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紫荊關
大宋:開局帶走扈三娘 逍遙散人張不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岳飛率部進入遼國易州境內,一路向易州城的方向挺進。
只是雪天路滑泥濘不堪,趕路著實不便。
也因為行軍速度緩慢,沿途所見所聞令岳飛動容。
所過縣鎮所遇百姓,見是天漢軍的到來,不但毫無懼色反而歡呼雀躍。
甚至有地方上的豪強端來酒食,做為犒軍之用。
地方豪強,是遼國統治下的特色產物。
在遼國的統治秩序完全崩潰之後,豪強們就成為了牆頭草,只要誰能成為燕雲之主,他們就服從於誰!
奔襲敵國敵境,卻像是被迎為王者之師,這讓岳飛深受震撼。
就在年輕小將被震撼時,靖安司易州百戶夏春策馬而來。
靖安司在敵境,採取的也是皇城司那般的衛所制。
易州百戶,是靖安司在易州境內的最高探子頭目。
夏春得到奉聖州百戶洪靖的飛鴿傳書,得知一支金軍秘密南下,目的地是易州。
夏春接到這般緊急的飛鴿傳書,感到心急如焚,一旦金兵奔襲取了易州,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眼下手裡偏偏沒有了飛往國內的信鴿,而冬季騎馬傳訊根本來不及。
就在焦急時,夏春得知一支天漢軍疾奔易州城,立即趕來。
根據夏春的分析和判斷,這支金兵一定會先奪取紫荊關。
紫荊關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被金軍佔據,那對今後大軍北攻的局面將會非常不利。
從金人手中奪取紫荊關,所造成的傷亡將會是巨大的。
搶先奪取紫荊關,擋住金軍南下之路,這比從遼軍手裡拿下易州可要重要得多。
岳飛不再遲疑,立即率軍改道直奔紫荊嶺。
……
“前頭就是紫荊關了!”
帶路的嚮導停下腳步,指著前面山勢起伏的關隘,喘著粗氣。
紫荊嶺上紫荊關。
此關始建於戰國時期,秦、漢稱上谷關,東漢名五阮關,宋、遼稱金坡關也稱紫荊關,與居庸關、倒馬關合稱為內三關。
紫荊關自古便是進出太行山的交通要衝,位於“太行八陘”的第七陘“蒲陰陘”,天下九塞之第四塞。
紫荊關南面以十八盤道為險阻,北面以浮圖隘口為門戶,一關雄踞中間,群險翼庇於外,山谷崎嶇,易於戍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
這座雄關本是漢人抵擋異族的天然屏障,自唐末兩三百年來,卻讓漢人望而興嘆苦思不得。
岳飛看著前方的雄關險隘,心中感慨無限,也難掩臉上激動的神色。
百多年來,這是漢軍第一次來到這個關口。
只是紫荊關的殘破和不修軍備,是岳飛萬萬沒有想到的。
天漢軍停下腳步嚴陣以待,並沒有對紫荊關展開進攻。
天漢軍突然出現,使得紫荊關裡的遼軍產生了一些紛亂,但還不至於如臨大敵。
紫荊關裡,夏春搶先一步到達。
作為靖安司易州百戶,夏春的主要工作除了刺探軍情,就是行收買之事。
紫荊關這麼重要的地方,夏春已經來過多次,跟遼軍守將蕭三狼也有了初步的溝通效果。
紫荊關裡的遼軍,也都知道天漢在招降,在這些普通士卒的心裡,投降天漢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畢竟易州跟天漢接壤,對天漢百姓所過的好日子,都有所耳聞。
蕭三狼傾向於投降天漢,只是還沒下定決心。
“金軍即將來攻,請蕭將軍及時做出決斷,免得錯失良機悔之晚矣!”
原本夏春也不著急,等自家大軍進入易州,再督促蕭三狼投降也不遲。
奈何出現金軍奔襲而來的局面,這就需要蕭三狼立即投降,好讓岳飛率部兵不血刃佔據紫荊關以擋金兵。
“你說金軍會在這寒冬臘月裡奔襲而來,這怎麼可能,你莫不是想要誆騙我這紫荊關?”
蕭三狼對夏春的話並不相信,在他想來,強大的金軍需要費這力氣來奔襲一個小小的紫荊關?
