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都說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在回去的路上,眾人已經知道了張躍民智鬥惡吏,和要在京城發表文章的事了。一傳十,十傳百等張躍民回村後,故事已經有幾個版本了,加入了更多細節,傳的有鼻子有眼的。

隊長和張躍民還有三個年輕後生帶一副板車留在公社,書記拒絕後,隊長自然不會帶他們去國營飯店見識見識。

路邊隨便買了點油果子,要了點開水,混了個肚圓。嗯,又蹭了一頓。

吃完幾人趕去鎮小學,把學校開學要發的新書和配發的作業本給領了。打的白條,張躍民和隊長兩人聯名簽字,等開學後收到學費再來給錢。

搬到板車上,張躍民撫摸著還散發著油墨味的新書,感慨到:“太簡陋(幸福)了,一個學生就兩本教科書,語文,數學,然後沒了”

語文一直都是這名沒變,數學在前兩年還叫算術,到四年級還有教學生用算盤的珠算內容。78年恢復高考後改用數學這個名。

想想後世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各種學科的書籍再加上要求必買的輔導書。

大大的書包背在小小的肩膀上,沉甸甸的一直壓到大學,每年都有家長和學者在呼籲給孩子減負減負,年年卻不見輕。

拿起一本五年級的數學翻開,快速瀏覽了下,還好,都挺簡單,能教。張躍民記憶力是好,一元一次方程還有點印象,二元三元就徹底還給老師了。

語文就更簡單了,這門學科考驗的是閱讀量,理解能力。對張躍民這個偽作家來說,小意思啦。

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看著好像挺多,其實沒多少學生。哪些孩子能上學,哪些不會上,隊長心裡門清,所以拿的書本都左不了太多,多了還可以退。

剛拉了糧食的板車上,放上這點書,看著好不不協調,但隊長堅持用車拉,不讓別人碰這些嶄新的書本,還細心的用廢布袋給蓋好捆緊。

領完書已經下午時分了,到了公社大院後,隊長交代了個後生在這看著書,幾個人來到高書記辦公室。

高書記伏桌在寫份材料,看他們進來,也沒停下,指了指椅子。

“你們先坐,我馬上寫完”

“嗯嗯,你忙,我們不急”

隊長答道,然後輕輕抽出椅子,和張躍民坐下,另外兩個後生連忙跑出門口等著。

片刻後,高書記放下鋼筆,對張躍民招招手,“躍民,來,看看這份材料,寫的可還行?”

張躍民上前,沒有冒然拿起看,而是先說道,“能看嗎?”

“有啥不能看的,反映基本情況又不是打小報告,你們也是當事人,來,你瞅瞅,看看有沒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高書記毫不見外的遞過一張寫滿字的信紙給張躍民。

張躍民這才接過來,快速看完,這是一份寫給縣食品廠廠領導的情況介紹信。

內容就是大慨反映了下今天在糧站的這場鬧劇。平白直敘,沒有誇大,也沒有建議。就是提了下公社領導下的農民處處不易,自己代表生產隊的社員給道個歉,耽誤了收糧任務,希望廠領導能多多體諒。

你別看劉老頭只是個小小的檢驗員,但別人還真不能隨便就給處理了,他是工人,不能隨便開除的,牛站長也不行。

但是食品廠可以給予一定的處罰,劉老頭是在糧站上報,組織關係可還在原單位。

“躍民,怎麼樣?要不要再改改”

張躍民搖頭,這封信表面看好像是在給自己治下的社員解釋開脫,其實字字都在控訴你單位的職工,濫用職權,希望你們能從嚴從重處理。

“實事求是,字字珠璣,無可挑剔”

張躍民一連用了三個成語來稱讚,真心稱讚,絕了,不愧是一路鬥爭過來的官員,深得其中三味。

“哈哈,你這個小子太滑頭了”

