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頭輛馬車的杭氏正和大嫂趙氏閒聊,趙氏和杭氏當年嫁到慕容家的時間先後相差不到一年,都是名門閨秀,溫婉賢淑,脾性相投,一直以來都相處的非常融洽。
尤其是慕容凌開去世之後,趙氏做為當家主母更是對母子三人噓寒問暖,處處照顧,讓杭氏一直都很感激。
雖說慕容雲湘今天因病不能同行,但大夫也說了只是有些中暑並無大礙,杭氏也沒有那麼擔心了。現在一心想著好好去佛祖面前虔誠地磕趙氏個頭,感激保佑自己的女兒了。
這一路上妯娌兩個相談甚歡,完全沒有感覺到舟車勞頓的疲憊感就到了普迦山山腳下了。
只聽“籲……”的一聲,車停下了。
趙氏有些不明所以,掀開了車簾:“怎麼回事?”
“夫人,前面停的馬車太多把路都堵住了,恐怕我們過不去了,您看?”慕容府的二管家木頭匆匆跑了過來,對著趙氏如實回答。
趙氏往外略微探頭看了下,的確如木頭所說普迦山下的平地上停滿了各色車輛其中?不乏華麗奢華,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用的起的。
“今天也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杭氏看著外面的情形有些不解,今天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的,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車駕呢。
“小的剛才去前面打探了一番,有鄭國公府標記的車輛,有夏國公府的車輛,還有其他府的家眷的車……”
木頭伶俐地把剛才探到的一切回了話。
原來如此,鄭國公府就是恆昌帝寵妃鄭貴妃的母家,榮寵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比擬的,即使家眷出行排場也非常的大。
至於夏國公府,平時一向低調,今天也在估計是湊巧罷了。
“木頭,把車輛停在山腳下吧,告訴後面的三夫人,兩位少夫人我們改乘軟轎上山,”趙氏思量了一下遂吩咐了木頭。?
在趙氏和杭氏在各自嬤嬤的攙扶下下了馬車的時候,其他的人也都下了車等著了,軟轎也都備好了。
趙氏分別囑咐了丫鬟婆子幾句,無非是山路注意安全,遇到男香客要注意避諱等等,眾人一一應了,分別乘坐轎子上了山。
普迦山坐落在北璃都城璃城的西北部,巍峨高聳,風景秀麗,素有京都之珠的美譽,與山後的璃水河遙相呼應,山水相連。
普迦寺依普迦山山順勢而建,規模甚是雄偉宏大,佛音繞繞,雲霧相伴,頗有仙韻,因此備受北璃上下的尊崇。
在北璃恆昌帝遷都璃城之前,普迦寺只是普迦山上的一個小寺廟,甚至連廟號都沒有。據稱在恆昌帝在璃城登基的當天,普迦山上的普迦寺裡佛光普照,久久沒有散去直至登基大典結束。
恆昌帝聞之龍顏大悅,視為祥瑞之兆,頒下旨意稱北璃乃有上天佑之,百年昌盛。隨後封之為皇家寺廟,賜名普迦寺,大肆修繕,才有了今日的規模。
也因此在這二十年來香火甚旺,備受推崇!
當時慕容雲湘從書上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不屑地撇了撇嘴,不過是古代統治者慣用的手段,愚民政策而已。哎,千百年來,即使換了一個時空還是同樣的手段啊!
慕容家的女眷們被寺裡的知客僧安排在了半山腰處的一處院子,院子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倚欄望川”。
分配好了房間後,趙氏看著面露疲倦的大家,“今天上山路上耽擱了,這會子時辰也不早了,都先下去梳洗,休息休息,明天一早再去參拜佛祖!”
眾人們都喏了一聲各自回房休息了。
武氏和慕容嫣被分在了西側的偏房,一進門武氏把身邊的丫鬟婆子都趕了出去,並且神神秘秘地把門關上了。
“娘,怎麼了?”慕容嫣有些不解武氏的舉動。
“嫣兒,剛才上山的時候娘看到了鄭國公府裡的馬車了,”武氏的語氣裡有說不出的興奮。
慕容嫣點了點頭,她也看到了。
“娘讓王嬤嬤打聽了,今天國公的夫人和二小姐來廟裡進香,正好慕容雲湘不在,這是我們的好機會。”
武氏的眼睛裡閃過一抹精光,這樣的機會她和嫣兒一定要把握住。
慕容嫣自然明白了武氏的意思,如果此行她能夠在鄭家人面前留下好印象,奪得先機那是再好不過了。
國公夫人可是一品的誥命夫人,在鄭家可是除了鄭國公外最有話語權的人了。
鄭家的二小姐鄭紫依是鄭家最小的孩子,有著傾城之貌,倍受全家特別是宮裡鄭貴妃的寵愛,也是在家裡說一不二的人物。
如果能入了這兩個人的眼,那就等於跨進了鄭國公府的大門半步了。
不過她心裡有些踟躇,她的身份在鄭家人眼裡估計還不夠一看,如何能接近她們呢?
似乎看出了慕容嫣的心思,武氏笑著拍了拍她的肩頭,示意她放心,然後在慕容嫣的耳邊低語了幾句,就見慕容嫣的表情漸漸放鬆了下來,最後眉眼裡聚滿了欣喜和笑意。
已經卸妝換上睡衣的趙氏正準備靠床榻上小憩一會,身邊的周嬤嬤匆匆走過來在她的耳邊低語了幾句,便束手站在一旁不再說話。
趙氏皺了皺眉頭,思索著武氏又有什麼念頭了,三弟一向熱衷書畫詩文對內宅的事情很少過問,倒是武氏不安分,總覺得全家都偏向二房特別是雲湘,時不時出點么蛾子。
不過也不過暗地裡抱怨也沒做太出格的事情,趙氏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她們去了。
最近她就有耳聞雲湘那孩子掉水裡有可能跟慕容嫣有關,不過二房也沒說什麼所以她也就當什麼沒發生過。
在慕容雲湘落水後的這段日子裡,母女兩個甚是低調了一陣子,連門都很少出,趙氏還以為她們轉了性子呢,只是最近發現這兩個人又有些不安分了。
“派人盯著點,別出了亂子丟了慕容府的臉面!”趙氏對周嬤嬤吩咐了一句便徑自躺下歇息了。
家和萬事興,老二不在了,老三不管事,老爺一個人撐著這偌大的一個府實在不易,自己能做的就是替他打理後宅的安寧,讓他在前朝做事沒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