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若是五路大軍沒能按照計劃到達指定位置。

那麼,作為李信就能帶領一支三萬奇兵從海上突襲。

在計劃中,這支騎兵對整個戰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謂擒賊先擒王,等到各部的守軍都被調到前方抵抗五路大軍的時候,就正是奇兵突襲的機會!

一旦將各部的王給擒獲,後方被襲擊,正在前面抵抗的隊伍必亂!

這一仗,基本就能快速拿下了!

大秦的水師在滅六國一戰中可是打下赫赫威名的。

即便是當初對嶺南的作戰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此次戰水師的策略得換一換了。

因為當初水師攻打嶺南,趙佗和任囂就是領軍者,自然熟悉。

所以,這一次的戰略改為從海上突襲!

大秦的水師雖然還不具備遠洋的能力,但是沿著海岸線前行,運送士兵和糧草還是可以的。

連漁民的小船都能在近海捕魚,更何況是大秦水師的樓船呢!

以這些土著的眼界,是絕對想不到世上竟然能有水師一次運兵三萬!

所以,即便留有兵力也有限。

三萬兵馬突襲那裡都必然一擊必殺!

怕的,只是周圍的部落擔心腹背受敵而默契的派人圍殺。

突襲部隊所帶的糧食補給有限,一旦被圍,恐怕堅持不了幾天!

即便攻破當地土著王的王城,恐怕也不夠三萬大軍補給的!

此次大戰,除了反賊趙佗所在的郡城!

還有一個最大的土著小國需要解決,那就是後來的東甌國!

此國在亡秦一戰中也是出了大力氣的,後來支援劉邦滅項羽,漢朝建立後立國東甌。

對於這個在後世中對滅秦出過力的土著部落,以扶蘇繼任了皇帝的性格,自然是要重點打擊的物件。

身為大秦的新皇帝,對後世參與了滅秦的反賊,是天然的敵對!

即便換作普通人,在知道有人可能會謀奪自己的家業,也會先下手為強痛下殺手的!

所以,這個任務自然落在了由自己親自監督的中路軍頭上。

只要不出現大的戰略問題,他是不會再插手各部的具體事務。

在中軍大營裡,各路裨將齊聚,仔細聆聽著作戰任務佈置。

五路大軍,以及扶蘇率領的部隊為策應,隨時準備支援。

李信不由好奇的問道:“陛下,突襲兵馬首攻何處?”

這位被雪藏了多年的驍將坐夠了冷板凳,好不容易得到新皇帝的重新啟用。

心裡那是鉚足了勁想要立功表現!

尤其此戰是復出後的第一戰,內心更是重視無比。

在接到命令之後,就已經把嶺南的輿圖研究的滾瓜爛熟!

一次次在心裡推演了進攻的策略和路線!

扶蘇咧嘴一笑,手中的棍子輕點在輿圖中間。

那個位置,正是東越國所在!

冷笑道:“這裡是越王無疆的次子歐陽蹄所建立的王城!

陸戰隊的任務,就是在東越主力被中軍吸引之際,一舉攻佔王城!

只要拿下王城,東越主力必亂!

到時候中軍直入王城,來一箇中心開花!

呵呵,十萬大軍入駐,看他們亂不亂!

若是敢來襲擾,正好給你再次突襲老巢的機會!”

“都回去作最後的檢查,等過上幾日最後一批糧草到達。

十日之後,開戰!”

扶蘇聲音的凝重的下達了今日最後一道命令。

五路大軍的裨將恭敬領命,結伴交談退出了大帳,每一個人臉上都泛起興奮的笑容!

很快,當所有人都退下。

李信是忠於大秦,忠於皇帝之人。

只要不是現在就造始皇帝的反,他們都不會有意見。

至於奪嫡失敗,起兵搶奪帝位,那是奪嫡的一種手段,不屬於反叛。

畢竟,雖然嬴政推翻了周朝的分封制,但是對周禮中的很多禮節仍然保留。

立長不立幼,就頗得不少老臣的支援。

就連那些大儒,現在也在拼命鼓吹立長之說。

當然,那些大儒可不是幫秦某人做事,而是為扶蘇造勢呢!

在外界,扶蘇是公認的大秦長公子。

只要按照禮制立長,太子之位就妥了!

就連嬴政也是按照立長制進行培養的。

所以,即便胡亥繼位當了皇帝。

但扶蘇卻有長公子的身份,按照禮制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現在搶奪了帝位,只是奪嫡的升級版本,不屬於造反。

李信也清楚知道這支三萬精銳對新皇帝代表了什麼。

心中暗暗發誓,絕不再重蹈當年覆轍!

這次有新皇帝親自坐鎮,也應該不會再出現友軍出賣的情況了。

即便倒黴催的歷史重演,這位皇帝也定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嫡系敗亡!

翌日

李信帶著詔令快馬直奔水師,接管水師大營的指揮!

經過五日的疾行,終於趕了水師大營,並傳達了新皇帝的旨意。

水師並未參與到朝廷的新舊皇帝更替的爭鬥中。

現在看到詔令,自然恭敬應下。

這段時日,李信要整理水師,還要準備突襲兵馬的糧草,是忙得焦頭爛額。

雖然很忙,卻也充分展現了他在統兵方面的天賦。

扶蘇也在為大戰準備著。

為了便於攜帶和儲存!

甚至,還‘發明’創造了一種名為香腸的東西。

就是用豬的小腸,灌上豬肉和佐料,然後風乾。

對於香腸的記載,最早史料發現是在元朝。

古時候,在羊城(今廣州)有家肉鋪,掌櫃的姓黃,為人聰明,善於經商。

某天有位顧客,兩眼盯著臘腸轉;左看右看,最後拿起一根來,用鼻子聞了聞,問道:“這是什麼腸子”?

黃掌櫃滿臉堆笑的回答:“臘腸”;顧客聽了,二話沒說,扭頭就走。

黃掌櫃心裡納悶,怎麼不問價錢就走呢?這裡一定有原因。他拿了兩根煮熟的臘腸,追了上去,問道:“先生,贈送您兩根嚐嚐”。

顧客擺擺手說:“我不吃辣椒,謝謝!”

黃掌櫃這才明白,顧客把“臘”和“辣”兩個字混淆了。

便進行解釋,顧客這才接過臘腸,放進嘴裡一嚼,滿嘴裡濃郁的香味,立刻引起了食慾。

於是買了幾斤。

從此,黃掌櫃把臘腸改名為香腸,並用紙寫上香腸兩個大字,掛在臘腸上。

這樣一來,肉鋪的生意也興旺了起來。後來這家肉鋪,改名香腸店了。

所以在上郡的時候就搗鼓了出來,倒也算是他發明的了!

當然,扶蘇謙虛的稱為借鑑!

香腸輕便又易於儲存,倒是解決了突擊部隊吃肉的問題。

然後又把豬肉攪碎,加入米粉攪拌,然後封入陶罐中蒸熟。

等凝固成一塊,想吃的時候開啟罐子挖一塊放在火上翻烤,夾在饢餅裡別有一番滋味!

無論直接食用還是煮湯,味道都極為鮮美,深得士兵和百姓喜愛!

說白了,就是後世的午餐肉!

前世的時候扶蘇每到冬季,就會去那些專門的肉鋪加工,簡單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