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下半場的演出,開始了
美娛:從飾演小海狸開始 懶得去管順其自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英國這個地界上,一名正統出身的演員是很難不演戲劇的。
瑪吉·史密斯也是一樣,34年出生的她19歲就登上戲劇舞臺了。
人生中的第一部戲是在牛津戲院的《第十二夜》,演的女主奧維拉,並且首演即成名。
當然,她能以無名之身演上女主和她的父親也有關係,她的父親是牛津大學的教授,而她的第一個工作單位則是牛津大學戲劇社,《第十二夜》就是戲劇社贊助排的。
父愛很偉大,瑪吉·史密斯也沒讓老爹失望,她在表演上有著極高天賦,成名後不久就去百老匯巡演了,當時間來到62年,勞倫斯·奧利弗更是向她發出邀請,希望她能加入即將成立的國家戲院,她接受了,至此,瑪吉·史密斯便成了英國皇家戲院創始人團裡的一員。
所以,當她表示,要帶伊莎貝拉去自己創辦的戲院時,這家戲院就只可能是皇家戲院。
初聞目標時,伊莎貝拉有些迷糊,不明白老太太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等她來到帶英的國家級文化地標後,隨著練功房的開啟,陪練的出現,她頓時就get了對方的用意。
所謂表演,就是會表會演。
用嘴巴和筆頭剖析角色的確算表,但也是紙上談兵,唯有實戰才能精進。
既然如此,練就完了~
有一說一,老太太的這種教學方式伊莎貝拉那還真的是第一次見,要知道,上輩子她學音樂時,甭管是二胡還是鋼琴,那都是先學的基礎,後練的技法。
可現在呢?
老太太啥都不教,直接就讓她上?
這和看她學了1+1=2後讓她去解離散數學又有什麼區別啊?
哦不對!
現在的她連表演裡的1+1=2都不會呢!
摸著良心說,進入練功房後,伊莎貝拉便慌了起來。
瑪吉·史密斯倒是笑盈盈的從她連夜整理出來的劇本里抽出一頁,上面寫著的劇情是霍格沃茨新生入學晚宴,孩子們在大快朵頤的享用著晚餐,然後,霍格沃茨裡的幽靈出現了。
差點沒頭的尼克從餐桌底下鑽了出來,把很多人嚇了一跳。
赫敏則對他的外號很是好奇,詢問他外號的由來。
然後,尼古拉斯爵士拽著腦袋,向她展現了一下那被鈍斧子砍了四十四下、和腦袋還粘著點皮的脖子,這一行為將小姑娘噁心的夠嗆。
讀完紙上內容,瑪吉·史密斯指著伊莎貝拉身前留著八字鬍的戲院演員道:“他現在就是尼古拉斯,你覺得這場戲該如何展現?”
“嗯……”
伊莎貝拉想了一下,道:“我覺得這一幕劇情需要分三次表演才能展現。”
“why?”
“因為這是一個互動對話,赫敏提問時鏡頭要給到赫敏,尼古拉斯回答時鏡頭要給到尼古拉斯,接著赫敏被嚇到時鏡頭又要重新給到赫敏。”
伊莎貝拉答:“按照我對電影的瞭解,這種切來切去的鏡頭應該是要分開拍的?”
“yeah~你回答的很好~”
老太太點了點頭,道:“從電影製作的角度來說,你的回答是滿分,並且這一段劇情涉及到了視效製作,所以在片場拍攝時,你需要進行的其實還是無實物表演。但現在,你的面前有真人,所以我需要你將它連起來演,你覺得該怎麼做?”
“我用好奇的情緒問他?然後他嚇我?接著我被嚇到?”
“here,have a try。”
老太太做了個請的手勢。
不做示範的行為讓嘴炮王者更緊張了。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慌亂,被老太太喊來當陪練的大叔頓時就笑著道:“沒關係的,你想怎麼演都行,我們都是從無到有這麼過來的。”
大叔人挺好。
伊莎貝拉想要感謝。
可還沒等她開口呢,老太太的呵斥便已傳來。
“誰讓你這麼跟她說話的?”
