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路修計程車兵們衝進巴約勒小鎮時,幾乎全都騎著戰馬,來去如風。

他們本就是從第12師直屬騎兵偵查連改編而來,騎術底子很好。

昨天一早伏擊殲滅了布軍第2騎兵師、重創第3騎兵師後,雖然半數以上的戰馬都被機槍掃射報銷了,只能拿來分割吃馬肉,但還是有一小半的無主戰馬被活捉。

布軍直接戰死的騎兵至少在五千人以上,所以湊兩千匹好馬分給兩個突擊營的將士騎乘,實在是寬裕得很。

巴約勒鎮面積不大,建築也大多殘破,但魯路修帶隊衝進鎮子後,很快就發現了極為豐盛的收穫!

連隊沿著鐵路進鎮,剛走沒多遠,就看到火車站臺邊凌亂堆碼著大批來不及處置的物資——估計就是昨天返程時被莫德爾炸燬的那列火車,所卸下的貨物。因為戰況變化得太快,敵人甚至都沒來得及入庫就跑了。

倒是車站旁邊不遠處的幾座倉庫,似乎被撤退的布軍放火點了。

魯路修見狀立刻下令救火,火車站的消防水龍倒是沒被破壞,百十個突擊隊員手忙腳亂接水一陣亂噴,總算撲滅了火勢。

估計是那些放火的布軍士氣太低落,剛點著就跑了。

也多虧魯路修是騎馬趕來的,要是沒繳獲夠戰馬、得靠腿著來,那估計也燒光了。

滅完火,魯路修趕緊大致清點了一下戰利品。

倉庫裡的彈藥並沒有被放火,估計是布軍沒這個膽子,怕倉促銷燬彈藥時威力不好控制、把自己炸死。

魯路修至少繳獲了上千萬發7.7毫米子彈,還有近20萬發炮彈——但絕大多數都是二磅炮,也就是40毫米口徑的。

70毫米以上的不到5萬發,105毫米及以上的更是隻有1萬多發。

這些彈藥大多跟德制的不相容,只能上繳,等將來繳獲的敵人武器多了,或許能組建敵械師用。

除了彈藥,倉庫裡一半多都是糧食和醃肉罐頭。

還有法蘭絨的毛毯、羊毛呢子的大衣,布國本土產的威士忌,阿三的紅茶,新大陸運來的咖啡雪茄巧克力——這些都能拿去賣了變現。

唯一算得上軍用戰略物資的,就是一倉庫的橡膠輪胎了。

另外還有一堆大炮來不及運走,但布軍撤退時都往炮管裡塞了手榴彈,確保把管子炸壞。德軍繳獲後,也只能看看除了炮管以外的部分,有沒有回收價值。

“草,那些布狗的日子過得真好,到底是掌握了海軍,能源源不斷從全世界各地把物資運到本土。不像帝國,運點東西得偷偷運,嗜好品早就運不進來了。”魯路修身邊的下屬無不感慨憤然。

魯路修這邊剛粗略盤點了一番,博克少校也帶著隆美爾、李斯特他們幾個連到了。

心腹眼線克洛澤第一時間通風報信:“營長他們來了!長官,這裡的情況該怎麼上報?”

魯路修來不及多想,果斷吩咐:“報損,布軍撤退時放火,除了鐵皮罐頭和玻璃瓶的威士忌,其他東西都被燒了。所有東西拿溼布蓋上,就說是滅火時澆的。

具體我自己會和營長商量,火車站的倉庫全部貼上封條,讓他們去別處發財——鎮子上又不止這一個地方有油水。”

魯路修只是搶先佔了布軍撤退後留下的最肥一塊倉庫,其他還有些湯湯水水,他這點人也佔不過來,就留給友軍好了。

他們這兩個突擊營,出生入死拼得那麼狠,促成了敵第3軍的總崩潰。

好不容易打了勝仗,拿點戰利品怎麼了。

博克和隆美爾等人很快找到他,魯路修也很慷慨:把威士忌跟大家分了,兩個突擊營的將士每人一瓶,還給一盒新大陸的雪茄(一盒五根),肉罐頭也全部分了。

兩個營計程車兵肯定吃不掉那麼多威士忌和肉罐頭,多出來的部分,各級軍官也能分潤一點。

糧食和彈藥、輪胎全部上報,也給上面意思意思。

而咖啡紅茶巧克力這些,剩下的雪茄,外加法蘭絨和毛呢、皮革製品,魯路修就全昧下了。

營長博克少校那兒,許諾將來稍微分潤一點點,畢竟他是長官,又有個總參謀長舅舅,不能得罪。

其他人暫時給這點好處就夠了,魯路修也不是貪財,而是他想到此次戰役結束之後,回到後方,自己肯定要想辦法在軍工領域搞更多事情。

沒錢可沒法讓自己的設想落地,更沒法擴產。同樣一筆錢留在他這種穿越者手上,發揮出的價值起碼超過在別人手上數倍。

等將來他在軍工界也稍稍發達之後,再拿出一點來回饋戰友,給戰死和負傷的袍澤額外撫卹、補貼,也算是良性迴圈了。

博克少校也隱約知道魯路修稍微做了點手腳,但他懶得計較這些細節。

在收了半車皮的酒水後,博克少校表示上面的關係他都能搞定。他還指點魯路修:

