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陰雲之下的首映
美娛:從飾演小海狸開始 懶得去管順其自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理查德·哈里斯是《魔法石》和《密室》裡的鄧布利多。
今年夏天,七月中旬,他因為發燒住進了醫院。
起初,醫生對他的診斷是肺炎,並不嚴重的那種,但,連續用藥後,他退不了燒,於是醫生便給他做了個全面檢查,接著,大夥發現,他患的不是肺炎,而是霍奇金淋巴瘤。
這是一種惡性腫瘤,雖然早期患者預後五年生存率超90%,但治癒樣本基本上都是30歲以下的青壯年,因此,老爺子的病症能夠控制就已經很不錯了。
說句大實話,當此訊息傳開後,大家的心裡其實就已經有數了。
老爺子時間不多了。
由於事發時伊莎貝拉正在拍《好聲音》,她是真沒時間去探望,因此,第一時間的交流也就錯過了,但關心還是送出了的,她給老爺子打過電話,是對方的家人接的。
而在等她忙完手頭上的工作,有時間去探訪時,老爺子又出院了。
他不想待在醫院裡,他想在外面走走,並且他又不發燒了。
雖然大家都看得出這是迴光返照,但這事不好明說,所以,當老爺子的家人表示,老爺子說自己一切都好,不要外人探望後,伊莎貝拉也就駐足了。
在這種時候拎一堆東西去看人和送鍾又有什麼區別啊?
對吧?
而現在……
“理查德的情況怎麼樣了?”
哥倫布都打來電話了,那伊莎貝拉肯定會趕回倫敦了。
20號白天直接起飛,專機只要12小時,晚上9點,她便抵達了倫敦大學的附屬醫院。
由於下飛機時她就給哥倫布去了電話,想要了解一下最新情況,因此……
大衛·海曼也在這兒?
“理查德的情況比較的糟糕,今天中午陷入了昏迷,目前沒有任何清醒的跡象。”
伊莎貝拉的問詢讓哥倫布搖起了頭,道:“醫生說……機會……不大了……”
小姑娘聽懂了。
老爺子估計醒不過來了。
最多幾天,老爺子可能就要與世長辭了。
在伊莎貝拉的前世記憶裡,第一代鄧布利多的確是因病去世的,所以,當下的一切,對她而言那都不是太大的意外。但,大家畢竟合作了兩年,大家的合作也挺愉快的,因此,本還鮮活的生命馬上就要走了?這個事實還是讓伊莎貝拉的心裡湧起了悲傷。
輕嘆口氣,默默點頭。
在老媽老姐的陪同下進入了病區,探望已經陷入昏迷的老爺子。
icu的玻璃能夠阻絕大家前進的步伐,但卻無法美化老爺子的痛苦。
杵門前凝視了一會兒,伊莎貝拉便選擇了轉身。
她見不得這種場面,這真不是她矯情,而是正常人都有共情的能力,當悲傷將你籠罩,離開就在面前時,你的情緒就是會低落的。
在向家屬送去禮貌性的祝福後,伊莎貝拉也離開了病區,重新找上了大衛·海曼和克里斯·哥倫布,而這兩位……正在那唉聲嘆氣呢……
“事情很麻煩嗎?”
