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山、林昌河踏著殘陽趕回村時,剛好趕上晚飯。
吃過晚飯修煉後,便被林玄拖入夢境。
不等林玄開口,林昌山就說起了這次去碎石坊的情況。
“碎石坊獸潮規模較大,我們到的時候獸潮都還沒有退去。”
“呂家依靠城牆硬扛獸潮,傷亡較多。現在他們勻不出多餘的爆炎符,不過我們想要的其他東西,呂擎族長直接給了。”
“一共三本,《符篆入門》《煉丹基礎》和《煉器要訣》。”
“好。修仙百藝,這三種最為基礎,也最為常用。”
林玄開心道,
“往後村子培養自己的制符師,煉丹師,煉器師。”
林玄繼續說著,
“這條路比較難走,但如果成功了,村子在制符煉丹煉器方面就不會受制於人了,甚至有一定規模了,也能對外銷售。”
“但這些都需要練氣修士才可以。”
林昌山又將篩選要求一一說明。
“煉丹要火屬性靈竅,分辨藥草,懂得五行流轉。”
“煉器得金屬性或者火屬性靈竅,鍛造肯定是必須要掌握的。”
“制符雖不挑靈竅屬性,卻要神識穩、能控得住靈力,需要一點悟性。”
“這還是一些基礎的要求,實際過程中需要檢驗的更多。”
“沒事。咱們村不搞敝帚自珍那一套,只要是村子裡的人,只要想學,能學,都可以報名!”
林玄回應道,
“人多了,總有些能成才的!”
“選人的時候。不要只挑練氣士。”
“煉丹需要分辨並處理靈草,甚至以後有自己的藥田,種植一些常用的煉丹靈草,還需要協助控火等等。”
“煉器需要從礦石開採,粗煉提純也都離不開人。”
“制符需要的符紙符墨等等,這些活內息境甚至一般凡人都能做,不用全靠修士。”
“選人時候,這些也都需要多找些人。”
“以後如果能收到其他修仙百藝,也要逐步安排下去。”
林昌山會心點頭。
等天一亮,率先在議事屋裡給眾人說了,眾人大喜,要是能學會,以後家族也多一份傳承。
等林明亮拿出戶籍冊,把村子現在人口實際說了下。
全村塵劫前登記在冊共18973人。
其中鍛骨期以下4580人,多是老弱與孩童。
鍛骨期6281人,內息期4368人,通玄期3288人。
有靈竅未入練氣的160人,練氣初期220人,中期58人,後期16人,築基期兩人。
村子人口越來越多了。
“不管選哪一個,前期都有試錯與鍛鍊的過程,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其中一個,如果不行,也可以再去嘗試另外的。”
林昌山說道。
“另外因為都是入門等級的,所以還是要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形成一個有效完整的培養體系。”
商議之後,決定了初步的人數。
趁中午時間,儘快通知下去。
……
等到下午,村裡的修士和青壯就陸陸續續到了廣場上。
大家都得到通知了,這是要選學百藝的人。
不管自己能不能選上,過來看看也是好的。
林昌山站在石臺上,把選擇標準又說了一遍。
“商議過後,村裡決定選取30名左右練氣期,分別煉丹6人、煉器6人、制符18人,不看出身,只看資質!”
“另外關於學徒方面,決定多選一些人手。”
“鍛骨期到通玄期的,一共選取1300人;煉丹學徒290人,煉器學徒260人,制符學徒750人。”
話音剛落,人群就湧上前排隊登記。
林玄的靈韻在廣場上輕輕流轉,幫著甄別靈竅屬性,林昌河、林明遠,林明亮等人則拿著名冊登記,忙得腳不沾地。
最先定下的是煉丹組。
練氣初期的趙炎擠到前排,指尖泛起微弱的紅芒:“族長,我靈竅偏火,小時候跟著爹認過草藥!”
林昌山當即記下名字:“火屬性靈竅,對草藥有認知,可入煉丹組。”
後面林昌山的兒子林世安,四靈竅也有火屬性、還有練氣初期的陳瑤等五人,湊齊6個煉丹名額。
煉器組的篩選更看“底子”。
練氣中期的王鐵以前就是鐵匠,確認是金屬性靈竅,林昌山笑著點頭定下了。
接著又選了練氣初期的陳松、趙勝等五人,6個煉器名額也定了。
制符組人最多,得挑神識穩的。
練氣初期的林墨站得筆直,“族長,每次爆炎符我控的最準。”
林昌山當即把他列進名單。還有練氣初期的劉薇,林小娟,趙深等,很快也湊齊18人。
學徒那邊就挑的快多了。
除了把一些年紀較大的,些許木訥的去掉。
一些體力耐力較好的,心靈手巧的,基本來者不拒,人手很快就湊齊了。
之後的幾天裡,各個工坊地點也很快收拾好了。
煉丹坊選在靈根東側的舊石屋,離靈根近。
煉器坊比較吵,就在谷口西側的空地,搭了不少房子,還架起四座鐵砧,旁邊挖了排煙的土溝,免得火星濺到靈田。
制符坊則是用了學堂旁邊的幾間間空屋,屋裡擺著青石板當案臺,窗戶朝東,早上的陽光正好照在紙上,不晃眼。
開工頭三天,熱鬧裡藏著忙亂。
因為都是新手,甚至連個指點的都沒有,基本都是在按圖索驥,根據冊子上的方法一個個嘗試,還沒有成功的。
反而是學徒的一群人,做的都是些基礎的選材,製材,人多熱鬧,乾的還不錯。
不過到了第五天就開始有淘汰了。
李青認識不少藥草,但對於煉丹的火溫感知較差,煉丹時候還容易緊張,自己主動退出。
煉器那邊陳松穩不住性子,也不行。
劉娟畫符總斷,靈力銜接不行,手也不夠穩。
一邊有人退出,林昌山一邊又給各個組補了人。
慢慢的,工坊裡的節奏穩了。
煉丹坊每天上百份止痛散,止血粉,還有些驅蟲丸,送進醫療點。
煉器坊打出了十幾把破甲弓,還有些破甲箭。
制符坊每天能畫出幾十張“靜心符”“止血符。
林昌河盤點時,笑得眉頭都沒鬆開:“雖然都還是凡級用的,但是一點點在變好!要不了多久,肯定能做出靈符,靈丹,法器的!”
傍晚時分,煉丹坊的藥香、煉器坊的鐵腥味、制符坊的墨香混在一起,飄在棗雲村上空。
練氣修士們在工坊裡琢磨技藝,輔助的武者們運料、洗草。
一些個娃娃們趴在制符坊的窗臺上,看林墨畫符,眼裡閃著光。
林玄的枝葉輕輕晃著,靈韻裹著工坊,讓陶爐裡的火更穩,鐵砧上的鐵坯更韌,符紙上的靈力更凝。
谷外還颳著塵劫的風,飄蕩著灰霧,可棗雲村裡,工坊的煙在飄,修士的笑聲在傳,武者的號子在響。
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