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騭被抓,張任越發的膽戰心驚,那就意味著查辦這個潑天大案的人就只剩下他張任一個人了,更兼顧雍、陸遜都不見他,他能不恐懼憂慮嗎?能不憂心忡忡嗎?能不惶惶不可終日嗎?

誰也沒有想到,誰也不敢想到,這次的空印案中,趙弘下令抓捕了參與到了其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員三萬餘名。

一時間張任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不喊打才有鬼?

一同查案的戶部尚書步騭都身陷囹圄,獨獨你張任沒事,到了這一步沒有人不認為,就是張任,就是冷苞唆使陛下,禍亂天下的。

就在這時,忽然青州來報,從茫茫大海上登陸了這一支賊寇,攻攻打臨淄,青州刺史周倉率領全城百姓拼死抵抗。可是因為黃河以南地區在大渠建國以後,再也沒有經歷過戰爭,屯田所雖然還有農軍和護農軍,但是也都極少操練,專以勞作為主,故而沒有什麼戰鬥力。

臨淄城只堅守了三天便被賊寇攻破,周倉力竭而亡,臨淄城被屠城。

這支賊寇在焚燬了臨淄城後,沿著黃河南岸,揮師西進,向洛陽殺了過去。

軍報傳到了鄴京,朝野譁然,一時間謠言滿天飛:

“這分明就是張任勾結賊寇,裡應外合,圖謀覆滅我大渠!”

“這夥賊寇的幕後元兇,正是張任!”

“誅殺奸臣張任!”

……

洛陽屬於雍州轄區,青州距離雍州雖然隔著兗州,但是兗州刺史王威和雍州刺史龐德都在鄴京的監牢之中,如今京城中的謠言於其是在說要處置張任,不如說是想要看趙弘的難堪。

趙弘將諸葛亮、劉曄、顧雍、陸遜和張任召入福寧宮(楊銘因為身子不適,向趙弘告了病假),問道:“這支賊寇到底是何處人馬?”

福寧宮中寂靜無聲。

趙弘問道:“我的話你們沒有聽見嗎?孔明,你先說。”

諸葛亮道:“陛下,據前方探報,這支人馬打出得是漢軍旗幟。”

“漢軍旗幟?”趙弘問道:“那就是說是司馬懿的人馬?”

諸葛亮答道:“確有此可能。”

“領兵的將帥是誰啊?”

“回稟陛下,賊兵有兩面大纛旗,一面書著‘司馬’二字,一面書著‘羊’字。”

趙弘問道:“司馬懿已經退回高句麗了,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呢?”

諸葛亮答道:“有可能是司馬懿的子侄輩領兵。”

“那‘羊’是誰?”

諸葛亮答道:“這‘羊’是被我軍生擒的司馬懿的軍師羊衜之子,羊祜。”

“哦,原來是他呀。”趙弘當然知道羊祜是誰,歷史上正是這個羊祜推薦的杜預滅掉了吳國,完成了三國最後的統一。說到這裡,趙弘看向原本鬚髮花白,經過這幾個月心裡上折磨,鬚髮皆全白的張任道:“張尚書,你是兵部尚書,你說,他們從哪裡來的?”

張任整個人都顯得有些痴呆,趙弘問了好久以後,他才悠悠的答道:“回稟陛下,應當是從海上來的。”

趙弘看著張任的樣子問道:“那你說,當派何人去領兵破賊啊?”

張任沉默半晌道:“陛下,微臣願親率大軍,前往討伐賊寇。”

趙弘當然知道張任是什麼意思,但是他不會讓張任走。不讓張任走並不是怕他勾結司馬懿的人馬造反,而是他走了,這懲治天下貪官汙吏的鍋就沒有人來背了。

就算是懲治天下的貪官汙吏,有時候也是需要人來背鍋的。

比如,漢高祖殺戮功臣的鍋不就是呂后背了嗎?

比如,漢景帝削藩的鍋不就是晁錯背了嗎?

趙弘也需要這麼一個“背鍋人”。他選中的“背鍋人”就是張任:“張尚書,你去討伐賊寇,這空印案誰來處置啊?”

張任一下子撲倒在地道:“陛下,陛下,您就饒了小人吧,小人實實是審不了空印大案啊,小人是兵部尚書,請陛下准許小人領兵殺賊吧。”所有人都聽到了,張任沒有稱呼自己為“微臣”,而是稱呼的“小人”,為了活命,已然是自卑到了何種地步?

“哦,對了,你是兵部尚書。”趙弘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道:“那從今天開始你就不是兵部尚書了,步騭辜負皇恩,戶部尚書正好沒人頂替,你張子堪就去頂步騭的位置,做戶部尚書吧。”

張任一聽這話,跪在哪裡良久,默然無語。

“子堪,平身吧。”

……

“子堪,平身吧!”趙弘又重複一遍。

……

所有的人都覺得不對了。

一個老太監近走進張任,輕聲喊道:“尚書大人,陛下喚您平身。”說著,那太監以為張任是年老,自己爬不起來,於是去攙扶張任。

不想,當那老太監剛剛碰到張任,張任身子一軟,癱倒在了地上。

那老太監看了一眼趙弘,又看了看諸葛亮、劉曄、顧雍和陸遜,然後伸手向張任的鼻息處探了探,猛然收手道:“陛下,張尚書沒……沒氣……”

趙弘沒有想到張任竟然就這樣去世了,他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道:“來人,去知會張尚書的兒子,讓他們來收屍,並且囑咐他的兒子,一定要厚葬尚書大人。”

張任的屍體被抬出了福寧宮後,趙弘問道:“步騭在監牢之中,張尚書剛剛病故,你們說說,誰能繼續徹查空印大案?”

諸葛亮、劉曄和顧雍都默然不語。

“既然你們不說話,那我就來任命吧。”趙弘的目光首先落在顧雍的身上,道:“顧大人,你兼任戶部尚書徹查空印案。”顧雍還來不及說話,趙弘又看著劉曄道:“劉丞相,你兼任兵部尚書,輔佐中書令大人徹查空印案。”

劉曄毫不猶豫的答道:“微臣遵旨!”

顧雍還想拒絕,但是他沒有想到劉曄竟然答應得這般的爽快,他也只得應道:“微臣遵旨。”

趙弘又問諸葛亮道:“孔明,你絕對派誰去消滅這支賊寇為好啊?”

諸葛亮道:“陛下,微臣原因親自領兵前往剿賊。”

趙弘道:“不成,你不能走,如今楊太傅病重,張尚書又病故,劉丞相、顧尚書又要去徹查空印大案。你不要去,我讓姜維走一遭吧。”趙弘知道諸葛亮這也是準備逃離朝廷,他當然不能讓諸葛亮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