伊莎貝拉在兩人身旁坐下。
“嗯。”
大衛·海曼知道她在說些什麼,直接點頭道:“原先,我們以為理查德能夠撐到首映,但誰也沒有想到,他的病情惡化的這麼快,現在……唉……”
若是讓無關之人來分析大衛·海曼的話語,那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他絕情。
因為只要是個人都能聽得出,大衛·海曼覺得,理查德的病情會影響到《密室》首映。
但實際上嘛……
這個判斷對,也不對。
說對,那是一部電影上映前,主演突然離世了,這事是肯定會對電影宣發造成影響的。
就比如說,如果先前,大家準備了喜慶的物料,那隨著演員的離世,這些東西是必須撤掉重做的,花錢其實都是小事,趕工才是最麻煩的。
再比如說,主演的離世還會對電影宣傳時的風向造成影響,在後續的宣發裡,你需要時時刻刻的緬懷他,時時刻刻的感謝他,誠然,這些都是應該做的,在一個社會里,不管你文不文明,至少明面上的禮節是要有的,但,所有的緬懷,所有的感謝,會讓準備好的通稿全部的報廢,全部的重寫,而這個,很麻煩,因為你不能寫錯。
通稿一旦弄錯,不管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外界都會覺得你們劇組沒有誠意。
影迷會不會罵人,會不會抵制,這誰都不知道,反正友商是肯定會充值黑你的。
嗯,這其實就是普羅大眾判斷錯誤的真因。
當下,最讓大衛·海曼煩心的事情並不是宣發上的推倒,而是新線的虎視眈眈。
人家的《指環王2》就排在12月呢!
由於這事的確很煩,所以伊莎貝拉便也跟著大衛·海曼嘆了口氣。
接著,她又把目光挪到了克里斯·哥倫布的身上。
這一位也在犯愁,但他愁的內容和大衛·海曼不一樣——
“理查德二次住院後我就來看過他,當時他還沒有昏迷。”
“理查德跟我說,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演不了鄧布利多了,他很遺憾。同時,他還說,自己挺喜歡鄧布利多的,所以他求我,在他去世後,不要修改他對鄧布利多的塑造,讓孩子們喜歡的白鬍子老爺爺的形象一直保持下去,我答應了。”
“然後,他表示,他希望自己的好友彼得·奧圖能夠替他演完鄧布利多,他覺得彼得·奧圖能夠還原他對鄧布利多的詮釋,這個……”
“我不太好答應。”
“因為彼得·奧圖是32年的人,僅比理查德小兩歲。”
“鄧布利多不能一直的換人。”
娛樂行業裡有一個潛規則。
當一個專案大爆後,但凡你想把這個專案做成系列,那主創團隊就是不能頻繁更換的。
這就像是開餐廳,當你餐廳裡的招牌菜賣的非常的好時,你今天想要改善一下,多加點鹽,明天興趣來了少放點醋,後天覺得雞精不健康把它砍了,那這不就是在主動趕客嗎?
所以,當理查德·哈里斯老爺子就是因病而無法繼續扮演鄧布利多後,選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人繼續演校長?那真的是在高空上走鋼絲。
這不是在咒彼得·奧圖老爺子沒法長命百歲啊,純粹就是理性的考量。
如此一來,問題便出現了,哥倫布若是答應了理查德·哈里斯的請求,那他就真的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可如果他不答應?那市面上可能就會冒出一種聲音——
【《harry potter》主創團隊冷血無情!】
【對鄧布利多飾演者理查德·哈里斯的生前遺願說no!】
坦誠的說,絕大多數的時候,這種新聞是不會出現在華納面前的。
華納是誰啊?
它們可是全球最大的傳媒集團啊!
在diss人這件事情上有幾個人幹得過它啊?
你說我們冷血無情?
okay,沒問題,你們家祖墳沒了。
我刨的!
你特麼的敢動我的搖錢樹?我特麼的直接把你的祖宗泡海里!
