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文華殿。

朱允炆的心情好得出奇,連帶著看卷宗的速度都快了幾分。

昨夜的溫存,像是一劑強心針,將他這個懸浮於半空的穿越靈魂,死死地釘在了這片土地上。

他朱允文不在不再僅僅想著幾年後如何面對燕王朱棣,如何才能真正坐穩那個冰冷的皇位?

這個世界對他而言開始慢慢有了溫度,有了讓他甘願守護的牽掛。

朱允文快速的進入到工作狀態,甚至沒用早膳,便一頭扎進了錦衣衛昨天送過來的密卷裡。

然而,這份因兒女情長而生的好心情,並沒能持續太久。

密卷一頁頁翻開,朱允炆的臉色也一寸寸沉下。

如果說昨天他講給馬書瑤聽的那個“劉德”,還只是一出荒誕的官場現形記。那眼前這些密捲上記載的,就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地獄圖。

侵吞賑災糧,倒賣官鹽,逼良為奴,縱容家人強搶民女,甚至為了侵佔幾畝良田,不惜決開小堤,淹沒整個村莊……一樁樁,一件件,白紙黑字,觸目驚心。每一個名字背後,都牽連著一張巨大的利益之網,每一個字眼裡,都彷彿能滲出血來。

所謂的廉潔奉公,在河南官場,竟成了鳳毛麟角般的笑話。

朱允炆原以為自己面對的只是一群貪婪的碩鼠,現在才發現,那根本是一窩窩盤踞在河南肌體上,吸血食髓的豺狼。

他看得眼角發酸,太陽穴突突直跳,胸中一股戾氣橫衝直撞,幾乎要破體而出。他長長撥出一口氣,揉了揉眉心,想暫且歇上一歇。

剛一抬頭,他整個人卻僵住了。

不知何時,他的母親,太子妃呂氏,正端坐在他對面的椅子上,靜靜地看著他。

她穿著一身素雅的宮裝,神態平和,彷彿已經在那兒坐了很久。

“母、母親,您什麼時候來的?”朱允炆嚇了一跳,連忙站起身。

“來了有一會兒了。”呂氏的聲音溫和,卻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儀,“見你正忙於公務,看得認真,便沒讓下人通傳,怕擾了你。”

她說著,對身後侍立的宮女輕輕招了招手。

那宮女立刻會意,躬身將一個托盤呈了上來。呂氏親自從托盤上端起一盞白玉參茶,蓮步輕移,走到朱允炆的書案前,將茶盞穩穩地放在他手邊。

嫋嫋的熱氣升騰,帶著一股濃郁的參味。

呂氏看著自己的兒子,眼神裡滿是慈愛,說出的話卻讓朱允炆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昨夜在書瑤那兒,想來是有些辛苦了。這是我特意讓小廚房燉的,給你補補身子。”

朱允炆一張臉“騰”地就紅了,從臉頰一直燒到耳根。

辛苦了?

補補身子?

他感覺自己前世今生兩輩子的臉皮,都在這一刻被他親孃給扒了下來,扔在地上反覆摩擦。他這個在朱元璋面前都能對答如流,敢跟錦衣衛掰腕子的皇太孫,此刻卻像個被抓包的毛頭小子,張了張嘴,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他能說什麼?

說“母親您誤會了,我們就是蓋著棉被純聊天”?誰信!

還是說“母親說的是,兒子昨夜確實為大明江山的傳承大業奮戰了一宿,急需進補”?他還要臉!

呂氏看著兒子那副窘迫的樣子,嘴角勾起一抹極淡的,幾乎無法察覺的笑意,隨即又恢復了端莊。她這個兒子,什麼都好,就是在男女之事上,開竅太晚,臉皮太薄。不過,晚開竅總比不開竅好。

就在朱允炆的大腦飛速運轉,試圖找出一句得體的話來打破這要命的尷尬時,殿外一個小太監邁著碎步,快步跑了進來,聲音尖細,帶著一絲急促。

“啟稟太子妃、太孫殿下!太孫妃娘娘來了!”

這一聲通傳,像是一道驚雷,在大殿裡炸開。

朱允炆心裡咯噔一下,暗道一聲:完了。

一個尷尬的場面,即將迎來一個更尷尬的人,這已經不是普通的尷尬了,這是修羅場。

話音未落,馬書瑤的身影已經出現在了殿門口。

她今日穿了一身鵝黃色的襦裙,襯得人格外嬌俏明媚。手裡提著一個食盒,臉上帶著一絲新婚妻子特有的羞澀和甜蜜。顯然,她是來給自己的夫君送愛心早餐的。

她一進門,便看到了端坐在主位上的婆母呂氏,又看到了站在書案後,滿臉通紅,神情古怪的丈夫。

最後,她的目光落在了那盞冒著騰騰熱氣的參茶上。

馬書瑤何等聰慧,幾乎是瞬間,就將眼前的場景串聯了起來。

婆母為何一大早出現在此?丈夫為何面紅耳赤?這碗明顯是給男人補陽氣的參茶又是怎麼回事?

答案不言而喻。

她那張原本帶著紅暈的小臉,瞬間漲得比朱允炆還紅,像是熟透了的蘋果,熱氣從脖頸一路蔓延到頭頂,讓她幾乎想立刻轉身逃走。

大殿內的空氣,在這一刻彷彿凝固了。

朱允炆夾在中間,左邊是目光如炬,帶著審視和考量,彷彿在驗收KPI的親孃;右邊是羞窘交加,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的新婚妻子。

他覺得自己即將面對的河南官場,可能都沒有眼下這個小小的文華殿來得兇險。

呂氏的目光,從兒子身上,緩緩移到了剛進門的兒媳婦臉上。那目光很平靜,卻帶著一股無形的壓力。她上下打量著馬書瑤,像是在評估一件稀世的珍寶,既要看它的成色,也要估它的價值。

最終,她的視線定格在馬書瑤烏黑的髮間。

那裡,正斜插著一支最簡單不過的梅花銀簪。簪子並不名貴,甚至有些寒酸,配不上太孫妃的身份。

但呂氏的眼神,卻在那一刻,微微柔和了下來。

她認得這支簪子,這是當初她賞給馬書瑤的眾多首飾裡,最不起眼的一支。

以女兒家的眼光應該是常年壓在箱底,而此刻,它卻出現在了它最不該出現的地方。

呂氏緩緩開口,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語氣依舊溫和,聽不出喜怒。

“書瑤來了,正好。允炆公務繁忙,廢寢忘食,你送來的東西,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