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筆給你,你來
當過明星嗎,你就寫文娛? 槲寄冰仙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千萬別在飛機上碼字,別問餘惟怎麼知道的……
高度集中容易頭暈眼花,他倒是沒那麼嚴重,只是飛行途中略微有些耳鳴,幾小時下來也沒碼多少。
小說裡《唱作人》比賽還在繼續,再寫兩輪進入下半季,主角就可以換個新副本了,等總決賽再回來。
餘惟打算保持更新,儘量在《超越班》錄製期間把這兩首歌的劇情寫完,然後提前兌換了存著。
隨寫隨用還是太死板了,底牌這種東西多留幾張沒壞處。
這場比賽的選題他打算錄節目的時候再看,到時候遇到誰寫誰,直接當場打招呼也能省下很多事來。
他就不信參加節目的嘉賓都沒唱過歌。
《超越班》的拍攝地在京城的影視基地,也是很多北漂群演的集中地,餘惟也看過不少文娛小說在這裡開局。
開局:群眾演員,高潮:影史第一,結尾:登頂全球。
不同於其他真人秀,這檔綜藝沒有所謂的迎新環節,每一期都是四個劇組,感興趣的演員可以自己去試鏡。
嘉賓介紹環節也都是一筆帶過,主要看點還是在劇組選人和導師點評階段。
這檔節目請的小年輕和老臘肉也沒幾個會演戲,節目拍的就是他們的辣眼睛演技和導師不忍直視的畫面,名場面不少。
餘惟能來,節目組絕對是開心的,他最近的熱度居高不下,時不時就能衝上熱搜露一波臉,妥妥的熱點製造機。
有他加盟,這期節目的熱度可想而知。
“餘老師,可以先去祁導那邊,學員比較集中,跟大家認識一下再說。”
“可以,但真別叫老師了。”
同齡人奉承一下也就罷了,這攝像大哥看著都四五十了,一口一個老師這你受得了嗎?
讓他第一站直接去見祁雲銘,很難不懷疑節目組是故意的,畢竟他跟祁緣那場直播還是挺火的,創下了平臺這個月的人氣值記錄。
這是想搞點場外熱度?
祁雲銘拍的是一段室內戲,場景簡單人設鮮明,算是比較容易拍的型別。
再加上這位導演比較佛系也不怎麼批評人,這才使得學員把這裡當成了第一目標。
競爭很激烈啊……
餘惟老遠就看到了片場周圍躍躍欲試的一眾藝人,有些已經在組隊試戲了,絕大多數還在觀望。
主要這邊實在太捲了,十幾個人裡挑三個,試錯成本有點高,他們也還沒下定決心。
還有床戲呢?
這可不是他給章凌燁安排的屍體橋段,而是實實在在被捉姦在床的戲份,不過也沒多少細節。
瞭解到相關情節後,餘惟這才過去跟幾位學員打了個招呼。
他們雖然不明白餘惟為什麼要來學演技,但他的名氣和能力可是實打實的,因此表現得一個比一個熱情。
餘老師多看我一眼!
在一聲聲老師的恭維下,他居然碰到了一個熟面孔,池樂縈站在角落裡,捧著劇本明顯是在背臺詞。
算算時間,《hello室友》應該剛拍完不久,能無縫銜接進新綜藝,可見她的資源有多好。
這是真太子。
池樂縈看到他也沒有表現的太意外,只是衝他遠遠地點了點頭,隨後才主動過來搭話。
明明只隔了一個多月,但在池樂縈眼裡,餘惟完全變了一個人,尤其是那本書的出現,徹底擊碎了她對餘惟的濾鏡。
上次她一直以為餘惟是個心裡藏著星辰大海的藝術家,結果藏的是一章又一章的土嗨小劇情。
也不是說有什麼不好,就是……很反差。
她已經完全看不懂這個人了,索性也不想再耍什麼心眼,反正也猜不透,倒不如正常對待。
“你想進軍影視圈?”
池樂縈的問題其實也是很多人想問的,畢竟餘惟才剛唱出點名堂,完全沒必要在這種時候學換賽道新技能。
哪怕沒有任何演技,等他火了自然會有人來找他拍東西,何必捨近求遠呢?
“我來取材的。”
別人跨界難是因為精力和天賦不夠,但餘惟不一樣啊,他有掛,不物盡其用反而浪費。
網文作者就是好,幹啥都能解釋成外出取材。
“看來你確實很愛寫小說。”
這本書池樂縈其實一開始也看過幾眼,但她實在有點提不起興趣,所以也只是挑著看了幾章關鍵的。
片場中央,祁雲銘正在給試戲的年輕演員講戲,但進展極其緩慢。
現在這批年輕演員的水準實在有點太差了,臺詞都說不好,要麼捧讀要麼口語化,基礎都不過關更別提理解了。
不過他也懶得細講,錄節目而已,差不多得了。
反正他敬不敬業錢都不會少,太兇了還得罪人,費那勁幹嘛?
祁雲銘早就注意到了新到場的餘惟,其實他挺欣賞這年輕人,不過也沒必要特地認識。
這世上牛逼的人多了去了,知道有這麼個人就行。
餘惟正在看池樂縈手上的劇本,這段戲其實很簡單,就是男主和小三偷情,然後被女主捉姦在床,最後大鬧一場,女主心灰意冷憤而離去。
唯一的難點就在發現丈夫出軌的情感爆發上,池樂縈就是想試一下這個。
“道理我都懂,小三怎麼沒穿女主的衣服?”
這不就是“你好騷啊”名場面嗎?
不過這場戲的片段出自愛情片《不忠》,主要講的是女主情感的掙扎,而不是復仇。
在其他人聽來這句話就很奇怪了,小三為什麼要穿女主衣服,這是什麼邏輯?單純為了刺激?
確實有點刺激!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祁雲銘聽來,這個小改動很有意思。
衣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小三穿女主衣服,代表她企圖徹底取代女主在家庭中的位置,體現了她扭曲的競爭心理和道德缺失。
男主明知這是妻子的衣服卻依然出軌,說明他是在清醒的墮落,早已把所謂的原配拋之腦後,更顯虛偽。
同時女主的衣服也成為了其人格的延伸,為接下來的心灰意冷埋下伏筆。
這小子有點意思啊。
不愧是寫小說的,對人物和劇情理解的這麼透徹,這一點比他見過的很多草包編劇強多了。
之前祁雲銘聽完餘惟的歌還納悶呢,怎麼這麼有才的年輕人會去寫莫名其妙的小說,原來是為了鍛鍊寫故事的能力。
透過一個小小的改動就能把劇情張力拉起來,而且這麼一來,情節裡大量堆情緒的對白就可以刪掉了,精簡不少。
臺詞少了,這群年輕人也更好上手,自己指導起來也省事,兩全其美。
專業文字工作者就是不一樣。
“筆給你,你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