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肆民看著眼巴巴望著金蟬的侄子侄女們,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你們幾個小傢伙,昨天挖爬蚱也出了力,有功勞。每人可以吃兩個……哎呀,不行,今天高興,每人吃三個吧!”

幾個侄子侄女一聽,眼睛瞬間瞪得像銅鈴一般大,滿是驚喜。

其中一個小侄子興奮得跳了起來,大喊道:“哇,小叔太好了!”

李肆民接著又看向家裡的大人們,一本正經地說:“你們幾個大人嘛,今天在挖爬蚱這件事上沒啥功勞。不過看在老三我的面子上,今天也讓你們嚐嚐這稀罕物,每人就吃一個吧!”

這話一出口,大哥二哥相互對視一眼,眼中滿是無奈,微微搖了搖頭。

大嫂二嫂也是一臉驚愕,沒想到李肆民會這麼分配。李肆民看到他們的表情,只覺頭上黑線直冒。

好在大嫂二嫂都是老實善良的人,不然肯定得對自己怨念極深。

李肆民心裡明白,自己這樣的分配方式有些不妥,畢竟家人都為這個家付出很多。於是,他趕忙看向老孃,說道:

“娘,孩子們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得多補充營養,每人讓他們吃五個吧?大哥他們幹活那麼累,也每人吃五個。還有你們老兩口,為這個家操勞一輩子,最少也得每人吃五個!”

李肆民原本想著一頓就把這些金蟬吃完,可看到老孃那心疼的模樣,知道家人節儉慣了,一時難以接受這麼“奢侈”的吃法。看來想要改變家人的觀念,得慢慢來,等自己以後賺了大錢,再讓家人盡情享受美食。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普通百姓普遍營養不良,身體對蛋白質的渴望程度,是生活在後世豐衣足食環境下的人難以想象的。

炒熟的金蟬,外皮被炒得金黃酥脆,輕輕一咬,發出“嘎吱”的聲響。

內裡的肉質鮮嫩多汁,剝去外殼後,露出的是一團如同白玉般的肉。放入口中,既有嚼勁又不失鮮嫩,口感絕佳,每一口都讓人吃得酣暢淋漓。李家人個個吃得滿臉歡喜,即便每人只分到五個金蟬,大家也都心滿意足。

直到開始喝野菜地瓜粥時,李家人這才騰出空來,聊起今日村裡的八卦。在那個文化娛樂極度匱乏的年代,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無非就是村裡哪家發生了什麼新鮮事。

要是哪家娶了新媳婦,那更是能成為大家長達一年的談資。

最近這兩天,王語殷的那些事,已然成了向陽大隊最熱門的話題,幾乎佔據了所有人閒聊的內容。

“我聽說啊,吳大山昨天夜裡和吳彪大吵了一架,還鬧著要分家呢!”大哥率先開口說道。

大嫂緊接著補充:“對呀,我聽婦女隊長講,吳大山懷疑自己媳婦和吳彪不清不楚的!”

二哥也跟著加入話題:“確實,我還聽說王寡婦清晨就去找吳彪,表明她閨女嫁過去的前提是分家,得給吳小山單獨蓋個院子,不和吳彪同院居住!”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李肆民摸了摸下巴,心想昨晚的事情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大的波瀾,吳家看來是要陷入一場家庭紛爭,有四分五裂的趨勢了。

李肆民看向老孃,問道:“娘,吳彪出了這麼大的醜事……咳咳,幹了這麼不光彩的事兒,他還有臉繼續當他的大隊長嗎?”

楊翠花白了李肆民一眼,說道:“小孩子家家的,打聽那麼多幹啥。吳彪不當大隊長,那讓誰當?洪家人,還是王家人?”

