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冤家聚頭
美娛:從飾演小海狸開始 懶得去管順其自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endeavor talent agency,奮進精英經紀公司,成立於1995年。
從存續時間上看,它是業內菜鳥,但論規模,它已經能排進經紀圈的前五名了。
不過,以上這些對於三人來說沒啥意義,甚至這些資訊反而讓三人有些迷糊。
當下,她們看的可是粉絲來信,而奮進連自然人都算不上,那它也就不可能是伊莎貝拉的粉絲對吧?所以,奮進的信件在粉絲來信裡?這是什麼情況啊?
“這是放錯了嗎?”
伊莎貝拉的第一反應就是奮進發來了合作邀約,然後被華納的工作人員放錯了位置。
但下一秒,她又搖起了頭,“不對,這應該沒放錯。”
“如果是商務合作,他們為什麼不直接打電話給老媽啊?”
這些天薇薇安接了不少電話,其中有很多都是和伊莎貝拉有關的合作邀約。
雖然這種電聯沒有書面邀約來的正式,但在商業裡,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大家不可能和幾百年前一樣慢慢的等待訊息的傳遞了。
因此,如果奮進想要找她合作,那應該打電話給她老媽才對,而這……
“我沒接到過奮進的電話。”
沒等小女兒望過來呢,薇薇安便已出聲。
伊莎貝拉這就更摸不著頭腦了,“那這是惡作劇嗎?”
“拆開看看?”
同樣搞不明白情況的凱瑟琳有些好奇。
“我覺得不用,丟倉庫吧。”薇薇安倒是搖起了頭,“伊莎,不管奮進出於什麼原因來找你,你現在都不需要他們不是嗎?所以……疑惑就不看?”
現在的伊莎貝拉的確不需要經紀公司,因為她在工作上沒有太大的自主權。
因此,當對方故作玄虛時,不拆,反而是最大的拆。
萬一這不是奮進的信件,而是其它人的打探,或者有些別的鬼東西,那不就被噁心了?
就在伊莎貝拉覺得有理,準備把信件甩了時,一道聲音忽然傳了過來——
“你們今天怎麼了?到底是什麼樣的來信要讓你們看這麼久啊?”
哥倫布的腦袋冒了出來。
孩子們一邊吃飯一邊看信的行為都已經成為了食堂裡的靚麗風景了。
所以,凱瑟琳讀信的行為哥倫布並不奇怪,但他對伊莎貝拉今日的收尾速度有些疑惑。
以往,伊莎貝拉那都是吃完就撤的,下午要拍戲嘛,她不會讓私事佔用拍攝時間。
可今天卻頓住了?
“噢,那是因為伊莎收到了一封很奇怪的信。”
凱瑟琳舉起信封,將事情經過講了一遍。
隨著全貌的出現,哥倫布也眨了眨眼,這事他也沒見過。
“要不拆開?”
他也來了興趣。
“那拆吧。”
哥倫布都這麼說了,伊莎貝拉便不再猶豫了。
只聽‘刺啦’聲響,一份折成三迭的a4紙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攤開後,上面印刷著對方的來意。
嗯,這封信不是手寫的,而是列印的。
文字不多,內容不少。
開頭幾句是問好,隨後幾句是恭喜,接著,奮進公司講明瞭自己的來意,他們想要和伊莎貝拉談合作,並且,不是談經紀約的代理,而是電影專案上的邀約。
有一說一啊,當此事實出現後,海伍德一家全都沉默了。
奮進的行為太抽象了。
且不說作為經紀公司來談電影專案這種事情合不合理,就說把合作混到粉絲來信裡的行為……這也就是凱瑟琳今天看到信了,如果凱瑟琳沒看到,那它就會落到收藏架上,不知何時才會開啟了。當然,最大可能是它這一輩子都見不了天日了。
“這個……有意思……”
縱然哥倫布見多識廣,此刻情形他也真的沒有見過。
抖了抖手中的信,望向了伊莎貝拉,“你想弄清情況嗎?”
“拆開前我可能不想,但現在……方便嗎?”
