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即斬舊日,又滅新朝
美娛:從飾演小海狸開始 懶得去管順其自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電影《哈利·波特與哲學石》忠實地改編了原著!導演克里斯·哥倫布將小說中的冗長敘事精簡成一部引人入勝、甚至常常令人激動不已的銀幕冒險!】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今年最不容錯過的電影,沒有之一!導演克里斯·哥倫布將j.k.羅琳的頭腦風暴完美的拍成了畫面!栩栩如生的魔法世界讓人著迷!】
【電影《哈利·波特與哲學石》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走進影院的書迷失望!不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佈景、服裝、化妝、特效都恰到好處,有時甚至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即使是最憤世嫉俗的電影觀眾也會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著迷!hp的電影是對暢銷圖書的一個完美補充!所有人都在竭盡全力的給大家帶來快樂!】
【……】
11月5號,首映禮結束後的第二天,漫天漫地的報道便霸佔了大眾的視線。
英國本土媒體,如《衛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它們極盡溢美之詞,將影版的hp吹的是天花亂墜。而受華納邀請,橫跨大西洋,來倫敦參加首映的美國媒體,像《好萊塢報道》《紐約時報》《時代》,那更是不遺餘力的在為影版的hp搖旗吶喊。
雖然好評背後的故事有很多,英國媒體怎麼可能會說自家專案有問題呢?美國媒體在收到邀請函的同時也拿到了華納的潤筆費,因此當下市面上只會存在積極且正面的報道。
但……
這重要嗎?
所有的文娛專案都離不開營銷。
並且,只要你作品夠硬,能夠撐得起大多數的期待,那再多營銷也只是廣而告之。
所以,當華納、主創團隊、甚至觀影嘉賓、圖書粉絲都對《魔法石》的質量很滿意後,外界的讚美對於大夥來說那真的是理所應當。
然而,就在忙完首映的主創團隊可以按照宣發流程安靜的等待電影上映時,因電影熱度的高企而出不了門的第一個受害者出現了。
她是海伍德家的人,但不是伊莎貝拉,而是凱瑟琳……
“你說什麼東西?”
“你不去上學了?”
“why?”
2001年的11月5日是星期一。
由於昨天的首映禮忙到半夜才結束,因此沒啥事的伊莎貝拉今個便睡到自然醒了。
然後,十一點才起床,準備吃早中飯的她忽然發現,本該在上學的老姐此刻和她一樣,睡眼惺忪的坐在餐廳裡,等待著老媽的投餵。
這一場景把她看的就是一個激靈。
在等她問出心中疑惑後——
“因為凱莎沒法上學了,她們班上的人都在討論harry potter。”薇薇安一邊在廚房忙一邊解釋道:“這是她們學校的意思,她們教務主任今早打電話跟我說的。”
雖然聖保羅女校是九大公學之一,裡面學生的素質都挺高的,但,再高她們也是人啊!
去年,凱瑟琳的同學在得知伊莎貝拉拿下赫敏後就暴動過一回了,只不過當時距離電影上映還早,所以沒有造成太大的混亂,可今年?
電影馬上就要上映了誒~
華納在宣發上砸了一個多億誒~
全民都在討論hp誒~
那假設,你的同學是赫敏的姐姐,你能忍住不問情況嗎?
別開玩笑啦!
我就算是相信母豬會上樹,我也不會相信你能閉上嘴啊!
so……
暑假一過,新學期剛開始,聖保羅女校裡就已經有很多人在找凱瑟琳打聽hp的訊息了。
嗯,不只是班級上的人在問,而是全校都關心。
華納放完最終版預告後,向她打聽電影劇情、劇組秘辛的人就更多了。
這些事情伊莎貝拉其實都知道,凱瑟琳早就和她說過,但由於凱瑟琳當時表示問題不大且照常上學,所以她也就沒太在意,而現在,凱瑟琳去不了學校了?
“我怎麼感覺聖保羅是在勸你退學啊?”
