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收陸詡,引黃三甲!
諸天運朝:從穿越雪中開始 萌新手殘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看著李白獅這楚楚動人的模樣,趙辰也是順勢將李白獅攬入了懷中,手掌輕撫過李白獅滑嫩的玉顏,笑著開口說道:
“獅獅姑娘的容貌自然是豔絕離陽,只是“詩詞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本少爺作詩向來都是隨心所欲。”
“不過獅獅姑娘要是喜歡的話,本少爺此時倒是的確有一首詩贈予獅獅姑娘。”
本來被趙辰攬入懷中,李白獅還想要掙扎一下。畢竟這麼些年來,也沒有哪個男子能有機會與她有這般親密的接觸。
但當聽到趙辰要為自己作一首詩的時候,李白獅頓時安靜了下來。
在見識過了趙辰的驚世詩才之後,李白獅也非常好奇,趙辰會為她作出一首什麼樣的詩詞來?
趙辰見狀,將李白獅又往自己的懷裡緊了緊,一手放在李白獅的大腿上面,一手撫在其後背,感受著手掌之中的滑嫩緊緻,開口吟誦道:
“襄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話音落下,李白獅頓時陷入了震驚之中。
這首詩初聽起來,遠不如趙辰剛才誇讚魚幼薇的那兩句來的優雅動人,但細細品味卻是有靜有動,含蓄婉轉,讓人回味悠長。
單單一句“此聲只應天上有”,便將聲音的美妙給讚譽到了極致。
一旁的陸詡此時也是被這首詩給驚到了,低頭細細思索的臉上閃過一抹難以言明的異樣。
“啊!”
半晌之後,回過神來的李白獅,感受到那兩隻在自己身上肆意遊走的雙手,立馬發出一聲低呼,從趙辰的懷裡站了起來。
趙辰這時也沒有繼續得寸進尺,反正就剛才這會兒的時間,他已經是過足了手癮。
“怎麼樣?”
“獅獅姑娘對本少爺的這首詩,可還滿意?”
趙辰面色淡然的輕笑著說道。
李白獅先是整理了一下身上有些凌亂的衣服,傾身開口說道:
“奴家多謝小王爺贈詩。”
“小王爺之才情當真是驚世駭俗!”
“哈哈!”
“隨手抄來,不值一提。”
“能博佳人一笑,也算是這首詩的價值了。”
“那接下來就請獅獅姑娘再給本少爺多唱幾曲,讓本少爺好好感受一下這人間罕有的天籟仙音。”
趙辰滿臉不在意的擺手說道。
按照原本的規矩,這登樓之人只能聽聞李白獅一曲,一曲過後便要下樓而去。
但此時李白獅卻是心甘情願的想要為趙辰多唱幾曲。
就這樣,趙辰在李白獅這閣樓之中,從上午一直待到了下午日近黃昏。
這期間白玉獅子樓的掌事也曾藉著送飯的理由進來過一次,但見李白獅完全沒有表露出任何要趕趙辰離開的意思,他們自然也是不敢多事。
“時候不早了,本少爺也該回去了,今日便到這裡吧。”
趙辰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懶散的站起身說道。
趙辰今日可沒有準備留在這裡過夜。
他今日會來到這白玉獅子樓,包括他剛才在樓上故意顯露才華的行為,都是為了兩個目的。
第一個自然是為了引起這陸詡的關注了。
第二個目的便是想要引來李白獅背後的那位老傢伙的目光。
任由這位老傢伙躲在背後算計,確實是有些棘手,所以趙辰思慮過之後,便決定主動出擊,索性將他給引到明面上來。
不管是敵是友,放在明處總歸是要好一些的。
不過此時還沒到趙辰與那位老傢伙當面相對的時候,因此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做的太過火。
“小王爺慢走。”
“獅獅盼著小王爺,日後能多來奴家這裡坐坐。”
對於趙辰的離開,李白獅自然也是沒有開口挽留,只是邀請趙辰日後常來。
雖然今日她的確是被趙辰的才情給驚得芳心亂顫,但也還沒到直接投歡送抱獻身的程度。
而且李白獅心中可是還記的很清楚,她的這清白之身要如何送出去,又會送予何人,可是完全由不得她自己做主。
“呵呵!”
“有如此絕世佳人在此,本少爺自然是流連忘返。”
趙辰大笑了一聲之後,轉身朝著房間外面走去。在出門之前,趙辰又特意多看了一眼角落裡的陸詡。
看到趙辰下來,大堂之中有些還沒有離開的客人,臉上都是露出了羨慕之色。
在他們看來,趙辰能夠打破慣例的在這白獅閣之中待一整天,這期間要說完全沒有發生過別的事情,他們可是完全不信。
不過不管他們心中再羨慕,但此時面上也不敢表露出分毫。
上午那劉榜眼的例子,可是還歷歷在目。
而且他們還聽說這劉榜眼後來,剛離開襄樊城沒多久,便遭遇了一夥匪徒,然後便生死不知了。
眾人都不傻。
這襄樊城作為青州的核心所在,周圍早就已經不知道被青州的軍隊和靖安王麾下的親兵給掃蕩了多少遍?
怎麼可能會突然冒出來一夥匪徒?
這也讓大家對於趙辰這紈絝的惡名,有了更深的認知。
“我們的小王爺,這是準備要回府了?”
出了相國巷,魚幼薇微微嘟著小嘴說道。
對於趙辰給李白獅作詩的行為,讓魚幼薇心中一陣酸澀。
“哈哈!”
看著魚幼薇這吃醋的模樣,趙辰哈哈一笑,揉了揉魚幼薇柔順的秀髮開口說道:
“不!”
“在回去之前,本少爺還要帶你去西城門口走一趟。”
……
隨著靠近西城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城牆之上高聳而建的一座高樓,高樓的匾額之上書寫著“孤釣中原”四個大字。
這正是襄樊城著名的釣魚臺。
因為當年西楚名將王明陽就是坐鎮這裡,抵擋徐驍率領的離陽大軍,堅守了十年之久,因此有了“魚臺一柱撐起十年半壁”的說法。
此時雖然天色已晚,但這釣魚臺之上卻是燭火通明。
這正是由道門龍虎山一眾天師聯手佈下的,用來鎮壓度化這襄樊城中的十萬冤魂的三萬五千六百周天大蘸。
這周天大蘸晝夜燭火不息,終日都有龍虎山的天師坐鎮在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