伊莎貝拉意思明確,她希望哥倫布能幫幫自己。
“打個電話的事兒,當然方便。”
既然伊莎貝拉想解謎,那同樣奇怪的哥倫布便不猶豫了。
掏出手機,撥了個號碼,十秒不到,便已接通,接著——
“hi阿里,中午好啊……”
“yeah~我在英國,有時差……現在來電主要是有個事情想問你……”
哥倫布嘴裡的阿里那是奮進經紀公司的創始人阿里·伊曼紐爾。
雖然哥倫布去年的確沒有剛過羅琳,但那不是他實力不濟,而是羅琳身後有英國政府,拋掉這個場外因素,哥倫布在歐美娛樂圈裡那也是能單立山頭的boss。
不服?
那你就跟我的fbi……啊呸,是幾十億的票房成績說去吧!
早在幾年前,哥倫布單開的專案在圈子裡就已經屬於資源了,對於那些需要幫客戶爭大餅的經紀公司來說,他完全是親爹級別的人物。
因此,由他出面後,還沒五分鐘呢,事情便真相大白了:
當下,奮進手裡的確有一個以6-12歲女孩為主視角的專案,這是他們在今年七月份收穫的本子,過去幾月他們一直想開發,但找不到合適人選,然後,harry potter上映了。
伊莎貝拉在harry potter裡的演繹讓他們很是興奮,他們在第一時間便覺得伊莎貝拉就是自己想要找的人,但,在發出邀約一事上,奮進的內部產生了分歧。
一方覺得可以和伊莎貝拉溝通;
另一方則覺得不用和伊莎貝拉溝通。
前者的訴求很明確,那就是想請伊莎貝拉出演。
後者反對的理由也簡單,那就是他們覺得所有的溝通都是浪費時間,當伊莎貝拉要拍hp時,她是沒時間接拍奮進的專案也不會看上奮進的專案的。
當下,什麼專案能比hp好啊?
由於反對方里的最大聲音乃是奮進的創始人阿里·伊曼紐爾,因此邀請方的溝通想法便被他強行按下了,但邀請方里也沒有普通人,能量最大的名叫帕特里克·懷特塞爾。
這一位是今年才加入奮進的合夥人,但在此之前,他是caa的人才部門主管。
並且,他也不是空手來的奮進,本·阿弗萊克、克里斯蒂安·貝爾、馬特·達蒙、休·傑克曼和裘德·洛的經紀約全都被他從caa帶過來了。
so……
“阿里不希望帕特來聯絡你,但帕特想要嘗試一下。”
“由於他要給阿里留面子,且他聽說你媽把所有找你的合作都拒了,覺得就算和你媽聯絡你也聽不到合作,所以他便用了現在這種方法和你溝通。”
“至於他怎麼能保證信能到你手裡……”
“這個就不需要我解釋了吧?”
哥倫布衝伊莎貝拉眨了眨眼。
伊莎貝拉點了點頭。
利維斯登的安保很嚴格,但那也只是對外而言。當帕特里克·懷特塞爾乃是圈內人時,找個相熟的人讓對方把合作信件塞到伊莎貝拉每日必看的粉絲來信裡不輕輕鬆鬆嗎?
畢竟,凱瑟琳拿到的信,都是經過了利維斯登工作人員檢查的。
用信投毒這事歐美很常見,華納不檢查她們還不敢拆呢。
由於理由很合理,所以……
好吧,就算理由再怎麼合理,這些人的做法也還是抽象。
不僅如此,凱瑟琳還問出了心中疑惑:“導演,我奮進不是經紀公司嗎?”
“他們為什麼會有電影專案啊?”
伊莎貝拉豎起了耳朵,她也有些好奇。
“噢,這是因為好萊塢的影視製作已經形成了標準的工業化體系。”
哥倫布笑著解釋道:“在好萊塢裡,幾乎所有職業都能和經紀公司簽約。因此,當經紀公司也籤導演時,導演有專案想拍,讓經紀公司幫著找投資找演員不就是必然了嗎?”
歐美娛樂圈的經紀公司和大陸不一樣,大陸的經紀公司一般只籤藝人,然後幫著找專案找代言,可歐美的經紀公司玩的基本上都是資源整合。
我同時簽下導演和藝人,那當導演有專案時我不就能直接用上自己人了?