“你現在是尼克,尼古拉斯·波平頓。”
雖是呵斥,但老太太的聲線並未拔高。
可發音清晰語調平緩的頓挫其實才是最可怕的。
伊莎貝拉本能偏頭。
此時此刻,老太太正雙手前搭,好似松樹一般站在那兒。
不僅如此,她還腦袋微昂目光低垂,那種居高臨下的俯視感讓伊莎貝拉有些不舒服。
更讓她——
“麥格教授?”
她抿了下唇,鼓起勇氣道:“請不要再扮演斯內普教授了好嗎?”
“嗯?”
老太太沒明白小姑娘的意思。
伊莎貝拉繼續道:“米勒娃·麥格是一個看似嚴厲實則心善的好老師,在很多事情上她表現的的確很嚴苛,但這並不意味著她不通人情。”
“《密室》裡,金妮事件後,為了慶祝她安全迴歸,麥格教授主動取消了年度考試,光是這個行為就能證明她是通曉人情的,嚴苛的強調學校規章只因她是霍格沃茨的教授。”
“《阿茲卡班的囚徒》裡,魁地奇比賽結束後,她還激動的哭了,這也能說明她是一個有著個人喜好且擁有複雜情緒的人,您說對嗎?”
“所以,這麼一個好教授她是不會昂著腦袋和孩子們說話的。”
“只有斯內普那種需要每時每刻維持著斯萊特林院長身份的傢伙才會這樣嚇唬人。”
“……”
世界安靜了。
此刻,練功房裡一共有七個人。
除了瑪吉·史密斯和伊莎貝拉外,其餘五個都是老太太找來的陪練。
這個瞬間,所有人都用詫異眼神望著伊莎貝拉,這不僅是因為瑪吉·史密斯是他們的名譽院長,更是因為大家都有共識,整個演藝圈裡能說瑪吉·史密斯演得不好的人屈指可數,而在英國這個地界上,敢不給面子教她演戲的只有已故的勞倫斯·奧利弗。
so?
“很好。”
老太太的面色沒有任何變化,但微昂的腦袋倒是恢復了正常,“格蘭傑小姐,既然你知道我是一個好人,所有的嚴苛都是為了你好,那接下來的教學我就沒有顧忌了。”
“現在,請你開始吧。”
依舊是平靜的聲線。
依舊是頓挫的發音。
但這一刻,伊莎貝拉卻覺得自己不緊張了。
衝著老太太笑了笑,向主動安撫自己的大叔道謝,合上雙眼整理了一下思緒,重新睜眼時,那望著大叔的眸子裡頓時就迸發出了好奇。
“差點沒頭,你怎麼會是差點沒頭?”
“像這樣。”
大叔看過劇本,直接就抓住自己的頭髮將腦袋偏向了一旁。
由於沒有特效,此刻的他看起來只是彎了彎脖子。
但在伊莎貝拉的眼裡,他的腦袋和身體已經快要分家了。
並且,因為他享受的不是路易十六的待遇,所以腦袋和脖子的連線處還是血肉模糊的。
那狗啃一般的橫切面令伊莎貝拉本能的皺起眉心,五官緊蹙,一臉嫌棄。
若仔細觀察,甚至還能發現,她的右眼,在一抽一抽。
“怎麼樣?麥格教授?請問我的表演課能拿滿分嗎?”
