠我買好幾個的!遊戲有什麼好玩的啊?浪費時間!相機那麼好有用嗎?再怎麼美顏都是自我欺騙……
“凡事你得看優點,現在什麼最新資訊都在手機裡,你不看,怎麼知道將來是什麼行業趨勢?”
古建築雖然是過去留下來的東西,但越想把它研究好、保護好,就越需要新科技的輔助,對於這個問題,左央從來不較真兒,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殺人不好,可帝王不打仗奪天下,怎麼有後來的造福百姓?不打架是好,可難道眼看著不平之事只是擺手笑笑?
就說古建築,現在很多仿古建築用的都是當代施工手法,比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園就採用了創新手法,先進行仿古建築框架部分製作,所有仿古構件進行預製,最後採用焊接方式進行安裝,不但縮短了工期,還降低了施工投入,最後形成了國家級的施工法;又比如說材料,例如名貴木材諸如紅木啊水曲柳之類的,現在數量稀缺不說,而且保養起來也費時費力,畢竟不是以前的大宅院,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根本伺候不起,反倒是新型材料美觀環保,還能保證使用壽命,防火防寒避雷的效果都比古代材料好。
左央對此是深有體會,課本上雖然也教新技術,但畢竟時效性有限,網上一有什麼最新的建築設計軟體,他都是第一個下載下來摸一遍,新型材料和新施工手法,他也要自己親自實驗一遍,看看和傳統施工手法相比到底有什麼優缺點。
包括各種不著邊際的奇思妙想——中國的古建築那麼多,但是有些是被損毀了,無法重建和修復;有些是因為保護問題不對外開放。左央覺得光是在網上看圖片不過癮,現在的VR遊戲那麼先進,將來要是搞一個VR古建築博物館多好?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足不出戶就能看到縱觀全球穿梭古今的各種建築,而且還能“進去”走一走,VR最大的優勢不就是模擬現實嗎?這樣我們就能走在金鑾殿裡,不用再被隔在柵欄外抻脖子踮腳了。
“這次不行也就算了,可你總彆著這股勁兒不願意更新你自己,將來再好的機會都抓不住!”
肖小寶這次總算被左央說通了,開啟他的大屁股電腦看手機,一邊看一邊驚呼,“我靠!現在的手機畫素這麼高?我還沒攢夠買單反的錢,手機就把單反淘汰了!難怪你們記筆記都拿手機拍照!”
就在肖小寶和左央說話的當口,房門被人從外面推開了。
“你又上哪兒浪去了……”
左央的“以為”向來不準,但他又特別喜歡做預判,結果就是十有八九會猜錯,就像他以為開門的肯定是室友中的另一人,賀一言,但當這人把腦袋探進來的時候,左央歡快的語氣立馬嚴肅起來。
每個寢室就像一個王國或者結界,都有個人喜好,也有自己的黑名單,比如現在進門的梁斤。
左央這人屬狗脾氣,喜歡的人怎麼都行,不喜歡的怎麼都不行,在他這兒沒有模稜兩可,古建築尚且有人情味兒,何況大活人呢?在左央看來,人啊,就像建築,材料、工藝不好都是其次,但結構不好就沒法當朋友了。
梁斤就是左央覺得“結構不好”的那種人。
說來也挺奇怪,倆人結樑子都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是因為社團,而且還不是社團之間的競爭啊、人際矛盾啊什麼的,而是因為兩人看待社團的態度不同。
梁斤所在的社團叫無樑社,松山建築學院裡響噹噹的老字號招牌,據說建國後剛建校的時候就有了這個社團,中間有段時間沒落了好些年,那幾年大家都在忙著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直到近些年,國家提倡保護古建築和開發仿古建築,在校學生挑準這個浪潮,開始重新經營無樑社,還找出來好些當年的老社員,現在都在各個機關單位裡指點江山,有了這些“老師兄”們撐腰,再加上無樑社的創新理念,在學校裡自然辦得風風火火。
至於這些情況,雖然總有人在耳邊唸叨,但左央一句都沒記住,他的耳朵有選擇性耳鳴,自己想聽的,怎麼都能記住,不想聽的順著毛孔就揮發了。關於無樑社,左央關心的就一點——
這個無樑啊,說的是那個無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