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中科院的橄欖枝
對話80年代,囤貨嬌養村花 撒豆成乒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安利民畢竟不是科研人員,看不懂太陽能發電板。
他的想法其實和牛娃是一樣的……日嫩……太陽能有啥好看的?
只不過是當時在電話裡被老朋友激了,想要證明自己沒說謊,這才硬拉著楊明國過來看而已。
大老遠的,就指著柳明月的房子道:“看見沒?房頂上蓋的那一層黑漆漆的玩意兒,就是太陽能。”
楊明國能不知道麼?
本來不在意的,但下意識朝著那邊看了一眼,隨後輕咦了一聲,又推了推眼鏡,仔仔細細的看著。
他當然知道那黑漆漆的光伏玻璃就是太陽能發電板,平日裡在基地的時候,這玩意兒可是經常見到。
但基地裡動輒就是十幾個平方一塊的,很大很笨重,根本不能投入到民用。
但眼前這個破舊的茅草屋房頂上,確確實實光伏發電板,讓楊明國驚奇不已。
下意識問了一句:“這最多也就十個平方不到的面積,也不是擺在光合作用面,發的電應該不多吧?”
幾個人聞言均是搖頭。
他們哪裡知道這些專業的東西?
就連柳明月用了這麼久,也沒有關注過發電量是多大,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走走……快帶我近距離去看看。”
說完,楊明國快走了幾步,一馬當先的走在前面。
身後安利民還在調侃。“我說啥來著?你現在信了吧?”
光伏發電板,透過轉接器連線在蓄電池上面,再從蓄電池上面拉電線出來,透過變壓器調整電壓,提供日常用電。
這玩意兒科技難度並不複雜,楊明國只在家看了一眼,就看明白這其中的原理了。
科技含量最高的,還是房頂上連成片的那十幾塊發電板。
楊明國看得一陣嘖嘖稱奇,這裡摸摸那裡扣扣的,全然忘了今天是來喝酒的。
當看到蓄電池旁邊那個實時的電量顯示後,又著急忙慌的去了所有房間,開啟了所有的電燈開關。
心裡念念叨叨的……
“按照這燈泡的亮度來看,應該是一百瓦一顆,所有房間的燈泡加起來,總共是五顆……也就是五百瓦。”
“兩小時一度電……電池電量的顯示是百分之九十九,滿電狀態……”
“明月同志,你們家每天大概用電幾個小時?”
柳明月不明所以,連忙回答道:“大概……六七個小時吧。”
“六七個小時,不可能把所有燈全都開啟,但是哪怕只開兩顆燈,耗電量應該是兩度電左右。”
楊明國嘟囔著,又連忙叫道:“萬用表……誰有萬用表?”
一夥人你看我我看你……啥是萬用表?手錶行麼?電子手錶。
沒有萬用表,楊明國倒也沒有為難眾人,又叫道:“梯子,我要梯子……我要上房頂去看看。”
梯子倒是有。
自從這太陽能發電板架起來後,柳學成生怕給弄壞了,平日裡當個寶貝似的,生怕被偷了,或者落上樹葉了,隔三差五的就會爬上去清理一次。
為此專門做了一個老長的梯子,就在牆根放著。
架好梯子,楊明國三兩下爬上了房頂。
安利民則在下面喊道:“老楊,你慢點……等會兒還要喝酒呢。”
楊明國此刻哪裡還顧得上喝酒?
眾人在下面仰頭看著,也看不到他在房頂上幹什麼,只是淅淅索索一陣過後,才看見他順著梯子爬了下來,滿臉滿足的模樣。
嘴裡絮絮叨叨的。“是了,就是這樣……咱們的研究終於找到方向了。”
安利民湊過來問道:“什麼方向?”
“加大半導體密度,提升功率……說了你也不懂。”
楊明國白了安利民一眼,又走到柳明月面前,問出了和先前安利民問過同樣的問題。
“明月同志,這太陽能發電板是誰為你家架設的?能不能把他介紹給我認識認識?如果是能源方面的人才的話,我介紹他進中科院工作。”
“好傢伙!”
安利民聽得一陣咋舌。
中科院裡那些老學究,平日裡七個不服八個不憤的,在專業領域裡,屬於是誰多嘴就罵誰。
至於向別人丟擲橄欖枝,倒是有……但那都是在全世界學術界都有建樹的大能。
比如以前在大漂亮國讀書,後來國內改革開放了,排除重重阻礙,堅持回國發展的錢學生老爺子……就是最早中科院伸出橄欖枝,招攬進來的元老級科研人才。
這類人物在中科院還不少,安利民也聽老楊說起過不少。
但還從來沒聽說過,中科院向一個寂寂無名的人伸出橄欖枝,招攬進去的。
沒等柳明月開口,安利民就已經先行說道:“老楊,你就打消了這門心思吧……就連我都請不來這位人才呢。”
“你請他幹嘛?”
楊明國翻了個白眼,有些不岔道:“科研上的事,你少打聽……你好好治你的名就得了。”
“可是這位同志也知民,懂得民生髮展,我也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啊。”
“啥?”
楊明國有些不敢相信,張大了嘴巴。“老安,你沒開玩笑吧?”
“你覺得我像是開玩笑的嗎?”
安利民可算是找著機會了,大大的翻了個白眼,也和先前楊明國那樣,不解釋。
這兩人一個是民政方面的管理者,另一個又是科研領域的人才,柳明月都不敢怠慢。
看兩人彷彿賭氣一樣的,柳明月連忙說道:“不是我不想把他介紹給你們認識,只是他現在真的不在蜀南這邊,具體在哪裡,連我也不知道……”
楊明國嘆息了一聲。“這可怎麼辦……國家需要的正是這方面的人才啊。”
柳明月又接著說道:“不過你們也放心,我那老同學說了,過些日子就會過來,到時候如果他願意的話,我一定會把他引薦給你們認識的。”
“那就好那就好。”
兩人忙不迭點頭。
胡翠蘭從地裡回來了,依著安利民的意思,就著他帶來的那些菜,燒了一桌子的菜餚出來。
桌子上沒有領導,也沒有科研人員,有的,只是尋常老百姓,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柳明月和母親都不會喝酒,擔心安利民和楊明國喝不盡興,還特意把柳學明也叫來一起喝。
這天晚上,柳學成家可算是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