將自己的表情足足維持了五秒,伊莎貝拉這才轉過身。
雖然對方依舊端著,但……
“下一幕。”
瑪吉·史密斯重新抽了一頁劇本。
…………
開練前,伊莎貝拉的確覺得老太太的教學手法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開練後,她則發現,老太太的課上的真的太舒服了。
她的確不教技法,但會在每一次排練中指出你的問題,又或者說,當練功房裡架起磁帶錄影機後,你只需要簡單回看便能發現自己的毛病。
並且,找到問題後,她也不填鴨式的告訴你如何解決,而是引導著問你想怎麼改進。
你覺得想法ok,便可再試。
只需幾秒,就能明白,新解法到底對不對。
領路式的實踐教學讓思緒紛飛的伊莎貝拉覺得自己tm的就是個天才。
在表演上極具天賦。
老太太雖然沒有在言語上誇獎她,但端著抽劇本的行為已經證明了一切。
十一點開練。
十二點午休。
一點繼續。
當時間來到兩點後,下課的鐘聲也隨之響起。
一天兩小時的實踐教學在老太太看來已經很多了,繼續練下去也可以,但那就不是本色出演了,而是磨成匠人了,這是浪費演員靈氣的行為,沒啥意義。
當然,表演課結束了不意味伊莎貝拉就可以放羊了,她可以在戲院後臺休息一會兒,消化課堂上的經歷,在等時鐘指標走到三四點後,新的課程又會開啟。
她需要在國家戲院登臺演出。
只要是看過戲劇的人應該都知道,戲劇是有幕間休息的。
因為一場完整戲劇的演出時長一般都是兩小時起步,三小時的也有很多,能連坐一百分鐘兩百分鐘不動彈的怎麼樣都是個傳奇鐵腚王,大多數人是受不了的。
而在幕間休息的十五分鐘裡,戲院也是會提供表演的,這其中,用於串場的超短劇叫做幕間劇,intermedio,但更多的其實是音樂、歌舞,所以……
下午四點半。
皇家戲院多夫曼劇場剛一進入幕間休息,換了一身白色長裙的伊莎貝拉便登臺了。
向臺下觀眾行了個禮,往剛送上臺的鋼琴前一坐,與劇目貼合的鋼琴曲便飄然而出。
或許是十歲身影太過扎眼;
但也可能是伊莎貝拉彈得好聽;
總之,她出現後,現場便冒出了不少議論。
是,拍戲時,片場裡的人的確很多,場面的確很亂,但片場再亂,也不會比戲院亂。
因為劇組有老大,那是導演,他可以震住所有人,儘可能的給你安靜,但戲院?
所有買票進場的觀眾都能審視你,評論你。
只要你能在這兒實現通關,那拍戲時片場裡的所有干擾你就都能輕鬆駕馭。
在瑪吉·史密斯眼裡,這或許才是伊莎貝拉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因為在外向的人初登舞臺都會緊張,但可惜,伊莎貝拉讓她失望了,她上輩子就演過出,這是她最擅長的東西。
7月15日,伊莎貝拉正式吃小灶。
接著,她便不知道時間為何物了。
她只知道瑪吉·史密斯帶著自己把赫敏·格蘭傑在劇本里的所有戲份全都過了一遍,並用磁帶錄影機記錄了下來,從較為生澀到自如轉換,總共也就經歷了三四個盤子。
在此同時,她每天晚上還要做一些課外的拓展練習。
就是找不同。
將劇本里出現的有名有姓的角色整理出來,看它和書中的描寫有啥不一樣。
將劇本故事和小說進行對比,看編劇在哪些地方進行了刪改。
雖然這種日子過起來很累,但伊莎貝拉覺得自己挺充實的。
而她所作的一切也在八月五日這天落在了j.k.羅琳的眼裡。
“這些是你讓她做的?”
“我只讓她整理了赫敏的劇情,其他的都是她自己要做的。”
“噢~很棒~”
羅琳笑著搖頭,合上了伊莎貝拉的手稿。
看了看錄影裡的演練,小大人的模樣讓她點起了頭。
小聊兩句,來到正廳。
她今天的確是來皇家戲院看戲的,但她看的不是劇院提供的正場,而是好友推的幕間,坐在三層的她俯瞰著場中女孩,那身影渺小又高大。
“彈的挺不錯。”
“這說明她過去一直在認真練琴。”
“所以你喜歡她?”羅琳看向瑪吉·史密斯。
老太太挑了下眉,“沒有人能拒絕一個擁有天賦且一直努力的孩子,不是嗎?”
“確實。”羅琳雙手環抱,嘆了口氣。
過了會,她又道:“我以為快節奏學習會給她帶來麻煩,但沒想到她的能力這麼強。”
老太太聽出了畫外音,“演員已經確認的差不多了?”
