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陸老闆搖身一變成陸董
開局一家五金店,顧客問我買航母 蜂蜜宇航員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陸友看著兩邊一排排嶄新卻空無一人的廠房,不禁感嘆道:
“這工業園區,遠比我想象的要大啊!”
劉國棟聞言,臉上露出一絲苦澀:“陸老闆,不瞞您說,這片園區是我們陽城勒緊褲腰帶,花了血本建起來的,總規劃面積有五千多畝。”
“只可惜,現在的大環境不好,各大企業都在收縮戰線,所以……這園區就成了現在這副樣子,空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啊。”
陸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這對他來說反而是個好訊息。
意味著選擇多,而且價格好談。
觀光車在一棟氣派的獨棟廠房前停下。
這棟廠房是典型的現代化工業建築,整體呈灰色調,線條簡潔硬朗。
主體建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層高達十幾米的巨型生產車間。
另一部分是相連的三層辦公樓。
整個廠房被高高的圍牆圈起來,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
院內有大片的空地用於停車和貨物週轉。
還有一個小小的綠化帶,門口的電動伸縮門顯得也很氣派。
“陸老闆,這是我們園區最高規格的A級獨棟廠房,佔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8000平米,其中車間6000平,辦公樓2000平。”
“水電網全通,消防設施都是按最高標準配備的。”劉國棟詳細介紹道。
陸友下了車,並沒有急著進去。
而是動用從系統那裡學來的專業知識,開始發問。
“劉主任,這棟廠房的地面承重是多少噸/平方米?車間的行車預留牛腿承重極限是多少?”
劉國棟一愣,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問的問題如此專業。
連忙對身邊的工程部部長使了個眼色。
工程部長立刻上前,恭敬地回答:“陸老闆,地面是金剛砂耐磨地坪,承重是3噸/平米。行車牛腿預留的是雙梁20噸的承重標準。”
陸友點點頭,又問:“供電系統呢?是單路還是雙路供電?變壓器容量有多大?是否預留了擴容空間?”
“是雙迴路供電,保證生產不會中斷。目前配置的是800千伏安的箱式變電站,旁邊預留了相同大小的增容位置。”
“網路呢?是普通寬頻還是光纖專線入戶?最大頻寬能支援到多少?”
“是萬兆光纖直接入戶!我們園區是陽城首個5G全覆蓋的工業園區,網路這塊您絕對放心!”
陸友一連串問了十幾個關於建築結構、能源供應、物流通道、環保配套等極其刁鑽和專業的問題。
每一個問題都問在了點子上。
這讓原本還存著一絲“他只是個有錢的年輕人”想法的劉國棟等人,徹底收起了輕視之心。
這哪裡是什麼體驗生活的富二代。
這分明就是一位深諳工業生產的行家!
在連續考察了三棟不同規格的廠房後。
陸友對園區的基礎設施和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都非常滿意。
回到管委會的會議室,雙方正式進入了談判階段。
“劉主任,廠房我很滿意,現在談談價格吧。”陸友直接道。
“我時間很緊,今天就要敲定所有事情,拿到產權證。”
劉國棟深吸一口氣,知道最關鍵的時刻來了。
他拿出一份檔案,推到陸友面前:“陸老闆,這是我們園區對外的標準售價,A級廠房是每平米4500元。”
“不過,根據市裡的指示,我們可以給您最大的誠意……給您一個八折優惠!”
陸友聞言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卻不說話。
會議室的氣氛瞬間有些凝固。
劉國棟心裡直打鼓,難道這個折扣還不夠?
陸友放下茶杯看著劉國棟,緩緩開口:“劉主任,我就不繞彎子了。我知道你們市裡的底價。”
劉國棟的冷汗“唰”地一下就下來了。
尷尬地笑了笑:“陸老闆快人快語……那……那就按市裡的指示,五折!”
“均價3000元/平米,這絕對是我們的成本價了,再低就要虧本了!”
陸友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然後就丟擲了一個重磅炸彈。
“這個價格可以。那麼,剛才我們看過的A級廠房,還有園區圖紙上標註的A-02到A-10號,一共十棟,我全要了。”
“……什麼?”劉國棟以為自己聽錯了,掏了掏耳朵。
旁邊的幾位副主任和部長也都瞪大了眼睛,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陸友。
陸友耐心地重複了一遍,語氣平淡:“我說,包括剛才看的那一棟在內,一共十棟A級獨棟廠房,我全部買下。”
“今天就辦手續,全款支付。”
“轟!”
整個會議室裡的人,腦子裡彷彿有顆原子彈爆炸了。
十……十棟?!
一棟8000平米,十棟就是80000平米!
每平米3000元,總價就是……二億四千萬?!
不對,A級廠房規格不一,有大有小。
但平均下來,總價絕對是奔著三個億去的!
劉國棟感覺自己呼吸都困難了。
他原以為陸友能買下一兩棟就已經燒高香了。
結果人家一開口就是橫掃一個區的節奏!
“陸……陸老闆……您……您沒開玩笑吧?”他的聲音都在顫抖。
陸友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拿出由系統準備好的全套資質證明和申請材料,輕輕放在桌上:“你看我像是在開玩笑嗎?”
“這些廠房,我未來有大用。”
這些一部分用來生產戰術頭盔。
另一部分要為後續的無人機、外骨骼等專案做準備。
戎機部的檢查團五天後就會來,他必須提前準備好場地。
“辦!馬上辦!立刻辦!”劉國棟猛地一拍桌子,激動得滿臉通紅。
“所有人都動起來!財務、產權、法務!今天就算是通宵,也必須把十棟廠房的過戶手續全部給陸老闆辦妥!!”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整個高新園區管委會都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瘋狂忙碌之中。
各種檔案、合同、印章雪片般飛舞。
最終經過精確計算,十棟規格各異的廠房,總建築面積達到了10.5萬平方米。
按照優惠後的價格,總花費為3億1千5百萬元。
當陸友在最後一沓檔案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並透過網銀一次性將三億多的鉅款轉入園區賬戶後。
劉國棟等人看著那到賬簡訊,感覺自己就像在夢裡一樣。
陽城高新工業園區,這個沉寂了數年的地方。
今天終於被一個年輕人徹底啟用了!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將整個工業園區染成了一片金色。
陸友手持著十本嶄新的紅色不動產權證書。
獨自站在屬於自己的廣闊廠區中央。
放眼望去,十座巍峨的現代化廠房在夕陽下靜靜矗立。
如同十艘整裝待發的巨輪。
從今天起,它們都姓“陸”了。
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現在他已經搖身一變,成了一家註冊資金50億的科技公司董事長。
手握著價值數億的工業資產。
“從今天起,我也是個有公司有廠房的大老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