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森·貝利出生於1962年,明年就要40了。

自打他23歲從布朗大學畢業後,他便一直在為華納效力,最初,他在華納的子公司電視電影工作室任職,因為成績不錯,28歲便升進了影業集團。

或許是運氣比較好吧,當時,帶他的直屬領導正好是巴里·梅耶的下屬,於是乎,在他的優秀表現下,他在35歲前被對方調進了集團公司,崗位在生產部門,主要工作是稽核審批各方遞交來的影視專案,並且,每年有三個三百萬的專案名額可以自行做主。

有一說一,這份工作已經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天花板了,這不僅是因為他的年薪已經超過了三十萬美金,更是因為九百萬美金的簽字權已經不小了,說難聽點,只要來找他的製片人會做人,那他每年的實際收入是不可能低於一百萬的。

當然了,他沒這麼幹過啊。

他還有夢想,想要繼續往上爬。

然而,所有的渴望,都在2001年12月22日這天戛然而止。

因為他在集團大boss召開的非正式會議上多了一句嘴。

說實話,他之所以會在boss會議上跳出來說奮進和伊莎貝拉有聯絡,那是希望巴里·梅耶能夠關注到自己。只要是混過社會的都知道,職場裡,會幹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拍的,想要往上爬那就得好(溜)好(須)表(拍)現(馬),對吧?

他本以為自己這回的發言會和以往一樣,給上司留下一個愛崗敬業的好形象,但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想到,大boss竟然真的讓他去為自己排憂解難了。

並且,這個難,還是去英國找克里斯·哥倫布,拿下他的新專案?

和伊莎貝拉·海伍德談判,讓她一次性續簽五部hp?

厚——

禮——

蟹——

他配嗎???

當這兩個任務出現後,內森·貝利便突然發現,自己的世界裡已經出現了一個倒計時,隨著時間的清零,他可能就要離開華納集團了。

即便他自己都清楚,這兩份工作對他來說那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但……

大boss都發話了,那他又能怎麼辦呢?

隨著巴里·梅耶的點頭確認,內森·貝利也只能在周圍同事的聲聲恭喜中頂著張看似高興實則死了的臉飛往倫敦。在等他發現,自己抵達倫敦的時間竟然已是12月23號後,他是真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讓你嘴賤!踩著聖誕節出差?噢——這真是個噩夢!

雖然利維斯登的放假時間是24號,但在沒有瞧見具體的拍攝日程時,他也不知道伊莎貝拉是否在組,萬一伊莎貝拉提前放假了呢?那他不就白跑一趟了嗎?

或許是上帝都覺得他有點慘,等他惴惴不安的來到利維斯登後,即便hp劇組裡的工作人員已經所剩無幾了,除了今天還有戲的,那都回家過年了,但……

還好。

伊莎貝拉還在組裡。

“導演,我覺得這場戲有些不合理誒。”

利維斯登13號攝影棚裡的內景是海格的小屋。

掛滿工具,看起來亂糟糟的佈景前,一名金髮披肩穿著霍格沃茨校服的女孩正手拿劇本衝著一旁低頭傾聽的男子道:“接下來要拍的劇情裡,赫敏的表現完全不符合她的人設。”

“我們這段劇情說的是鐵三角第一次聽到‘泥巴種’時的反應,在書裡,不管是赫敏還是哈利,那都不明白‘泥巴種’的含義,唯有純血家族的羅恩明白了,所以,在面對少爺馬爾福的侮辱時,他才會掏出魔杖和馬爾福幹架。”

“但在劇本里……噢——導演——恕我直言,我不明白編劇為什麼要把羅恩的戲份強加給赫敏?為什麼要在這一段裡展現赫敏瞭解‘泥巴種’的意思呢?”

“這是為了體現她的萬事通屬性嗎?”

