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興十年,是歷史銘記的一年,這一年,大清國的糧食,首次完成“人人有糧且能自給自足”,荒地、坡地均被朝廷指導種上糧食,老百姓也不擔心吃完上頓愁下頓,秋天開始秋收的時候,糧倉裡都是糧食。

白花花的大米、散發著麥子香氣的大麥、紅紅豔豔的紅小豆、金黃金黃的玉米、花生米兒、圓圓滾滾的小綠豆、黃豆、還有辣椒、白菜、土豆、地瓜、大蒜……

商務司推出價格公道的油鹽醬醋,特別是鹽巴價格更是之前的三分之一。普通老百姓的飯桌上,不光有米麵,還開始有菜有番邦進口的白豬肉,生活開始變得有滋有味了。

儘管還不是頓頓八大碗那樣大魚大肉的,可碗裡壓實的大白米飯,兩三小碟子小菜、零星的肉片、一份醃菜……對比以前就著鹹菜都不捨得吃只能光喝稀粥的日子,現在隔個幾天買點兒肉,糖啊果子的,給家裡的老老小小打打牙祭,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每各村落裡,吃飽喝足、通體舒暢的老少爺們聚在一起,聽老秀才念小報,讀文章給他們掃盲。還有那當年因為沒錢讀書的青年人也能透過學習寫自己的名字……

不管秀才和舉人,因為一體納糧的政策,有了新的人生成就感。

年輕的小夥和姑娘們一邊跟著村裡的老人認識賬冊,學著算賬;未來的生活有奔頭。

讀書的小兒郎們昂首挺胸地,專心致志地,教導村子裡的叔叔伯伯嬸嬸哥哥姐姐們,寫字畫畫。

一個個老人家蹲坐牆根兒,舒坦地用著菸袋鍋子,渾濁的老眼裡散發喜悅的光芒……

生活中當然還有很多打鬧糾紛,喜怒哀樂,還有不少不平事……可是肚子裡有實在飯,糧倉有滿滿的糧食。

隨著紡織業的發展,蒙古那邊毛衣和新疆那邊的棉布,源源不斷的供給給朝廷,商務司也推出平價棉布和毛衣,有點閒錢就能置辦一身體面的出去。

百姓人生有了安穩和希望了,活得有人樣兒了,百姓開心,朝廷的官員也都與有榮焉。雖然貪官是殺不盡的,但是朝廷的管控越來越嚴,官員橫徵暴斂的行為越來越少了,就像皇上承諾的那樣,舉報一個處理一個,不管是不是滿漢,更不管是不是是不是皇親國戚。

十月中旬的時候,胤禟跟康熙看著各地方的秋收彙報,均是笑的合不攏嘴——除了幾個地方因為水旱災害需要救濟,加上慈善基金分撥過去的物資,國庫只要少量的賑災即可,而且其他地方都好,賦稅也有保障。大清早已全國土地普查,再也沒有了偷稅漏稅情況。

由於商務司在其其格的帶領下發展的蓬勃發展,大清的稅賦問題也經改革,稅率合適百姓對交稅也沒有了牴觸,每年收上來的稅款拋去賑災修路,還能有留存,戶部尚書也每天都笑的像彌勒佛。

大清也開始建立公立學院制度、公立學院分為兩部分,男子學院和女子學院。所有的皇室成員都忙的不亦樂乎,大清也在日益強盛。

學校這需要很多資金,還需要很多老師、大清目前無法免費供應全部,實際條件上也沒有那麼多老師,一個縣裡的公學和私塾加在一起堪堪滿足大部分的孩子。

當然,這都是男子學院。

弓馬騎射、禮儀體態、琴棋書畫……什麼都學,什麼都考。即使你學習只為了識字將來還是要做農戶或匠人,不考科舉,可君子六藝是一個讀書人的標誌,有一個好的禮儀體態不好嗎?畢竟是宮裡的資深嬤嬤在教導,往日哪有那麼好的機遇,還有退伍的老兵教騎馬射箭,多學一些防身不好嗎?

而女子學院那?招生就艱難的多,大清人的認知還是多子多福,男孩子繼承家業,給父母養老,女孩子嘛,雖然現在可以養得起了不缺那碗飯了,可到底是嫁人的、嫁人還要給嫁妝……怎麼算都賠本買賣,百姓大多不願意讓女孩去讀書。富裕人家知道女子對於家族的作用不比男子差,給女孩子請老師在家裡學,或者去女私塾,琴棋書畫規矩禮儀刺繡什麼都學。

一般人家按照本意來說,很少很少願意供女孩子讀書,他們的思想還是女孩子就是賠錢貨——可是縣老爺家的女兒都去學院,鄰居家也有送女兒去學習,他們家的女兒不送去,多現眼,好像他們供不起一樣。

各個省,女子學院一個縣裡統共就四五個,一開始人頭都不滿,慢慢的,進學的女孩子開始多起來,到女子學院裡人滿為患。

其他人家的女兒都讀書好,讀書識字,好嫁啊,女婿半個兒啊,不識字的女兒將來怎麼嫁人啊?不求做才女,要識字啊。大家都識字,就你不識字,多難啊,多沒面子,是做父母的沒有面子啊!

皇后娘娘在報紙上說了,我們現在有糧食了,心態要轉變,不能和以前一樣了。女孩子去學一學,認識個字,家裡也不是真供不起,雖然女孩子不是男孩子頂門立戶,可女孩子也是自己的娃娃不是?再說大清商務司現在有許多專招女孩的廠子,只要識字都可以去試試應聘,而且廠子有宿舍和食堂。

這讓所有的百姓看到未來沒好的前景,陸續的把女孩送去學校,爭取能到廠子上班,畢竟面朝黃土背靠皇天有什麼好,當然是不經風雨在廠子工作好了。

七十歲的康熙現在最喜歡的事就是在京城閒逛,百姓看到他也不惶恐,都熱情的跟他打招呼,閒時聊聊天,他們不把他當成韃子皇帝,只是當成他們的太上皇,這是他之前不敢想象的。

至於天地會和白蓮教都已經隱密起來了。他們的伎倆都被報紙披露出來了,百姓隨著認知的提高,大部分百姓也不相信他們了,還有部分信徒相官府舉報,得到官府的大額獎金,他相信只要皇室一心為百姓考慮,一切都會好的,天地會和白蓮教也就消聲滅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