一魚雙吃。
而我手裡如果還有大牌編劇?
okay!
我自己就能單開專案!
說簡單點,歐美經紀公司的理想形態其實就是在製作上實現壟斷。
自己當製片廠。
但,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能十年如一日產出優質專案的全世界只有一個,那叫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當經紀公司缺乏持續性的造夢能力時,搞不出《星戰》《奪寶奇兵》《侏羅紀》的他們永遠都翻不過傳統制片廠的大山,最多也就當個圈內的攪屎棍。
“噢~”凱瑟琳聽明白了。
伊莎貝拉也面露了然。
哥倫布的解釋讓她想起了前世聞名的打包服務,就caa的那個。
而在解決了凱瑟琳的疑惑後,哥倫布又笑望著伊莎貝拉,道:“奮進的專案你想看嗎?我不是讓你接專案啊,而是阿里剛剛和我說,既然你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了,那他便也想把專案拿給你看看了,然後……他拜託我跟你說一下……嗯,我幫了。”
毫無誠意的推薦讓伊莎貝拉笑了起來。
哥倫布這是在告訴她,自己不用給這些人面子,就算她不看,那些人也沒一個敢埋怨哥倫布的,但當奮進把事情搞得如此奇葩時,伊莎貝拉還真對這些人說的專案產生了興趣。
因為當下的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在哪嘛。
現在的她的確紅了。
但紅了之後呢?
她該幹啥?
她不造啊!
伊莎貝拉原本想的是,harry potter能拍八部,這能讓她擁有足夠的時間探索未來,而此刻,她還沒探索呢,邀請就已經來了,那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所以……
“導演,你能幫幫我嗎?”
“幫你什麼?”
“專案來了之後幫我看看,我不懂這些。”
“伊莎,從原則上來說這個是不符合規矩的,奮進並沒有邀請我……”
“但漂亮的女孩總有特權不是嗎?”
伊莎貝拉朝著哥倫布眨了眨眼。
那昂頭賣萌的模樣瞧得哥倫布哭笑不得。
掃了眼腕錶,他揮手道:“快去休息吧,一點半我們還要拍戲呢。”
“好嘞~”
明白他意思的伊莎貝拉拉著姐姐就跑了。
落在後頭的薇薇安則是朝著哥倫布道了聲謝。
那蹦躂的身影瞧得哥倫布揚了揚眉,下一秒,他把奮進的邀約丟給了助理。
“這件事情你跟進一下。”
“然後,如果阿里、帕特他們不來,那就說我們沒時間,okay?”
助理點了點頭。
哥倫布的意思很簡單。
如果奮進真覺得手裡專案好,那就讓合夥人親自來談。
如果他們只讓下屬帶話,那他們就只能say goodbye了。
畢竟……雙方的地位不一樣嘛,且他們時間寶貴,做好《密室》才是他們的首要工作。
也不知道是奮進對自己的專案有信心?還是這些傢伙想要曲線救國簽下伊莎貝拉?
總之,在接到哥倫布回電後不久,翌日下午,帕特里克·懷特塞爾便從洛杉磯趕到了倫敦,他到時,大夥正在拍戲呢,於是他便安靜的在邊上等待了起來。
直至大夥下戲,他才正式現身,和伊莎貝拉他們打起了招呼。
向哥倫布問好,誇讚伊莎貝拉他們演的很棒。
雖然晚上沒戲,但大夥也不出組,用食堂招待了他一頓晚餐後,哥倫布便將他領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裡,隨同進入的當然還有伊莎貝拉一家。
由於大家都忙,所以交流時也不磨唧,還沒落座呢,懷特塞爾便從手包裡拿出了專案,緊接著,一份只有署名的劇本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written by:michael adt
(劇本創作:邁克爾·阿恩特)
這個名字一出現,哥倫布便眯起了眼。
食指敲桌,道:“這是馬修·布羅德里克的人?”
“呃……yeah——”
懷特塞爾頓了一下,然後點頭。
“噢~我想我明白阿里為什麼不讓你找伊莎了。”
哥倫布道:“他可能是覺得,這本子要是被我瞧見了,那我估計會直接幫伊莎拒掉?”
