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嬴陰曼之後,楊也又開始了忙前忙後。

費了好一番功夫,他把自己的物件都安置妥當後,算是正式完成了此次喬遷。

接下來三日裡,楊也都是輕鬆度過。

值得一說的是,呂氏姐妹在這三日裡,終於修煉出了一絲內氣。

楊也履行承諾,分別給了這姐妹二人一顆血菩提,並且在他的幫助下,呂氏姐妹二人快速煉化了血菩提,獲得了六十年功力。

除了呂氏姐妹的事情外,在過去三日裡,楊也刷了三十個影片,可惜並沒有得到好東西。

不過本來答應給虞姬找的琴,卻是到手了。

那是楊也刷了一個電視劇《琅琊榜》裡面的剪輯片段,主要內容是講述蕭景睿的身份會在那個生日宴上曝光。

不過期間宮羽曾彈奏了一曲《鳳求凰》來慶祝,她彈奏樂曲所用的那把焦尾古琴,在影片結束之後,直接具現了出來。

除了那張焦尾古琴之外,楊也還在一個影片中獲得了一千斤紅薯。

一千斤紅薯,已經足夠用來培育紅薯母株,待得母株長出成熟的紅薯藤,就能用來不斷扦插法進行種植更多的紅薯。

焦尾古琴、一千斤紅薯,只此兩種東西外,楊也三天刷的三十個影片再也沒給他得到任何好東西。

不過楊也倒也並不會感到失望,畢竟來日方長。

此時,楊也在了後院涼亭下悠閒地品著曾經獲得的武夷山大紅袍。

忽然間,府內小廝來報:“啟稟家主,宮裡來人了。”

楊也聞言,當即把剛泡好的一杯茶一飲而下,將茶具放下,然後才說道:“你去把人帶到會客廳,讓後廚備好瓜果點心送去,我稍後就到。”

“唯。”那小廝應了一聲後轉身離去。

楊也稍微收拾了一下茶具,然後才不緊不慢地往會客廳而去,但是為了讓那些人多等一會兒,他還故意繞了一下路。

等待楊也來到會客廳時,宮裡來的人已經等了有好一會兒。

好在楊府的瓜果點心目前在整個大秦是獨有的,宮裡來的人吃爽了,所以多等一會兒也並不在意。

走進會客廳後,楊也才發現來人是嬴政和嬴陰曼,楊也有些無語,為什麼這對父女走到哪都一起,還是說來他府上總喜歡一起來。

另外還有兩個中年男子,一個是儒生打扮卻不失英武,明顯是個武人,另一個同樣是儒生打扮,但是卻有些文弱,應該來是真文人。

走上前去,楊也正準備對嬴政拱手一揖施禮,但嬴政卻先起身拱手道:“嬴政見過先生。”

嬴陰曼已經習慣了,所以不覺得怎樣。

但是跟來的兩名男子卻是倒吸了口涼氣,也跟著站起身來。

“此人是誰,為何陛下對他如此崇敬?”那名看著稍微文弱些的男子暗暗思忖,內心思緒如狂風驟雨般交加不斷,讓得他有種思維炸裂的感覺。

另外那名看著較英武的男子,比之那文弱男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只不過在家裡時,他曾聽弟弟交代過,對楊也要尊敬,所以他雖也因為嬴政對楊也的這般態度感到震驚,卻沒像前面那文弱男子那般誇張。

至於他弟弟是誰,自然就是蒙毅了,而他便是大秦大名鼎鼎的蒙恬蒙大將軍。

另外那文弱的男子,則是大秦當今的丞相李斯。

楊也見嬴政先施禮,心裡總感覺怪怪的,不過想到嬴政對於長生的渴求,卻又瞬間理解了嬴政的這般態度。

當下楊也也拱手施了一禮,道:“見過陛下。”

又看向嬴陰曼,道:“見過陽滋公主!”

再看向另外兩名從未見過的中年男子,道:“這二位是?”

李斯和蒙恬自然不會等著嬴政或者嬴陰曼去介紹他倆,所以立刻自行介紹了起來。

“在下李斯,見過楊先生!”李斯搶在蒙恬之前先開口。

蒙恬在內心鄙夷了一下李斯,然後對楊也拱手施了一禮,道:“蒙恬見過楊先生。”

楊也對二人抱了抱拳,微笑道:“原來是李相和蒙大將軍啊,失敬失敬!”

旋即他又看向嬴政,道:“陛下、公主,還有二位,我們坐下慢慢聊。”

於是眾人紛紛落座。

接近著,楊也才再次開口,道:“陛下此次來,是為了療毒吧?”

見楊也這般開門見山,嬴政也就不矯情了,他他直言道:“確實為療毒之事,但這只是其中一事。”

“噢...還有其他事?”楊也好奇道。

“然也!”嬴政點了點頭道,“另外一事,是為了給先生補償,上次扶蘇回宮後,曾把先生之言告知與朕,朕思來想去,又跟李相商量了一番,覺得先生所言確實在理。”

說著,他還看了看李斯,接著又道:“先生之言,讓朕和丞相都看到了秦法之弊端,朕與李相商量之後,覺得在秦法上得加上一條。

就是如遇到冤假錯案,被冤枉之人得以伸冤之後,應該獲得相應賠償,如此才公平。”

聽著嬴政的話,楊也只是淺笑一番,說道:“陛下,你所言之事該在朝堂上說,而非對我說,我不過平民一個,對秦律如何並不關心。”

可是聽了楊也的話,嬴政的思維卻好像一下子開啟了好幾道枷鎖一般,讓他意識到了一點。

當下嬴政又再次起身,對楊也施了一禮,道:“多謝先生提醒,先生的話讓朕意識到,怕是大秦大多數的子民,應該都如先生這般不去關注秦律。

可是若不關注秦律,又如何會去遵守秦律,先生之言讓朕想到了需要改正之處,但到底如何改正,朕卻一時間想不到辦法。”

楊也聽著嬴政的話,頓時有點懵逼,這嬴政怎麼像狗皮膏藥一般,想到什麼就往上湊。

可他楊也真沒有提醒嬴政啊,楊也所表達的只有字面意思,並沒有什麼隱喻在其中。

“真是服了嬴政這老六。”楊也在內心嘆了口氣。

接著他為了維持人設,只好裝下去了,但是裝下去就得繼續忽悠。

於是他對嬴政道:“想要從根源上解決大秦子民不關注秦律的問題,那就需要開民智。”

“開民智,先生何意,讓大秦子民遵守律法,跟開民智有何關聯?”嬴政一時間還轉不過彎來,但是李斯卻好似聽明白了一下。

不過作為一個善於察言觀色的臣子,李斯不會去搶嬴政的風頭,所以他並沒有說話,而是在一旁靜靜聽著,讓嬴政自己去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