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裡熱熱鬧鬧,歡呼聲驚動村裡其餘的人家,眾人紛紛拎著禮品上門,只為求一副蕭祁的春聯。

“聽說啊,蕭書生小小年紀已經是秀才公,若是明年鄉試考中舉人,咱們家門口掛著的,可就是舉人老爺親筆書寫的春聯,大吉啊!”

“真的?”

求完春聯的幾個村人扎堆,小聲議論。

蕭家是突然到村裡來的,蕭成貴和陳氏成親不久,村人瞭解的不多,現在聽說蕭祁是秀才,眾人都很震驚。

人多眼雜,隨著送東西的人增多,林月紗已經不能圍觀便宜大哥寫春聯,她手腳麻利地把東西往灶間倒騰,瞬間堆滿了角落。

“你這小丫頭!”

陳氏看著那麼多東西,笑容也多了些。

眼瞅著快過年了,家裡的銀錢所剩無幾,她剛嫁人,還猶豫要不要回去和爹孃開口。

“娘,咱們趕緊把東西整理一下!”

林月紗笑眯眯地,若是趕上夏日,說不定村人只能帶幾把家裡種的菜。

這不,年關將至,家家戶戶為過個肥年,沒少做準備。

高麗紙,村人自己做的小凳子,雞蛋,魚,林月紗開始歸類。有些人送了點手擀的黑麵條,她還翻到一塊用油紙包的臘肉。

“娘,你看!”

臘肉是最好的五花肉,肥瘦交疊,顏色也好,林月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是臘肉!”

雖然是不大的四方塊,每次炒菜放幾片,也夠用幾次的。陳氏看到臘肉,也很歡喜,尤其是前段閨女小丫發燒,家裡也沒什麼好東西。

陳氏攢了一些繡樣,計劃去鎮上賣了換點肉,趕上大雪封山,想出去一趟難。

現在有這麼大一塊,她可以給家人改善下伙食。

“娘,你看,這邊還有一把青蒜苗呢!”

村人送來的大多是吃食一類,其中一抹綠色尤其顯眼。

北地苦寒,冬日裡幾乎寸草不生。林月紗穿過來後,基本上頓頓蘿蔔白菜土豆,偶爾有一頓用黃豆發的豆芽都是好的了。

這個時候看到青蒜苗,尤其顯眼,讓林月紗很是歡喜。

麵條,臘肉,青蒜苗,把臘肉和青蒜苗熗炒一番,做出來的湯麵簡直不要太美味。

“許是誰家在灶間弄出來的。”

陳氏點點頭,村裡人家在吃食上不太講究,但是有條件的,還是願意多琢磨琢磨。

“娘,咱家也種點青蒜苗和小蔥吧?”

林月紗估計這個時代沒有大棚菜,但是勞動人民智慧無窮,為多一口吃的,肯定有別的辦法。

反正聽二表姐陳小花說,縣裡大酒樓在冬日裡,仍舊有青菜吃,只是菜金貴的很。

“成,我試試。”

陳氏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下來。

家裡以前也種過,只不過因為溫度不夠,青蒜苗和小蔥一直長不起來。

看來她得抽時間多撿起一些柴禾回來,讓家裡更暖和一點。

院內,村人等到快晌午了,才慢慢悠悠地離開,只剩下蕭祁一人,正在收拾桌子上的筆墨紙硯。

陳氏想要幫忙,被林月紗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