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宗大帥和霍家父子
大宋:開局帶走扈三娘 逍遙散人張不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宗澤,字汝霖。
顧誠萬萬沒想到,會這麼快就見到這位赫赫有名的抗金名帥。
“汝霖兄,這位就是從燕地南下的小子顧誠……”
顧誠也沒想到,張叔夜會在宗澤面前著重介紹他,這讓他不免感到受寵若驚。
“小子顧誠,拜見汝霖公。”
宗澤無疑是一個令人敬仰的抗金英雄,顧誠心甘情願地朝這位剛滿六旬的老人行禮。
“汝出身遼國,能不忘我漢人之根本,難能可貴!”
宗澤聽了顧誠的經歷,滿嘴稱讚,特別是顧誠熟悉金遼兩國,這讓他更感興趣,而後也向張叔夜介紹了一人。
霍安國。
宗澤擔任萊州膠水縣令時,霍安國是縣尉。
宗澤見霍安國是員悍將,當縣尉屈才了,於是舉薦他去西軍。
霍安國去西軍七八年,立下戰功不少,可西軍自成一體,外人很難出頭,他的才能並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宗澤擔任登州知州,當大宋與金國海上之盟後,料到金國將來可能會成為強敵,又見梁山賊患猖獗,就想到了霍安國。
霍安國被登州知州宗澤上書朝廷調任為登州兵馬都監。
調一人容易,調三百馬軍就難了些,調令一波三折,直到不久前才由樞密院下到霍安國的手裡。
等霍安國帶著幼子率本部三百精騎出發的時候,收到宗澤卸任登州知州的訊息。
算腳程,二人正好在濟州地面相逢。
只是誰也沒想到,霍安國剛進入濟州地界,就截住了追殺顧誠的一夥梁山賊寇。
殺死燕順,活捉白勝、鄭天壽和劉唐。
得知這個訊息,顧誠大喜地道:“恩相,汝霖公,霍都監,請將這些人交給在下處置!”
張叔夜笑問道:“你打算如何處置?”
“燕順屍首與王英作伴,鄭天壽、白勝和劉唐三人,屬下想要做一些文章。”
“哦!”
張叔夜沒有問顧誠要怎麼做,而是撫須看向宗澤,後者笑道:“既然你們早有計劃,這些賊寇自然交由你們處置。”
張叔夜這才笑道:“顧誠,好生利用。”
“恩相放心,小子必定廢物利用,發揮成效。”
“哈哈,好一個廢物利用!”張叔夜又對霍安國道:“還請霍都監協助一二。”
“末將遵命!”
霍安國大喜,這是張叔夜要分一份功勞了,趁機說道:“知府相公,末將幼子霍童弓馬嫻熟,三百部曲也是打過西夏的精騎,願為相公剿滅梁山賊寇效犬馬之勞。”
張叔夜等的就是霍安國這句話,鄭重地道:“此戰過後,剿滅梁山的功勞簿上必有賢父子的濃重一筆。”
只要能剿滅梁山,張叔夜寧願將功勞全部給有功之人。
“好了,咱們轉為正題!”宗澤說道:“此戰濟州是如何籌備的?”
對宗澤和霍安國沒什麼好隱瞞的,張叔夜剛介紹完,一道緊急軍情就送來了。
“梁山出兵,上百艘大小船隻浩浩蕩蕩向南而來,預計在傍晚會到達梁山設定的南山旱寨。”
眾人的臉色一下就變得凝重起來。
“知道有多少兵馬,領軍是宋江還是晁蓋?”
“兵馬近萬,打的是晁蓋的旗幟,並未發現宋江的旗幟。”
“繼續偵擦,一有訊息即刻快馬來報!”
“是,恩相!”
張叔夜指著草圖上的南山旱寨,說道:“晁蓋今晚到達南山旱寨,休整一晚明日乘船到達南山酒店向濟州城進發,明日午時左右馬軍前鋒就能到達濟州城下,跟預估的時間差不多。”
宗澤提出疑問:“賢弟,你們為何這般肯定宋江和晁蓋不睦,宋江一定會在背後陰晁蓋?”
張叔夜看向顧誠,他相信顧誠的分析。
“汝霖公,實不相瞞,在下在遼國時,就聽聞了宋江在江湖上的赫赫名聲,在下義兄還被宋江營造的名聲所誘惑,甚至還產生了前往投效落草的念頭。
而後與義兄一路南下,聽得多、也瞭解多了,就愈發覺得宋江是個沽名釣譽的偽君子……
宋江上了梁山時,帶去了眾多首領,上了梁山四下拉攏東征西討,又得到不少賊首效力,名聲更是如日中天,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會屈居於晁蓋之下……”
顧誠對此胸有成竹,一番對宋江的人性、梁山首領的構成等分析,說服了宗澤。
但宗澤還是說道:“為了以防萬一,更為了萬無一失,需要增加援軍,還得尋一兩支兵馬從北面牽制梁山兵力。”
張叔夜等的就是這句話,朝宗澤行禮道:“還請汝霖公助我。”
張叔夜當過侍郎,官職一直都在宗澤之上,但他初來乍到,而宗澤在京東路為官多年,人脈很廣、官聲很好、深受百姓的信任和愛戴。
“責無旁貸。”
宗澤當即寫了幾封書信,讓家丁快馬送去。
霍安國說道:“鎮海軍都虞侯劉錦跟末將有八拜之交,末將這就趕去說服鎮海軍出兵協助剿賊。”
“好,”
張叔夜撫掌大讚,心中大喜過望,說道:“霍都監儘管告訴鎮海軍,只要鎮海軍肯出兵牽制梁山兵力,此戰有過我張叔夜全擔,有功鎮海軍可分一半。”
說著,張叔夜提筆寫下了擔保文書,簽字畫押。
“相公大量,末將佩服!”
