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天,《瞧這一家子》劇組也進入到了選演員的工作階段。

昨兒張晚風和王導商議了一下,決定先去拜訪陳強老師,用王導的話說拿下陳強老師,別的角色的人選也就不在話下。

因為陳強老師在戲中是一家之主,也是戲中最亮眼的一個角色,現實生活中他是北影廠演員劇團的團長,名氣大地位高,只要把他請到劇組,這就是定海神針。

北影廠一些不太看好他們幾個愣頭青攢的組的人,也會知趣的閉上嘴巴消停消停。

於是,兩人帶著劇本聯袂到了陳強老師家,當他們說明來意後。

陳強老師格外熱情,“來來進屋,你們的這個劇本我看過,寫的真不錯,來來坐。”

他親自給他們倒了杯水,兩人道了一聲謝,對視了一眼,由王導說話:“陳老師,今兒來就是想請您演戲中的老胡這個大家長的角色,不知道您老有沒有時間?”

“哦,時間我是有,我就是擔心給你們演砸了。”

王導急忙道:“您老的演技在我看來不敢說登峰造極,那也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全國演員裡挑,也挑不出幾位能和您老演技旗鼓相當的。”

王導這幾句話說的讓人聽了就舒坦,不管是誰,身處何位,都喜歡聽好話、聽順耳的話。

“哎呀!你太誇獎我了,我哪裡敢跟全國各地的其他同志們相比,除了年齡大了一點,我就是一個小演員。”陳強老師笑呵呵謙虛了一下,又道:“既然你們看得上我這個老傢伙,我也不矯情,這個角色我演了。”

老前輩說話就是乾淨利索,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點不拖泥帶水,不像有些人嘴上說著不要,內心卻想著還要。

原以為要費上一番口舌,說辭來時他都打好了腹稿,沒想到會這麼順利,從進屋到現在前後沒有三分鐘,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他之所以同意的這麼幹脆,一是劇本好,二來人家導演、編劇親自登門,面子還是要給的,三呢他也想登臺過過戲癮。

“我們這部戲有了您老的加入,那真是我們的榮幸,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您老就是我們劇組的寶,以後工作中要是有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還希望您老能多批評、多指導。”

陳強老師一本正經道:“如為同志你這話說的就太捧我了,說到演戲我還能講兩句,可說到劇組的工作那就難為我了,我要是懂這些啊,就不只是演員陳強了,而是導演陳強。”

“您老太謙虛了。”

“我這哪是謙虛啊!說好聽就是我這人貴有自知之明。”陳強老師笑著自嘲。

兩人也跟著陪笑。話裡沒有一點包袱,主要是老先生低調做人的態度,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敬佩和喜歡。

“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看著簡單,要說做不說百分之一百的人做不到,那也是百分之九十九。

在請到真神後,張晚風兩人又和陳強老師聊了一會兒,看時間快十點了,兩人便起身告辭。

陳強老師再三挽留,兩人都推說還有事情要忙,其實啥事沒有,主要是怕趕上午飯點,到時候還要麻煩他們一家張羅他們的飯。

這年頭走親戚都需要自帶糧票,今兒真要在陳家吃一頓,他們家接下來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

“哦,既然你們有事情,我就不留你們了。我送送你們。”

老先生把他們二人送至門外還不行,又堅持送他們到了樓下,這個舉動讓張晚風觸動很大,什麼叫德藝雙馨?這就是。

一個好品行的人,在一些小事上他就格外注重。

“您老留步。”

“好,二位你們慢走。”

就要轉身走,陳強老師指著他們身後道:“讓你買個瓜怎麼這麼磨嘰。”

“這不是腳踏車壞了嗎?”聲音中帶著委屈,還有點叛逆。

張晚風回頭,嗬!這不是陳培斯麼,有頭髮的陳培斯。身高跟自己差不多,一米七幾的大高個,身材有點瘦,五官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反正是幾千年才出一個。穿軍綠色的長褲,著的確涼的短袖,腰間扎著軍腰帶,再配上一頭秀髮,小夥子還挺耐看。

陳強老師趕緊給他們介紹,“這是我二兒子陳培斯,在八一廠當演員。”老先生在“演員”二字上著了重音。

張晚風有備而來一下子就聽出了弦外之音。

他轉過來給陳培斯介紹說:“培斯,這二位是《瞧這一家子》劇組的王好為導演和張晚風編劇。”

陳培斯臉色一變,興奮和喜悅之色全寫進了他那雙聚光的眼睛裡了,看他們的眼神都是熾熱的,慌忙放下西瓜,走向前來,伸出手道:“王導演好,我太喜歡您拍的作品了,不管是《楊乃武與小白菜》,還是《海霞》我都看了好幾遍,還有《龍馬精神》這戲,我們廠還排演了話劇,我在裡面演了一個角色。”