這也難怪,百多年來,宋國對易州腹地的紫荊關根本就沒有任何威脅。
遼國又不需要紫荊關來抵擋敵國,是以紫荊關在漢人眼裡是雄關要塞,在遼人眼裡屁都不是。
這也是岳飛看到殘破的紫荊關而感到吃驚的主要原因。
都沒敵人又不是前線,修個屁。
以往,遼國在紫荊關的守軍很少有超過三百人。
這還是遼軍敗退燕雲,紫荊關得到重視,守軍增加到了兩千人。
即使如此,從低階軍官得到提拔的蕭三狼,一直都待在紫荊關這一畝三分地裡,也絲毫沒有危機意識。
蕭三狼的弟弟蕭五狼叫道:“天漢軍都開到關下了,還編出金軍來了的謊言,明顯就是誆騙我們不想給之前答應的條件……”
夏春對此無語,遼國敗亡未嘗不是因為蠢貨多。
夏春壓住心頭火氣,正要解釋的時候,北面關外出現一支遼軍。
打的旗號是奉命前往駐守易州。
蕭五狼笑道:“看吧,我們的軍隊都開來了,哪會有金軍,還說你不是來誆騙我們的?”
“這事就算了,讓你們天漢軍退走,但之前談妥的條件就要再加一加了!”
蕭三狼說完,就讓弟弟蕭五狼去開啟北面關門。
夏春大急,說道:“這一定是金兵偽裝來賺取紫荊關,蕭將軍不可大意。”
“哈哈,夏百戶莫要再誆騙我們了,你還是讓貴軍趕緊退走,免得跟來軍打起來。”
蕭三狼更加不信夏春的話,讓弟弟去南面勸天漢軍趕緊退走。
簫三狼親自趕往北面關口。
簫三狼見夏春跟了過來,笑道:“既然夏百戶認定是金軍偽裝,那就讓你死心好了。”
董仲孫率領的兩千部曲靜靜地站在關門外,等待著關門的吊橋放下。
關門雖說還沒開啟,董仲孫提著的一顆心已經落回遠處。
紫荊關這等雄關變得這般殘破,也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就算現在被守軍識破偽裝,發起強攻也能奪下紫荊關。
關牆上的幾個殘破缺口,董仲孫有信心突破進去。
從關牆的遼軍模樣,董仲孫就清楚守軍的尿性,根本不堪一擊。
蕭三狼來到北面關牆上,一看關外的軍隊怎麼看都是遼軍,正要下令放吊橋時,身邊的夏春開口了!
“蕭將軍,投降金國的遼軍數不勝數,若這是金軍所扮,你可想過後果?小心駛得萬年船,試探一下又不會有任何損傷!”
蕭三狼一愣,隨即醒悟過來,這夏春說的的確沒錯,要萬一真是金兵所扮被賺了關,那真的就必死無疑了。
若的確是駐守易州的遼軍經過,只需幾聲“誤會”便可解釋清楚。
為了腦袋著想,蕭三狼被說服,大聲問道:“兄弟,為了安全起見,還請再說一下你們來自哪裡?”
董仲孫不答,厲喝:“本將奉大石林牙之命駐守易州以擋天漢,爾等再羅裡吧嗦不開關門休怪本將不客氣。”
董仲孫以大石林牙來壓人,這讓蕭三狼心中懼怕不敢再試,正要下令放吊橋時,身邊的夏春指著北方大叫:“金兵來了,金兵來了……”
夏春的幾名隨從跟著大喊:“金兵來了,金兵來了!”
這一下……
關外的兵馬只是下意識地向後看去,並沒有什麼慌張的舉動,反而是關牆上的遼軍亂作一團。
就連蕭三狼都被嚇得一陣哆唆,手抖了半天愣是拔不出刀來。
夏春劈手揪住蕭三狼,厲喝道:“關外遼軍都不怕金軍,而你們卻嚇成這般,這難道還不能說明什麼嗎?”
蕭三狼如遭當頭棒喝,一下就醒悟過來。
是啊!
從北面來的遼軍,又有哪支不是被金軍打得丟盔棄甲的?
聽到金兵來了又身處關外還一點都不驚懼慌亂,這要是沒鬼那就真的見鬼了。
“哈哈!”
董仲孫哈哈大笑,隨即一聲厲喝:“攻城!”
已經做好準備的遼國降軍,分別朝幾個豁口衝殺過去。
而此時,關牆上的遼軍不但沒有絲毫準備,反而亂作一團。
夏春一看無法抵擋,二話不說拖著蕭三狼奔向南邊,開關放天漢軍進入紫荊關。
-----------------
反覆無常,見利忘義,是郭藥師的天性。
金國特使來逼迫而天漢未至,郭藥師著急上火。
天漢皇帝派馬擴親自趕來開出極高價碼,郭藥師反而拿捏了起來,想要奇貨可居賣個更高價碼。
馬擴是什麼人,又豈會被人輕易拿捏?
馬擴拿捏了郭霜,又掌握了常勝軍中大部分人都想投降天漢的心理,堂而皇之地完成了殺使!
金國特使團十幾人,被馬擴帶人殺了個乾乾淨淨。
馬擴此舉,也斷了郭藥師的退路。
郭藥師勃然大怒,對著一干部將厲喝:“說,是誰洩露了金使的訊息?”
