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密室》丟掉單日票房冠軍這事在普羅大眾的眼裡其實挺正常的。

因為大部分電影的首周票房就是整個上映週期裡最高的單週票房,除了《鐵達尼號》,所以,《擇日而亡》的首日資料高過了《密室》?那不就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嗎?

hp在強,也做不到捂著別人的嘴不讓他們吃飯,對吧?

但,在華納這兒,《擇日》的異軍突起對於它們來說那可是猶如天塌。

因為當下的他們不能輸!

因為他們已經在先前做好了所有的預測!

當所有測算都表示,《007》就是打不過《密室》時,《擇日》把《密室》超了?

omg——

且不說這一事實會影響華納對《密室》後續宣發的把控!

光是‘測算錯誤’這個結果就能讓一堆人直接滾蛋了!

讓你預測對家票房,你錯20%、30%,在新電影上甚至錯個60%、70%我都能理解,因為電影行業本來就是賭博,當《蜘蛛俠》那種氣運之子非要現身時,那是誰來都擋不住的。

但——

你在一個沒有換人的老牌系列上能錯出個100%?

你預測人家第二名,結果人家爆種來到第一名,且票房超過第二名快50%?

你脖子上頂的他媽的是屁股嗎?

你的預測就是用你的大腚放屁嗎??

“m-fxxk!!”

“你們誰能告訴我這他媽的是什麼情況!!!”

在發現《擇日》的成績高的離譜,遠遠超出了測算預期後,內森·貝利便直接把美好的週六拋棄了,火急火燎的趕回公司,質問下屬具體原因。

唉,沒辦法,誰讓《密室》的資料是由他監控的呢?

真出問題了,第一個被清算的就會是他!

“呃……boss……”

“《007》的成功可能和哈利·貝瑞有關……”

由於先前的預測的確偏的扯淡。

所以華納運營部的人在內森·貝利到來之前就已經在瘋狂的自查了。

然後,他們發現,《擇日》的首日大爆和皮爾斯·布魯斯南沒有太大的關係,這位老牌的詹姆斯·邦德已經是電影票房的下限了,他已經無法刺激系列的票房了,給《擇日》注入生機的,乃是新一任的邦女郎,哈利·貝瑞。

這一位入行前就是美國小姐了,形象棒,氣質佳。

雖然生涯早期沒啥亮眼成就,但最近幾年她的事業運倒是好的爆棚。

她不僅飾演了《x戰警》裡的暴風女,那部電影的投資回報率高達3.95,屬於光看票房就盈利的專案,更在今年年初晉升成為奧獎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影后。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她的登頂和去年紐約收的大飛機有關。

當下,美國主流輿論就是團結一切所能團結的力量,向他們定義的邪惡軸心發起猛攻,一定要將美式的自由與民主傳遍世界,所以,哈利·貝瑞才能史無前例的拿到了影后。

但,她的影后水不水根本就不重要不是嗎?

由人評選的獎項結果可以是人為操控的,但需要大眾捧場的票房成績則是不好作假的。

而讓哈利·貝瑞收穫奧獎影后的《死囚之舞》那就是以小博大的代表。

400萬美金的投資收穫了4500萬美元的票房,投資回報率高達11.25。

這個成績在劇情片裡已經非常牛逼了,不僅如此,《死囚》的錄影帶也賣的超級好,六月上架,到目前為止,獅門影業已經透過錄影帶收回一個億了。

當哈利·貝瑞的名字代表的就是刀樂時。

她在《007》裡的現身那就是會為電影票房帶去助力的。

“oh!sxxt!!”

“這種事情你們為什麼不早告訴我!!!”

內森·貝利瘋了!

“哐當——”

他攢拳敲桌,憤怒道:“你們說的這些都是足以改變一部電影票房的東西!”

“所以你們在彙報的時候為什麼不在報表上標註出來!!”

內森·貝利堅信,自己並沒有在先前的報告上瞧見哈利·貝瑞。

所以……

報告作假了?

damn——

這個報告關乎著《哈利·波特》的運營啊!

而《哈利·波特》是華納的命根子啊!!

這些人他媽的是怎麼敢的啊!!!

