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督公》片方釋出主題曲《孤勇者》mv。
縱使萬般唾罵,殘缺之軀,依然勇敢前行!
繼《素顏》之後,沈善登轟出第二首歌《孤勇者》,還是獨唱,也是真正意義上電影主題曲,一經發布登頂各大排行榜。
同時。
宣佈定檔11月9日,本來早該定檔了,一直等《色戒》定檔。
《色戒》終於確定11月1日上映,《督公》也就定檔了。
不出意外。
隨之而來的話題性拉滿!
太監這樣的妖魔形象,怎麼也和勇敢搭不上邊啊!
“你這個有點挑戰大家的固有印象。”
大蜜蜜看著電腦裡的mv畫面,滿心疑惑的問旁邊的沈善登。
解析度有點低,但還是能感受到製作優良。
沈善登道:“主角嘛,肯定有別於傳統的宦官形象。”
大蜜蜜覺得這可不是有別,簡直是顛覆。
mv一開場畫面。
中間是《督公》x《孤勇者》,旁邊是沈善登的半身像身影。
親自導演,親自演唱!
然後切入紫禁城的畫面,隨著出現嘉靖的臺詞。
“我中國安居樂業,享國一百五十年有餘,你們告訴我土地和人口越來越少!比洪武年、永樂年還少!”
之後是一位官員的虛焦畫面,傳來若隱若現的“閹黨誤國”,代表朝堂譏笑,和宦官的固有形象。
歌曲響起,沈善登畫面在mv中間出現。
畫面下角是《督公》的藝術字和上映日期。
都是勇敢的
你額頭的傷口
你的,不同
你犯的錯
都,不必隱藏
你破舊的玩偶
你的,面具
你的自我
電影畫面是少年陳默,對應淨身之痛,身體殘缺。
他們說
要帶著光
馴服每一頭怪獸
他們說
要縫好你的傷
沒有人愛小丑
mv裡,沈善登在唱。
電影畫面是跪著的範氷氷扮演的許知翠。
為何孤獨
不可,光榮
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頌
誰說汙泥滿身的不算英雄
電影畫面是陳默作為小火者、長隨時期,學規矩,並且被拜了乾爹的小太監撞倒在地。
愛你孤身走暗巷
愛你不跪的模樣
愛你對峙過絕望
不肯哭一場
愛你破爛的衣裳
卻敢堵命運的槍
愛你和我那麼像
缺口都一樣
mv裡,沈善登動了起來,身後背景多了些景物畫面。
閃到電影畫面,又是一句嘉靖的臺詞。
“查,給我查!到底是誰吞了國家的人口和土地!”
這段畫面是各種蒙太奇,“缺口”的時候,定格在陳默的衣服。
從無品階的藏青色,到綠色,再到飽和度高一點的藍色官服。
去嗎,配嗎
這襤褸的披風
戰嗎
戰啊
以最卑微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mv。
沈善登依然在唱。
電影畫面,閃過各種交叉對比,
有一閃而過的凌厲打戲,也有轟鳴的槍炮火器。
有軍官,千戶、百戶等利用管理權侵佔屯田,將國有土地變為私產,將本來是衛所主人的軍戶變為私屬。
也有朝中文官集團推崇皇帝無為而治,在朝為官,在野為豪強地主,兼併土地,私吞國產。
還有銳意改革的嘉靖帝,有想要革除弊病的有識之士文官,也有保駕護航的主角陳默和陸炳
mv最後。
伴隨著歌曲尾聲,“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是最後一戰的爆炸。
隨著沈善登聲音的餘韻,給出的電影畫面,是轟殺了宗師之後,冒煙的火炮粗鐵管。
定格在粗獷、強大的炮管之上。
真的勇士,失去蛋蛋,未必沒有種。
mv以沈善登演唱歌曲為主,電影臺詞只有兩句。
電影素材也是一閃而過,並不劇透。
但等觀眾看過電影,就會明白這些素材的具體意義。
mv結束。
沈善登想著,顛覆好啊。
以顛覆的宦官形象,置換了電影主題。
最好都去關注正面化的宦官形象,不要關注他塑造的明朝中國。
哪怕只是作為故事背景,但放在眼下也肯定有爭議。
實際上,沈善登只是不受歐洲中心論,不受美國那套後殖民主義+庫恩正規化轉移那套敘事影響,也不承認神聖化的“現代化=工業化=西方化”敘事鏈條。
沈善登只是基於生產力的發展和事實,進行的架構。
大一統不是想統就能統的,需要物質基礎。
秦朝粟的平均畝產按現代標準換算,大約在100-200市斤,產出率達到一比幾十。
到了明朝。
南方兩季稻能達到畝產四五百斤,北方旱田也有兩三百斤。
像西方中世紀糧食產出率一比三,還發展民主,簡直是笑掉大牙。
餓肚子的民主是吧?