“不管是不是,我都覺得這種嫁接不合理。”

“在我看來,‘泥巴種’這個詞那就是巫師界的‘er’,安妮阿姨在書裡寫了,它是一個極具侮辱性的詞彙,當大夥都不喜歡它時,它應該只會存在於巫師間的口口相傳,不可能出現在書裡,所以,就算赫敏是萬事通,就算她讀了很多書,她也不可能瞭解到‘泥巴種’,至於別人會不會用言語的方式告訴她其中的含義?我覺得不會。”

“因為霍格沃茨是一個偉大的學校,校長還是巫師界最偉大的白巫師鄧布利多,在他的管理下,‘泥巴種’這個詞在霍格沃茨就是會鮮少出現的,並且,馬爾福在說出侮辱性的詞彙後眾人的反應也能印證我的說法,如果‘泥巴種’在霍格沃茨頻繁出現,那純血巫師就不會義憤填膺的想要揍馬爾福了,當大家聽習慣這個詞後,反應應該就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so,當赫敏就不該瞭解‘泥巴種’這個詞彙時,我覺得這一段劇情有必要修改一下,改回原著那樣,依舊是讓羅恩和海格解釋什麼是‘泥巴種’,然後,赫敏聽了之後沒啥太大的反應,她不會傷心難過,因為……老孃最強!”

言語至此,金髮小姑娘忽的昂起了頭,和比自己高的導演對視了起來。

那毫不怯懦的表情讓周圍大夥發出輕笑。

是的,2001年聖誕節前的最後一場戲是‘赫敏受馬糞辱、羅恩挺身而出’,呃……這個班不知道是誰排的,臨近過年讓人拍這種戲真的是掃興。

不過,既然工作已經安排好了,那就算大夥再怎麼無語也會認真對待,而在講述‘泥巴種’這段戲份裡,伊莎貝拉對赫敏的表現非常的不滿意。

因為電影裡,編劇讓赫敏解釋什麼是‘泥巴種’;

然後,赫敏說著說著就哭了;

她覺得自己遭受了莫大的侮辱……

講真,前世,在瞧見這一段時,伊莎貝拉就覺得編劇腦子有泡,因為赫敏的反應太奇怪了,作為一個內心強大的學霸,她就不該在意這種事。

是,赫敏是泥巴種,可在此同時她一個人就能把同年級的小巫師給掃了啊!

馬爾福是純血,然後呢?

你打得過我嗎?

說句有爭議的話,甭管是現實世界還是魔法世界,能讓你站著說話的從來就不是社會文明,而是拳頭,並且,這種現象在魔法世界展現的更加的赤裸,若是不然……

大家為什麼會害怕沒鼻子呢?

既然hp的世界規則就是實力為尊,且赫敏一直表現的很強,那j.k.羅琳在小說裡寫的漠視,才是赫敏·格蘭傑在聽到‘泥巴種’後的真實反應。

so……

“okay,伊莎,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哥倫布推了下鼻樑上的眼鏡,笑著道:“你這是想改劇本嗎?”

他有近視,平時戴的是隱形,但今天不想戴。

“我反正是哭不出來。”

昂著腦袋的小姑娘態度硬的一逼。

那威脅導演的行為則讓眾人笑個不停——

“噢~克里斯~你的威嚴遭受挑戰啦!”

“可我覺得伊莎說的有理誒,克里斯,你要讓她改劇本嗎?”

“克里斯,你可是生涯總票房破了三十億的大導演啊!你得要有自己的堅持啊!”

“……”

胡亂起鬨的話語聽得哥倫布連連搖頭。

瞪了周圍人一眼,等他們全部閉嘴後,他這才衝著伊莎貝拉道:“伊莎,你知道的,劇本終審權在喬安妮的手裡,所以,你要是覺得劇情不合理,那就打電話給喬安妮。”

“只要她同意你改,okay,那我們接下來就換個方式拍,嗯哼?”

“沒問題!”

小姑娘痛快的答應了。

接著便拿著劇本跑一旁打電話去了。

哥倫布則轉過了身,衝著現場起鬨的大夥‘生氣’的說道:“這是你們鬧的。”

“所以大家一起加班吧。”

“hahahaha……”

眾人大笑不迭——

“噢克里斯,如果我們加一次班你就能改一次劇本,那我想我們都會很樂意的。”

“哈哈哈哈——”

現場的爆笑讓哥倫布嘆了口氣,無奈的往導演椅上一靠兒。

蒜鳥蒜鳥~

不和這些無聊的傢伙計較~

雖然加班是一件痛苦的事兒,但大夥都不在意。

哥倫布不在意,那是他工作時真的很認真。

劇本有問題那就改咯,現在花時間總比上映之後被觀眾罵好吧?

其它人不在意那則是他們的家都在倫敦附近。

早半個小時回去晚半個小時回去沒啥區別。

當然,這也和很多人的孩子那都是hp的粉絲有關。

當他們的親生兒子親生女兒喜歡hp時,拍的好點,孩子看了也會自豪。

這是我爸/媽拍的!