高書記當時被憤怒矇住了雙眼,回來後越想越不對勁,猜測這小子怕是有意為之的吧。

卻也沒覺得反感,反而覺得這小子不錯,不光是文章,懂分寸,知進退,值得結交。

兩人相視而笑,都是老狐狸就別扯聊齋了,只有隊長一臉懵逼的看著他們打啞迷。

“好,那就這樣吧,走去郵電所一起發了”

高書記給信上落款簽名蓋個章,出來給院裡的值班人員打了個招呼,說明岀處後帶著他們往郵電所走去。

依然很近,過街不到一百米就是綠色門頭的郵電所,這單位以後會改名郵政,中國最基礎也是網點最龐大的單位,號稱只要有鄉鎮的地方就有郵政。

電報,信件,匯款匯票承兌,物流,報紙期刊訂閱,全部由郵電所承辦,後世物流,電信通訊的一代目。

一群人進去,少見的磨石水泥地面,中間是一長排水泥工作臺,幾個年輕姑娘坐哪拉呱閒聊,下午閒的很,沒有人來辦事。

其中有個年紀大點滿臉雀斑的姑娘認出高書記來了,連忙站起來,招呼著。

“高書記,您來了呀”

“我們所長在後院,您稍等,我去喊他來”

“好,麻煩你了”高書記客氣道。

一會功夫,黃所長出來,自是一番寒暄後,高書記道明來意後,黃所長沉吟了下說,

“京城出版社,沒問題我們有地址,巴蜀作家協會這個我們要查查,應該也能找到”說完,吩咐櫃員查詢資料。

張躍民拿出上衣兜裡的六毛八,輕輕撞了撞隊長肩膀,示意他看。隊長秒懂,偷偷摸出兩塊錢塞到他手裡。

“找到了,所長,你看是這本嗎”一個小姑娘喊到。

黃所長拿過來遞給張躍民,接過來看了封面,是星星雜誌,翻到背後看了下地址,確認是巴蜀的。

“沒錯,就是這個,麻煩你們了”

“嗯,沒問題,就填地址吧,寫仔細了,別錯了”

來到臺前,接過小姑娘的信封,拿出鋼筆,一筆一劃規規整整的填寫收件地址,單位。寄件人地址,自己姓名。

春暖花開發京城出版社,一頁信紙內容,一個普通訊封就夠了。靈與肉(牧馬人)三萬多字,足足三個大信封才裝滿。

另外還有一封信是寫給他大哥張愛國的回信,張躍民魂穿之前就已經收到的,只是一直沒回信。

回信內容也簡單,簡單說了下自己現在的情況,再問了下二姐出嫁的日子是哪一天,爭取回去趕上婚禮。

末尾讓大哥把他以前看過的小人書找出來,再看看能不能幫著買點,一併寄過來。

裝好,掏錢給小姑娘買郵票,卻被告知,稿件是不用郵票,只有這封家信要郵票,張躍民震驚了,居然還有這好事。

小姑娘拿起剪刀,在貼上好的信封左上角剪了個小角,然後在旁邊標註“稿件”二字。

“行了,可以發了”

小姑娘在張躍民填寫地址時就一直盯著他看。這麼年輕居然會寫作,難得一見,細看還挺英俊的,不由得臉一紅。

“謝謝,麻煩你了”張躍民注意力全在這幾個信封上,沒注意紅臉的姑娘。

高書記哪早就發完了,在和黃所長閒聊,話裡話外希望黃所長幫幫忙,有回信了,趕緊派郵遞員給送到小廟大隊去。

黃所長無有不允,這對他來說小事一樁,能得高書記青睞,陪著一起來辦理,就說明對這年青人很是看重。

“走了,有空來我哪屋坐坐”

“唉,好,一定去叨擾”

黃所長送他們走去郵電所,看他們過街才轉身進去。

張躍民看到這一幕,心中感嘆:

“嘖嘖,朝中有人好辦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