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初霽,天地如洗,蒼穹湛藍如琉璃,陽光灑落於皚皚白雪之上,折射出刺骨寒光。

瓦亭關外,黃沙與白雪交映,宛如刀鋒劃過大地的傷口,冷冽肅殺。

朔風捲起殘雪,撲打在旌旗之上,獵獵作響。

軍報如雪片般飛入御帳,一封封簡牘上墨跡未乾,卻已字字如刀。

隴右火起、糧倉被焚、百姓流離,烽煙四起,叛軍勢如潮湧。

劉宏端坐於案前,龍袍垂地,金線繡成的五爪蟠龍在燭火下似欲騰空而去。

燭火搖曳,映得他面容半明半暗,一雙眸子深不見底,彷彿能吞沒千軍萬馬。

心中翻湧著怒意,卻壓得極深。

不是為那幾座被焚的糧倉,也不是為幾處失守的邊寨,而是這穿越者竟敢以百姓為棋,以疫病為刃,散毒於鄉野,使民怨沸騰,將朝廷推上風口浪尖。

如此行徑,已非人哉!

“好一招借刀殺人。”

劉宏低語,聲音幾不可聞。

“若朕不救,失民心;若朕救,耗國力。你當真以為朕無破局之策?”

帳簾掀動,羅成立於風雪之中,甲冑未解,肩頭積雪尚未融化,風塵僕僕,雙目炯炯如炬。

他單膝跪地,沉聲道:“陛下,隴右之亂,非尋常劫掠。叛軍遣死士散疫放火,意在動搖民心,使百姓歸怨於朝廷。若不速斷其援,西涼叛軍必借羌人之勢,捲土重來。”

劉宏緩緩抬頭,目光如淵,似能穿透羅成的鎧甲,直抵其心。

“羌人本非我敵,乃為利所誘,為勢所迫,才與西涼勾連。若能斷其外援,曉以大義,未必不可歸漢。”

“可……”

羅成皺眉,語氣凝重道:“羌人三十六部,居於群山險壑,地勢險惡。三道關隘,如鎖咽喉——斷魂峽、鬼哭嶺、鐵門寨,皆天險也。歷來漢軍難入,一入則十死無生。陛下親往,風險太大。”

劉宏聞言,緩緩起身,負手踱步於帳中。

皮靴踏在氈毯上,無聲無息,卻每一步都似踏在人心之上。

他望向帳外風雪,聲如洪鐘道:“朕若畏險不前,何以安天下?羌人非天生叛逆,只缺一個明主,一個信諾。朕親往,非為征伐,乃為歸心。若能以誠化之,勝過十萬雄兵。”

“陛下!”

羅成猛然抬頭,拳抵胸口,聲音顫抖道:“羽林衛可代陛下深入,臣願率死士先行探路,懇請陛下留鎮瓦亭,掌全域性之樞!此行兇險萬分,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劉宏俯視他,嘴角微揚,伸手扶起道:“羅卿忠勇,朕心甚慰。然此行非將帥之勇可成,需帝王之信、王者之誠。朕若不親至,羌人如何信我漢室之誠意?如何信阿蘭珠所言非虛?”

“朕自登基以來,未嘗親臨絕域。”

劉宏低語,眼中閃過一絲鋒芒。

“今日,便以五百羽林,踏雪入山,會一會那三十六部羌王!”

帳外風起,旌旗獵獵。

尉遲恭披重甲立於階下,黑鐵面具覆面,腰間雙鐧寒光凜冽,如兩道沉睡的雷霆。

五百羽林衛已整裝待發,人人裹皮襖,背短弩,馬蹄裹布,靜默如林,唯有呼吸凝成白霧,在寒風中緩緩升騰。

阿蘭珠立於帳側,一襲素袍,髮髻高挽,已無昔日舞姬風姿。

如今她眸光清冷,似雪山寒泉,映著天光,也映著過往的血與火。

阿蘭珠低聲道:“陛下,羌人三關,一曰斷魂峽,兩山夾道,飛鳥難渡,伏兵藏於崖頂,滾木礌石俱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二曰鬼哭嶺,棧道懸空,下臨深淵,木板腐朽,風過如鬼哭,三道鐵索鎖住通路,箭樓林立,步步殺機;三曰鐵門寨,千人守隘,萬夫莫開,寨中諸王齊聚,尚武成風,若無勝其勇士之能,斷難入寨。”

阿蘭珠頓了頓,聲音微顫道:“陛下若強攻,必損兵折將,血染山道。”

劉宏點頭,目光深邃,彷彿已將三關地形刻入腦海。

“故朕不強攻。你既知地形,便為嚮導。朕以智取,以誠動,以勢壓,三關不過三問。”

翌日拂曉,天邊泛起魚肚白,五百羽林隨劉宏悄然出關,踏雪而行,繞小道入隴山深處。

雪深及膝,行進艱難,然無人言苦。

阿蘭珠策馬隨行,指山勢、述部族,言語冷靜,卻難掩眼中波動。

她望著這片熟悉的山嶺,心中翻湧著複雜情緒。

“陛下……”

阿蘭珠忽然低語道:“若您失敗,羌人不會留您性命。”

劉宏側目,淡淡一笑道:“朕若無勝算,便不該來。”

三日後,斷魂峽前。

峽谷如刀劈斧鑿,兩側山崖陡立千仞,唯中間一道窄道蜿蜒而入,寬不過三丈,長逾十里。

數十羌兵伏於高處,滾木礌石俱備,箭矢森然,寒光點點。

“來者止步!擅入者死!”

一聲怒喝自崖上傳來,如雷貫耳。

劉宏策馬上前,不帶一兵一卒,僅攜阿蘭珠與尉遲恭。

仰首朗聲道:“朕,大漢天子劉宏,特來拜會羌人諸王,共商歸順大義,何故以刀箭相迎?”

崖上沉默片刻,一老者現身,白髮蒼蒼,拄杖而立,正是羌部長老阿古拉。

阿古拉目光如鷹,冷冷打量劉宏,詢問道:“天子?漢廷久棄我等於荒外,歲無賑濟,年無使節。今忽來此,莫非誘我入彀,欲奪我鹽池,奴我子民?”

劉宏神色不動,心中卻已瞭然。

羌人非不願歸,而是不信。

阿蘭珠上前,聲音清越,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說道:“阿古拉長老,我是阿蘭珠。赤勒已死,韓遂被擒,西涼欲借我族之力,實則欲奪我鹽池、奴我子民。今漢帝親至,許我族自治,許我重建家園,此乃天賜良機!若再遲疑,待西涼叛軍羽翼豐滿,爾等不過其刀下牛羊!”

老者目光閃爍,終嘆道:“若真歸順,漢帝能許我何?”

劉宏朗聲道:“朕許三事:一,羌人自治,不設漢官;二,歸還祖地,重建寨堡;三,開市通商,歲賜糧帛。若違此誓,天厭之,地棄之,朕不得善終!”

崖上諸羌面面相覷,終有數人低語:“若真如此……何須為西涼賣命?他們許我們戰利,卻從不還我們安寧。”

片刻後,滾木移開,窄道洞開。

第一關,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