除此之外——

其實還有個原因——

“hello?安妮阿姨,對,是我,伊莎……”

“是的,打電話給您是有事找您,哥倫布導演覺得劇本有個地方不合理,他想改……”

說話的同時,伊莎貝拉還朝著哥倫布的方向看了一眼。

光明正大的甩鍋聽呆了哥倫布!

幾秒之後,他無語的嘆了口氣……

‘hahahahaha~~~’

大傢伙則抿著嘴巴,無聲大笑。

嗯,看小姑娘整活挺有意思的。

在現場絕大多數人的眼裡,當下的片場挺溫馨的,哥倫布讓伊莎貝拉打電話就證明他已經同意修改劇本了,告訴羅琳只是修改之前通個氣罷了,至於他自己為啥不打?他不是製片人,只是導演,所以不好打這個電話,曲線救國更方便。

伊莎貝拉看懂了這一切,但仗著受寵把哥倫布拉下了水,這讓他無法置身事外。

真的是‘壞’捏~

可以上這些落在內森·貝利的眼裡,那則是翻著血腥的地獄,當伊莎貝拉能沒大沒小的給導演扣帽子,朝製片人打電話後,這簡直就是團寵的體現啊!

在這種地方和伊莎貝拉展開談判……

他怕不是隻要說出一點過分的話,就要被周圍的人活活打死吧?

嗯,活還沒幹呢,他就想溜了。

不過,一想到當逃兵會被華納追殺,因為他現在是在替巴里·梅耶背鍋,不當逃兵就算死了也能混個豐碑撈個苦勞後,他也就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在片場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他找到了薇薇安。

對方正在和蛋妞、蘿蔔的老媽一起喝茶呢。

亮明身份,道出來意後,他也獲得了和對方私聊的機會。

往劇組咖啡廳的小包間裡一坐,接著……

“貝利先生……”

“海伍德夫人,你叫我內森就好。”

“okay,內森,你剛剛說,你今天造訪的原因是想和我談談伊莎的宣傳工作?”

“yeahyeahyeah~~,海伍德夫人,伊莎飾演的赫敏是目前harry potter里人氣最高的角色,所以,按照正常的電影續集宣發安排,她在《密室》上映時,將收穫一定量的宣發曝光傾斜,又或者說是更多的媒體資源……”

雖然內森·貝利此行的真實目的是拿專案籤赫敏,但你不能一上來就談這些對吧?

尤其是在他們華納還不佔理時,先拉關係,便是必然。

以伊莎貝拉未來將會獲得更多曝光為由開啟對談,那就是他在來時路上想的話術。

在他看來,只要是一個正常人那都不會拒絕這種國際資源,更別說海伍德一家現在就仗著伊莎貝拉一個人養著了,薇薇安肯定會接受。

而事實嘛……

“噢~內森~如果這種傾斜不會干擾伊莎的正常生活,那……我想說謝謝。”

薇薇安端起咖啡杯。

朝著內森·貝利的方向簡單一送。

代表感謝地行為瞧得內森·貝利喜笑顏開,“那是當然,海伍德夫人,我們肯定不會干擾你們的正常生活,您放心,屆時,所有的採訪,或者拍攝,都會在倫敦進行。”

“呃……如果你們想去美國的話,我們也會好好地招待你們的,更會熱情的歡迎。”

他也舉杯。

他也輕送。

隔空碰撞的善意讓包間裡的氣氛變得和諧無比。

眼瞅著自己的第一步成功了,內森·貝利便再接再厲,打出了自己的第二張牌。

“海伍德夫人,除了宣發工作想要和您溝通外,我這次的到來,其實還懷揣著華納的歉意,據我們所知,伊莎到現在都沒有收到《密室》的片酬?”

“關於這個,我想說,我們的片酬浮動條款籤的好像有些問題……”

雖然華納是故意和伊莎貝拉籤的片酬浮動增長條款,就是想坑人,但他們現在是不能承認的。所以,還是在來時的路上,內森·貝利把自己的頭髮薅禿了,然後才想到一個以退為進的法子,他光明正大的把挖坑變成了失誤,表示他們沒有在合同上約定最晚的結算時間。

由於電影在全球的上映時間不受華納的控制,很多國家的上映是要走政府審批的,就像新加坡,在那邊上電影就是要先送審的,所以首月的時間算起來就比較的漫長。

嗯,把鍋全部丟出去。

因此——

“再來之前,我們已經把事情調查清楚了,去年,在籤合同時,由於你們的律師不是專業的好萊塢律師,所以並沒有和我們在時間上有著強制約定,而我們的談判人員……”

