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張楊之死
三國:無雙呂布,我代董卓做權臣 惟餘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透過宋憲和郭忠的講述,呂布瞭解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在袁紹拉攏張楊不成之後,西園軍那些校尉就開始向張楊靠近。
張楊一開始還有些警惕,但一來他確實想要儘快為呂布徹底掌控西園軍,二來也沒發現他們有什麼異常,所以他逐漸少了許多顧慮。
所以,當他們今天邀請張楊,說要徹底投靠呂布,並商量如何整編手下計程車兵時。
張楊便沒有多少防備地赴宴,並安排宋憲一如既往地巡視軍營,並未跟隨。
誰知道這些世家子弟竟然這麼卑鄙無恥,靠著偽裝麻痺了張楊和宋憲,然後施以偷襲。
張楊不備之下,雖然身邊有著親兵保護,但還是直接被他們圍殺。
宋憲得到訊息趕到現場之時,張楊已經重傷倒地,他的親兵們拼死作戰,也只是讓他沒有當場殞命。
宋憲靠著騎兵優勢,衝陣將張楊救出,但他實在傷勢過重,醫師們束手無策,沒多久便不治身亡。
當時宋憲急著救治張楊,並沒有過多關注那些小人。
郭忠則是帶著自己手下計程車兵,儘量維持著軍營的穩定,也無暇顧及太多。
所以才讓那些將校帶走了不少他們同鄉計程車兵。
這還是得虧了張楊已經開始在西園軍中,宣揚呂布治下的新軍制,讓許多底層士兵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這才讓他們在亂局中保持了剋制和安穩。
否則,現在軍營中剩下計程車兵裡,恐怕絕大部分都更願意追隨自己同鄉計程車族老爺。
根據郭忠的事後統計,此次事件之後,西園軍被那些小人帶走計程車兵大概有五千人左右,選擇留在西園軍的大概還有一萬一千多人。
呂布聽完兩人的講述,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別的,而是張遼與北軍。
如果西園軍這件事情的背後是袁紹,那他肯定要雙管齊下,不可能只在西園軍搞事,而對更加關鍵的北軍不聞不問。
“曹性到了嗎?”
呂布向外問道。
他得到訊息後,第一時間就往西園這邊趕,加上赤兔馬快,所以到的也早。
曹性帶著呂布的親兵們,也幾乎是一同出發,只不過到的晚了一些。
“主公,曹性在。”
“你立刻派人去北軍聯絡張文遠,問問他那邊怎麼樣。
如果那邊同樣發生了變故,立即回來彙報;如果無事發生,就提醒他,讓他多加小心。”
“諾!”
曹性應諾,立即吩咐了下去。
“取紙筆來。”呂布站在原地沉思片刻,忽然開口吩咐。
郭忠取來紙筆,並親自為呂布磨墨。
呂布下筆迅速,很快一篇講述來龍去脈的文書便已寫就。
其中著重提到了叛逃西園軍的那些將士,並要求對他們進行通緝和抓捕。
“這一封派人送去太傅府,一定要親自送到袁太傅手中。”
呂布將文書遞給郭忠,一邊吩咐一邊繼續寫下一篇。
這一篇的事實部分大差不差,重點則放在了對幕後策劃之人的猜測上。
“這個送去太尉府交給劉太尉。”
“諾。”
呂布又寫第三篇,其中除了事實,更多提及的是當前的危險境遇。
這一封呂布安排送去了永樂宮。
這三封書信,他各有目的。
張楊的身亡讓他憤怒而悲傷,但他不會讓自己沉浸在這種情緒中。
作為一方勢力之主,他需要冷靜判斷出,自己能夠從這一變故中,獲取到哪些好處,然後牢牢將這些好處拿到手中。
將這三封書信分別送出之後,呂布盯著張楊的遺容看了片刻,歉意道:
“稚叔,抱歉,我不能第一時間給你辦喪事,還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
說完,呂布果斷轉身朝外走去。
一邊走,他一邊向宋憲、郭忠吩咐道:“通知所有將士,到校場上集合。”
呂布之所以寫那三封書信,而非自己親自登門說明,正是為了完成當前這一決定。
他要趁此機會一舉完成對西園軍的軍改和整編。
他要徹底掌握這一萬多軍隊,讓他們化作自己可以真正動用的力量。
西園軍校場,戰鼓擂起,鼓聲震天。
呂布站在點將臺上,莊嚴肅穆,如同一尊堅毅的石雕。
校場上,隨著宋憲、郭忠的通知,越來越多計程車兵在這裡匯聚。
士兵們都知道今天發生了什麼,看到點將臺上的呂布,一個個噤若寒蟬,完全不像平時那般喧鬧。
但他們的混亂程度,卻比之前更甚。
因為軍隊中中高層軍官的集體叛逃,造成許多士兵無人組織,他們別說列隊了,許多人甚至連自己隸屬於哪個部曲都分不清楚。
“主公,都到了。”
郭忠向呂布彙報。
呂布看了一眼校場上唯一佇列完整的軍陣,向郭忠問道:“那是你的麾下?”
郭忠點頭:“是的,主公。”
“不錯。”呂布誇讚道,隨後他話鋒一轉,“把你麾下的軍官抽調一些出來,你沒意見吧?”
郭忠立即道:“任憑主公吩咐。”
“好。”
呂布揮手示意停下戰鼓。
隨著戰鼓的平息,校場上瞬間安靜下來。
上萬名將士的目光都投在呂布身上,想要聽聽他會做出什麼安排。
“將士們,你們應該對我都還有印象。我是呂奉先。”
“很遺憾,因為一些小人的背叛,張楊將軍遭到刺殺,重傷不治身亡。”
呂布說到這裡,下面校場上頓時一陣譁然。
在場計程車兵都知道軍營中今天發生了叛亂,但具體細節並不清楚,更不知道身為上軍校尉、掌管西園軍全軍的張楊,竟然直接死了!
許多人看向呂布的目光中,頓時充滿了擔心。
他們害怕呂布會因此牽連他們。
不過呂布接下來所說的話,卻打消了他們的顧慮。
呂布等校場上再次安靜,繼續說道:
“當然,我知曉在場的諸位都是大好兒郎,並未參與那些小人的鬼蜮伎倆,我並不會因此而責怪你們。
相反,我會為你們帶來公平與希望。”
“之前我就和你們說過,在我麾下,一視同仁,功勞至上。
經過這幾天的考慮,我已經制定了一套新軍制。
它可以保證你們升遷與獎賞的公平性,而不再因為出身受到那些士族子弟的打壓。”
校場上又是一陣喧譁。
即便許多人已經聽說過此事,但現在聽到呂布的親口承諾,他們還是感到難以置信。
他們這些普通百姓,真的也有機會與那些達官顯貴平起平坐嗎?
對於他們的懷疑,呂布很快就用事實將之打破。
“所有軍候出列。”呂布忽然高聲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