十三四五世紀,是跟著大明中國的都富了!
古代中國能大一統,是因為糧食可以供養一套郡縣制班子。
要先有這個物質基礎,才有可能產出制度,或者說上層建築,出現一位雄主,即傑出人物。
這是非常的簡單的道理。
但這個道理指向農耕比經商賺錢,也指向西方不是一直強大的。
那就不是科學問題。
西方敘事之中,拿工業時代的工商業,來比較農業時代的農業,沒法比。
而當談到古希臘古羅馬,就用西方的工業時代形象,替換可能、也可能不存在的古希臘、古羅馬古代形象,瞬間大贏特贏。
甚至倒反天罡,如徐光啟《農政全書》,系統總結了歷代農業技術,是給西方帶去了技術。
但在一些研究之中,變成了《農政全書》引入新思想,引入西方水利知識。
本來是爹給兒子,變成了爹像兒子。
沈善登認為,在農業時代,大一統的皇帝制度,皇室的家天下,可以看做公天下,大私就是大公。
因為以大一統後的生產力來算,養一個皇室,並不困難。
當然,要是以工業生產力標準,資訊傳播速度,去要求農業時代,那也沒什麼好說的。
用工業時代的公有制標準,來審視農業時代的制度,看到的都是缺點。
而放在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去看,大一統制度,是含有樸素思想的類公有制。
而官僚士紳不斷侵吞土地,其實就是農業時代版本的國有資產流逝!
中國的制度、文明,超乎很多國人的想象。
一個在農業時代,能有百萬級別人口大城市的中國,文明到底到了什麼程度,恐怕要等以後水落石出,民族徹底復興,90後00後,這一代思想沒有包袱的人,去對比去探索,才能窺見一二。
中國皇帝制度,秦漢唐是帶有共和貴族屬性的,到了宋朝之後,自耕農、小地主崛起,成為了橄欖型社會,越來越多中產。
做農業時代的皇帝,上限就是做到【類公有制】,如朱元璋能夠削峰填谷,把開國元勳都鏟了,只留下中低層勳貴,括弧,除了宗室皇家。
到了朱棣,括弧也不存在了,他就是藩王繼統,宗室皇室也要砍,甚至首先砍。
皇帝制度下限也很拉胯,就是貴族共和,你好我好大家好,皇帝僅僅做個大地主。
比如宋朝,合法性低,與“民”同樂。
這裡的“民”是指官僚士紳,就如同劉禹錫的斯是陋室一樣,不要以為陋室就是陋室。
與“官”同樂之下,宋朝開創了歷史,王朝中前期出現末年的悽慘景象。
當然,不同的評價標準,答案也許截然相反。
要看評價體系在誰手裡。
在土地官僚的標準下,張士誠可以比朱元璋風評好,因為張士誠優待士紳。
明孝宗為何名聲好,主要是孝宗都是把事情交給內閣大學時處理,不像明朝的皇帝,更像一名文人。
這樣評價就高了。
而明朝的很多政策恰恰就是從弘治明孝宗開始敗壞的,明朝人口最多的就是憲宗時期,自從孝宗之後人口開始不斷減少,土地也在減少。
去哪裡了?
