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六於部,這是契丹八部之一。

契丹八部分別是: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

在草原大戰之前。

契丹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因為契丹八部各部都有一個首領的,也是各自過各自的。

可在草原大戰中,契丹首領咄羅整合了契丹八部,讓契丹八部融合在了一起。

不過如今的契丹,契丹八部之前的首領還是有一定的威望的。

契丹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魏書》。

根據其記載,契丹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源出東胡系的鮮卑族。

契丹和庫莫奚(即奚族)同屬鮮卑宇文部。

東晉建元二年,前燕主慕容皝北攻宇文部,宇文部首領逸豆歸走死漠北,契丹和庫莫奚兩個部落也被擊潰。

北魏登國年間,庫莫奚相繼被北魏所破,於是契丹又同庫莫奚“分背”。

史書上的記載為:“契丹國,在庫莫奚東,異種同類,俱竄於松漠之間。”

而契丹內部的傳說,契丹最初僅是一個由“白馬”和“青牛”兩個氏族組成的草原小部落。

其首領為奇首可汗。

其後該部落發展繁衍,形成了八個部落,這八個部落的首領都是奇首可汗的兒子。

但不管如何。

如今的契丹是有契丹首領咄羅在掌控。

而契丹八部之一的吐六於部將領說的話,也是契丹首領咄羅有所擔憂的。

契丹首領咄羅的確是真的投靠效忠楊銘的,可楊銘是不是真的準備接納他。

這一點契丹首領咄羅是猜不到的。

可如今契丹首領咄羅只能上了楊銘的戰船,想下船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契丹首領咄羅只能一路都到黑了。

再說此刻的契丹首領咄羅也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了,他只能聽從楊銘的命令。

所以他在聽見契丹八部之一的吐六於部將領的話後,就直接開口說道。

“大隋三皇子在草原上名聲,都是高句麗人傳播的,不可信。”

“大隋三皇子在高句麗做的事情,你們也知道,高句麗人恨透了大隋三皇子。”

“所以高句麗人是不會說大隋三皇子的好話的。”

說到這裡。

契丹首領咄羅故意停頓了一下,然後目光掃視了一眼在場的眾人,隨後繼續開口說道。

“至於說你們不信任大隋三皇子,擔憂大隋三皇子會在草原聯軍和大隋戰爭之後放棄我們契丹。”

“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畢竟哪怕草原聯軍和大隋戰爭結束之後,大隋三皇子還是留在幽州的。”

“而按照大隋三皇子的性格,你們認為他會放過突厥,放過突厥可汗始畢嗎?”

契丹首領咄羅沒有說什麼大話,也沒有許諾什麼,他說的都是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瞭解的一些事情。

畢竟契丹領地靠近遼東,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對楊銘多多少少都是瞭解的。

尤其是楊銘在高句麗做的一些事情,他們是非常清楚的。

而且從楊銘做的一些事情上,他們也知道楊銘的性格,那就是強勢,狠辣,不吃虧。

這次突厥可汗始畢組織草原聯軍攻打幽州,絕對是把楊銘得罪死了。

所以哪怕草原聯軍和大隋戰爭結束之後,楊銘也是不會放過突厥,放過突厥可汗始。

而且根據現有的資訊,以及契丹首領咄羅說的一些訊息。

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都認為草原聯合和大隋戰爭的最後勝利者是大隋。

畢竟他們可是知道楊銘已經進入草原了,還是帶領三千大雪龍騎進入草原的。

這三千大雪龍騎就消滅了突厥十萬鐵騎。

這......這是何等恐怖的戰力。

如今草原各部落的大部分鐵騎都在漁陽城下,這草原還不是任由三千大雪龍騎肆虐。

更不要說,他們契丹還準備出手了。

這草原各部落大亂,漁陽城下的草原各部落首領怎麼可能不撤兵啊。

草原各部落首領撤兵。

那麼單靠突厥進攻幽州,突厥可汗始畢還會繼續攻打幽州嗎?

要知道突厥稱霸草原就是憑藉五十萬突厥鐵騎。

這是突厥的五十萬突厥鐵騎損失慘重,那麼突厥還會是草原霸主嗎?

而且草原各部落看見突厥損失慘重,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想法呢?

其他的部落不說。

靺鞨,室韋,絕對會對突厥出手的。

這一點,契丹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都是清楚的。

所以他們思考了一下,然後就紛紛開口說道。

“首領,我支援部落投靠效忠大隋三皇子,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首領組建六萬契丹鐵騎。”

“首領,我也支援部落投靠效忠大隋三皇子,既然我們都認為草原聯軍打不過大隋三皇子,投靠效忠大隋三皇子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首領,我也支援部落投靠效忠大隋三皇子,而且我認為這是我們契丹的機會,一個壯大部落的機會。”

“首領,我也支援部落投靠效忠大隋三皇子,我也認為這是我們契丹機會。”

......

契丹首領咄羅和大賀博延聞言之後,互相看了看,然後兩人同時嘴角上翹露出了一個微笑。

他們實在沒有想到,這麼輕易的就獲得了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支援。

契丹首領咄羅還調遣了自己的親衛鐵騎,準備殺雞儆猴,可完全沒有用上。

其實契丹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都不是笨蛋,他們在瞭解了眾多訊息之後。

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草原聯軍和大隋的戰爭,草原聯軍會輸,大隋會贏。

竟然早已經猜到戰爭的結局,他們當然會投靠勝利的一方。

這樣他們契丹部落才會獲得巨大的好處。

還有一點就是遼東鐵騎一戰打殘契丹,讓這些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害怕了。

也對楊銘恐懼了。

他們擔心要是不支援契丹首領咄羅投靠效忠楊銘的事情。

楊銘說不定會派遣遼東鐵騎來攻打他們契丹。

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們都看見了王帳外的親衛鐵騎了。

也知道契丹首領咄羅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他們可不想用自己的腦袋去試試契丹首領咄羅的彎刀快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