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族大汗軍帳之內。

一眾手下,圍著一封密信看了又看。

“這真是那個大唐的太子送來的密信?”

“他竟然說要將燕雲十六州交給咱們?而代價只是為他殺一個人?”

“那個毛頭小子,知不知道這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這就是大唐未來的新皇帝?看來我們攻佔大唐指日可待了!哈哈哈!”

將領們議論紛紛,而金輪法王卻只是恭敬的站在一旁,等候著大汗的回應。

遊牧大汗皺著眉,下意識的,他總覺著這事情並不簡單。

那個大唐太子雖然不是什麼驚才絕豔之輩,也不該如此荒唐才對。

他不解,這個已經入贅了北寒的廢人蜀王,為什麼會讓大唐太子如此不顧一切的也要殺掉。

遊牧大汗皺著眉頭沉思的模樣,落在金輪法王的眼中。

他也並沒有那些遊牧將領們的輕鬆,李恪入贅北寒,是北寒王徐嘯的女婿。

所以,金輪法王也知道,殺死李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要殺他,便要秘密前往北寒境內。

千里奔襲,還不能攜帶大軍。

北寒之內高手亦是許多,何況是徐嘯的王府。

次之,金輪法王知道,就算此行真的順利將李恪殺死。

那便像是一巴掌呼在了徐嘯臉上。

徐嘯那人的狠辣,豈會如此善罷甘休。

北寒鐵騎的威風,早在春秋時四方諸國都有領教。

惹上這麼一位,著實不是什麼好買賣。

不過,金輪法王同樣知道燕雲十六州對遊牧大汗的誘惑。

就堪比妖怪看到了蒸鍋中的唐僧一般。

是無法拒絕的。

畢竟他們一國,地處草原。

悠久的歷史中,此國一直不善農耕、採石以及器械鍛造。

遊牧畜生而生,春夏時牧草豐美時還好說。

入了冬,地處寒冬之地,不光人的糧食難以為繼,畜生們的口糧也是令人頭疼的事情。

所以為了發展,也為了後面與四方諸國爭奪天下。

他們一國,必須要獲得大唐北方的領地才行。

而要獲得大唐北方的領地,第一個要跨越的天塹便是燕雲十六州。

不過金輪法王雖然心中對利弊明鏡,卻也知道,決定這一切的都是遊牧大汗。

他也只是沉默的站在一旁,等候著遊牧大汗的回應。

遊牧大汗沉思良久,回過頭看向沉默的金輪法王問道:“國師,你對大唐太子的這通交易,如何看待?”

聽見遊牧大漢詢問到自己,金輪法王方才上前一步說道:“臣以為,此事還要看大汗如何決定。”

“臣只能將其中利弊說之清晰,若是我們不答應這次交易,看似沒什麼損失,可實際上,卻可能是錯失了一個天大的機會。”

“要知道,我們國家,地處偏僻的北方。”

“資源稀缺、環境惡劣,若是靠著這些想要和四方諸國爭奪天下,無異於是無稽之談。”

“攻略大唐城池,是我們發展的唯一可能性。”

“而其中爭奪的關鍵,自然便是這燕雲十六州。”

“不過,若是答應了大唐太子,臣下亦有幾個顧慮。”

“首先的顧慮,自然是徐嘯,雖然北寒於我們有千里之遙,路途之險,以及需要穿過多個國家邊境的阻撓。”

“可是以徐嘯的個性,若是真的動怒,這些自然不是阻撓他的。”

“所以答應了大唐太子的請求後,我們必將迎來這麼一個強勁的敵人。”

“北寒鐵騎的威勢,臣下相信,陛下十分清楚。”

“其次,大唐太子只是太子而已,他是否真的能夠奪得皇位,還未曾可知。”

“這只是一個空口承諾罷了,若是我們殺了李恪,他沒能奪得皇位,我們便是白白惹了個強大的敵人,卻沒能討到任何好處。”

看著面無表情的說著其中利弊的金輪法王。

遊牧大汗微微眯眼,觀察著金輪法王的細微表情。

畢竟,無論答應與否,能殺李恪的,只能是金輪法王。

瞧見金輪法王的眼中始終是古井無波,遊牧大汗心中便有了底氣。

“國師,若是朕讓你去殺那李恪,你可有把握?”

金輪法王上前一步,跪在地上回應道:“大汗若有命令,臣定當盡心竭力!”

見此,遊牧大汗哈哈大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來人!拿狼皮紙,我要親自給那大唐太子回信一封!”

半日後。

遊牧大汗的密信便到達了大唐太子的手中。

長孫無忌看著大唐太子激動的拆開密信的模樣,卻是若有所思。

不肖多問,他也知道,能讓此刻的太子如此激動地,只能是遊牧國那邊大汗的回信。

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金輪法王他們答應了太子的合作。

這讓長孫無忌無比煩躁,他不明白,太子為什麼這般想要蜀王死。

要知道,先不說蜀王不能習武的事情。

在大唐眾多皇子中,蜀王是最不受到李世民疼愛的一個。

甚至,長孫無忌隱約感覺到,這麼多年來,李世民對李恪是有著恨意在的。

這樣一個廢人皇子,太子又為何要執意殺死他呢?

大唐太子並不知道長孫無忌在猜測著什麼。

他看著手中游牧大汗的回信,雙手間盡是汗水。

身為大唐太子,他怎麼不知道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

讓他如此一意孤行的原因,卻是十幾年前的一個下午。

那會兒,他還不是太子。

與其餘眾多的兄弟,也包括李恪一起,在校場上比武。

那是大唐太子的第一個對手。

也是讓他最印象深刻的對手。

穿著洗的有些破爛的衣服的李恪,卻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強悍實力!

是的,沒人知道,曾經少時的李恪,驚才絕豔,武學天資無與倫比。

六七歲時,功夫便已經遠超同齡人。

面對那時候的李恪,此時的大唐太子敗的十分輕易。

而也在那場比武當中,太子隱約間看到了李恪身上展現出的,絲毫不弱於父皇的氣度和風範。

這樣的優秀的兄弟,讓太子爺萬分驚恐。

當然,讓太子如此執著殺死李恪的更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其是前朝公主的遺孤。

這些年間,大唐前朝雖然覆滅。

可暗地裡,卻有許多前朝勢力在悄悄聚集。

這些可是大唐的巨大隱患!

太子爺知曉,李世民身為父親,一是顧忌著天下人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是思及虎毒不食子的情感。

這些年間,雖然對李恪不聞不問,卻也是沒有對其動殺手。

可太子不同,他對李恪沒有絲毫感情。

更加上當年比武時,李恪所展現出的異樣風采,讓他頗為忌憚。

所以後來,即使李恪忽然失去了天資,成了不能習武的廢人。

仍舊不能讓太子安心,他根本不相信李恪真的成了廢人的事實。

在他看來,李恪恐怕是在臥薪嚐膽,早晚有一天,他會反撲自己!

將他的一切全部奪走!

如此,李恪一日不死,他便是一日難以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