部將們默然無語,大家清楚都管的性格,無非是失去討價還價的籌碼從而惱羞成怒。
他罵歸他罵,我自當唾面自乾便是。
眼前這些人,都是跟隨郭藥師多年的心腹部將,郭藥師罵歸罵,並不會真拿他們怎麼樣。
罵得痛快,也無非是樹立個權威出口鬱悶氣而已。
郭藥師罵舒爽了,這才問道:“對於天漢皇帝陛下提出的條件,你們怎麼看?”
眾心腹異口同聲地道:“全由都管決斷。”
顧誠給出的條件是一個開國侯,兼常勝軍總兵。
天漢建國,只有十六個開國侯,那麼多主力軍總兵,很多人都沒有封侯。
顧誠給郭藥師的這個條件,由心腹中的心腹鴻臚寺卿馬擴親自趕來招降,算是非常真誠的了,也是最為可信的。
只是以後無法擁兵自重反覆無常了,這讓郭藥師很惆悵!
眾部將對這個招降條件感到非常滿意。
這些年跟著反覆無常的都管受人詬病痛罵。
四下漂泊的日子,也實在是過夠了。
都想要安穩下來,讓家人不再跟著受苦。
“那本都管就做主,向天漢皇帝陛下效忠!”
郭藥師下定決心,投降天漢。
-----------------
北軍第四軍天權軍,暢通無阻地進入朔州南部神武城。
天權軍進入神武城,張榜安民開倉放糧安撫民心。
第二軍開陽軍韓世忠在帶路黨的帶領下,兵不血刃地進入朔州治所善陽城。
遼國朔州守將耶律三虎向天漢投降。
北軍副總督种師中親率第一軍和第九軍北上應州,遼國應州知州商遠和守將蕭元益向天漢投降。
朔州和應州納入天漢版圖。
就在種師中和韓世忠要雙雙北上大同府時,異變發生了。
遼國奚王蕭幹率領八千奚人突然來到大同府,將剛回到大同府的豪商範三鬥抓獲。
經過嚴刑拷打,範三鬥熬不住全盤吐出了裡通外國的計劃。
蕭幹勃然大怒,這個遼國的死忠下令大索大同府,將企圖叛國的人一網打盡,悉數斬殺懸首示眾。
後續三萬奚人精銳到達大同府,蕭幹整頓匯聚於大同的數萬遼軍潰兵,誓要與進犯遼國的敵人決一死戰。
蕭乾紅眼了,也瘋狂了。
經驗豐富的种師中當即下令“按兵不動”,北軍只駐守應州和朔州,不再北上大同府半步,以免刺激到如同瘋狗一般的蕭幹。
靖安司傳來情報,北軍這才得知,範三鬥等人謀劃不密,被人告發到燕京,蕭乾和耶律大石勃然大怒,決定殺一儆百,以此震懾牆頭草好凝聚大遼最後的軍心。
經過商議,遼國最後的兩根擎天柱蕭乾和耶律大石決定分兵,分別駐守大同府和燕京。
……
天漢軍攻取應州和朔州。
蕭幹進入大同府整頓兵馬,咬牙切齒就像一隻逮誰咬誰的瘋狗。
駐守得勝口的金軍,先後得到這兩個訊息,做出了跟种師中一樣的決定。
避免去刺激蕭幹引其來攻便宜了天漢。
天漢和金國都不想跟蕭乾死磕便宜了對方。
於是,以雲州大同為核心的西部數州,就形成了微妙平衡。
駐守應州和朔州的天漢北軍,與駐守得勝口的金軍,雙雙看著磨牙的蕭幹按兵不動。
-----------------
董仲孫率部從北面攻入紫荊關,岳飛率部從南面進入紫荊關。
紫荊關內地形狹小屋舍庫房密佈,只有三條狹長的巷子聯通南北。
董仲孫不知天漢軍也在,率部從豁口攻入關牆。
見遼軍不堪一擊四下逃命,遼軍降兵興奮地四下追殺。
而天漢軍岳飛部,卻是知曉金軍前鋒是兩千餘遼軍降兵。
岳飛率部進入紫荊關,分散開來以一個個小型鴛鴦陣的隊形,分別從三條小巷衝向北面。
雙方在巷子裡相遇。
一方是出自天漢皇帝親衛軍,由青年驍將岳飛嚴格律己所練就的兵馬。
一方是遺留下來的百戰怨軍,懷著滿腔復仇怒火的精銳。
雙方人數都是兩千上下,一相遇瞬間爆發激戰。
狹路相逢勇者勝。
岳飛挺著白蠟杆子大槍身先士卒,率先衝向迎面出現滿臉錯愕的敵軍。
大槍左突右刺,兩名領頭的敵軍相繼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