幫著老媽把簡單的早午餐端上桌,伊莎貝拉一邊吃著燕麥水果撈一邊望向凱瑟琳。
“你的感覺沒有錯。”
凱瑟琳笑著道:“老媽說,學校建議我等hp的宣傳期過了再回去。”
“這其實就是在變相的勸退了。”
伊莎貝拉沉默了。
因為不出意外的話,hp是要拍上八部的。
並且,八部的拍攝時間還非常的緊湊。
這意味著未來每一年可能都會有hp上映,市面上會有hp的宣發。
所以,如果凱瑟琳一遇到宣發就要躲風頭,那她還上什麼學啊?
對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她一直待在學校,那還真會給學校帶來管理上的麻煩。
“所以你是怎麼想的?”
伊莎貝拉一臉複雜的望向老姐。
“退學就退學唄,我又不在意這種事情。”
凱瑟琳滿不在乎的說道。
她去年就想退學了。
如此回應讓伊莎貝拉看向老媽,一直在關注女兒們的薇薇安笑了一下,道:“這一次我是支援凱莎的,因為現在的她真的不適合繼續上學了。”
“至於退學之後幹什麼……”
“我還是希望她能繼續讀書。”
“我目前的想法是帶她去劇組,如果華納允許她進組上課,那我們就直接住在組裡。”
“這樣我也就不用來回跑了。”
“而且我相信華納是會允許的,這麼做對拍攝有利,你能一直待在組裡。當然,如果不行的話,那我就給她請個家庭教師,然後……繼續兩頭跑唄。”
薇薇安說得輕鬆,但實際上……
“彳亍口八。”
伊莎貝拉想了一下,覺得老媽的想法或許已是當下最好了。
當九大里的聖保羅都接受不了輿論風暴時,就算她們給凱瑟琳轉學……最後的結果其實也是一樣的。只要凱瑟琳還是她的姐姐,那凱瑟琳就不可能擁有安生。
伊莎貝拉的沮喪也讓薇薇安伸出了手,摸了摸她的腦袋。
“寶貝,別這樣好嗎?”
“我知道你希望凱莎能繼續在聖保羅就讀,但還是那句話,成名是有代價的。”
“沒有一個人能在享受榮光的同時擁有隱私,凱莎能在老爸離開我們後繼續在聖保羅讀上一年已經很棒了,這都是你的功勞。”
“然後,我想說,如果你真的希望凱莎接受好的教育,那讓她進組學習其實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她成績再優秀,也不如瑪吉·史密斯、大衛·海曼寫一封推薦信,不是嗎?”
“……”
伊莎貝拉呆住了。
停頓兩秒後,她笑出了聲。
生活在25年的人應該都知道國外頂尖學府走的都是血脈傳承的路線,這個就不拓展了。
瑪吉·史密斯的牛津血統前面也說了,而hp的製片人大衛·海曼讀的則是哈佛。
說現實一點啊,你學再好真不如人家打個電話。
“okay,老媽,我知道你這是在安慰我,但我依舊想說你說得對。”
伊莎貝拉感慨的搖了搖頭,接著望向凱瑟琳。
對方一直在盯著她看,那坦然自若的模樣……
好吧,早在去年,凱瑟琳就已經擁抱了家庭。
伊莎貝拉承認啊,之前,她曾幻想過,自己正式走紅後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可能走到哪兒都花團錦簇?可能人人見了都會友善問好?
但她千算萬算都沒算到,hp的影響力竟然最先作用在了凱瑟琳的身上。
電影還沒上映呢,凱瑟琳就要被迫退學了?
我滴個乖乖!
這就是英國人自己的《星球大戰》嗎?
太離譜啦!
而就在伊莎貝拉對這種展開有些無奈時,飯還沒吃完呢,薇薇安的手機便又響了起來。
拿起一聽,那是魯伯特打來的,找伊莎貝拉——
“噢伊莎~你們家還好嗎?”
“我有一件事情想和你說,我弟我妹上不了學了!”
“我媽今早把我弟我妹送去學校,然後,不到一個小時,學校那邊就打電話讓我媽去接人了,因為所有人都在問他們昨天首映禮的事情。”
“所有人都影拍的怎麼樣!所有人都影到底好不好看!然後我弟我妹他們還說你知道嗎?他們還說!接著,oh my god!整個學校啊,我媽說是整個學校啊,所有人都在草坪上聽他們講故事!誰來都攔不住!”