好似牛吼般的質問聽得運營部的工作人員五官蜷縮。

前來彙報的三人環顧身側,對視幾眼,接著,站在中間的那一位嘆了口氣——

“boss,因為在今日之前我們也不知道哈利·貝瑞的具體價值究竟是多少。”

“當她在商業上的影響力非常的模糊時,我們也不好把她寫入報告……”

若是單看《x戰警》和《死囚》,哈利·貝瑞在商業上的成績是非常亮眼的。

可要是縱觀她的演藝生涯,啊不——僅看她成名後的職業履歷,你就會發現,哈利·貝瑞的影響力難以界定,變種人系列的成績的確不錯,可之後呢?她的電影《劍魚行動》簡直撲到姥姥家去了,1.02億的投資僅收穫了1.47億的票房,這簡直就是失敗中的失敗。

而最讓華納難以忘懷的是,《劍魚》是他們自己投資的。

籤專案的人已經滾蛋了。

接著,《劍魚》之後,《死囚》賣的很好?

由於《死囚》有著奧斯卡的加持,所以哈利·貝瑞對票房的貢獻到底有多少?

這個誰都算不清。

但,有一點大家是知道的,那就是在她拿了影后後,她的電視劇收視率、參演的脫口秀收視率、甚至是代言商品的銷售額,全都出現了不增反降的情況。

不僅如此,露華濃的老闆羅納德·佩雷爾曼甚至公開表示,他們會在明年,也就是哈利·貝瑞和露華濃的合約到期後就和黑珍珠分道揚鑣。

因為哈利·貝瑞扛不起銷售額,而這一位同時還是漫威的老闆。

so,漫威的老闆覺得自家的暴風女扛不起代言品的銷售額?

這不就等於把漫威周邊的銷售情況爆的一乾二淨了嗎?

那在這種情況下,從專業人士的角度看,哈利·貝瑞真就是一塊巧克力。

人吃了沒事,狗吃了會死。

而什麼專案是人?

什麼專案是狗?

這他們哪裡搞得清啊!

“這就是你們把哈利·貝瑞從報告中剔除的原因?”

內森·貝利快速的看完了下屬遞交來的資料。

“是的。”

為首的那個斯文眼鏡男點起了頭。

“我覺得你們的想法沒問題,是正常的行業邏輯。”

內森·貝利沉吟片刻,而後點起了頭,這一事實讓現場三人鬆了口氣。

然而——

還沒等他們徹底放鬆呢,內森·貝利又搖起了頭,“但,《密室》不是正常的電影。”

“《密室》是我們華納當下電影部門的唯一支柱。”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可能會影響到《密室》票房的因素都要在報表裡標註。”

“so!回答我!”

“你們為什麼沒有標註?”

內森·貝利緩緩地抬起了頭。

佈滿血絲的眸子裡閃爍著駭人的光。

在他看來——

即便在先前所有的測算中,所有人都覺得哈利·貝瑞不好判斷,這些人也要把哈利·貝瑞寫進報表裡,因為哈利·貝瑞畢竟是有著奧斯卡小金人的大明星!

當然,他想表達的並不是尊重人的意思。

在好萊塢裡,沒有商業價值的人就是得不到尊重的。

一會超神一會超鬼的人也是得不到尊重的。

內森·貝利真正想表達的是——

就算哈利·貝瑞的商業價值再怎麼模糊!把她寫進報表裡也浪費不了大家幾秒鐘!而這幾秒鐘的消耗能讓他們所有人在問題爆發後脫責!

可當哈利·貝瑞不在報表裡時……

調查不利的責任誰都跑不掉。

由於內森·貝利說的是事實,這種詳細敘事的確是職場裡的自保法門,所以,質問剛一出現,前來彙報的三人便低下了頭,停頓兩秒,站在左側的傢伙嘆息道——

“boss,今年上半年你不在公司,所以有些事情你不知道。”

“哈利·貝瑞這個名字我們真的不能寫,梅耶先生現在很討厭這個名字。”

“因為dc選中了她,然後她噁心到了梅耶先生。”

“???”

內森·貝利懵了。

‘我們他媽的不是在說哈利·貝瑞嗎?怎麼話題突然又扯到dc身上去了?’

他不理解!

但他有嘴——

“等等!”

他單手拍桌,眉心緊蹙,道:“你說她噁心到了梅耶先生?”

“是的。”

“她怎麼噁心的?”

“呃……”彙報之人面露猶疑。

三人用眼神溝通了一下,達成共識後這才道:“boss,dc的《貓女》你知道吧?dc想要重啟當年的專案,然後想請哈利·貝瑞演貓女,梅耶先生同意了,但……”

“哈利·貝瑞要價高。”

“有多高?”內森·貝利眯起雙眼。

dc的情況他是知道的,也正是因為他知道,所以此刻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2000萬。”下屬道。

“奪少???”