內森·貝利頓了頓,滿是歉意的說道:

“說實話,晚付一天錢,我們的資金也就能多週轉一天,百萬英鎊在我們華納也能開個專案了,所以我們的人就本著對自己有利的原則沒有告知你們這件事。”

“從法律上來說,我們的合同是有效的,並且,我們都沒違規,但……”

“因為hp畢竟要拍七部嘛,我們的合作才剛剛開始,所以本著友好合作的原則,我們的董事長巴里·梅耶先生表示,就算《哲學石》沒有完全上映,但首月破五億是肯定的,因此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不等了,直接以合同裡的最高金額和你們結算片酬。”

“並且,為表歉意,我們還會在聖誕節後的一週內一次性的和你們結清片酬。”

“噢~~~這是真的嗎??”薇薇安有些驚喜。

“當然!”內森·貝利微笑點頭。

“那真的是太感謝了!!”薇薇安笑的合不攏嘴。

內森·貝利則鬆了口氣。

他突然覺得,事情好像也沒想象之中那麼難辦嘛!

因為伊莎貝拉的老媽和個沒頭腦一樣,他說什麼就信什麼呢!

最重要的是,當他以未來合作還長為由、想要結清片酬時,薇薇安的眼裡好像只有對120萬英鎊的渴望?根本就沒想著未來還有5部電影?

哇……

這人怕不是和麥考利·卡爾金的父母一樣,只想透過孩子搞錢吧?

而海伍德一家和卡爾金一家的最大區別就是伊莎貝拉願意養家??

內森·貝利雙眼微眯。

在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強的可怕!

抱著我能贏的心態,內森·貝利又和薇薇安聊了一會有的沒的。

接著,他話鋒一轉,打探起了奮進的事情,當他表示,伊莎貝拉外出接戲需要經過華納的同意,恰巧,他在華納就有審批專案的許可權後……

“內森,你的意思是你想看一看伊莎的本子?”薇薇安問。

“如果方便的話……我想。”內森·貝利笑著道:“因為我們華納內部其實也很好奇,是什麼樣的本子能讓奮進的合夥人一連跑了兩次倫敦。”

“方便肯定是方便的,但我得讓我的大女兒將本子送過來。”

薇薇安指了指身旁的手機,“本子不在我身上。”

“噢這當然可以,您的大女兒是凱瑟琳·海伍德是吧?我知道她,之前好像是在聖保羅上學?然後喜歡繪畫?您的兩個女兒都超級的棒,真的……”

在兩人的閒聊聲中,接到老媽電話的凱瑟琳也乘著劇組的接駁車將劇本送了過來。

剛進屋時,內森·貝利便發現女孩看自己的眼神充滿著好奇?

似乎不知道他是誰?

隨著薇薇安的介紹,女孩的疑惑也逐漸消失。

這一轉變在內森·貝利看來很正常,沒放在心上,而在接過劇本後——

‘what the fuck?’

他的目光便被劇本直接鎖死了。

在經過克里斯·哥倫布的指導後,立意積極、節奏正確、商業氣息十足的本子那簡直就是優秀的代表,就算沒有新線的威脅,內森·貝利也相信,公司會投。

而當今日的造訪有著前情提要後——

說真的,腦子一直在高速運轉的他甚至從劇本里瞧見了衝奧的可能!

這種可能甚至不是對劇本進行大改,而是給劇本加一個結尾就行了!

當下,《好聲音》的故事以主角拿到世界賽參賽卡為節點宣告結束。

而如果故事可以延伸一下,就比如說,世界賽在美國舉行,影片的最後,代表著英國鄉村的一家六口乘飛機飛往美國,接著瞧見豪華的紐約……

呃不對!

只能瞧見洛杉磯,因為紐約今年有建築絕版了。

展現紐約的浮華是在往美國民眾的傷口上撒鹽。

那就改一下,英國的一家六口瞧見了豪華的洛杉磯,然後為之沉醉……

哇!

整個影片的立意就會再次拔高啊!

追夢的主題就會無限的放大啊!

說的通俗一點,這個其實就是《大船》的最後,肉絲瞧見了自由女神像——

昇華!

