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可真是給我們出了一個大難題。”

“我們要重新評估他這麼做的意義了。”

當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他們並不認為,歷史真相的行為僅僅只是為了還原歷史。

因為他大可將所有發現都發出來,這樣不是很快就能還原了?可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一直以來,因為缺少對他的瞭解,所以很多時候,所裡不會去探討這方面的內容。

跟著歷史真相的腳步,去尋找隱藏的真相,這是他們一直在執行的標準。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無法發出全部的內容?又或者說,他也需要我們探索的這個過程,就像尋找牛頓文物時,每一個新的發現,都需要有前置條件一樣。

“我們可能把他想象得太過神秘,或許他並沒有那麼大的能量,他也擁有一些限制,反過來說他被限制了,所以不得不這麼做。”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並參與進來?”

“這一次鄭和事件國外肯定不會那麼配合,如果影響了文物的出現,歷史真相有其它動靜,那就說明我們的猜測是對。”

“如果沒有呢?”

“嗯……那就別想這麼多,放寬心調查吧。”

之後,又交流了一會才離開。

回到特古所,李建業就接下來的調查安排,做出了一些調整。

“國內依舊保持對鄭和史料的研究,各地的政府都會全力協助我們,至於海外,除了正常推進以外,法國和義大利需要特別關注一下。”

關於歷史真相的影片,所內組織了專業的歷史學者,文化研究者以及技術人員,對影片中的每一個細節進行反覆分析。

對於那位名為“李奧”的畫師,他們也有相應的猜測。

如果僅僅從鄭和船隊,外國人,畫師這些寬泛的條件去想象,確實較難確定對方是誰。

但當更改一些限定詞,比如將時間限定在15世紀,身份明確為歐洲人,並且是知名畫家,答案就變得非常明顯。

——列奧納多·達·芬奇。

列奧……李奧……

名字發音如此相似,實在是非常巧合。

而根據特古所之前探索真實歷史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巧合往往不再只是一種偶然的可能,而是一種必然的指向。

當腦海裡有任何懷疑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了,可能下一個發現就在其中。

只需要跟著想法,一步步去驗證。

雖然不一定準確,但很大機率有新發現。

這一猜測的提出,算是給他們的調查定了方向。

即便如今被廣泛認知的歷史中,達芬奇出生的時候鄭和下西洋已經結束了,但這一細節卻並不影響特古所的研究人員對這個猜測的認同。

歷史存在諸多被掩埋的真相。

有了想法,自然就是開始行動。

之前在歐洲出差的將無縫銜接新的地圖,同時還會加派一些人手,以不同的行業,參與相關的調查。

在特古所行動的同時,其它國家也有了新的反應。

首先,一些美洲,非洲的少數族裔學者站了出來。

在歷史上,他們的祖先遭受了殖民者的侵略和壓迫。

於是提出了“我們從未需要被‘發現’”的宣言,表示我們的根深埋於自身,而非他者的船錨之下。

他們就鄭和事件引發的歷史討論熱潮,開始藉機批判“發現論”,表達自身歷史的主體性。

反對殖民敘事的同時,系統性解構“地理大發現“的認知霸權,強調他們的民族在這片土地上早已繁衍生息,有著自己獨立的發展脈絡,並非等待他人來“發現”。

這樣的聲音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並很快形成了一股浪潮。

而一些媒體則渲染“東方威脅論”已經延伸至文化領域,並質疑新敘事是否隱含新的“東方中心論”。

兩者對沖之下,在政治方面,拉丁美洲的一些官方則表現得有些曖昧,不支援也不反對。

巴西發言人採取模糊立場:“我們既非哥倫布紀念碑的守護者,也非新航海敘事的裁判官。”

這種政治太極背後,立場也越發清晰。

……

“外網好激烈啊,都出去看了嗎?吵得賊兇。”

“哈,這算不算殖民史的反向文化輸出。”

“我就說今天網上反對的聲音怎麼少了,原來都轉戰新戰場了。”

“他們已經把鄭和塑造為非侵略性交流典範,都快變成聖人了。”

“不掠奪,不殖民,不屠殺,這原本是很正常的行為,一對比下都變聖人了,可以想象當年有多惡劣。”

“不過那些媒體真的好恨我們啊,啥都嗦一嘴我們,說啥文化霸權。”

“因為他們理解不了互利共贏,海盜思維只能想象零和博弈,自己做過,所以也認為我們會這樣做。”

“當別人說你霸權的時候,你最好真的霸權了。”

“航母夠了說話就是硬氣,真理永遠在艦載機作戰半徑之內。”

“罵這麼兇,以後別人不跟你玩了,看你咋辦。”

“到底是誰不和誰玩啊?”

當海外的內容被轉發到國內後,網友們倒是以看樂子的心態,樂於看到這樣混亂的場景。

不過樂完之餘,國內還是更關注新的發現。

很快。

就有ip地址顯示為肯亞的網友釋出了一組照片。

隨後,一則影片也傳到了網上。

畫面中。

刻有文字的石頭夾在幾棵大樹之間,周圍草木茂盛,環境較為隱蔽。

一位戴著帽子,面板被曬得黢黑的網友就站在旁邊。

“666,真的讓你給找到了。”

“強無敵,這算不算第一個被發現的和鄭和相關的文物?”

“公佈的應該算第一個,不排除有人找到了藏起來了。”

“再次證明了’歷史真相‘的實力,這麼偏僻的地方都能找到。”

“我懷疑不是找到的,而是就知道在這裡。”

“那你不如直接說這是他刻的。”

“看照片感覺這石頭不大,沒想到up站在旁邊還不到一半高的位置。”

“可惜帶不回來,不然up高低得有一個獎章。”

“up有沒有聯絡當地的大使館啊,感覺遲點就會被其他人搞掉。”

隨著影片的釋出。

相關文物開始正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