內森·貝利的眼睛瞬間瞪大。

前文說了,華納的上一任教父送葬者羅斯的最大願景那就是把華納打造成像迪士尼那樣的娛樂王國,為此,他甚至在澳洲建立了影城,並收購了北美很火的六旗遊樂園。

如果不是他突然離世,華納的樂園專案搞不好都已經做完了。

而影城的建立,六旗的收購,僅僅只是他在場地方面做的安排。

ip方面……在史蒂夫·羅斯的計劃裡,dc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因此……

1989年,華納推出了電影,《蝙蝠俠》。

沒錯。

蒂姆·伯頓的《蝙蝠俠》就是為了華納的樂園專門拍的。

所對應的樂園專案,是華納在澳洲的‘蝙蝠俠冒險之旅’。

這個專案是在1992年的12月23日正式問世的。

華納就是為了樂園這個醋!才包的電影這個餃子!

由於蒂姆·波頓版的《蝙蝠俠》收益不錯,且樂園衍生很受歡迎,因此,華納便想再接再厲,繼續開發dc的其他ip,又由於《蝙蝠俠歸來》裡出現了貓女,米歇爾·菲佛的扮演很受大眾歡迎,所以,開發《貓女》便成了華納當時的首要任務。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

《貓女》還沒開拍呢,華納教父史蒂夫·羅斯就去世了。

他是在1992年12月20日走的。

嗯,他自己都沒有瞧見蝙蝠俠樂園的爆火。

再然後,大家更沒想到的是——

史蒂夫·羅斯剛走,時代華納的奪權戰火便直接燃起。

再再然後——

華納名下各大ip裡的樂園經營權……

冇了。

當此事實出現後,華納便遇到了一個問題:如果華納把dc的電影拍好了,那酷酷掙錢的也不是它們啊,而是擁有樂園經營權的六旗啊!可如果華納不繼續拍dc的電影,那史蒂夫·羅斯打好的地基難道就不要了嗎?《蝙蝠俠》兩部曲的票房很好的!

一根筋變成兩頭堵了!

華納直接就人麻了。

不過,華納也沒有麻太久,因為內部鬥爭太兇了,外部覬覦它們的資本更是有很多,當公司內部的權力無法集中,職業經理人各有派系時,業務也就沒法做了。

以至於蝙蝠俠這個ip以撲街收場。

蒂姆·伯頓很想拍完三部曲的,但可惜,沒機會。

按照正常情況,在蝙蝠俠草草收場後,華納就應該不會再拍什麼漫改電影了,一是版權不全,二是漫改電影在市場上的票房反饋從總體上來說是不行的。

但,所有的一切,在今年出現了變化。

因為失敗的man他站起來了!

當《蜘蛛俠》大爆特爆後,dc的心思便活絡了起來。

他們想要拍電影。

他們也想做業績。

為此,他們直接向華納諫言,表示索尼握有的小蜘蛛版權也是不齊的,但人家能夠透過電影以及電影衍生賺的盆滿缽滿,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不能撈金呢?

巴里·梅耶覺得有理。

尤其是當他們需要業績時,讓dc拍,那就是巴里·梅耶的最終決定。

接著,蝙蝠俠、貓女、超人……這些ip的開發便全都出現在了討論桌上。

有關蝙蝠俠的開發,當下已經有眉目了,華納想請《記憶碎片》的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雙方已經在談合作了;超人的開發還在琢磨,因為當下想接的導演沒有名,有名的導演不願接;貓女則是進度最快的,因為本子十年前就寫好了,且哈利·貝瑞挺合適的。

然後……

華納就去和哈利·貝瑞談了。

再然後……

哈利·貝瑞要價兩千萬。

這種報價出現後,內森·貝利便終於明白,哈利·貝瑞為啥不會出現在預測檔案中了。

這傢伙是不值兩千萬的,兩千萬的標準是單抗三億票房,這傢伙是肯定抗不出來的,所以,當她把巴里·梅耶當成凱子耍時,你在彙報《擇日》的時候表示,哈利·貝瑞很有可能拉昇《007》的票房?你信不信你寫完這句話就會被開了?

誰他媽敢寫這種預測啊!

so……

內森·貝利眼皮直跳。

在這一刻,他忽然覺得,待在英國好像是一件較為輕鬆的活。

雖然他直視不了哥倫布,也不敢對伊莎貝拉說重話,但這兩人脾氣好啊!

他待在利維斯登就和度假一樣!

可現在呢?

他去和巴里·梅耶解釋《擇日》為什麼能超越《密室》時,總不能說:‘親,那個先前被你定義成傻逼的哈利·貝瑞突然就給了你一巴掌’吧?

內森·貝利相信!

只要他敢這麼說!

巴里·梅耶就敢把他的頭打爆!