魯伯特家也遭重了。
而他弟弟妹妹的社交牛逼症也讓伊莎貝拉瞪大了雙眼。
全校人都在草坪上聽他們講故事?
知道的明白他們是在分享hp的電影內容呢,不知道的還以為隔壁又打過來了呢!
感慨兩句,結束通話電話。
沒過一會兒,邦妮又來電了,找的還是伊莎貝拉——
“噢~伊莎~你那邊還好嗎?”
“我哥剛跟我說,他已經快要被朋友圈淹沒了,他跟我說話時甚至用了十幾個爆炸,就boom、boom、boom,想表示自己的腦袋已經被問詢炸爛了。”
“哇,我是真沒想到啊,harry potter會讓我的家人沒法生活嗎?”
“這真的是……難以置信!”
邦妮也遇到麻煩了。
而和伊莎貝拉的遭遇相比,她的情況更加的慘。
因為她演金妮這件事情是她哥慫恿的。
作為邦妮加入hp的幕後推手,她哥平日在外肯定吹了很多,那現在……電影上映了……
你怎麼樣都得把吹過的牛逼變成現實,對吧?
不說帶我們去看首映禮,包個場帶我們去看電影總沒問題吧?
交換境況,互相安慰。
在等伊莎貝拉把電話結束通話後……
蛋妞、少爺等人也相繼來電了。
伊莎貝拉自覺自己不是個變態。
但此刻,她依舊得承認,在發現大家境遇相同後,她的心情忽然就好了一點兒。
因為大家都在受苦啊!
既然是有難同當那她還有什麼好無奈的?
咳。
這話聽起來是有點不要臉,但是她的真實感受。
而在她心情好起來後,她又覺得,身邊之人的追捧對於他們來說還真不是一件壞事兒。
大家越關注hp,越p是什麼樣子,那hp就會越成功嘛。
伊莎貝拉想的沒錯,從理論上來說,大眾的關注和電影的票房就是成正比的,但同時,她也把世界想的太美好了,因為人類這個物種也有著生物的多樣性滴——
在凱瑟琳遭遇學校勸退的當天下午,伊莎貝拉便直觀的感受到了大眾的熱切。
她們家吃的菜都是淨菜嘛,食品公司每天都會送。
由於給富豪提供服務的公司人員流動並不大,你要是天天換人送菜我還不敢開門呢。
所以大家都是認識的。
然後,在今日配送菜品的過程中,營養師阿姨和司機大叔都熱切的從身後摸出了《哈利·波特與哲學石》,他們‘討好’的向薇薇安表示,想要從伊莎貝拉那兒收穫一個簽名。
因為他們的孩子都很喜歡hp。
當時,薇薇安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種行為有些不妥。
但,人家在你面前望著你誒,這你怎麼好拒絕呢?
於是乎,為了生命安全,伊莎貝拉便滿足了他們。
接著,當晚,噩夢便出現了。
不知道是不是食品公司的人洩露了訊息,還是別人瞧見了伊莎貝拉給他們簽名,總之,六點一過,伊莎貝拉她們便接到了很多的電話。
不是長期合作的保潔公司來電詢問她們家是否需要上門服務;
就是綠植承攬公司裡的園藝師關心她們家的觀賞植物是否需要修剪;
不是曾經的同學、曾經的朋友打來電話想要來家做客;
就是她們的家庭醫生主動來電錶示——
最近倫敦的氣候有些異常,讓她們注意保暖,避免風寒。
爆炸啦!!!
雖然以上交流中並未出現和hp有關的話語,但這種突如其來的大量關心其實也算是騷擾了,所以,當連續不斷的問候出現後,三人頓時就知道這日子沒法過了。
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因此當晚,她們便隨便整理了些衣物,關上家裡的水電氣,逃難似的跑到利維斯登了。
這個時候,就真的只能靠資本保命了!