霍安國接過文書,心中大寬,這下更有把握說服鎮海軍出兵了,同時也佩服張叔夜的心胸和為國為民的忠義之心。
“恩相,屬下想到一個地方,或許也能給梁山造成一些麻煩。”顧誠靈機一閃,想到了一個地方。
曾頭市。
顧誠以江湖傳聞的名義,說了曾家跟梁山不睦,以及分析了二者之間的厲害關係,認為曾頭市這股勢力可以利用。
霍安國說道:“既然曾頭市有這般實力,的確不能放過,只是事情緊急,該如何說服曾頭市組織人馬去牽制梁山賊?”
張叔夜的幕僚歐陽敏笑道:“梁山賊寇不事生產以劫掠為生,曾頭市家大業大,遲早都會是梁山的攻打目標,說服曾家組織人馬牽制梁山賊不難。”
隨之歐陽敏朝張叔夜行禮,說道:“恩相,屬下請命前往曾頭市。”
張叔夜知道歐陽敏的心思,說道:“注意安全。”
歐陽敏大喜:“謝恩相成全。”
歐陽敏這是要以戰功來獲取一官半職,當幕僚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張叔夜寫了文書,歐陽敏鄭重其事地接過,告辭而去。
“事不宜遲,顧誠,你去做你的事!”
“是,屬下這就去!”
其他事,顧誠幫不上忙,那就當好這個誘餌,拿死了的和活著的梁山好漢當文章,以及設法捕捉潛入城中的梁山探子。
顧誠和霍安國走出書房,張成就遞過來一個沉甸甸的袋子,說道:“阿誠,這是老爺給你的。”
顧誠接過一看,嗬,居然是一袋子的金條,足足有兩三斤重。
“謝恩相!”
顧誠道聲謝,不客氣地提在手裡,正是缺錢的時候,這些黃金來得太是時候了,同時也暗中感慨不已:當官的就是有錢,哪怕是張叔夜這樣的官。
霍安國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個燕地逃人。
顧誠帶著伴當跟著霍安國來到城外,三百精騎居然有一半人保持戒備狀態,這是相當了不起的,即使是精銳禁軍,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童兒,來見過你顧世兄!”霍安國伸手招呼兒子,對顧誠道:“賢侄,這是犬子霍童,你們親近親近,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顧誠看著紛沓如流星般走來的霍童,不由得讚道:“好一個少年英雄,他日必成大器。”
顧誠之前就覺得霍安國這個名字在宋史上似乎見過,只是沒有絲毫印象,看來在歷史上是一筆帶過的人,就不知道是抗金英雄,還是當了漢奸。
至於霍童,更是聞所未聞,看來這個風華正茂的少年,沒有嶄露頭角就湮滅在歷史的浪潮裡,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
霍安國笑道:“賢侄謬讚了,我留下二百騎給犬子統率,童兒,你好好協助你顧世兄做好配合。”
“是,爹爹!”霍童在霍安國面前很是聽話,可顧誠一眼就看出他很不服氣。
“多謝霍叔支援!”
既然霍安國一口一個賢侄,顧誠也就口稱霍叔了。
正所謂花花轎子人抬人,關係越拉越多,也就越好混了。
“事不宜遲,我這就趕去鎮海軍,賢侄,童兒,凡事小心為上不可輕敵!”
“謹聽爹爹(霍叔)教誨。”
面對忠言好意,顧誠欣然接受,施禮致謝。
霍安國留下兒子和二百騎,率領百騎縱馬而去。
老爹一走,霍童的精氣神就為之一變,變得鋒芒畢露,對顧誠摩拳擦掌地道:“顧兄,不如咱們現在比試一番如何?”
少年人習得一身武藝,難免鼻孔朝天,想要征服這樣的少年,還得靠拳頭。
顧誠看霍童持槍的樣子,又得知劉唐就是被他活捉的,馬戰或者持械肯定不是對手,還得靠摔跤擒拿取勝,於是笑道:“現在不是時候,待正事忙完,為兄陪兄弟打個夠。”
“好!”
見顧誠應戰,霍童大喜,就這口氣肯定弱不了,這下可以打個過癮了。
血氣方剛的少年人,不怕對手強,就怕對手太弱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