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的聲音落在偏殿石磚上,不重,卻帶著帝王特有的威壓。

劉明伏在地上,指尖悄悄攥緊了衣袍下襬,懸到嗓子眼的心反倒稍稍落了半分。

至少陛下沒有直接定他的罪,反而點出了黃巾與幷州這兩處要害。

劉明也是品出了他話裡更深的意味:

黃巾要平,匈奴要防,這兩樁差事都得壓在他身上。

更要緊的是,陛下是想讓他守在幷州,牢牢看住北疆的匈奴,只要他不回中原、不沾權力,這份“忠心”才夠可信。

劉明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波瀾,聲音愈發懇切,字字都帶著沉甸甸的鄭重:“陛下所言極是!

臣深知手中兵權皆為陛下所授,若能得陛下垂信,臣願即刻提幷州之兵鎮守北疆,以陣前白骨為誓,絕不讓匈奴鐵騎南下半步。

待北疆徹底安穩,臣再回身揮師中原,清繳黃巾餘孽、奪回大谷與虎牢兩關。

屆時,臣定以血肉之軀護大漢疆土,以實打實的軍功證臣之忠心,縱粉身碎骨,也絕不辜負陛下的託付!”

御案後沉默了片刻,劉明能清晰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每一次都重重砸在胸腔上。

過了許久,才傳來劉宏起身的腳步聲,那聲音由遠及近,停在他身側。

他正想抬頭,卻見一雙雲紋錦靴映入眼簾,緊接著,一隻溫熱的手輕輕扶起了他。

“起來吧,愛卿!”劉宏的語氣緩和了不少,方才的陰冷散去大半,甚至帶了點長輩對晚輩的溫和。

“朕也知你這些日子在陽渠拼殺辛苦,若真要疑你,也不會深夜把你叫來,說些掏心窩子的話。

是挺掏心窩子的,都快拿把刀架我脖子上了,再說你這翻臉比翻書都快。

劉明內心吐槽,臉上露出微笑。

劉漢帝劉宏語氣突然陰森起來。

“只是這漢室宗親的身份,既是榮耀,也是枷鎖。

當年劉旦之事,是朕心裡的一根刺,不得不問清楚,難道愛卿想嘗試藩王之亂嗎?嗯?”

劉宏的話,就像拿著一個冰作的刀在他脖子上輕輕的撫摸,每一下,冰冷刺骨。

“臣,不敢,臣的願望是大漢和平,大漢聖安,陛下千秋萬代!”劉明否定一下,再諂媚起來。

“太難了,誰家主角更裝孫子是的,但是我的說的話,也沒毛病!你好,我好,大家好,這就是文字的魅力,一語雙關”

“嗯。”

劉宏拍了拍劉明的肩膀,隨後轉身走回御案後坐下。

顯然是符合他的想法,也讓他站了起來。

劉明起身時,額前的冷汗還未乾,他垂著眼不敢直視劉宏。

“這樣的話,就授予你護匈奴中郎將一職,也是朕的一番心意。

如今黃巾佔著大谷、虎牢兩關,洛陽南線吃緊,可北邊的匈奴也沒閒著,總在幷州邊境挑事。

你去幷州,一來能鎮住匈奴,二來也能從幷州調兵,日後若要攻打兩關,也多了條後路。”

說到這裡,劉宏話鋒又轉,眼神裡多了幾分算計:

“不過你要記住,在司隸我會安排曹操任職,到時八關的事,你得和他多商量著來。

朕知道你們倆都是能臣,但也怕你們各執己見、誤了大事。

至於幷州……那裡的勢力盤根錯節,你初到任上,切記穩紮穩打,別剛鎮住了匈奴,又惹惱了地方勢力,明白嗎?”

劉明心中一凜。

陛下這是把話挑明瞭,既給了他兵權,也把制衡的手段擺到了檯面上。

屬於給個大棒和一個甜棗,大棒完事了,甜棗也是喂上了。

而且用曹操牽制他在八關的權力,用幷州約束他在北疆的動作,層層巢狀,半點不給人鑽空子的機會。

他連忙躬身應道:“臣謹記陛下教誨,日後行事定當謹慎,凡事多向陛下奏請,與曹校尉、幷州勢力好生商議,絕不敢獨斷專行。”

劉宏見他領會了自己的深意,臉上終於褪去了先前的審視,露出幾分鬆弛的笑意。

他端起一旁的瓷茶盞,指尖摩挲著溫潤的杯沿,淺抿了一口煎茶,語氣也隨之放緩的說。

“你明白就好。

今夜召你入宮,一來是想問清你心中所思,免生不必要的猜忌。

二來也是把這差事裡的關節給你說透,省得日後行事碰壁。”

他放下茶盞,目光掃過劉明略帶疲憊的神色,又道:“眼下天色不早了,你剛隨大軍回洛陽,一路奔波也該好好歇息。

明日……你怕是還要去太醫院看看薛仁貴他們吧?”

這話突然提及薛仁貴,倒讓劉明微微一怔。

他隨即反應過來。

陛下連他牽掛將領傷勢的心思都一清二楚,顯然對他的行蹤、乃至日常心緒都頗為關注。

這份“知曉”,與其說是體恤,不如說是隱晦的威懾。

你的一舉一動皆在朕的眼皮底下,切莫生出不該有的小心思。

劉明心中又是一緊,連忙躬身答道:“謝陛下體恤!

臣明日確實要去太醫院,探望諸位重傷的將軍,盼著他們能早日痊癒,重回陣前。”

“嗯,去吧。”

劉宏擺了擺手,語氣又恢復了往日裡那份慣有的慵懶,彷彿方才的凝重與試探都只是錯覺。

“讓小黃門送你出宮,往後若有要事,不必拘著時辰,隨時入宮奏報便是。”

這話的意味再明顯不過。

既是明確了他“近臣”的身份,也是暗中提點他,也讓張讓和何進兩人知曉。

他是陛下親自關照的人,張讓、何進等人縱有派系爭鬥,也該清楚兩人的立場,莫要隨意將他牽扯進張讓等人的紛爭裡。

劉明不敢再多言,躬身行了一禮,緩緩退出偏殿。

剛踏出殿門,夜風吹過臉頰,帶著宮苑裡草木的微涼,他才驚覺後背的衣袍早已被冷汗浸透,貼在身上,又涼又沉。

方才殿內的君臣對話、帝王的每一句試探與暗示,此刻仍在腦海裡盤旋,讓他愈發清晰地意識到。

這份“重用”的背後,是如影隨形的制衡與審視,往後的每一步,都需走得愈發謹慎。

他抬頭望著洛陽宮上空沉沉的夜色,只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劉宏的信任從來不是無條件的,那兩份官職背後,是帝王的試探、制衡,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若一步行差踏錯,不僅自己性命難保,恐怕還要連累薛仁貴等人。

小黃門提著宮燈走在前方,燈光映著腳下的石板路,明明滅滅。

劉明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雜念。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治好薛仁貴等人的傷,再穩住幷州的局面,至於八關與黃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用實打實的功績,慢慢打消劉宏的疑慮,也為自己、為身邊的人,掙出一條安穩的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