‘omg——’

‘我這一天天遇到的都是點什麼破事啊——’

內森·貝利雙手抱頭,戴上了痛苦面具。

如此情形讓站在對面的三名下屬目光閃爍,過了好一會兒,眼瞅著內森·貝利久久不願說話,為首的那個傢伙這才道:“boss,我覺得您不用太過擔心當下的事。”

“因為梅耶先生也會看報表,當哈利·貝瑞出現在《擇日》名單裡後,他就一定會明白事情的緣由,而只要他明白了,那就不會找我們要說明了。”

“並且,我們相信,哈利·貝瑞對《007》的票房加持不會太大的。”

“最多也就影響一兩天的票房。”

“因為她的商業價值真的不高,且米高梅讓她在《007》裡脫了衣。”

“再來之前我們已經調查清楚了,米高梅在宣傳《擇日》時表示,哈利·貝瑞在電影裡向烏蘇拉·安德絲展開了致敬。烏蘇拉·安德絲可是第一代邦女郎,在《諾博士》裡,她是以夏日清涼裝的方式出場的,走的就是……呃……風月路線……”

“當米高梅用這種手段刺激票房後,《007》這個系列就真的可以宣告結束了……”

如同華納工作人員判斷的一樣。

即便《擇日》幹掉《密室》登頂北美單日票房冠軍的事兒出現了,巴里·梅耶也沒來找內森·貝利的麻煩,因為……老爺們要臉啊!

這一結果讓內森·貝利鬆了口氣。

然後,當米高梅在電影宣發時直接打起擦邊球后,這部電影的爆點啊,便幾乎為零。

當發行方都想不出一部電影的劇情、畫面哪裡好時,這部電影就只能說是爛到家了。

如果《擇日》是一部風月片,okay,擦邊球的宣發肯定會讓票房直線飆升。

但它不是啊,它是pg13啊。

pg13的電影在擦能往哪裡擦啊?

so……

《擇日》上映首日,票房報收1661萬的確不假,但次日票房僅有1904萬。

漲幅僅為14.6%。

這是一個非常不健康的資料。

因為上映八天的《密室》次日漲幅都有69.9%,報收1870萬。

雖然依舊被《擇日》壓一頭,但《擇日》這種漲幅充分證明了一件事兒。

那就是大眾都知道米高梅是傻逼。

既然如此……

隨著週日的到來,24號,《密室》重登北美單日票房冠軍的寶座,單日報收1251萬。

北美票房達到1.48億。

《擇日》直接暴死,票房出現腰斬,單日僅收1140萬。

不僅如此,爛番茄也開分了。

《擇日》收穫46%的新鮮度和31%的爆米花。

妥妥的爛片一部。

《密室》在經過了十天的洗禮後依舊有著85%的新鮮度和83%的爆米花。

孰強孰弱肉眼可見。

這一結果讓內森·貝利放下了懸了兩天的心。

因為他的前途也和《密室》緊密相連嘛。

當下的他也不希望《密室》失敗。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007》的出現只是虛驚一場時。

25號的中午,cnn的午間新聞忽然放出了一則訊息——

“詹姆斯·邦德系列新作《擇日而亡》於上週五在北美大陸正式上映,首週末狂砍4707萬票房,力壓《哈利·波特與密室》的4222萬榮登2002年第47週末的北美票房榜冠軍。”

“這一事實讓人驚歎!因為詹姆斯·邦德系列前作成績不佳,這一回的登頂意味著老ip或許贏來了自己的新春天?而哈利·波特的墜落則讓人驚詫!因為它們的前作可是霸榜的存在,去年的《魔法石》可是蟬聯了三週的北美票房周冠。”

“所以……”

“哈利·波特的魔法失靈了?”

“《魔法石》的成功只是一個意外?”

“hp或許沒有sw那樣的潛力?”

“不過,《密室》在北美以外的其他區域倒是表現的和《魔法石》一樣亮眼。”

“……”

華納炸了!!!!!

“厚禮蟹——”

“這個新聞是誰他媽的發的啊!!”

在聽到cnn diss hp的新聞播報後,巴里·梅耶直接就把自己辦公室裡的椅子給砸了!

啥?

有人問他為啥不直接掀桌子?

實木桌子他掀的動嗎?

他又不是綠巨人!

而他的憤怒也讓前來彙報的秘書一臉的無奈,“老闆,是特德·特納的命令。”

“嘶——”

“呼——”

“嘶——”

“呼——”

巴里·梅耶吸氣、呼氣、吸氣、呼氣……

“啪嗒——”

他最後還是沒有忍住,飛起一腳,狠狠地踹在了椅子上。

當下的他是真的很想一把掐死特德·特納。

但他做不到。

因為特德·特納是當下整個美國線上時代華納裡最大的個人股東。

不是他這種打工仔能夠硬剛的。

是!

