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向楊也,眼中散發著求助,道:“先生,這上面所記載的歷史是假的對不對?朕怎麼可能只剩三年壽命,朕的大秦怎可能延續不到十五年就亡國!”

楊也看著嬴政,不知怎的心底竟升起了一絲失望,想他嬴政乃是始皇帝,大秦帝國之主,怎就因為看了點歷史就亂了分寸了。

周圍眾人,也從未見過這般樣子的嬴政,所以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好。

“陛下,你若冷靜不下來,那我拒絕回答你任何問題。”楊也終是開口提醒了一句。

嬴政好歹是一代帝王,之前因為太過激動,所以一時間沒控制住,就亂了方寸。

但在楊也的提醒後,嬴政一回過味,便迅速就恢復了平靜,重新變成那位不怒自威,喜怒不形於色的始皇帝。

“抱歉,先生,是朕失禮了。”嬴政感覺臉上火辣辣的,實在為之前自己方寸大亂而感到丟臉。

楊也淺笑一聲,道:“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皇帝也是人。”

嬴政依舊覺得很丟臉,但好歹是恢復了平靜,於是他再次發問:“先生,此物上面所記載的歷史都是真的嗎?”

楊也以問代答,反問道:“大秦建立之前秦國的歷史,陛下不是驗證過了嗎,可有發現造假了?”

嬴政微微搖頭道:“未有發現造假之處,哪怕是某個史實不明確,也都標註清楚出自何處,註明未經證實。”

楊也又道:“既然如此,那陛下又何必多此一問,你心裡早就已經有了答案。”

嬴政一臉苦笑,然後直言道:“朕只是不願相信,或者說朕有些不甘心,朕的大秦本該延續萬萬年的。”

楊也平淡地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夏以家治天下,延續了四百多年,商以祭祀治天下,延續了五百餘年,周以禮樂治天下,延續了近八百年,這世上就沒有能延續萬載的王朝。”

嬴政再次一臉苦笑道:“可是朕的大秦只延續了不到十五年,連夏商周各朝的零頭都不夠,莫非真實行郡縣制真是錯的?”

楊也搖頭,他不是歷史學家,可不懂那麼多東西,不過至少有本華夏通史在,這種事情就讓嬴政自己去研究好了。

於是他立刻把問題拋回去給嬴政,道:“陛下該回去將華夏通史全部看完,到時候就知道郡縣制到底是對是錯,現下斷言還為之過早。”

“朕明白了。”嬴政點了點頭,接著又問,“先生,那朕若想改變大秦的命運,不知是否有可能?”

嬴政是想讓楊也幫他的,畢竟楊也很有手段,至少在武力上可以震懾一切。

但是想起楊也那不願參與朝政,只想閒雲野鶴的性子,最終嬴政沒把招攬的話說出口,而且他也不確定自己真有資格招攬楊也這樣猶如神明般的人物。

楊也聽著嬴政的詢問,緩緩開口回答,道:“從某種意義來看,陛下不是已經在改變大秦的命運了嗎?”

嬴政有些疑惑,趕緊問道:“不知先生何意,真已經在改變大秦的命運了?”

楊也緩緩點頭,提醒道:“陛下現在已經恢復康健,若無意外,再活個至少二十年不在話下,所欠缺的,不過是個合適的繼承人罷了。

不過陛下威服四海,但您的繼承人貌似都不合格,扶蘇不合適,胡亥更不合適。”

提到嬴政的繼承人,尉繚和王翦,還有章邯和蒙毅都不由得瞳孔一縮,避猶不及。

尤其是王翦,他更是恨不得想要直接離開,生怕聽多了會給家族招來災禍。

而嬴政則是一臉苦相,道:“先生說的是,扶蘇不適合,胡亥更不合適。”

說這話時嬴政是硬著頭皮說的,他原本很看好扶蘇,至少扶蘇是他一眾子女中最出色的。

可剛看過大秦的歷史之後,他才明白扶蘇確實不堪大用。

現在嬴政才會意過來,為什麼楊也會問扶蘇,如果接受到賜死詔書他會怎麼做?

敢情人家早就看過大秦的相關歷史了,所以才會那樣問。

王翦、尉繚、章邯、蒙毅甚至包括嬴陰曼在內,都不由得震驚不已,他們想不到嬴政竟然承認了。

如果說嬴政承認胡亥不適合當繼承人,那他們一點都不會感到意外,但現在嬴政承認是的扶蘇也不適合啊!

扶蘇是誰,是嬴政一度看好最適合的繼承人,連百官都確信如無意外的話,扶蘇將會是繼嬴政之後會繼承皇位的人。

可現在嬴政竟然一言就將扶蘇給否定了,如何不讓周圍眾人震驚。

但這是嬴政自己說出來的,又有誰敢反對。

嬴政又看向楊也,詢問道:“先生可有看好朕所有子嗣中的哪一位?”

楊也明白嬴政的意思,嬴政這是有要將子嗣跟楊也繫結想法。

在嬴政看來,只要繼承人能夠跟楊也繫結,那麼有楊也在的一天,大秦就不可能會滅亡。

楊也搖了搖頭,道:“沒有,陛下的子嗣中在我並沒有看好的,若非得說出一個,我覺得也就陛下的子侄嬴子嬰勉強合格吧,想來陛下也看了通史中子嬰的表現了。”

嬴政雖不願承認,但終究是不得不承認,道:“確實,子嬰的表現,比我一眾子女要好太多,真的一眾子女中,哪怕有一點血性,也不至於半點反抗都沒有,最終全落得悽慘的下場。”

楊也卻說道:“那不都是陛下造成的咯,是陛下將他們保護得太好了,以至於讓他們失去了應有的血性。

陛下但凡讓他們稍微在戰場上歷練一番,也不至於最終他們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嬴政嘆了口氣,道:“先生說的是,可現如今朕已經一統六國,除了南境百越和北境匈奴外,哪還有仗可打,但是無論南境還是北境,可都不適合他們去歷練。”

聽嬴政這麼說,楊也頓時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嬴政不願自己的子女去北境歷練,是擔心拖後腿,而且北境已經有扶蘇在歷練了,再弄幾個去,豈不是在添亂,打亂他想把北境兵權給扶蘇的意願。

而南境嘛,都是煙瘴之地,嬴政的子女根本吃不了那樣的苦,何況南境軍隊有點做大的趨勢,送子女去南境歷練,不就等於送去了質子。

思來想去,嬴政頓時有些苦惱,甚至懷疑自己統一六國是不是同意太快了,把仗都打完了。

一陣意味深長地笑之後,楊也隨手一翻,一份世界地圖出現在了手中,旋即他對嬴政道:“誰說現在已經無仗可打了,陛下不如先看看這份世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