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國慶獎勵,器械研發能力翻倍!
我人在現代,覺醒古代醫院系統? 風塵仙 加書籤 章節報錯
10月7日。
仁心醫院。
院長辦公室內。
助理趙嵐,正在向陳宇彙報工作。
她緩緩彙報道:“陳院長,醫院9月24日中秋節至今,醫院兩個星期的門急診量漲幅資料,已經全部出爐。
9月24日,仁心醫院門急診量,首度破萬,成為蘇城第三家門急診量破萬的醫院。
9月28日,仁心醫院門急診量,達到10500人次,達到蘇城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平均門急診量水平。
10月1日,仁心醫院門急診量,達到11000人次,達到蘇城市立醫院的平均門急診量水平。
10月3日,仁心醫院門急診量,達到11500人次。
10月6日,仁心醫院門急診量,達到12000人次。
如果能保持這個增長趨勢。
興許在年底之前。
仁心醫院門急診量,能達到2萬人次!”
“很好!”
陳宇滿意的點點頭。
現階段,全國平均門急診量突破2萬人次的醫院,只有鄭城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家。
仁心醫院的規模,比對方要強得多。
只要不斷加強宣傳。
用不了多久。
仁心醫院的平均門急診量,有望超過鄭城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陳宇看向趙嵐,問道:“趙助理,你覺得仁心醫院最近門急診量飛速增長的原因是什麼?”
面對院長的考教。
趙嵐緩緩說道:“我個人覺得,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醫院的醫生們,完成一系列高難度手術,憑藉醫術,打響了仁心醫院的知名度。
第二,醫院宣傳科,不計成本的對外加強宣傳,使仁心醫院在社會上的名氣越來越大。
第三,仁心醫療頻道上線後,醫療劇、醫療綜藝、醫療新聞,都在潛移默化加強人們對仁心醫院的印象。
第四,仁心醫院國慶晚會,舉辦的非常成功,吸引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第五,我們在梧江區各個鄉鎮,都推出免費班車,能讓各鄉鎮患者免費乘車直達仁心醫院。
結合以上種種。
仁心醫院隨著時間的推移,門急診量自然會水漲船高!”
聞言,陳宇笑了笑。
梧江區常住人口是153萬人。
蘇城常住人口是1266萬人。
整個城市的大型醫院就這麼多,哪怕經過分流,讓仁心醫院日均門急診量破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日均門急診量破萬,是蘇城市立醫院和蘇城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極限,遠非仁心醫院的極限。
念頭至此。
兩道電子音,接連在他腦海裡響起。
【警告!警告!警告!】
【您的醫院,醫療器械質量,超過古代所有醫院!】
聽到這裡。
陳宇眼前一亮。
他盼著系統發放的國慶獎勵,已經很多天了。
沒想到在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系統獎勵才到賬!
陳宇看向趙嵐,吩咐道:“趙助理,你先去忙吧!”
“是,院長!”
趙嵐點點頭,轉身離去。
陳宇看著趙嵐離去的身影,思維開始發散。
系統的電子音,說仁心醫院的醫療器械質量,超過古代所有醫療器械。
這一點,其實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就拿明代醫療器械來舉例。
20世紀70年代中期,考古界挖掘出一座古墓,出土一套醫療器械。
古墓的主人,是元末明初的中醫外科名家夏顴,他品行端正,博學多才,精於瘡癤外科,重視病人的藥物調理並能自制藥膏、藥丸,明於醫療鹼艾之術,後人稱頌雪洲學博行善,施醫惠貧,以針濟人。
這套醫療器械,涵蓋柳葉刀、平刃式外科刀、組織剪、線剪、淋洗壺等工具。
再放眼古代西方醫療器械界。
醫療器械涵蓋打預防針器、取子彈器、顱骨鑽孔器、截肢刀、截肢鋸、螺絲開口器、扁桃體鍘刀、結石萃取器、反剪刀、牙鑽、牙科鑰匙、顱骨鋸、舌頭絞勒器等工具。
但在現代來看,也就那樣。
其他暫且不說。
光是現在的仁心醫院,就擁有256排CT、PET-CT等高階裝置。
256排CT,被稱為“革命型CT”、“CT界的航母”,融合當今CT領域頂尖科技於一身,具有覆蓋範圍寬、速度快、影象質量更高畫質、輻射劑量更低、能譜和掃描舒適性等多方面的優勢。
這臺裝置,能為患者帶來更加方便、快捷、精準、安全的醫學影像服務,節省就醫時間,提高醫療效率,改善患者體驗,增加確診疾病的準確度等優點。
再拿PET-CT來舉例。
PET-CT,既具有標準CT的功能,更有微量同位素示蹤功能,能追蹤到全身代謝的異常,從根源發現問題,是真正意義上的“腫瘤雷達”。
患者在這臺機器上做檢查,拿到手的檢查報告更加清晰,對身體裡的隱患一目瞭然。
它不光可以進行腫瘤診斷,冠心病診斷,還能診斷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癲癇、抑鬱症等腦代謝疾病。
遍觀古代所有醫療器械,都沒有比256排CT、PET-CT更牛的醫療裝置。
這時,腦海裡的電子音繼續傳來。
【經判定,您的醫院,醫療器械質量,達到本系統上限!】
【叮!恭喜宿主解鎖成就:救死扶傷!】
【叮!恭喜宿主獲得獎勵——器械研發能力翻倍光環!】(備註:醫院器械研發人員,能力翻倍!)
話音落下。
陳宇深吸一口氣。
系統的國慶獎勵,非常豐厚。
【器械研發能力翻倍光環】,用處極大。
眾所周知。
先進的醫療裝置,能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也能減少很多意外。
夏國醫療器械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約15年的技術差距。
比如在血管支架、人工血管、顱內動脈瘤栓塞器械等10餘種臨床必需高值耗材領域,進口依賴度普遍超過90%。
比如在手術機器人領域,米國直覺外科公司的達芬奇機器人,佔據全球80%的市場。
比如在高階影像裝置領域,3.0T及以上高場強MRI裝置國產化率極低,PET-CT雖實現國產化,但關鍵部件仍依賴進口。
以達芬奇外科機器人為例。
這臺機器人,在國內售價2265萬元一臺,開個機就要花6萬元,每年保養維護費用120萬元。
如此高昂的價格,令人觸目驚心。
儘管如此。
國內許多醫院,還是斥巨資購買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否則很多高難度的手術都做不了。
夏國醫學界,只能眼睜睜看著錢被米國公司掙走。
另外,夏國數十萬家醫療衛生機構裡。
60%的醫療儀器裝置,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產品。
15%的醫療儀器裝置,是20世紀70年代前後的產品。
產品的更新換代,需要很久很久。
醫療裝置落後。
夏國的整體醫療水平,自然很難提升。
而現在……
仁心醫院擁有【器械研發能力翻倍光環】加持。
醫療器械研發的過程裡,他們的研發能力會得以翻倍。
光環加持之下。
他們就能研發出最先進的高階醫療器械,讓仁心醫院擁有最先進醫療器械的同時,也助力夏國成為醫療器械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