“hahahaha——”
懷特塞爾的臉上揚起尷尬但不失禮貌的微笑。
好似啞謎般的對話讓伊莎貝拉她們沒有聽懂。
靠在座椅上的哥倫布則笑著解釋道:“馬修·布羅德里克是《春天不是讀書天》裡的費里斯·布勒,約翰·休斯的《春天不是讀書天》。”
“而這一位,則是他的人。”
哥倫布抖了抖手裡的劇本。
“……”
好好好,搞半天還是冤家聚頭啊!
伊莎貝拉聽懂了。
約翰·休斯和克里斯·哥倫布的矛盾前文說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而馬修·布羅德里克則是約翰·休斯一手捧起的明星。
在火了之後,馬修·布羅德里克便按照業內慣例,打造起了明星該有的日常班底,然後僱傭了一個名叫邁克爾·阿恩特的人擔任自己的私人助理。
而這個邁克爾,就是伊莎貝拉現在瞧見的劇本作者。
按照常理,這些事情對於正常的好萊塢大咖來說,那都是知識盲區。
你是明星我認識你,這個ok,但你的助理叫什麼?
這我怎麼知道啊!
只有真的有仇,才會記憶這個。
至於馬修·布羅德里克怎麼就得罪了克里斯·哥倫布呢?
這其中固然有約翰·休斯的因素,但更多的,還得怪迪士尼的暴君,邁克爾·艾斯納。
嗯,雙方真正結仇的鍋,得由邁克爾·艾斯納背。
還是八年前的迪士尼內鬥——
從九三年開始,艾斯納就想把卡森伯格踢出迪士尼了。
行動開始後,他更是停了卡森伯格在迪士尼裡的所有許可權。
這導致卡森伯格直接就無法掌管當時迪士尼的動畫專案《獅子王》了。
而在《獅子王》這個專案上,卡森伯格本來是想讓自己人給電影配音的。
首選其實是羅伯特·澤米吉斯的好友湯姆·漢克斯。
嗯,那一年漢克斯還有《阿甘》,他們想的是真人動畫雙登頂。
可被艾斯納一陣倒騰後,成年辛巴的配音資源便落到了馬修·布羅德里克的手上了。
雖然卡森伯格和斯皮爾伯格也有矛盾,但夢工廠現在運轉的畢竟還行。所以,當大家還屬於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時,這事哥倫布要是記不到,那斯皮爾伯格就真的白培養他了。
當然,邁克爾·阿恩特也不是普通人,他是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的優秀畢業生。
在學生時期就被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好友馬丁·斯科塞斯關注了。
克里斯·哥倫布也是從那出來的。
算是他的學長吧。
‘哎呦……這事鬧的……’
伊莎貝拉感覺自己的尷尬癌都要犯了。
隨便來個合作就是有仇的?
這到底是我的運氣不好,還是你們的仇家多呢?
在一想到自己還是羅琳的人……
伊莎貝拉都想把專案甩了!
誰愛看誰看吧!
不過,在笑了一會兒後,哥倫布倒是沒繼續給懷特塞爾難堪,轉而翻起了劇本。
內容不算多,一百頁紙不到。
讓普通人走馬觀花的看一遍,可能要一個小時,但專業人士看劇本時都不細看內容的。
根據好萊塢製片公式,檢視編劇是否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做了轉折,他們便能知道這個專案寫的行不行,然後……哥倫布搖了搖頭……
“噢——你們的這個劇本寫的太平了——”
重要節點剛一看完,哥倫布便搖起了頭,“帕特,現在是伊莎邀請我來幫她看專案,所以接下來我所有的評價都是從中立態度出發的。”
“你們的這個劇本很一般,從製片角度來看,能夠扣住觀眾視線的起伏几乎沒有,甚至可以說電影的前二十分鐘沒有給觀眾帶來任何期待。”
“因此,伊莎,我是不建議你接這個專案的。”
“給多少錢都不接。”
“拍這種專案真的是浪費口碑浪費時間。”
說到這兒,他還揚了揚手中的劇本,衝著懷特塞爾道:“並且,我現在都有些懷疑,你們的這個專案找到投資了嗎?應該沒有哪個製片廠願意投這個本子吧?”