到了官僚士紳群體口袋裡,國有資產進了個人口袋,能不是勃勃生機嗎?
明孝宗風評如此好,結果就是坑了兒子。
武宗朱厚照的時候,失去的權力想收回來,就難了。
那麼。
什麼樣的宦官曆史評價高呢?
明朝評價最高的宦官不是三寶太監鄭和,而是懷恩。
明朝歷史上極少數在《明史·宦官傳》中被明確記載為“忠鯁”的宦官。
當明憲宗欲廢掉士紳喜愛的太子,文人屬性的明孝宗時,懷恩據理力爭,甚至以頭撞地,痛哭流涕,極力反對。
什麼太監名聲最差呢?
就是王振、劉瑾、魏忠賢這種。
擠壓官僚士紳,幫助皇帝收回流失的國有資產的太監,評價最低。
最後,下場也很悽慘。
皇帝意志不堅定,感受到官僚系統的壓力,這些太監隨時會成為犧牲品。
沈善登用《孤勇者》作為主題曲,也是因為陳默或主動或被動的,做了這樣的一柄利劍。
《督公》也屬於邊緣敘事,把太監這樣的邊緣人物主體化了。
但是沈善登有種感覺,以往主張邊緣敘事的群體,可能不會喜歡這部戲。
10月18日。
《督公》釋出一支導演特輯。
宣發團隊喊出共攘《色戒》文化盛事。
誇《色戒》!
讓《色戒》飛上天!
《色戒》在前面頂著,把“屋頂”掀翻了,《督公》這樣的“開窗”電影,就不引人注意了。
主演們陳坤、吳京、範氷氷、黃曉明等演員也行動起來,跑宣傳通告。
這部戲不只是對沈善登重要,對他們一樣重要。
《督公》尺度也不小,不過闖過去就好了。
只要產生的影響是正向的,尺度就會放開。
這才是和主管部門的良性互動。
日後韓三平退休,監製了《隱秘的角落》就開啟了尺度。
後來辛爽的《漫長的季節》尺度更是大,比露點什麼的大多了。
但電影基調是那句“往前走,別回頭”,不包涵惡意。
反面例子就是現在的很多電影,還有以後的《人民的名義》和《狂飆》。
《督公》上了之後,票房成功,影響良好,以後這種解讀方向,就會寬鬆。
《色戒》出品人之一的蔣志強,還在疏通關係。
哪怕定檔了,也不保險。
他還是想著能夠把尺度撞開,最好能讓港圈獨享這個尺度的電影。
港圈商業領域,能夠獨享黑社會題材。
蔣志強覺得文藝領域,也可以獨享大尺度!
“這是衝我們來的又不像啊,為我們說話,看來大勢已成!”
《督公》跟在《色戒》屁股後面定檔,再結合沈善登之前的《威尼斯歸美》的文章,蔣志強還以為是奔著《色戒》來的。
現在看又不是。
隨機,蔣志強冷笑,想沾《色戒》的光,想得美!
一般這種文藝片,能持續兩週,他對《色戒》有信心,能持續更久,讓觀眾去找細節。
“可惜了,要是能保留三場床戲,能直接悶死《督公》。”
10月22日。
《督公》片方釋出功夫特輯,蟒紋服、隱鱗劍,飛魚服、繡春刀全面亮相。
10月24日。
電影后期完成,韓三平親自過問之下,快速拿到龍標,協調好產能的長春洗印廠進行複製。
10月26日。
韓三平再大的定力也坐不住了。
《色戒》都要上映了,小登也太穩了吧,怎麼還不出動手!
是不是又在騙他這個老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