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鱟類大多體內帶有毒素,但那點毒對於恐怖直立猿來說不過小菜一碟,別說鱟了,河豚,蛇蠍,蜘蛛,蝙蝠,直立猿們什麼不吃?

而這三迭紀的石鱟屬於古鱟科,跟後世帶毒的鱟科只是近親,還沒演化出毒性。

它們多以岩石碎沙微生物為食,身體內部重金屬超標,雖然能吃,但最好不要多吃,以防金屬中毒。

陸生石鱟已經初步脫離水生,類似兩億年前剛登上陸地的節肢動物,卻又能兩棲生活。

徐東沿著石鱟較多的方向趕路,他能感覺到,前方的溼氣越來越重,很快他聽到了,雖然很細微,還有雨聲遮擋,但雨打水面的聲音還是被徐東的內耳接收到了。

前面應該有條河,或者是片大湖,甚至可能是海洋。

當徐東終於來到水邊,他徹底被震撼到了,那是一片被群山拱衛著的碩大湖泊,一望無際的水面綿延到天際,與群山相連在一起。

如果此時有個無人機可以飛到天空,拍攝下來的照片肯定絕美。

可惜三迭紀並不可能有無人機,還是自己長出翅膀更現實一點。

這片大湖很乾淨、漂亮,淅淅瀝瀝的雨滴打在湖面,濺起點點漣漪。

徐東嘗試潛入水中,第一眼貌似就看到了不得的東西,好幾只古古怪怪的蟲子靜悄悄的爬在水底,模樣分外眼熟,這不是古生物界網紅,三葉蟲嗎?

這些老古董不是全滅在二迭紀大滅絕了嗎?怎麼一千五百萬年後,居然還能看得到它們,這tm不科學啊。

但更令人驚奇景象出現了,四射珊瑚、海百合、正形貝、長身貝、塔利怪物、棘魚這些早就已滅絕的古生物居然都在這片大湖裡存活著,遊弋著。

正當徐東看的起勁時,一隻一米五左右,像蠍子一樣的動物朝著徐東慢慢遊來。

徐東立馬警覺的退到岸上,蠍子樣的生物在水裡徘徊了許久見徐東不再下水,才悻悻遊走。

這玩意兒是板足鱟吧,這貨也在?這片大湖到底是什麼鬼,怎麼有這麼多已經滅絕的生物,還是說,曾經的古生物學根本是錯誤的?二迭紀大滅絕沒想象中的那般恐怖?

但徐東抬頭看向周邊連綿的群山後,有了個大膽的猜測,這片大湖很可能是在二迭紀時,因為地殼板塊合併,大山合攏,將海水圍在中間形成的大湖。

很多生物就這麼被帶著困在了這片大湖裡,並隨著山脈的升高而逐漸升高。

雖然再也無法回到海洋,但幸運的是它們躲過了二迭紀末那場毀天滅地的大災難,一直存活到了現在,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徐東沿著大河邊的石灘走了一段,發現並沒什麼陸地生物,藉著邊上石塊組成的天然樓梯,他跳到了高聳的大石堆上,這裡是塊天然的平臺,平臺之後居然還有個天然溶洞。

徐東站在石平臺上目測了下高度,這裡高出水面起碼二十米,基本杜絕了水裡的危險,是個棲息的好地方。

他跳下石堆回到小赤龍們所在的地方,此時的它們已經吃飽,懶洋洋的趴在地上休息,而在它們周圍,散落著十來只石鱟的殘軀甲殼,小赤龍們顯然是餓急了,基本一龍就吃了一隻。

徐東一嗓子將十五隻小赤龍都叫了起來,帶著它們將龍二十七圍在中央,徐東雙爪合十做出滑稽的叩拜動作。

其他小赤龍們不明就裡,想跟著學卻壓根無法將雙爪合攏。

拜了三拜後,徐東仰天嚎叫,聲音依舊是那麼沙啞低沉,小赤龍們也跟著徐東一起嚎了起來,為這死去的兄弟送行。

最後一步就是入土為安了,可這裡全是石頭,根本挖不動,徐東想到了溶洞裡有個深洞,以那洞穴的深度,應該可以將龍二十七永久的埋在裡面吧。

於是他扛起了龍二十七的屍體,帶著剩下十五隻小赤龍們來到了大湖邊。

此刻天上的雨水剛剛停歇,天空再度放晴,按耐多時的太陽再次冒出來散發著光和熱。

陽光灑落湖面,給平靜的大湖染上了一層金色。

徐東被這美輪美奐的景色深深的震撼到了,呆呆的站在原地,和他一樣的還有身邊的十五隻小弟,跟隨著大哥傻呆呆的佇立著,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站著,反正跟著大哥做就對了。

以徐東的敏捷和力量,即使帶著龍二十七爬上石堆也是輕輕鬆鬆。

他揹著龍二十七,帶著十五隻小赤龍,一直走到了溶洞盡頭,那裡是個黑漆漆,根本看不到底的小洞。

小洞直徑怎麼著也有二十公分寬,對小赤龍們來說,已經是大洞了。

徐東就這麼把龍二十七扔了下去,地洞很深,龍二十七的屍體經過很久很久都沒傳來落地聲。

眾龍們也不能在這傻呆呆的等著,於是徐東結束了這小赤龍一族史上第一次安葬儀式。

接著的幾天,徐東禁止小赤龍們吃石鱟,石鱟雖然好抓,但體內金屬元素超標,吃多了中毒怎麼辦?而且這水裡這麼多軟骨魚硬骨魚,都比石鱟來的好吃。

當然這裡許多魚都不好惹,個頭一個比一個大,徐東下水誰吃誰還不一定。

魚吃不了可以吃雙殼類(也就是蛤類)、小嘴貝類、鸚鵡螺、棘皮動物這些戰五渣,每天換換口味還是不錯的。

當然尋找食物不能徐東一個人找,不然成天忙到晚都不一定湊的齊讓小赤龍們吃飽的食物。

徐東開始教它們在淺灘摸蛤,這種基本用不著戰鬥,往淺水裡一站,一撈一個準的食物還是很受小赤龍們的歡迎。

就是雙殼類的貝殼比較難開啟,很多小赤龍們用爪子敲打打,貝殼一點反應都沒。

如果此時有熱水,雙殼類就能自己乖乖的把兩半殼張開露出裡面的嫩肉,但現在有熱水嗎?沒有熱水。

小赤龍們只能繼續用爪子敲,用爪子撬,實在不行就往岩石上砸,總有一種方法可以吃到鮮美的鮑魚,只是耗費的時間久了些。

正在手下們和雙殼類做鬥爭的時候,徐東的目光已經瞄準了另一類後世常見的物種,十足目。

即蝦和螃蟹們的祖宗,現在的形象就和後世的蝦類差別不大,就是個頭大了許多,拿來做龍蝦刺身再合適不過。

感謝曦日王座、書友的打賞。

古生物小劇場:雙殼綱,又名斧足綱或瓣鰓綱,現代貝殼,蚌,牡蠣,蠔,蛤類的總綱,屬於軟體動物門,生於海洋及淡水地區因有兩片貝殼而得名。現存有9200種左右,體長最大達13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