而在等駐組的克里斯·哥倫布聽完了她們的遭遇後……
“啪——”
他笑盈盈的兩手一拍,做了個請的動作。
接著,伊莎貝拉便在劇組的宿舍區瞧見了一堆熟悉的身影。
“damn——”
“你們什麼時候來的???”
伊莎貝拉呆住啦~~~
丹尼爾、魯伯特、邦妮、少爺等人都在組裡。
並且都是拖家帶口。
“因為家裡真待不下去了。”
丹尼爾的老媽苦笑道:“太熱情了……他們真的是太熱情了……”
“伊莎~再和你打完電話後我家的電話就炸了~”
魯伯特一臉無奈的靠在座椅上,“你能想象嗎?國際汽聯都有人找我爸問訊息了。”
“他們想要知道電影上映的資訊,想要知道什麼時候去到他們國家,想要知道我們會不會跑路演,不會的話能給簽名照嗎?因為他們的孩子都喜歡harry——pppppotter~~~”
在很多大陸人的記憶裡,hp是在電影上映後才成為全球ip的,但實際上,這是認知上的偏差,因為在電影立項時,2000年前,hp的全球銷量就已經突破1.1億冊了。
當時羅琳只發了三部,平均一本書的銷量是3000萬+。
去年,電影正式開機時,hp的全球銷量更是來到了1.3億冊,這其中固然有《火焰杯》的釋出,但同時《魔法石》的銷量也一直再漲,按單部算,它甚至已經攀到全球第六了。
總銷榜的第六名。
hp不是西方世界裡的《星球大戰》,而是《西遊記》。
若是不然,未來,《霍格沃茨之遺》那種罐頭遊戲也不可能賣到三千萬份。
當hp的粉絲遍佈全球時,電影開拍前,他們或許還能控制情緒,因為當時華納並沒有投入太多的宣發,但電影真的要上映了?那想要窺視更多的傢伙們是真有可能整出各種活的。
因此,伊莎貝拉她們能做的就是……
擁抱變化。
咳,這句話真的是個巨大的迴旋鏢。
去年伊莎貝拉還讓老姐擁抱變化呢,今年她自己就要擁抱了,這真的是……
唉!
不過,既然大家的遭遇都一樣,那伊莎貝拉便不再cos成龍,直呼倒黴倒黴倒黴了。
在組裡住下……
嗯,《魔法石》殺青後,《密室》便直接建組了,只不過沒有正式開機而已。
克里斯·哥倫布雖然和j.k.羅琳有矛盾,但人家在做電影時是真的勞模,並且,他也是真的尊重原著,大衛·葉茨和他一比那真的是甲級戰犯。
而當電影主創不堪其擾的躲進華納駐地後,外界的紛擾也就影響不到他們了,因為他們可以用‘工作’堵上所有的詢問嘛,但他們的‘逃避’並不會影響粉絲們的熱情,畢竟大部分人還是找不到他們的,所以,該議論的還是要議論咯?該瘋狂的……
再不瘋狂我們就老啦~
首映禮結束後的第二天,英國境內所有媒體都在討論hp。
這是華納告知‘駐組’人員的訊息。
第三天,電影還沒上映呢,英國境內各家影院的周邊銷量就已經漲了17%。
是銷售數量漲,不是銷售額漲。
增長級別甚至是按m算的,百萬。
就他媽離譜。
第四天,沉寂許久的可口可樂跟著東風,推出了刻畫著hp圖案的可樂。
雖然這玩意就是換皮,但依舊是上市一天便開始補貨了。
在等時間來到8號9號,英國境內的所有影院門口那都掛起了hp的彩旗。
因為10號和11號,華納會在英國全境的所有影院裡舉辦預映。
這算是英國娛樂業的傳統吧。
在過去,但凡有排練久、投資高的戲劇準備公演時,劇院都會在正式上演前搞個預演。
其目的有兩個:
一是透過預演的方式查缺補漏,調整內容,調整宣發。
二是透過飢餓營銷的方式讓某某戲劇即將上映的訊息傳播出去。
例如,某某戲劇真好看啊,它將在下週正式上演,大家一定要去啊。
就這樣。
這種口口相傳的手段,是訊息閉塞時期最好的宣傳手法,電影出現後,這種戲劇上的好用手法也就被電影繼承下來了,當然,時間來到電視時代後,這種手段其實已經過時了。
但,人總是懷舊的嘛。
並且,這種套路,在以前那都是費雯·麗那種大明星才配用的。
因為膠片複製很燒錢的,你扛不起票房那是沒法大規模預映的。
so……
當下,又有什麼電影比hp更能配得上這個殊榮的呢?
