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共掌江山
削藩?本王直接靖難! 一盒鐵觀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可惡!”
一聲怒喝在空曠的寢宮內炸開,帶著壓抑到極致的怨憤。
剛回到寢宮的承平帝,猛地揮手掃過身旁的案几,精緻的青瓷茶具瞬間摔落在地,碎裂聲刺耳尖銳,滾燙的茶水濺溼了明黃色的龍袍下襬,他卻渾然不覺,胸口劇烈起伏著,眼中是翻湧的怒火與不甘。
他又不是傻子,九嬰方才那番言辭閃爍、避重就輕的話,字字句句都是推托之詞,豈能瞞得過他?
只是他實在想不明白,先前還對除掉李珩霄迫不及待的九嬰,為何短短時日,態度竟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轉變,彷彿一夜之間換了個人一般。
“難道是因為前段時間的天地異變?”承平帝眉頭緊鎖,低聲自語,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的揣測。
前段時間,天地間異象頻發,各處地動不止,山崩水竭,更有身披紅鱗的怪人在各地顯世,所過之處生靈塗炭,災難接踵而至。一時間,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民間更是流言四起,都說這是上天示警,是他這個皇帝德不配位,才引得天降懲罰,禍及蒼生。
哼,這就是牆倒眾人推!
承平帝嘴角勾起一抹苦澀而嘲諷的弧度。
想當初,朝廷國力強盛,四海臣服,無論發生點什麼雞毛蒜皮的好事,都會被群臣吹捧為祥瑞,說是陛下聖明所致。
可如今,靖軍勢如破竹,兵臨城下的態勢日益明顯,他的權威搖搖欲墜,於是乎,所有的過錯、所有的災難,便一股腦地歸咎到了他的身上。
更讓他心寒的是,朝中那些平日裡滿口忠君愛國的大臣,暗地裡已經有人在議論,說他不如主動禪讓,以平息“天怒”,讓天下百姓免於刀兵之禍。
說來真是可笑!
承平帝猛地攥緊了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這話,竟和他當初派瑞親王去招降李珩霄時帶去的話,簡直如出一轍!彼時他還高高在上,以為能輕易拿捏對方,如今卻輪到了自己被人如此算計。
“秦王、燕王,可有回信?”
將滿室狼籍看在眼裡,胸中的怒火稍稍發洩了一些後,承平帝深吸一口氣,對著殿外沉聲喊道,招來了貼身親衛。
當初,他們三者可是早已暗中商量妥當,先聯手合力除掉李珩霄這個心腹大患,待靖軍覆滅之後,他們之間再一較高下,爭奪這天下歸屬。可最近這幾個月,秦王和燕王卻像是突然得了健忘症一般,對先前的盟約絕口不提,默契地保持著沉默。他已經連續派了好幾次使者過去,催問聯合之事,卻全都石沉大海,連個人影都見不到。
“回陛下,”親衛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回話,聲音帶著幾分難掩的遲疑,“使者傳回訊息說,秦王殿下與燕王殿下均稱……身染疾病,不便見客,故而未能接收旨意。”
“生病?!!哈哈哈哈!”承平帝先是一怔,隨即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一般,仰頭狂笑起來,笑聲中卻充滿了冰冷的嘲諷與徹骨的失望,“他們二人的修為,早就臻至武聖境界,寒暑不侵,百病不擾,怎麼可能突然生病?這簡直是天大的搪塞之言!”
他豈會不明白,秦王和燕王哪裡是生病,分明是見靖軍勢大,怕引火燒身,所以故意躲著他,想要隔岸觀火,坐看他與李珩霄拼個兩敗俱傷!
“好,好得很!”承平帝收住笑聲,臉上的表情變得猙獰而決絕,“既然你們都怕了李珩霄,都想作壁上觀,那朕就一人來對抗他!朕倒要看看,這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
事到如今,他已經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了,退無可退,唯有拼死一搏!
“傳朕旨意,”承平帝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瘋狂,“立刻擬寫招賢令,昭告天下!只要有能人異士,能斬殺李珩霄,能擊敗靖軍,護朕的江山安穩,朕……願意與他共分這萬里江山!”
“……”
聽到承平帝這番話,那名親衛猛地抬起頭,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嘴巴微張,一時間竟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嚨一般,連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與臣子共分江山?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
陛下,這是真的被逼到絕境了啊!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當今天下板蕩,靖逆李珩霄擁兵自重,禍亂四方,百姓流離,社稷危殆。朕承天命臨御,夙夜憂嘆,唯願蕩平逆賊,還宇內清明。然孤掌難鳴,亟需賢才共襄盛舉。
茲布皇榜,昭告天下:凡有能之士,無論出身,若能提三尺劍斬李珩霄之首,率部眾破靖逆之營,使四海重歸王化,萬民復安耕桑者,朕必不吝封賞——願裂土分疆,與爾共掌江山,同享日月榮光。山河為證,朕無戲言!
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承平帝的招賢令如同驚雷般炸響在九州大地,訊息所及之處,無不是人心震動。茶館酒肆裡,說書先生將這道旨意編成新的段子,唾沫橫飛地講述著帝王“共分江山”的承諾,聽客們或咋舌驚歎,或交頭接耳,連街頭挑擔的貨郎、田間勞作的農夫,都能說出幾分關於這道聖旨的傳聞。
自古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況這“賞”竟是半壁江山。天下間那些自認身懷絕技、實力不凡的人物,頓時被這潑天的誘惑勾動了心絃。有的是隱於山林的武道高手,覺得這是揚名立萬、一步登天的良機;有的是懷才不遇的謀士,盼著藉此機會施展抱負,輔佐新主定鼎天下;甚至還有些綠林豪強、草莽英雄,也動了心思,想從這亂世棋局中分得一杯羹。
短短數日,各路“賢才”便如過江之鯽般湧向朝廷大軍的駐地。一時間,原本士氣低迷的朝廷軍營竟熱鬧起來,新面孔絡繹不絕,操練聲、呼喝聲此起彼伏,隱隱透出一股銳不可當的氣勢,竟真有了幾分“士氣如虹”的模樣。
訊息傳到秦王和燕王的耳中時,兩位手握重兵的藩王皆是一臉錯愕。
秦王正對著沙盤推演戰局,聽聞訊息後猛地一拍桌案,眉頭擰成了疙瘩:“他竟真敢說這話?共分江山?他以為這天下是菜市場裡的瓜果,想分就能分的?”在他看來,承平帝此舉簡直是飲鴆止渴,把帝王最後的體面都拋了出去,瘋得徹底。
燕王府中,燕王正把玩著一枚玉佩,聽完屬下的稟報,指尖猛地一頓,玉佩險些滑落。
他抬眼看向窗外,眼中滿是複雜:“孤倒是小看他了……被逼到這份上,竟能豁成這樣。只是這江山,豈是說共就能共的?”
至於他們兩個,並非不想回應承平帝,而是有苦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