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天幕昭武撼良謀,楚項狂言覆秦志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暗月之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為什麼。
彷彿,大秦似乎因為昭武帝的緣故,一切都在這時候有了變化。
沒有昭武帝的出現,大秦就會按部就班,走向徹底滅亡。
但是,張良從天幕上官吏眼眸中,見到了不同於如今大秦官吏的生機勃勃。
年輕的帝王,重塑乾坤,打造了他所追求的「王道樂土」,更為清明,而且還要強盛的大秦。
讓韓國復立,能夠實現他心中的「王道樂土」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他為此奮鬥,到底是因為自己的理想,還是…答應了父親和祖父復國的執念。
張良陷入了茫然,黃石公則抬起頭,望向天幕。
“上古聖君,莫過於昭武帝。”
片刻後,黃石公發出了悠長的感嘆聲。
看似渾濁的眼眸,綻放出猛烈地光華。
“老師,他是贏氏子孫,是暴秦的皇帝!”
聽到黃石公的評價,張良最先忍受不了。
“暴秦是無道之國,怎麼可能有如此君主,若我要復韓,便是要傾覆這無道之國。”
“可,若他是聖君,子房所求的,豈非成為了逆天而行的鬧劇。”
張良感受到了痛苦,復國的理念,還有輔佐聖明君主的理想,兩種情緒,在不斷地交織一起。
對於自己弟子的情緒,黃石公自然看的透。
他輕撫著長鬚,目光從天幕收回,落在了張良身上。
“子房,抬起頭來,看著為師,你且告訴我,你所追求的『王道』,其根本為何?”
張良一聽愣住了,下意識的回答道,“是仁政,是愛民,是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免受暴政之苦。”
大秦的統治,在他的眼中,本就是暴政。
“可,天幕的昭武所行的是暴政,還是『王道』呢?!”
昭武之術,王霸道雜之並行。
張良回憶起昭武盛世的畫面,還有後世史書的評價,低頭不語。
沛縣,縣衙。
主簿蕭何放下了手中的竹簡,望向了高懸於天的奇景。
此時,他的眼中精光閃爍。
原本他比起誰都看的清楚,秦國這條破船,遲早會分崩離析。
所以哪怕在沛縣做的再好,蕭何都想方設法的拒絕了前往中央調任的機會。
等著天下大亂,自己挑選合適的明主,取而代之。
可天幕的出現,徹底顛覆了蕭何原本的判斷。
“昭武帝…”
蕭何低聲語道,那張古井無波的臉上,第一次浮現出強烈的情緒波動。
“咸陽啊…或許是時候去看下了。”
看下那位皇帝,是不是天幕所說的,如此英明神武。
…
鹽鐵都尉府。
贏辰則是看著那個慷慨激昂、光芒萬丈的足跡,只覺得頭皮發麻。
尤其是那《大漢帝國》什麼鬼,後世的未來還出了一個類似於《高堡奇人》的架空劇?!
這麼吹自己,他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史書存在為尊者諱,而自己經過資訊大爆炸的時代。
加上秦末亂世的危機,快速成長起來。
贏辰覺得,自己實現天幕中的豐功偉績無可厚非。
只是,關鍵的是他現在還沒有成長到天幕‘自己’的那一步啊。
這天幕一吹,他老爹嬴政怎麼想?
為了讓好大兒當好‘牛馬’,肯定會再用出一些手段。
自己,又還過不過了。
“這天幕,簡直是要把我往死裡坑啊。”
贏辰嘆息了一聲,心情瞬間就變得微妙了。
與此同時。
天幕上的畫面,再次變化。
畫面中,呈現出關中大旱,赤地千里的景象。
昭武帝隊伍隨行,視察如今關中狀況。
而昭武帝在一處村落停下,發現一位老農帶著全家,對泥塑的神像三叩九拜。
皇帝的表情,意外就變得陰沉許多,隨行的官員,沒有想到會遇到這種場景。
“這就是你們告訴朕,天下無事?!”
帝王的憤怒,讓身後的官員都不約而同的跪了下來。】
“陛下息怒!!!!”
官吏們不敢怠慢,皇帝跑出的問題解決不了。
那麼,對於皇帝來說,接下來就是要解決他們了。
見此情形,贏辰意外沉默下來,他從馬車下來,來到了老農身邊。
老農看到黑色龍袍的貴人,哪能認不出贏辰。
“陛下……”此時,老農說話都打著哆嗦。
“老丈,求神拜佛,可曾求來雨水?”皇帝走上前來,親自扶起老農。
“陛下,求不來啊…再不下雨,我等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老農滿臉愁苦,泣聲而道。
贏辰的目光緩緩掃過那片龜裂的土地,又落在老農瘦削的面龐上。
“蒙毅。”他轉頭喚道。
“臣在!”蒙毅立刻應聲上前。
“即刻派人丈量此處田畝,調關中倉粟三千石賑濟,先保活命。再召工匠,三日內開挖引渠之處,不得有誤。”
“遵旨!”
老農的手指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卻又不敢直接觸碰皇帝的衣袖,只是用粗糙的手背抹去眼角的淚。
贏辰俯下身,直視著他的眼睛,語聲沉沉:“記住,朝廷在,你們就有人撐著。天若不降雨,我便同你們一道去質問它,為何負了黎民。”
“陛下……”老農的嗓音哽住,重重磕了一個頭。
隨行官吏跪伏在地,不敢抬頭。
贏辰收回視線,轉身上馬,聲音冰冷:“回咸陽,督工部,調農部,三月之限——誰敢延誤,拿腦袋來見!”
眾人齊聲應下。
天幕之下,那一抹黑色龍袍的背影,瞬間變得偉岸高大。
…
楚地,項府。
“昭武這豎子,只會使此等收買人心的卑劣手段。”
項梁氣的將手中的酒樽猛地砸在地上,厲聲怒罵。
“哼,大丈夫當以力爭鋒,叔父,待我起兵,必定會覆滅大秦,光復楚國。”
項羽安撫著暴怒的項梁,眼中微妙的情緒流轉。
“彼自可取而代之!”
“好,不愧是我項家麒麟兒。”
項梁大喜,看向項羽赫然而道,“項家之願,必定能夠在羽兒你的手中實現。”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天幕中講過項羽的事蹟,雖然只是簡單略過。
但項梁清楚,自己不在的話,那麼項羽就會是項家唯一挑大樑的了。
而天幕亦證明,項羽是昭武帝的大敵,這點就足以讓項梁傾盡全力培養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