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聽到了工廠廣播聲,所有人不約而同的怒罵賈東旭不是東西。

有那麼好的師父,結果多次考核不能晉級。

還去賭錢,被抓了兩次!

這樣的人在廠子裡,那是給全體工人抹黑!

所以,對於這個嚴厲的懲罰,工友們都是樂見其成。

他們根本不知道賈東旭是參與進了特務窩點事件。

要是知道的話,估計賈東旭這個名字都要成為某種禁忌。

牛根生也跟著周圍的人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批評話語。

車間生產主任將牛根生叫到一邊,告訴他廠領導讓他去一趟辦公室。

前後不到半個小時,牛根生便回到了自己的工位。

廠領導叫牛根生去一趟的目的很明確,又一次與他重申了不能暴露那一處隱秘工廠的資訊。

另外便是告訴牛根生,廠裡決定拿他當成一個榜樣,會通報表揚牛根生在這一段時間裡為工廠作出的貢獻,以及所取得的成績。

四級工的資訊需要對外披露。

以激勵更多的工人提升技能。

感情之前車間主任那裡的隱瞞白隱瞞了。

談話的第三點則是說軋鋼廠現在正準備向上面申請,給牛根生申請一個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

話裡話外,廠長的意思非常的明確,軋鋼廠是牛根生的家,家是不會虧待每一個成員的。

尤其是為家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家庭成員!

按照廠長的想法,牛根生哪怕去上學,也是軋鋼廠的人,每月能夠按時領取到全額工資。

當然了,畢業還得回到軋鋼廠,好孩子怎麼能隨便捨棄原生家庭?

前面兩點還好說,第三點則是一下子觸動了牛根生。

以牛根生現在所掌握的知識、技能、經驗,就算是去國內最頂級的大學當一個教授都是綽綽有餘的。

但沒有人知道這些。

牛根生也不能隨意的暴露出太多自己所擁有的、過於離譜的能力。

這種感覺是相當糟糕的,用懷才不遇這個詞來形容的話,有些像。

但懷才不遇那是際遇問題,牛根生這裡則是不敢過分出類拔萃!

可讓他進入大學深造,相當於給了牛根生一個更好發光發熱的舞臺!

大學生嘛,稍微天才一些,只要控制好節奏,別太妖孽,應該是可以讓他很多想法更快的實現!

反正比一個普通四級鉗工平臺高的多。

可惜的是牛根生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會被送到哪一所大學裡進行深造。

就連廠長暫時都不知道。

剛剛也是問詢牛根生希望自己向哪一個方面深造。

牛根生本來想要直接說機械工程類的專業,因為牛根生擁有一大堆的蘇聯機械工程專家、東德機械工程專家、國內機械工程專家的知識、經驗、技能嘛!

但突然間想到,在青出於藍的異能之下,就算是牛根生選擇從未接觸過的專業,只要是有人指導,一樣能夠快速精通並崛起。

門類根本不是限制牛根生的因素,世人的眼光才是真正阻礙牛根生全力施為的關鍵。

有著如此考量之後,牛根生對於廠領導的回覆就變成了……國家需要我去學什麼,我就願意去學什麼!

那種信誓旦旦的表情讓廠領導十分滿意,也讓一位辦公室裡很沒有存在感的男人微微點頭。

牛根生剛剛回到車間,今天的第三個廣播出現。

“我廠牛根生同志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工作之餘,苦學苦練、多思多考,於前日順利透過了四級鉗工考核,現予以全場通報表彰!”

廣播聲一落下,工廠裡就譁然一片。

比賈東旭被開除還要來的熱鬧。

這個時間段,軋鋼廠每年僅有兩次考核。

一級工到三級工完全是廠裡說了算。

四級到六級就需要有上級部門的參與監督。

七級八級工的考核已經不在工廠,而是更高層級部門專門設立考場,分筆試和動手操作能力兩部分。

後來的二大爺為什麼鍛工技能一直提不上去,那文化水平太差,根本過不了筆試環節。

廠裡明明不到下一次的考核時間。

牛根生是怎麼考過的?

不止一個人上前詢問。

“這個事情啊……主要是怨我嘴快。當著廠領導的面說已經具備了四級工的實力,結果廠領導不知道和誰說了,正好有更高等級考核,就把我拉去當了一個暖場。

你們是不知道,除了我這個小小的三級工考四級工的工人,其他人最低也是五級工往上!

一大圈人看著我幹活,渾身都難受!好在最後在一群人的圍觀下,順利加工出所有的考核零件。

人家一群高手親自當場評判,於是就僥倖晉級了!”

牛根生說的繪聲繪色,好像真這麼回事一樣。

這樣的話聽在那些工友們的耳朵裡,瞬間使得他們一口氣卡在胸腔裡,上不去下不來。

被憋的難受!

這是人話嗎?

還僥倖晉級?

我們怎麼沒有這樣僥倖的機會?

很多人心裡頭這般想著,可是一聯想到牛根生是在一圈高等級鉗工的強勢圍觀下動手操作加工零件,這又讓他們無話可說。

換了他們自己上去,估計連拿零件都得哆嗦。

談何加工精度?

最近一段時間牛根生是怎麼了?

為什麼鉗工技能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沒有人能夠給這些工友們進行解答。

牛根生的說辭則是完美的將他晉升四級工的過程給掩飾過去。

別看只是一臺小馬力單槓柴油發動機,一旦大規模鋪開的話,給整個社會產生出的效益將會是巨大的。

在進行驗證階段,小心一些不為過。

而根據從一眾專家那邊得到的經驗,像是這等新的柴油機想確定各種引數,那有的忙活了。

六個月到一年時間進行細微的調整都是很正常的。

想要提升檢測定型的效率,多製造幾臺,從不同的切入點一起開幹才是最快的。

但現在的牛根生人微言輕,在這等大事面前,根本就沒有開口的機會。

估計也不需要牛根生開口,真當那些把控全域性的人是吃乾飯的?

享受完畢工友們帶著羨慕嫉妒的恭喜聲,牛根生繼續沉浸下心思默默地在工位上加工自己的零件份額。

他的表現看在車間多出來的幾個胸前掛著安全員牌子,有車間主任陪同的人眼裡,讓他們露出滿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