11月10日,《哲學石》在英國491家影院的1137塊銀幕上進行了預映。
早上十點開始,晚上十點結束,12個小時的時間掃出了360萬英鎊的票房。
英國影史第一!
第二名是1999年的《魅影危機》,sw。
翌日,11號,雖然這天的預映票房出現了回落,12個小時只刷出了310萬英鎊。
但,預映兩天砍下670萬英鎊的資料也還是英國的影史第一!
第二名是2000年的《玩具總動員2》。
嗯,英國人的口味是有些複雜的,這邊的票房記錄並不統一。
可這並不重要。
因為即斬舊日,又滅新朝的事實讓英國上下直接就炸了!
自電影誕生之日起,英國的戲劇文化便走向了衰落。
即便英國文化也藉著電影的東風走向了世界,莎翁小說被各路導演拍了一部又一部,但對全球娛樂行業影響最深的,其實還是美國的快餐故事。
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奪寶奇兵》《侏羅紀公園》!
是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
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鐵達尼號》!
是迪士尼的那些動畫電影!
英國在丟掉世界霸權後,娛樂領地也被美國佔領了!
當西區最賣座的戲劇從《哈姆雷特》變成《獅子王》後,他們的臉其實已經丟完了!
而現在呢?
全部回來了——
【《harry potter》讓英國重新佔領了流行文化的高地!】
【《philosophy's》的大爆是英國文藝界的歷史性勝利!】
bbc當天晚上就大書特書了。
雖然《哲學石》是英美合拍片,且製作團隊的幕後人員來自美國。
但甭管是英國還是美國,此刻都不在意。
工業衰落是英國自己都承認的事情,這不是一部電影一部文學作品能夠改變的,所以,只要hp傳播的是英國的文化,且是全英班底,那就是他們在新的交鋒中取得了一場勝利。
美國想的則是hp是美國的專案,所有的票房都會返回美國,報賬納稅。
不管英國怎麼喊,他們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既然一個要面子,一個分裡子,並把事情捋清了……
那全球最大的兩個噪音製造者便同時嚎了起來!
英美這對共軛父子的傢伙那是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贏了!
在當鋪天蓋地的宣發遍佈全球后……
就算你住在火星,你都能知道hp把sw揚了!
而hp把sw揚了???
“mfxxk!harry potter這麼好看的嗎?”
大人們都驚了。
“mom!dad!我要去看harry potter!”
孩子們發出了最質樸的聲音。
在人們的詫異和驚歎中,時間,也來到了2001年的11月16日。
這天,hp在英美正式上映。
接著,短短三天,《哲學石》便在英倫三島砍下了960萬英鎊的票房。
加上之前預映的670萬,首周票房直接就來到了1630萬英鎊。
約2330萬美元。
北美那邊,首日,《魔法石》便在美加兩地轟下了3230萬美金的票房。
翌日票房逆勢上揚,報收3350萬美元。
三日再刷2450萬,首周共收9030萬。
三天時間,英美兩地共收1.13億——
美金!
備註:1英國的首周票房的確計算預映的,只要是有預映的電影首周票房就不是傳統的首週末三天,而是加上預映的五天。然後,因為有預映的電影在票房計算上有著時間上的優勢,所以在進行票房對比時,英國人他們自己會把票房脫水的,就比如說a電影有預映,b電影沒預映,那麼在一張表裡時,製表方是要把a電影的脫水資料標註出來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在英國沒有預映的電影一般都不配和有預映的在一塊,因為有預映的可能會撲,但沒預映的大部分都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