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參觀
穿越四合院的遊戲人生 杭小六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行,這事我知道了,讓我想想啊,宣傳科的副科長老吳快要退休了,後勤的老張說是要調到別的單位去,這兩個部門都可以想想辦法。”
李副廠長放下茶杯,嘬了一口煙,看著王剛笑著說:“你伯伯我能力有限,就這倆地方能用用勁。”
“您這是哪裡話,有的選我就很感激了。”
王剛立刻狗腿著給李副廠長茶杯滿上,想了想道:“那麼我選擇宣傳科吧,感覺宣傳科應該有漂亮姑娘。”
“哈哈,你小子可別在廠裡搞什麼么蛾子啊,你這張臉對大姑娘小媳婦殺傷力可不小。”
李副廠長笑罵著,抬起手腕看了看時間道:“行了,不留你了,我9點還有個會,先去技術科吧,宣傳科的事你別急,這兩天就能辦好。”
“好的李伯伯,這事麻煩您了。”
王剛和李副廠長告別,走下了辦公樓。
雖說在原劇裡,這個李副廠長的作風可不怎麼好,在廠裡胡搞男女關係,利用手中的權利打擊報復,為己謀私。但是,這又和我王剛有什麼關係呢?就憑這位在日後清算的時候還能全身而退,下海經商,可見這位的政治頭腦之一斑。自己上頭有這樣一個長輩罩著,在軋鋼廠裡就能橫著走!
哼著小曲,王剛溜溜達達的往技術科走去,沒想到遇到了那個人事科的男青年,這位正嘀嘀咕咕的向廠辦樓的方向走去。
王剛沒搭理他,繼續往前走。直到兩人擦肩而過,李翔才反應過來,急忙扭頭看去,發現居然是早上那個小子。
“哼!你給我等著!”
李翔此來正是要去李副廠長那告狀,讓李叔出手整整這個可惡的小白臉,為自己出氣!
王剛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惦記上了,很快回到技術科。
“小王,回來了啊。”
馮科長很是主動的打招呼,王剛也是笑著走過去說:“是的,馮科長,您對我的工作有什麼安排嗎?”
話說剛才馮科長從李副廠長辦公室出來之後,就在思考著這兩個人的關係。
李副廠長是去年從外面空降下來的,那會大家對這個年輕的有些過分的副廠長很是看不過眼,覺得這人肯定是靠關係才能在軋鋼廠當上領導的,都沒把他當回事。可就是這個大家看不上眼的副廠長,靠著自己酒桌上的能力和寬廣的人脈,為紅星軋鋼廠要來了很多計劃外的訂單。
現在軋鋼廠的產品賣的很好,甚至有的時候還需要倒班。因為銷量上去了,軋鋼廠的盈利也多了不少,這個李副廠長又說動了楊廠長,在每個季度都會給員工們多發一次勞保。這麼一來,這位年輕的副廠長立刻在工人之中建立起了威信,再也沒有人敢小看這個總是笑呵呵的副廠長了。
今年年初的會議上,原先只管後勤和接待的李副廠長,受廣大職工的推舉,從一位馬上要退休的副廠長手裡拿到了主管生產的權利。大家都以為這位據說是食堂主任出身的副廠長不懂生產,肯定把廠裡的生產計劃搞的一團糟。但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這位副廠長對車間並沒有亂下命令,而是逐漸的把幾個車間主任都抓在手裡,對一線工人都是笑臉相迎。
這樣一來,李副廠長在員工之中的口碑就更好了,在一眾副廠長中隱隱有一枝獨秀的樣子。所以馮科長今天的表現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面對著這樣一個如日中天又直接管理生產的實權副廠長,就算他是大學文憑,在對方面前也得伏低做小。
因而見到李副廠長對這位俊小夥這麼親密,不由讓馮科長多想三分。
“工作的話也不急,今天上午也沒有什麼重要任務,這樣吧,那個誰,劉越,你過來!”
馮科長招呼一個帶著黑框眼鏡的黑臉青年人過來,吩咐道:“你在科室裡盯著,有什麼問題你先處理,處理不了了等我回來,我這會有點事。”
黑臉青年被託付重任,看著馮科長鄭重的點點頭道:“要得,科長您去忙吧!”
“走吧,我帶你去車間和倉庫看看。”
“馮科長,您看能先給我換套外衣穿著嗎?我穿這一身去車間有點不像話。”
臨走前王剛苦笑著說,馮科長看了王剛一眼,笑著拿了一套半新的工作服讓王剛套在身上道:“你的工作服等我們轉回來再領,你先穿我這身。”
紅星軋鋼廠是個有5000職工的大廠,因此車間眾多,有原料處理車間、高爐車間、鑄造車間、軋鋼車間、精整車間、修理車間等等大大小小十來個車間,其中就屬鑄造車間和軋鋼車間員工多,易中海和劉海中所在的就是軋鋼車間的鉗工班組。
“老易,那個跟技術科馮科長一起走的小夥是不是咱們院的小王啊?”
正從徒弟手裡接過搪瓷杯喝水的劉海中看到車間外面走進來的兩個人,連忙湊到易中海的身邊。
“嘿,還真是,他是技術員吧,這會兒不得在技術科培訓嗎?”
易中海也停下手中的活抬頭看去,果然馮科長旁邊穿著一身明顯肥大工作服的年輕人正是王剛。
“一大爺,二大爺,您倆說的小王是誰啊?”
旁邊正在學習攻絲孔的賈東旭插嘴問道,他們四合院裡好像沒有姓王的住戶,倒是昨晚回家老媽在那罵閒街的時候聽了一嘴,說什麼多虧姓王的及時發現一大媽心臟不好,才沒出事什麼的,他那時還以為是四合院哪家的親戚來串門呢。
“東旭啊,你昨天去鄉下淮茹家錯過了,那是我們前院的新住戶,叫王剛,今天到軋鋼廠報道,是個技術員。”
易中海給徒弟講解著,他對這個看著外表不錯,內裡卻是大草包的徒弟有些無奈。
賈東旭1930年生人,今年已經28歲了。16歲進軋鋼廠就拜自己為師,一晃就是12年。但是自己這個在車間裡技術水平靠前的師父,6級鉗工,花了十多年培養的徒弟,現在居然才是個2級工,這到哪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