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了片刻,常明把目光投向孔璃裳和袁道承。

法眼之下,一絲天地元氣正隨著兩人的毛筆依附在符紙之上,

硃砂勾勒火焰符文,符紙上升起微弱的靈光。

消耗了巨大的精氣神,臉色顯得蒼白的兩人激動地放下毛筆,先後完成,“引火符”的繪畫。

外界,堂外的學子也不去上課,趴在符法堂的窗戶上閒聊。

從國師開始教導符籙起,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他們從最初的不甘,偷窺的稀奇,到現在百無聊賴。

這仙家符籙的傳授他們也看見了,好像就這麼回事,怎麼這麼多書院天驕,還沒人畫出一張成功的符籙?

太陽越升越高,也不知道國師準備教多少時間?等一下總要吃午膳吧!他們是不是有機會進去參觀參觀。

“呵!”

眾人尋聲望去,這不是史院那位被人利用的炮灰嗎?還在呢?

口口聲聲反對國師,還汙衊國師傳法,別有圖謀。

怎麼現在,捧著一堆毛筆,硃砂和黃紙,在這學著畫符?

是的,雖然隔著一堵牆,但在外偷窺的學子們一個個武道卓越,耳目聰敏,國師又沒有刻意遮蔽,立馬偷師的七七八八。

從其他學堂裡搬來桌椅板凳,直接架在空地上。

毛筆、硃砂和黃紙也不是什麼稀罕物,派人出去輕鬆買回。

這學子揉揉肩膀,把筆一扔!

啪得派在桌子上,“大家來數數我畫了幾張,是不是畫的分毫不差!”

“火!”他拿起一疊符籙就往天上扔,風一吹落得到處都是。

“看看!毫無效果。”

“要我說,畫符怎麼簡單,昔年的五行仙宗也不用精挑細選弟子了,順便安排個親戚就能上!”

“這符,沒有傳說中的靈體,感受所謂天地元氣,凡人根本畫不成!”

“今天,誰要是畫出來,我繞著四大書院,裸奔一圈!”

反正在書院的名聲臭得差不多了,學子乾脆破罐破摔,再次誇下海口。

給自己最後的餘地,就是規定了時間。他就不信,大家一群泥坑裡的凡夫俗子,有人如此大才!

一天,就學會了仙家符籙。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有人起鬨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學子吼著嗓子回應。

他如此自汙,那貴人要是還不放他一馬,他就準備魚死網破!

“對了!這位同窗,在下告訴你一個訊息?”有人洋洋得意。

“什麼訊息?”學子心裡疙瘩一聲,不會他剛放下狠話,就有同窗來打臉?

“鄙人不才,感受到了天地元氣!不知這位仁兄,可有所得?”

此話一出,立馬更多的人應和。

“說來慚愧,在下花費了半個時辰,一直唸誦那《清靜經》,也感受到了那天地元氣?”

有人立在樹梢,衣袖飄飄,同樣春風得意。

“是呀!那天地元氣果然奇妙,勝過武道氣血頗多,但太過狡猾,老是和我抓迷藏?時有時無。”

有個濃眉大眼的漢子,懊惱地一拍手。

“是極!是極!我都感覺它在我筆尖了,但一下筆,直接跑了,實在太過可惡!”

手上沾滿硃砂的瘦小男子,搓揉掉一張黃紙,狠狠地往前方一扔!

“幾位任兄都是大才,已經嘗試繪畫符籙,唯有小弟,還在為剛剛感受到的氣體苦惱,以為出現了幻覺,沒想到,真得是仙家元氣。”

“也不難嗎?在五行仙宗時期,在下也能混個仙師噹噹。”

一個個炫耀的話語一出,符法堂外的氣氛瞬間變了。

原本,學子們帶著看樂子的心態,豎著耳朵,想要聽聽有幾人走在前頭,現在……

???

人人天驕,只有我是廢物?

有人嘴角微笑,有人沮喪不安,同病相憐者鬱鬱寡歡,天資出眾者相互警惕。

“不知仁兄可有所得?”這問話再次想起。

眾學子調轉目光看向揚言裸奔的學子,哦!還有人墊底安慰。

“……”史院學子嘴角抽搐,臉色漲紅,“我……我可以一筆畫下符文。”

“這!我們都會!”有學子小聲嗤笑,讓他無地自容。

符法堂外的鬧劇,影響不到常明。

“請先生過目!”孔璃裳起身,彎腰遞上符籙,眉目間滿是欣喜,就等著先生的誇獎。

這符籙成功與否,在畫完的瞬間,自有玄妙。

畫符成功的剎那,精氣神被抽取,一部分天地元氣反饋歸來,順著筆尖流入她的體內。

孔璃裳感覺自己與符籙相連,念頭一動,就引火燃燭。

“請仙師過目!”那邊,袁道承也雙手捧著符籙,遞給上首的常明。

語氣恭敬,木訥蒼白的臉上,兩個黑眼圈格外顯眼。

“善!”

“畫符,形外更加註重神,以精氣神溝通天地元氣,書寫其上,你們已得三分真韻!”

“可感受到天地元氣留存體內?”常明笑著問道。

“有!”孔璃裳迫不及待的應道,“這可是修仙之法?”

“是!也不是!”

“這是長生途,以符入道之法。”

“畫符者靠著日積月累,書寫各種品級的符籙,汲取成功剎那的天地元氣,凝聚法力,磨鍊精神……”

看著目光越來越亮的兩人,常明一轉話語,打擊道:“此路看似通途,實際上是羊腸小道。”

“你們也感到到了,這畫符對精氣神的消耗很大,普通凡人初學,一天能成功畫出五張符籙,就可算天賦異稟!你們認為自己能畫幾張?”

孔璃裳感受著疲憊的精神,默然不語。

“最基礎的符籙畫個千百張,也比不上一份粗淺吐納術的一月修行。”

“想要靠此法長生,不過鏡花水月,但用心專一者,踏入煉氣之境,不用三月。老死之前,搏一搏築基,也有一絲可能。”

常明移動兩道蠟燭到他們眼前,“點燃它!”

“明日,我會再次教導一張新的符籙,你們如果還能拔得頭籌,並且願意擔任大韻道觀的符師,可找我要一份吐納之術!”

聽到這個訊息,孔璃裳和袁道承對視一眼,有點意動!

“謝先生!”

“謝仙師!”

他們直起身子,望著眼前的蠟燭,雙指夾起符籙,輕輕地甩下。

口中輕喝:“火!”

時間彷彿過得很慢,很慢!

符法堂內的學子們不由得全部起身,屏住呼吸,靜靜地見證這大韻王朝新的歷史篇章。

靈光如螢火,符籙成灰燼。

紅色的火苗,飄飄晃晃,點燃燭光。

……

大韻歷一千三百二十一年。

正月二十。

大韻國師,巡天御使,常明道長入繼學書院符法堂,授《清靜經》,傳仙家符籙。

百位學子入坐,有孔璃裳和袁道承二人,在巳時一刻,成功書寫基礎符籙,“引火符”。

點燃仙道之火,開啟道國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