資本的狠辣,懂的都懂,不懂的就拿個放大鏡看看惠普。除非是有著血海深仇,不然市面上的其他媒體是不會在這種黑白新聞上說華納冷酷無情沒有人性的。
但問題是,現在,華納需要面對的敵人不僅僅是外部的同行,還有內部的覬覦啊。
沒錯,說的就是時代集團、特德·特納、美國線上。
當這些人都想成為美國線上時代華納裡的太陽時……
他們要打的,不就是你華納的搖錢樹嗎?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
“好吧,我承認,你這事也挺煩的。”
伊莎貝拉再度嘆了口氣。
自打她來到醫院後,她便感覺自己成了一個小老頭,淨擱那不停的嘆氣。
但,沒辦法,根據失敗的man定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當她只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時,當下的問題,她一個都解決不了,因此,她也就只能嘆嘆氣,陪著二人乾坐著。
或許是兩人都知道硬坐是沒用的?在等老爺子的家人出來致謝後,走完探視流程的大衛·海曼和克里斯·哥倫布便也起身告辭,回去忙了。
如此情形也令伊莎貝拉選擇退場,再等時間來到25號……
已經重新住回利維斯登的她聽到了老爺子駕鶴西去的訊息。
接著,所有人都去殯儀館送了他最後一程。
嗯,老爺子的遺體告別地是殯儀館,不是教堂,因為他生前清醒時說過,死後要進行火葬,並讓家人把自己的骨灰帶往巴哈馬,那裡,是他的第二故鄉。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遠離影視圈獨自瀟灑時,就是在巴哈馬定居的。
老爺子的告別儀式挺簡單的,但到場的人很豐富。
政界、商界、演藝圈……都有。
因為他的人生比較的傳奇,雖出身貧寒,但他娶了英國自由黨黨魁,奧格摩爾男爵的女兒,並和對方育有三個孩子,同時,身為愛爾蘭人,他還支援愛爾蘭獨立。
除此之外,他在演藝圈的成就也非常的豐富,奧斯卡、艾美獎、甚至是戲劇裡的勞倫斯·奧利弗獎他都競爭過,不僅如此,他還參加過格萊美。
他發過很多唱片,六七十年代還競爭過最佳專輯、最佳歌手。
由於他在各個行業都有影響,因此,離世當天,bbc便給他做了一個專題報道。
緊接著,火化那天,還有不少影迷、粉絲,從各地趕來,為他送行。
講真,一個人活到這個份上已經很成功了。
民眾的自發緬懷那都是在向外界證明,他曾經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痕跡。
當然,老爺子的去世,也給《密室》的宣發矇上了一層陰影。
原先,hp的宣發是非常愉快的——
早在六月中旬,所有人續簽合同的時候,華納便已經放出了《密室》的第一支預告。
雖然時長只有30秒,但哈迷依舊很激動,因為裡面出現了飛天汽車。
這個還原對於粉絲來說是很棒的。
之後,便是伊莎貝拉的專訪,‘無情的爆料機器’讓粉絲陷入了狂歡。
既然氣氛炒熱了,那華納便再接再厲,在9月12日放出了《密室》的第二個預告。
長達137秒的剪輯畫面將哈迷想看的一切全都展現了出來。
多比、蜘蛛、蛇怪、打人柳的現身令所有孩子都期待著《密室》的上映。
華納也聽取了大眾的呼聲,於9月27日正式宣佈,《密室》首映禮的門票對外預售啦~
感興趣的粉絲可以上網預約參與抽獎啊~
咳咳咳——
反正就是資本一通操作,把影迷對電影的期待徹底的調動了起來。
然而,以上這些,全都是老爺子去世之前的事情了。
隨著老爺子的離世,新玩具依舊在上架、新可樂依舊在推銷、新合作依舊在公佈,hp這兩個大字依舊出現在了世界上的各個角落,但,佔據c位的,不再是harry potter。
而是鄧布利多。
倫敦的街頭,出現了老爺子的緬懷海報;
倫敦的公車上,出現了老爺子的慈祥噴繪;
倫敦各大影院的門口,出現了老爺子的創意立像;
在等時間來到11月3日後,萊斯特廣場的氣氛,有一點喪……
週日。
首映禮現場。
雖然前來應援的粉絲不少都穿著霍格沃茨的制服,戴著女巫帽,手持飛天掃帚,但,欣喜的情緒,並沒有《哲學石》上映時那麼濃。
各路主演踏上通道時的歡呼依舊存在,可似乎是能夠感受到老爺子在天上注視?