“嗯。”
“克里斯那邊你是怎麼搞定的?”
劇組遇到的破事兒老太太也知道。
所以,當她發現羅琳心情不錯後,她便想要知道羅琳是如何掌控劇組的。
羅琳則頓了一下,感嘆道:“因為我選擇了丹尼爾。”
老太太一怔,但很快便笑了起來,“噢~原來如此~”
羅琳嘴裡的丹尼爾是蛋妞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如同未來所有媒體報道的一樣,這一位從一開始就是哈利·波特的最優選。
因為他是英國人、有表演經歷、且長得可愛,然後……
他的爸爸是出版圈的人,做的是傳統文學的出版經紀和代理,在英國的名氣……怎麼說呢?和j.k.羅琳的伯樂、《哈利·波特》系列叢書的幕後推手、電影專案的第一製片人大衛·海曼差不多,且雙方認識很多年了。
說句不好聽的,《哈利·波特》電影立項後不久,蛋妞便進入了大衛·海曼的視線。他們的確搞了海選,並且不是走過場,但除非他們能找到一個和書中描寫一模一樣的人,不然沒有人能在哈利·波特這個角色上競爭得過蛋妞。
嗯,就算海利·奧斯蒙特來了都不行。
因為蛋妞不僅是個英國人,還是個猶太人。
他的母親是出生在南非的猶太裔,按照母系血統論,他甚至是純正猶太人。
這個身份在歐美娛樂圈的威力懂得都懂,所以當j.k.羅琳決定讓他扮演哈利·波特時,別說是克里斯·哥倫布了,就算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他也不能說no。
以上資訊瑪吉·史密斯全都知道,因此蛋妞出現後,她便沒了疑惑。
可同時,她還有別的好奇,“其他人呢?羅恩呢?”
“大機率是魯伯特·格林特,你看過這個孩子的資料,他很不錯。”
“噢~我有印象~”
瑪吉·史密斯點了點頭,“那赫敏·格蘭傑呢?”
提到赫敏,羅琳忽然就沉默了。
頓了足足有十來秒,她這才道:“當我告訴克里斯,我要讓丹尼爾和魯伯特來扮演哈利和羅恩後,他沒有太大的異議,但在赫敏這個角色上,他卻向我展示了一個新的人選,那是一個出生於法國的英國人,也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和伊莎不相上下。”
“並且,她的父母也是離異的。”
龐雜的資訊讓瑪吉·史密斯眯了眯眼。
檢索後,她明白了羅琳的意思。
“按照圈子裡的規矩,你應該尊重克里斯·哥倫布的選角,對嗎?”
由人構成的社會一定是人情社會。
所以,就算羅琳和哥倫布有著矛盾,且是後者率先‘挑釁’的,她也不太好獨斷專行。
當她挑選了鐵三角里的兩個,並且其中一個還是絕對的主角時,剩下的那個主角位就得給導演克里斯·哥倫布了。畢竟人家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還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學生,你是沒法讓人家在專案裡當一個只會喊cut的工具人的。
人家也要臉噠!
但——
“噢~瑪吉~你說的沒錯。”
老太太見過的風浪比羅琳吃的鹽都要多,她都道出事情本質了,那羅琳便不再猶豫了,“如果我沒和伊莎聊過,那我估計會把赫敏的決定權交給克里斯。”
“但我和她聊過了,所以……”
“我就只能對克里斯說抱歉了。”
雖然羅琳一直在和瑪吉·史密斯閒聊,但注意力從未離開過舞臺。
當她發現,伊莎貝拉完成了自己的演出,開始向現場觀眾致謝後,她便也隨大流的鼓起了掌。潮水般的嘩啦聲響讓她目光閃爍,那笑著揮手開心下臺的小傢伙則讓她再度發聲——
“瑪吉,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伊莎嗎?”
“因為她才十歲,但她卻跟我說,她要養家。”
“我是一個媽媽,我聽不了這種話。”
話音落下的瞬間,整個戲院也暗了下來。
只聽噹的一聲,一束白光從天而降,落在了舞臺中央。
下半場的演出,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