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后大典過去,林月紗跟著齊衡在宮內小住三日。

二人面對堆積如小山的奏摺,彼此相視苦笑。

這些奏摺,多為京城各處官員送來,內容五花八門。南邊官員更加關注水患和有可能會大面積蔓延的瘟疫,不斷派發加急奏摺,齊衡優先批覆。

其餘各地,有事的說事,沒事的寫一篇廢話連篇浮誇的吹噓文章,大意就是新皇是天命之子,自從登基以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云云。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齊衡站起身,盯著堆積如小山的奏摺沉思。

自從他上位以來,把各地官員送奏摺的形勢加以改動。

之前是縣令上交到知府手中,一層層遞進向上遞摺子,這樣一來耽擱的時間久,二來其中容易出現紕漏。

有實績的官員,政績很可能被抹殺,被偷取,以至於拍馬屁的飯桶不斷升遷,有本事幹實事的人,幾年也動不了位置,一直是個小小的芝麻官。

另外,官官相護,若是發生什麼,齊衡在京城就和聾子一般,一無所知。

為整頓這一現象,齊衡在大齊東西南北幾處設定了專門跑腿辦差的人,運送信件和奏摺,幫助有需要的人送書信。

這樣一來可以賺夠官差食宿的費用,餘下的銀錢還能給官差發俸祿,順帶而已,不會耽誤正事。

在每個城池之間,都有修建的驛站,官差只需要跑一個城池即可。

這樣一兩日跑一趟,速度快,齊衡得到各地的奏摺有效率,更加及時了。

代為送信,是林月紗的意思,也是新齊開展郵政的萌芽。

目前,全民醫療和郵政正在逐步完善,雖說大方向還在賠錢,卻是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比林月紗預想的要好。

“還是娘子有想法。”

只是現在人員不足,只能幫忙送信,等以後招募的官差多了,就可以幫忙送一些吃用之物。

從京城送土特產給北地的親人,不需要專門找鏢隊運送。

“我有很多想法,都記錄在小冊子上了。”

郵政是一個非常便民的舉措,在新齊每個小鎮,城池上劃線,條條線形成一個關係網,在這個特定區域內,有專人負責投遞。

目前需要在各地增加人手,西北,北地的殘障將士以及家人優先,適當照顧軍屬,南邊選人要考試,層層選拔人才。

奏摺堆積,林月紗陪著齊衡看了幾日,深感枯燥。

“這些吹捧的文章,浪費我的時間。”

林月紗認為,不如在翰林院找有才學的人來主管此事,把這些奏摺先一步進行分類。

先分割槽域,而後再細分,民生問題還是別的問題,在籮筐上標明,分門別類放好,這樣齊衡批閱起來就能輕鬆多了。

那些吹噓的,全部扔到一邊,留著生火用。

另外,還需要有一個保密的檢舉機制。

吏部對於各地官員的要求是,每六年到京城裡京察,考評連年為優等者,可以酌情提升官職。

這六年的時間不短,若某地貪腐之風上行下效,無人檢舉,齊衡就得被一直矇在鼓裡。

制度在逐步完善,新齊的律法也要修改。

京城裡找郎中提前看男女以至於墮胎的現象頻繁發生,那些女胎生下來就被溺死,被遺棄。

百姓重孝道,爹孃就是天,似乎子女被髮賣,被遺棄都是應該的。

律法上有所改動,若是子女被髮賣,可不為爹孃養老,遺棄子女,必定要吃牢飯,若是扼殺女胎,三年起跳。

窮山惡水出刁民,各地禁止動用私行,對於舉報者,重重有賞。

“必須要把這不正之風改一改。”

這是林月紗的態度,儘管這個時代重男輕女是大環境,幾百年甚至更久流傳下來的陋習,很難改變,但是有些觸碰到底線的事,她有權發聲。

或許,這就是坐在高位上的好處,說一不二。

“娘子說的算。”

齊衡無腦寵溺林月紗,當天就寫了聖旨,並且把他的手下安排到各地去落實。

新皇登基,明年三月三開恩科,張晴兒和胡勉已經到京城來,為恩科做準備。

林月紗的乾爹張大人,如今已經坐上吏部尚書的高位,官居正二品。

有身孕的日子,度日如年。

前三個月,林月紗幾次見紅,次次虛驚一場,以至於她不能勞累,每日躺下來休息,感覺自己關節都要生鏽了。

三個月以後,林月紗開始好轉,孕吐也慢慢地變少,她胃口大開,那胃口就和填不飽的無底洞,每日要吃上六七頓飯。

齊衡忙於政務,很多瑣事交給洛王,就連蕭成貴,也主動去幫忙。

只要有空閒,齊衡都在齊府,陪著林月紗養胎。

一晃到了年根底下,林月紗有六個月的身孕,她的肚子比很多生產的婦人還要大,走路都感覺到很費力。

嚴妍見此,特地為她做了一個託肚子的綁帶,系綁帶,林月紗才感覺到輕鬆一點。

懷胎六月,林月紗的腿腳時常腫著,她的鞋子根本穿不上,全部做了新的。

今年的大年三十與往年不同,算是改國號為新齊的第一年。

南邊水患退去,有官員處理情況,並且定下來興修水利挖河道,把水往北引流的舉措。

沒有戰事,糧價穩定,進了臘月,為了給林月紗腹中的胎兒祈福,齊衡給了養豬的農戶補貼,讓百姓以一個極低的價格買豬肉。

以往到了過年之前,五花肉要二十文一斤,而今年朝中貼補一半,只要十文。

不捨得買肉的人家,也搶到了五花肉,歡天喜地。

不僅僅是豬肉,米麵糧油等生活所需,全部貼補。

開始還有百姓不相信,下手慢一步,等反應過來,鄰里人家已經囤了很多。

年關的物價不升反降,百姓們得到實惠,笑逐顏開。

齊衡又下了一道聖旨,各地官員都要重視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攜帶一些禮品去探望,以保證每個人都能過個肥年。

閒下來,百姓們湊在一起議論,改朝換代,原來對他們是一件大好事,帝后同心,定會天佑新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