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被分家
年代:從50年代開始 正經胖哥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張家一柁半屋。
裡面半間給了新婚夫婦張康來和秦青兩口子。
外屋一整間,北牆盤了炕,住老兩口和小兒子張東帆。
唐根生的鋪蓋卷白天堆放在炕頭角落,晚上支鋼絲床睡在炕沿兒外側。
這會兒門口桌子上一家人都在吃飯,唐根生回來就繞到裡面,在炕頭坐下。
“根生,吃了嗎?”
大哥張康來問了一句。
“吃過了。”
繼母康素萍重新坐回去,端起碗繼續吃。
張經興繞著大海碗的沿兒呼嚕呼嚕喝了半圈,放下碗‘哼’了一聲。
“我跟你媽在這裡坐著呢,回來不知道打個招呼?”
“自己家,哪有那些講究,先吃飯吧。”
康素萍低聲催促道。
“你們先吃,我去前院溜達溜達。”
唐根生把挎包丟炕上,又原路繞了出去。
他覺得自己待在屋裡讓其他人都很壓抑,他自己也挺尷尬。
老張還沒事挑事兒。
好在小老頭沒直楞的說也得跟長嫂打招呼。
不然唐根生怕真會忍不住。
真赤果果的蹬鼻子上臉,他忍不了一點。
棉簾子落回去,唐根生站在屋門口給自己點了一根菸,火柴梗丟旁邊雪窩子才邁步往外走。
沒個固定目的,純粹在屋裡待著彆扭。
“根生回來啦。”
“二嬸兒,您吃了沒?”
“劉大爺,大中午的,不貓個覺吶?”
天寒地凍的,院子裡沒幾個人,唐根生隨口搭著話,慢悠悠的繞過垂花門,走了出去。
迎面看到耷拉著腦袋往回走的李二娃。
“完事兒了?”
“嘿,真他嬢……根生,你啥時候回來的?”
“剛到家。來一根?”
李二娃接過煙,自己掏火柴點了,蹲臺階上和唐根生閒侃。
“家裡邊又沒做你的飯?”
“吃過了,出來透口氣。”
這個年代,各家的秘密幾乎都是共享的,只是大家不說出來而已。
李二娃聊了一會兒就回去吃飯,估計兩個小時的學習深造,肚皮也耗空了。
他比唐根生幸福的地方,就在於別看這小子被批鬥不孝,可爹孃是親的,給他留著飯呢。
唐根生自嘲的笑了笑,捻滅了菸蒂,聽到前院李二娃跟張康來打招呼的聲音。
上茅房?
還是打算跟自己嘮嘮嗑?
上次輪班的時候,大哥貌似就有話要跟自己單獨談一談,只是當時自己忙著去檢查改造的蒸汽管,沒給對方機會。
“老二。”
唐根生翻了個白眼。
他很不喜歡張康來對自己這個稱呼,但沒奈何他屢說不改。
如果不是知道他並不是穿越重生人士,指定會覺得他是惡趣味。
“大哥。”
唐根生和張康來差3歲,算是同齡人。
只不過分屬不同的圈子。
張康來早早就出來打工了,只有掃盲班的水平,最初在煤炭局幹過雜工,前年趕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好時機,在張經興的運作下進了工廠。
他跟唐根生的拼搏不同,每一次重要轉折,都有著唐根生親爹張經興的影子。
有靠山的兒子就是不一樣。
現在連媳婦都有了。
“廠裡分配了一間房,爹的意思是讓給你。”
嚯?
唐根生驚著了。
扭頭瞥了大哥張康來一眼。
說實話,那眼神有點東西,不怪唐根生,真沒藏住。
“你呢?捨得嗎?”
張康來嘴唇囁喏,半晌沒吭氣,兩口就把一支哈德門嘬進去了小半隻。
唐根生算上褲兜有四個口袋,裝兩種檔次的煙很輕鬆。
“得了吧,你巴不得搬出去住呢,屬於你的房子我不搶,反正你搬走了,外間屋的炕我也能自個兒睡。”
張康來又悶了一口煙。
胸膛憋不住,‘咳咳’了兩聲。
他倒是特想搬過去,但不行。
起初他非常開心,上個休息日專門過去拾掇了大半天……
但最後失望至極的回了家。
那人說了,兩家距離太近,更容易出事。
張康來再不捨得也只能忍痛放棄。
他十二萬分想要跟對方住的近一點。
“老二,我知道娶媳婦這事兒你怪我,房子就當哥欠你的,你踏實受著就成。”
唐根生吐掉嘴裡的菸絲。
“過去的事兒不提了。我自個兒也排著隊呢,過了年也該有信兒了。”
“你要是不去,房子就得重新分給別人。”
張康來猶豫了一下,轉口道:“爹前天把你單列了個戶口本,街道辦和戶籍科都登記完了。”
唐根生瞪大了眼珠子。
始料未及。
難道這就是穿越者的又一隱形福利嗎?
“大哥,你的意思是,我被分家了?”
唐根生忍了又忍,才堪堪壓住嘴角硬要勾起的弧度。
穿越以來,他短期內最大的渴望就是獨立分家出去單過。
調職鐵道部報道時,舔著臉的唯一條件就是讓領導幫忙‘半密薪’制打掩護。
找的藉口是為了分家努力娶媳婦積攢小金庫。
二級以上的特聘餐車廚師跟普通廚師的接待規格不同,導致唐根生調任之前被政審過。
他家裡那點狗屁倒灶的事兒,萃華樓曲大廚師兄弟們全知道,服務所這邊自然就瞞不住。
唐根生手頭有不到300塊。
剛才他說過了年能搬走,其實跟鐵道部分配住房關係不大,他是依著自己小金庫的積累規劃定的大概時間。
他打算買私房置產業。
1955年的當下,私房買賣和出租不僅受保護,還很積極動員。
三年前地政局成立交易所,取締房纖,並錄用150多位有經驗的‘房纖’到交易所工作。
打擊非法交易,將市民買賣或租賃房屋的‘纖費’收歸公有。
合理、合法、合規的商業資本化操作的雛形,在幾十年前就被玩的很溜。
拳頭大的人,自古說話都算數。
年初的私房比例統計資料,唐根生還記在心裡呢。
登記的131萬多間房屋中,私產佔比68.26%。
唐根生記得政策大致走向,他打算在58年經租房政策徹底落實前,買一套獨門獨院即可。
現在大方向都在鼓勵交易,支援買賣。
唐根生規劃清晰,心裡頭明鏡兒似的。
“其實爹也是為你好,咱心裡都清楚,每天都在一個屋簷下,心裡都挺彆扭的。”
唐根生心裡默默嗤笑。
你這不心裡挺清楚的嘛。
大哥張康來說的是秦青。
雖然那是唐根生前身的歷史遺留問題,可沒法說,他既然鳩佔鵲巢,這筆糊塗賬也就得幫前身受著。
他就算說自己現在對大嫂秦青沒別的意思,估計也沒人信吧。
就屋裡那會兒的氛圍,唐根生怕再多耗一陣,吃飯的幾個成年人,得每人腳趾頭扣一套三室一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