那些橡膠輪胎別直接上報給師部或軍部,而要報給後勤運輸部門,包括軍方的鐵路排程部門。這樣才能換取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加塞足夠的額外車皮,幫大家把東西運回去。

魯路修立刻領悟,就把所有橡膠製品從上報清單裡劃掉,讓博克少校代為處置,然後把報告裡的火損描述稍稍修飾了一下。

當天後方就來了好幾列拉貨的軍列,其中兩列額外多掛了五個車皮,把屬於魯路修的東西偷偷運走,轉移到後方指定地點。

……

拿下巴約勒小鎮,接收了敵人一整個軍的遺棄物資後,德軍算是回了一大口血,執行後續戰役目標的底氣也足了很多。

不過一張一弛總是要的,突擊營連番血戰,已經疲憊至極。

拿下鎮子後,一線作戰任務只好交給其他友軍,突擊營的將士們全部佔了鎮子上原先最好的旅社,好好吃飽喝足大睡兩天。

好在布軍之前的防禦縱深本就不太深厚,巴約勒這邊被突破得那麼快,敵人的後方陣地來沒來得及重構、加固。

所以從巴約勒到下一個重要據點斯滕福德之間的曠野地帶,還是在短短兩天之內,就被德軍常規部隊突破、佔領、消化。

到了12月24日上午,德軍先鋒已經突進到了斯滕福德市東南側兩公里左右的位置,兩天時間裡又前進了將近十公里。

只剩進城前的最後兩公里,才被布軍新構築的城防陣地攔住——本來,德軍理論上還有可能推進得更快一點,但畢竟已經是12月24了嘛,西方人大多有過平安夜和誕節的習俗,雙方士兵們打仗就都不怎麼提得起勁。

地球歷史上,開戰第一年的平安夜,雙方還有默契停戰過。但在這個世界,伊普爾戰役正打到最緊張的時候,徹底臨時停火顯然是不可能了。

估計也就在南邊德法兩軍之間的交戰線上,會有平安夜停火。由此看來,似乎德布之間的仇恨,已經隱隱然有超越德法仇恨的趨勢。

而同樣是在這兩天之內,對面的布軍其實也做了很多防禦部署調整工作,並沒有坐以待斃。

早在巴約勒丟失的當天晚上,布國遠征軍最高層就知道光靠手頭的部隊怕是堵不住防線了。

所以遠征軍總司令約翰.弗倫奇元帥,就親自給倫敦發電求援:“前線告急,請求將仍在多佛緊急訓練的拉合爾第7、第8師,立刻調往前線!”

弗倫奇元帥求援後不到兩個小時,倫敦方面就回電了,是陸軍大臣基欽納親自回覆的。

基欽納是布國陸軍頭號人物,同樣有元帥軍銜,還有伯爵的爵位。回電裡,他表示那些南亞來的烏合之眾訓練水平太差了,戰力遠低於之前的預期,根本無法投入戰鬥。

可弗倫奇元帥還是不屈不撓:“現在前線已經非常危急!第3軍僅僅打了兩天就被徹底打殘,騎兵軍也折損過半!我急需一切能動彈的活人來填線!士兵質量不重要!”

面對弗倫奇如此激烈的措辭,基欽納大臣閣下最終還是批准放行了。於是2萬4千名援軍就從多佛乘船啟航,次日抵達了敦刻爾克,隨後又火車轉運到斯滕福德。

所以當德軍打到斯滕福德城外時,他們面對的敵人主要有以下編制:從坎拿大來的加1師、加2師,從南亞來的拉合爾第7師、第8師。

德軍這邊,之前主攻巴約勒的巴里亞第6、第12師已經太疲憊了,連續作戰也蒙受了一定損失,需要轉入修整。所以第6集團軍把最老牌的巴里亞第2軍的第2師、第3師調了上來,擔任第一線進攻任務,其他4個師作為預備隊。

看起來,在斯滕福德這個鐵路咽喉樞紐,德軍一線只有兩個師,要面對布軍四個師的防守。但德軍上上下下全都很有信心,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殖民地軍隊跟布國本土軍隊質量完全不是一回事。

同時,布軍的主力精銳,布第1軍和第2軍,正在伊普爾突出部正面,以及濱海方向,被德第4集的友軍牽制著,他們也同樣無力脫身來回援斯滕福德。

當魯路修和博克少校、倫德施泰特少校等人休整完、重新可以投入戰鬥時,他們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