他的背後是有羅斯家族!

但在特德·特納沒有幹出出格大事時大家沒法撕破臉!

沒錯,雖然特德·特納現在噁心了他們,但他的行為其實沒問題,因為cnn只是在闡述一個事實,他們沒有造謠抹黑,並且,就算cnn不報,其他媒體也會報的。

而現實嘛……

也是如此。

cnn對上週票房情況的播報只是特德·特納噁心羅斯家族的一種方式而已,他所回應的甚至都只是年初羅斯家族斷掉他們《指環王》衝奧路的那件事。

在此同時其他媒體,nbc、cbs、fox、《今日美國》,也都相繼報道了《007》的成功、《密室》的無力,當此輿論出現後,《密室》在北美的放映便遭受了巨大的影響。

若是非要形容,當下,《密室》的境況和今年早些時候的sw一模一樣。

sw和hp的強大大家有目共睹,那在這種背景下,你被人擊敗了?

神是不能流血的。

大眾也想看看擊敗你的電影有多強。

這一情形直接就導致《擇日》吃到了《密室》的票房紅利!

米高梅他媽的都樂瘋啦!

瘋狂的買通稿!

說007擼掉了hp!

然後,《擇日》的票房一高後,連鎖反應便出現了。

既然和《密室》同期的電影能和《密室》一樣掙錢,那——

不好意思。

《密室》,你們的排片要下去了。

而排片下去了……

這票房還怎麼漲啊???

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下,在米高梅的狂喜中,在特德·特納瘋狂的攪屎後,即便華納對自家的電影展開了自救,從11月25日開始,《密室》在北美的票房也還是落回了日榜第二。

然後……

《密室》便一直被《007》壓一頭、壓一頭、壓一頭……

但,被人壓一頭那都不是華納當下最噁心的事兒,最讓華納噁心的是,《擇日》和《密室》的票房日差額只有幾十萬!再多再多都超不過一百萬!

這種鈍刀子割肉的情形真的是……

“啊啊啊啊啊——”

巴里·梅耶受不了了!

而在此同時,《密室》後繼無力的事兒也讓所有人發現,若是以當下走勢看,《密室》在北美的收入好像最多也就2.5個億誒?而《魔法石》在北美的收入高達3.1個億!

所以,除非《密室》的海外票房能比《魔法石》高出6000萬,不然……

《密室》應該就達不到《魔法石》的高度了哦!

然後,《魔法石》的海外票房足有6.57億。

在這種基礎上高6000萬那得到7.17億。

這個成績,好萊塢裡的確有電影能觸及,但,至今,只有一部電影能超越。

那是《泰坦尼克號》。

so……

《密室》今年可能打不過《指環王》了噢!

華納好像要輸給新線了呢!!

羅斯家族似乎要被特德·特納狠狠地踹屁股了啊!!!

“ohhhhh——”

“伊莎貝拉好像要輸了!”

已經拍完《魔法灰姑娘》,正在加州準備過聖誕的安妮·海瑟薇興奮的跳了起來!

——

(華納內鬥的小部分細則)

備註:1當年幾乎所有機構對《密室》的票房預測都是10,《密室》沒破10的確是因為《擇日》在攪屎。2早在92年華納就準備拍《貓女》了,導演選的是蒂姆·伯頓,但可惜史蒂夫·羅斯離世了。3哈利·貝瑞千禧年初非常的狂,漫威老闆佩雷爾曼之所以要和她解約,是因為他在恭喜哈利·貝瑞拿影后時,哈利·貝瑞直接表示你要給我漲代言費漲片酬,不然我不會迴歸變種人,她在大庭廣眾之下威脅的佩雷爾曼。4哈利·貝瑞在《貓女》的要價上的確把華納噁心了,然後最後,她在《貓女》上拿到的片酬是1250萬。之所以能拿這麼多,那得感謝《擇日》吸了《密室》,這讓華納以為她真的有點神奇,可實際上她不行。這也是她拍完《貓女》後接不到大專案的原因,《貓女》的撲街讓六大直接把她拉黑了。她要的比大嘴羅伯茨多,但一點票房扛不起來。

ps:華納的內鬥世人皆知,但我還是要補一嘴,現實中特德·特納和羅斯家族斗的比我寫的還要瘋狂,並且真的就是草臺班子。例如,aol和華納合並後,新的ceo傑拉德·萊文是羅斯家族的人,特德·特納在攻擊他時是不留情面的直接在董事會上罵人讓他滾的,報道的圖我貼在上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