匯聚而起的聲浪並不太強。
不少人只是欣喜的揮舞著手裡的玩具。
直至羅琳、鐵三角陸續出現,現場的氛圍才恢復到了從前。
在等蛋妞接過話筒,代表所有人向當日缺席的理查德·哈里斯表示敬意後——
“理查德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非常和藹的人,我們都愛他,與他合作是我們的榮幸,我們都覺得他今晚會親臨現場,和我們一起觀看電影……”
盛大的現場這才重燃生機。
還是那句話,孩子的喜歡是純粹的。
他們是真的會為一個角色的離開傷心難過的。
這種‘心繫’是所有資本都想要的東西,它真的可以產出源源不斷的收入。
但可惜,這種‘心繫’永遠都無法被外力掌控。
看的就是命。
隨著發言的結束,大夥依序走完首映禮的流程——
不得不說,華納真的超重視hp,為了給現場的媒體制造新聞,也為了給到場的粉絲更好的體驗,他們直接就把電影裡的飛天汽車搬到了現場,並掛了起來。
那斜著飛的設計真的是太用心了。
不僅如此,華納還給現場影迷安排了粉絲互動的環節。
被挑中的幸運影迷可以和鐵三角近距離溝通。
像丹尼爾,他就和兩個拿著蜘蛛玩具的小姐姐合了影;
魯伯特則是和一個上大學的大姐姐擁了抱;
至於伊莎貝拉?
當華納帶著一名看起來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走過來,拜託她給對方隨身攜帶的四部hp簽名後,伊莎貝拉便瞬間感覺,自己被人盯上了。
偏頭掃了一眼……
果然是j.k.羅琳。
雖然伊莎貝拉內心很奇怪,她上輩子也不姓章啊!這輩子也不姓啊!所以怎麼老有粉絲讓她給小說簽名呢?但,她還是滿足了粉絲的要求。
在等大夥陸續入場後——
“安妮阿姨,剛剛的事和我真沒關係啊……”
小姑娘開始‘表忠心’了。
她真沒想造反啊!
“噢,所以剛剛都是意外?”
羅琳‘一臉的懷疑’。
“嗯嗯。”
小姑娘將腦袋點的和打樁機似的。
如此舉動逗樂了羅琳。
但她依舊板著臉,“是嗎?我還以為你專門請了個演員讓她拿著小說來找你簽名呢?”
“……”
伊莎貝拉無語凝噎。
“怎麼可能!”
她嘆了口氣,一臉的無奈。
她的破功也讓羅琳笑了起來,伸手攬住了小姑娘的肩膀,“好了好了,雖然我也很好奇為什麼經常有人找你給小說簽名,但這個問題顯然不會有結果的。”
“所以……看電影吧。”
“看看克里斯把《密室》拍成了什麼模樣……”
“誒對了,你覺得它能破10億嗎?”
《哲學石》的全球放映已經基本結束了。
截至上週,它的全球票房已經達到了6.18億英鎊,約9.61億美元。
沒有破10的結果讓大家很是遺憾,但就算是這樣,《哲學石》也是繼《泰坦尼克號》之後第二成功的電影了,這一事實讓所有人都對《密室》充滿了期待。
“我希望它能破。”
雖然伊莎貝拉知道,hp只有最後一部破了10億,但她不會去掃羅琳的興。
並且——
“您知道的,我的目標是影史第一。”
伊莎貝拉朝著羅琳眨了眨眼,“兩部電影20億在我看來還不夠。”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把2變成4。”
“so,安妮阿姨,你要努力哦,後幾本寫好點,爭取七部讓我破個一百五十億。”
“hahahaha……”
羅琳大笑的偏過了身子,和伊莎貝拉來了個‘撞頭’。
“親愛的!你這是想讓我寫三本《泰坦尼克號》出來嗎?”
“這不是‘想’,而是‘要’,因為你說過的,赫敏·格蘭傑比肉絲·道森更優秀。”
“……”
羅琳失聲了。
她緊抿著唇,顫抖著身。
因為她怕自己的笑聲傳遍全場。
輕輕的拍了拍伊莎貝拉的肩膀,羅琳感覺這個小姑娘是在給自己上壓力。
‘真壞啊——’
而在兩人的閒聊中,《密室》的首映禮也正式開始。
和《哲學石》的流程一樣,大家先看在聊,因此……
燈滅。
幕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