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這是我朱家的天下!
大明:瘋了吧,開局我教老朱治國 ling00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七章這是我朱家的天下!
思索片刻,林朔終究是不想讓老頭失望。
這一別,能否再見都是兩說。
“若真有那麼一天,我便安土重遷!”
老朱點點頭,似乎對他的回答很滿意。
出了店鋪以後。
“父皇,難不成你真的要?”
“秦之所以強大,是有商鞅變法,唐所以強,是唐太宗深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朕若是既變法,又親民,大明,怎不可千秋萬代?”
老朱的雄心壯志,在這一刻,重新被點燃了。
“父皇英明。”朱標作為太子,又何嘗不想太明盛世太平!
二人就坐著馬車回了宮裡,下車老朱便看見了熟人。
那戴著官帽的不是胡惟庸又是何人?
想到胡惟庸對林朔的誣陷,老朱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個胡惟庸,一個右相,真以為自己能運籌帷幄呢!
“臣參加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胡惟庸看見老朱當即就是一喜!
想必那谷陽縣縣令,已經被老朱處死了吧!那縣令倒是個聰明人,但誰讓他得罪自己了!
得罪誰不好,非得得罪當朝宰相!
有日胡惟庸去谷陽縣,其他縣令見到胡惟庸都是低三下四諂媚的恭維他。
這個谷陽縣縣令呢!竟然聲稱不認識自己,還把自己趕了出去!
自從他位極人相過,還沒受過這樣的待遇!
怎麼能忍,這就把“罪狀”呈了上去。
老朱看了一眼快笑出聲的胡惟庸。
甩了下袖子,聲音中帶著威嚴:“愛卿請起。”
“隨我到御書房吧。”
胡惟庸當即覺得老朱臉色不對勁,看這服裝應該是去微服私訪了,還帶著太子。
路上,胡惟庸也沒敢做聲,多少有點心虛。
沉默了好半天,胡惟庸才開口:“陛下可是去谷陽縣了?”
“是又如何?”老朱只給了他一個餘光。
“那谷陽縣縣令翫忽職守,而且魚肉百姓,不僅收取商稅,而且還豢養私兵,陛下將他處死真是大快人心!谷陽縣的百姓也得到了解脫啊!”
胡惟庸越說聲音越小,但隨即又大膽了起來。
當今陛下最討厭什麼樣的人他再清楚不過了!不殺了林朔難道留著他過年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可是心軟?”
“是他林朔罪有應得的!全谷陽縣的百姓都會感恩陛下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胡惟庸說的慷慨激昂,好像真的是什麼正義之士一樣!
等胡惟庸都說完了,正發現老朱幽幽的盯著他看,眼神裡有他不懂的怒氣。
“朕沒有處死他。”老朱儘量讓自己的語氣放平靜。
什麼?胡惟庸震驚!陛下居然沒有處死林朔?
林朔雖然沒有重罪,但是休旬假那是實打實的,再加上他的添油加醋,林朔應該已經死了才對。
可能是陛下太恨林朔了,覺得他死不足惜,嗯一定是!胡惟庸安慰著自己。
“陛下是想殺雞儆猴?”胡惟庸小聲試探道。
哼,老朱在心裡冷哼一聲,他這個臣子是真狠的心啊,那林朔最大的罪恐怕就是休假了,打五十大板就是了,何至於死!
不知是何緣故得罪了這個右相,讓右相非要殺了他!
“沒有,朕打算招他入朝為官。”說完,老朱特意觀察胡惟庸。
胡惟庸一臉震驚:“陛下,怎麼可以!那林朔不僅翫忽職守,還魚肉百姓啊!若是陛下招他入朝,恐怕會引起非議啊!”
老朱面無喜怒,然而出口之字,字字誅心:“到底是他林朔魚肉百姓,還是你胡相汙衊官員啊。”
胡惟庸臉色一變,連忙伏地磕頭:“陛下明察啊,臣絕對沒有汙衊官員!臣一心為了大明啊,這麼多年,臣赴湯蹈火.”
又來,這個胡相永遠是這一套,這麼多年了不膩歪嗎?
“那你的意思是說,朕親自去看的,親自去核實的結果有誤?”老朱眯著眼睛。
“臣沒有此意!”胡惟庸此時已經惶恐萬分。
“那林朔不是魚肉百姓的貪官,相反,他還是個人才,應該不能是谷陽百姓言的林朔魚肉百姓,他們都很愛戴林朔,所以,愛卿是從哪裡得到的訊息?”
老朱一邊拿起筆寫詔書,一邊說道。
胡惟庸磕磕巴巴:“是臣一個名為谷城的門客說的,臣以為他核查過,臣有罪,臣回去就把他趕走!”
對付林朔的注意,確實是谷城出的!現在走投無路,胡惟庸只好讓他出來頂個罪。
“以為?胡相就是靠以為辦事的嗎?”老朱把奏摺扔到了胡惟庸的面前。
是錦衣衛送上來說林朔造福百姓的摺子。
胡惟庸連忙磕頭:“臣,臣臣有罪,臣汙衊忠臣,請陛下知罪!”
“哼,胡相誣陷重臣,罰閉門三個月,不得上朝,另罰俸祿一年!”
胡惟庸叩首接旨,然後戰戰兢兢的走了出去,這還是陛下第一次和他發這麼大的火!
始作俑者就是那個谷陽縣的縣令!一個小小的縣令竟然敢逼他至此,他絕對不會輕饒這個林朔!
胡惟庸恨恨的想,手指扣進肉裡,將肉都扣出血。
胡惟庸走後,朱標從門外進來,看著老朱發怒,只能低聲的叫了一聲:“父皇。”
“唉,標兒,你說這些個朝臣,怎麼都被權利迷了眼。”老朱看著前方發呆。
“不是還有一個不慕名利的在宮外?您可是怎麼說他都不進來呢。”朱標提醒道。
“那個小子,有青春,有活力,我們大明需要這樣的人!”
“可是他沒答應父皇,父皇還去嗎?”
朱標可是清楚的明白自己父親的性子,估計老朱不會再去了!吃飯的時候父皇臉色就不太好,最後能說那番話都是出乎意料了!
“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朕多去幾次又何妨!”老朱信誓旦旦的說。
“標兒,你有信心嗎?朕覺得,十年以後,大明會重現大唐盛世!”
老朱說的鏗鏘有力,也帶動了朱標的決心。
這一天,註定是不凡的一天,歷史,或許從今天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