“嘿嘿……”李肆民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便不再言語。

他心裡清楚,在農村,幹部可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沒有一定的勢力背景,就算當上了村幹部,也只是個有名無實的空架子,說話根本沒人聽。

在向陽大隊,洪家、吳家是村裡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兩大家族,其次就是王家。再往下排,才是像李家、趙家這樣的小戶人家。

然而,向陽大隊姓氏多樣,並非單姓村落,吳、洪兩家的勢力,比不上那些同宗同族聚居村的家族勢力強大。而且差距還不小。即便如此,村裡依然存在仗勢欺人的現象。

尤其是公社解散後,失去了約束,普通百姓的地位愈發低下,一些村霸行為更是變本加厲。上輩子,李肆民的兩個哥哥遭遇礦難後,李家人丁單薄,沒少受吳家的欺負。

這固然和李肆民外出經商,王語殷吃裡扒外有關,但吳家人品行惡劣也是不爭的事實。

村民們心裡都明白,即便吳彪犯了作風問題,也沒人提議撤他的職。畢竟不能讓洪家一家獨大呀,洪家已經出了個支書,王家有個會計,大隊長自然得讓吳家人來當,這樣幾大家族才能相互制衡。

吳彪兄弟四人,不讓他幹,難道讓他那三個更不靠譜的兄弟當大隊長?

李肆民眼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自己擁有重生的優勢,等再過幾年,兩個哥哥年紀大些,能撐起場面時,要不要想辦法讓他們在村裡擔任職務呢?\t

李肆民看向兩個侄女,說道:“小梅、小蘭,你們倆下午別去出工了,跟我上山去!”

“啊?”兩個丫頭聽到這話,面面相覷,滿臉疑惑。小叔什麼時候對上山感興趣了?以前可沒見他主動說要上山,這次是不是又要搞什麼名堂?

瞧兩個妹妹在原地發呆,大侄子李文氣呼呼地瞪了她們一眼,喊道:“你們傻站著幹啥,小叔準是要領你們去挖爬蚱!”

二侄子李武也恍然大悟,附和道:“大哥,就屬你聰明!小叔,我不想上學了,想跟著你去挖爬蚱,可不可以?”

李肆民聽了,一臉無奈,心說挖爬蚱?那是不可能的,昨晚是因為情況特殊才去挖的,今天自己另有打算。至於兩個侄子想趁機逃學,那更是沒門。

李肆民早就決定,兩個侄女上學的事,等暑假過後再做安排。離放假也就一個半月左右,中間還有個麥假,就是收麥子的時候學生會放假。

吃完飯,大家稍作休息。該上工的扛起農具去田裡幹活,該上學的揹著書包往學校走去。

李肆民則開始指揮兩個侄女準備上山的東西。揹簍、柴刀、麻袋、繩子……李肆民自己扛著一把鐵鍬,除此之外,沒讓兩個侄女帶任何挖土的工具。

兩個侄女跟在李肆民身後,心裡滿是不情願,小嘴撅得高高的,都快能掛個油瓶了。

她們心裡想著,小叔沒讓帶挖土工具,肯定不是去挖爬蚱。不挖爬蚱,那大機率就是去摘野菜了。可野菜這東西,她們自己經常去摘,又不好吃,也不好玩。

向陽大隊是個被三面環山的小山村,村子東邊、西邊、北邊都是山,南邊流淌著一條小河。

村裡的田地大多集中在小河兩岸,只有一小部分分佈在村莊和周圍大山之間。李肆民帶著兩個侄女,朝著後山,也就是北山的方向走去。

讓李梅和李蘭沒想到的是,進了山之後,小叔並沒有帶著她們去摘野菜,而是在山裡四處閒逛。

“小叔,快看,那片樹林裡有蘑菇,我上次跟奶奶去採過,要不咱們去那邊看看?”李梅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樹林說道。

當聽到姐姐提及採蘑菇,李蘭開心地拍起巴掌,叫嚷道:“採蘑菇好呀,我討厭採野菜,就愛採蘑菇!”

李肆民擺了擺手,說道:“不用,咱們今天不是來摘蘑菇的。”

“噢……”李蘭的小臉上,剎那間滿是失望之色。李梅暗自琢磨,八成是小叔不曉得蘑菇比野菜有價值,才會如此。接著,她趕忙勸說道:“小叔,蘑菇不僅比野菜美味,拿到供銷社還能賣錢呢,咱們還是去那邊看看吧,行不?”

李肆民聽了,一臉黑線,說道:“小梅,你是不是把我當傻子了,覺得我啥都不懂?”

李梅聽了,偷偷翻了個白眼,雖然嘴上沒敢吭聲,但心裡早就瘋狂點頭了。

她還記得有一次下過雨,小叔一時興起非要跟著大家進山採蘑菇,結果採回來的全是毒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