唉,沒辦法,英美之間的關係其實並沒有大家看的那麼平和,霸權的更替從來就不是平靜的,作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在正式挑戰英國後,美國就是想從各個方面超越英國的。

文化上的崇拜,作品上的互通,只不過是他們沒有底子罷了。

正因如此,在擁有自己的ip後,他們對英國作品的改編才會銳減。

而在此同時,他們還喜歡拍那種英國人來美國追夢的故事。

《泰坦尼克號》其實都不算刻意的了,因為現實中的大船的確分一、二、三等艙,且三等艙的乘客的確是計劃在大西洋對岸收穫新生的移民,傑克的追夢形象塑造的的確是符合歷史的,當然,他和肉絲的遇見,肉絲將美國視為自由,這些東西你很難不說有藝術的加工。

但除了《大船》外,講述英國人擁有美國夢的電影還有很多,像火的,且故事發展較為偏頗和歷史有著一定出入的,那就有靚湯和妮可·基德曼的《大地雄心》;

沒火的,有些純黑意味的就更多了,例如——

從片名上就不裝的《新美國夢》。

超級治癒的電影《安琪拉的灰燼》。

好萊塢就是美國的宣傳視窗,這個已經不需要再解釋了。

正因如此,當伊莎貝拉寫的故事乃是追夢,且裡面本身就有世界賽的核心後,內森·貝利便覺得,這個本子只要改成美國夢,那就百分之百能成!

而百分之百能成的專案給他遇上了?

oh——

原來上帝讓他在聖誕節時來英國是想送他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嗎?

這真的是——

太棒辣!

當薇薇安給內森·貝利的印象是一個愛財的女人後,他甚至都想把本子裝進兜裡直接回去交差了,而在等他十拿九穩的表示,這個本子華納可以投時……

“你說什麼?”

正在眺望遠大前程的內森·貝利猛地抬起了頭,他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海伍德夫人,您說您暫時不想讓伊莎演這個專案??”

“對啊。”薇薇安勾起嘴角。

保養很好的面龐上露出兩個酒窩。

在屋內燈光的照射下,她的眸子裡泛著狡黠的光。

“why???”

內森·貝利不明所以。

“因為伊莎只是一個11歲的孩子。”

薇薇安朱唇輕啟,好似狐狸般笑著道:“我不希望她的童年裡只有工作。”

“所以,等《密室》拍完後,我會給她放個長假,讓她好好的放鬆放鬆。”

“畢竟,我們的這個本子是沒有年齡的限制的,不是嗎?”

“11歲可以拍,12歲可以拍,13歲可以拍,甚至……18歲都可以拍。”

“因為人人都可以追夢,只要你對生活充滿希望,那未來的每一天就都是晴天。”

“……”

內森·貝利呆住啦!

‘這女的不是愛財嗎?’

‘怎麼突然給我上價值了?’

‘啊不對——’

‘你們不工作我怎麼升職加薪啊?’

‘還有,《密室》拍完了想要放個長假??’

‘oh!my!god!你們這是連harry potter都不準備迴歸了嗎???’

內森·貝利感覺,自己的天——

再一次塌了!

ps:梳理一下好萊塢票房和片酬的歷史發展。好萊塢票房演算法其實是分為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是好萊塢探索期,當時好萊塢電影只在北美放映,所以當時的電影票房以現在的目光來看就都是北美票房;第二階段,是好萊塢擴張期,這個時期好萊塢電影能夠賣往英國歐洲了,為了區分各地票房,也為了彰顯好萊塢電影在國外的影響力,這個時期便已經出現了北美票房、英國票房、歐陸票房的概念了;第三階段,則是成熟期,好萊塢電影正兒八經的全球發行,我們現在熟知的北美票房、海外票房、全球票房正式出現。當票房演算法的發展有三個階段時,好萊塢裡的片酬演算法也就有三個階段了,第一階段拿死工資,當時製片廠能籤人嘛;第二個階段有獎金有分紅,又由於第二個階段的技術限制,沒有現在的秘鑰、全球上映,所以就導致獎金、分紅是錨定一地的票房來算的,且基本上都是北美票房;第三階段其實都是九十年代了,當好萊塢有能力在一年期內把電影鋪到全球后,全球票房分紅才正式確立,並且,因為回款速度有問題,這裡面還有區分,例如首月計算。說白了,好萊塢票房和片酬演算法的多樣性其實是行業發展的歷史問題,用現在的眼光看的確抽象,但要是結合著發展歷程看,他們的演算法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