“哦,謝謝你的喜歡。”王導覺得這小子有點太熱情,必有所為,而且《龍馬精神》本來就是話劇。

陳培斯完全沒有感受到王導話中的敷衍,趕緊又和張晚風握手,又把他的作品誇了一遍。

“您好培斯同志,有機會我們一定要合作一回兒。”張晚風很給面子。

上一輩他喜歡的喜劇演員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陳培斯,敬重他的抗爭和獨立精神,也萬分欣賞他的以自嘲為基礎,展現世界的荒誕喜劇藝術。

不像某些藝人上臺就是屎尿屁,要不就是搭檔的媳婦家人,這種低階的逗人手段,能博人一樂,但不能讓人感同身受。

喜劇可以不教育人,但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陳培斯也是順杆子上的主兒,“哎呀!張老師,以後就仰仗您多多關照了。”

手都快被這傢伙給拽斷了。

“好說,好說。”趕緊抽回來。

陳強老師不愧是老前輩,見張晚風對自家老二感興趣,他趕緊出言邀請他們再到他們家坐坐。

這時王好為也看出了陳強老師的心思,不過他對陳培斯的演藝生涯沒什麼印象,更不知道他演戲的水平,打算等主要角色選好了再開這個後門,再次說有事情要忙。

陳強老師知道機會難得,便說:“培斯買了西瓜,你們吃一塊再走,不耽誤事。”

“吃西瓜好啊!我都一個多月沒吃這一口了。”張晚風笑著接過話。

王導一聽張晚風要留下來吃西瓜,看了他一眼,心道你小子怎麼就那麼好吃呢,一點就看不出人家這是有所求嗎?

張晚風不作理會,瞅了瞅西瓜問道:“這瓜哪產的?”

“沙河產的黑繃緊。”陳培斯回道。

燕京種瓜的歷史很久,明朝就有詩云:青門瓜種故候良,綠玉為膚紅雪瓤。帝城日積如堵牆,行人不顧去揚揚。

其最出名的幾個種瓜區就是順義、沙河、大紅門外一帶的沙地和大興龐各莊一片。

說到“黑繃筋”,這個是燕京人對這個品種瓜的俗稱,老燕京話的意思原本是又黑又瘦卻有那麼股子乾巴勁兒的人,到西瓜這裡,則是指其外皮墨綠色並有隆起的脈絡,雖然個頭兒不大但吃起來非常香甜。

此品種瓜的學名叫黃瓤西瓜,就是字面意思黃瓤的西瓜,黃瓤西瓜從明朝開始國內就有少量種植,福省詔安縣黃瓤西瓜,民國後有寮雅黃瓤西瓜,阿瓦提黃瓤西瓜。

在燕京種這個品種的瓜還的是龐各莊。

“黑繃緊”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燕京很火,一點不亞於燕京人最愛的“黑鬼子”,就是最常見的黑皮西瓜。

後來之所以消失了,是因為到了改開後黃瓤西瓜被一些人蓋上了打激素、轉基因等標籤,一下子就給打倒在地,直到2010年後才慢慢又回到了大眾視線。

“去一趟沙河可不近,王導你說呢?”

人家大老遠跑去買一個瓜,還很有可能為他們到來而準備的,來拜訪陳強老師之前,兩人就提前打過招呼,不然貿然過來很有可能吃閉門羹,陳強老師現在可是演員劇團的團長事務也很忙。

見張晚風想貪這口吃,她心裡埋怨,嘴上卻很實誠的跟著再次到了陳家。

陳培斯從廚房拎著刀出來,刀尖還滴著水,他把瓜扶好,先把兩頭切了,切出兩個鐃鈸一樣的瓜皮,拿來擦擦刀面,這個動作必須要有,不然不正宗。

這樣切了還是沒能見到瓤。

一手操刀,一手按著瓜的一邊,從上下刀,由於瓜腰圍得有一二十公分,一刀下去是不能做到一刀兩斷,只好轉著圈完成切割流程。

黑刀子進去露出黃瓤,瓜皮很厚,瓜子也很大,賣相卻很誘人。

接下來就是切成塊,第一塊切出來,陳強老師給了王導,為此兩人推辭了好一會兒。

張晚風從陳培斯手中接過瓜吃了一口,實在看不下去了才說:“客隨主便,女同志優先,你們再這麼讓來讓去,瓜可就被我們倆吃完了。”

“對對,咱們聽張編劇的。”陳強老師接話道。

四人品嚐著西瓜,聊著天好不恰意,聊著聊著陳強老師就把話題扯上了“嘉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