“所以,你們找伊莎,是想搞定她,然後在用她的名氣拉投資?”
“……”
懷特塞爾抿了抿唇,現在的他是真的有些尷尬了。
因為哥倫布太懂了。
當下,他們帶來的這個本子,的確無人投資。
他們請伊莎貝拉,那也的確是希望專案能夠推進的順利一點。
至於他們為什麼想自己主導專案……
奮進經紀公司的高層其實都是從caa裡出來的。
而caa出身的人不就一個夢想嗎?
壟斷製作。
歐美娛樂圈裡的水的確很深,但很多水都是老狐狸自己放的,所以,當哥倫布把話說的異常清楚後,甭管是奮進還是薇薇安,亦或是凱瑟琳,那都知道合作沒有談的必要了。
但隨著懷特塞爾的起身告辭,伊莎貝拉倒是想將本子留下來。
如此情形讓大夥非常詫異,但考慮到現場還有外人,於是誰都沒問原因。
只當她把劇本當成小說了,想要看完。
由於這個本子註冊過了,不存在被抄襲的可能,於是懷特塞爾便遂了她的意。
在等伊莎貝拉一邊向哥倫布表示感謝,一邊帶著本子鑽回劇組的宿舍後。
剛進臥房呢,她便迫不及待的繼續翻起了劇本。
利維斯登的住宿環境和正常的商品房沒啥區別。
一千平方英尺的面積,三室一廳一廚一衛的設計,能夠很好的保證每個人的私人空間。
手肘搭桌,目光狂掃,看著看著,伊莎貝拉的嘴角便逐漸揚起。
至於緣由?
雖然她還沒把本子看完,但光是劇本的開頭就給了她一種熟悉的感覺。
開頭是這樣的——
胡佛一家住在馬里蘭州,家裡一共有六個人:
父親是一名擁有理想抱負的成功學演說家,但他自己並不成功;
母親是一名家庭主婦,她很討厭枯燥無味的生活;
哥哥是一個怪胎,愛讀尼采想要考上空軍學校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但他失敗了;
舅舅是一位研究普魯斯特效應的專家,然後他把自己研究成神經病了,曾嘗試自殺;
爺爺是一個喜歡懟草的龜仙人,除此之外,沒有特長;
而胡佛則是一個想當明星的小女孩,她的偶像是阿諾德·施瓦辛格,因為施瓦辛格是選美界的明星嘛,所以胡佛也想成為那樣的人。
然後,某一天,胡佛得知佛羅里達州要舉辦全美青少年選美大賽,於是便想參加。
接著,一家人在贊同和反對中鬧騰了一陣,最後決定幫小傢伙圓夢,由於他們選擇以開車的方式從馬里蘭州趕往佛羅里達州,所以,一段和東海岸公路旅行的故事便出現了……
嗯,這個劇情讓伊莎貝拉想起了一部電影。
那是《陽光小美女》。
備註:1奮進的合夥人好多都出自caa,像創始人阿里·伊曼紐爾那都是從caa跳到icm在自己單幹的。2現實中《陽光小美女》的確是先被奮進看中然後再進入製片流程的,原因和本章寫的一樣,奮進擁有夢想。當然,他們這個夢想是比較虛的,至今都沒有做成。3《陽光小美女》的編劇自己說劇本改了一百多回,本章的簡扼描述是網上流傳的其中一版,講得是編劇一開始想拍的是公路片但因為成本原因被否了,只能改劇本。那一版本的主要劇情和《美國風情畫》差不多,編劇想要展現的是六個人的人生故事,選美在那個版本里是調劑。
ps:解釋一下上一章‘對腳香’那個,這個詞沒有用錯,‘對腳香’在hp裡就是‘翻倒巷’,首次出現的劇情是哈利用飛路粉去‘對角巷’,但他把‘diagon alley’念成‘diagonally’了,然後就去了‘diagonally’對應的‘翻倒巷’,由於這玩意在英語裡屬於諧音梗,所以當年《密室》在我們這上映時為了保持翻譯中的‘信達雅’,於是翻譯便對著‘對角巷’造了個‘對腳香’,算是想辦法把梗還原了出來,現在騰訊影片上的片源就是這個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