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神醫劉文泰,朱佑樘之死!
朱棣:我家老四,學我靖難造反 李軒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洪武朝三十一年的時間啊!
文官集團早就站穩腳跟了,怎麼可能還會在乎朱棣皇帝。
要不然的話,後面也不會敢直接殺皇帝。
朱棣這時候,也認為自己能活二十多年,還真是離譜。
海禁是他要開的。
若不是派鄭和下西洋,也不會有後續的事情。
甚至連老四都不一定能出海。
遷都也是他拍板確定的事情,若是文官集團真的恨。
那麼他這位永樂皇帝,才應該是最該死的。
為什麼對方不殺他!
朱棣有些想不明白。
如今也只能歸咎於武力威懾,讓文官集團不得不處於“服從”的位置。
畢竟文官集團的勢力其實是慢慢壯大的。
而這時候,天幕給出了另一種原因!
【至於說張氏為什麼會被懷疑,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
【還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孫氏的手段其實就是張氏教導的,既然大家都認同孫氏在朱瞻基這件事上不乾淨,是為了剷除異己,但張氏自然同理!】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有理由懷疑,朱祁鎮廢除殉葬制度,是不是也發現了爺爺跟父親的死,跟這有關係!】
【我們再將注意力放回到朱佑樘的身上,這位明孝宗顯然就吸取了經驗,又或者是經過了大乾一行,這位仁兄雖然是皇帝,可一生之中卻就娶了一個媳婦,生了兩個兒子。】
【只生了兩個兒子就算了,其中的小兒子出生沒多久就早逝,唯獨剩下一個兒子,也就立刻確定了下任皇帝身份!】
【剩下來的這個兒子也是鼎鼎大名了,他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而朱佑樘的皇后張皇后,則是長命的活了下來,甚至連兒子死了,她都還活著!】
【這就是大明詭異的地方,皇帝早死,皇后長壽活下來,然後開始執掌後宮!】
【當所有的事情都是巧合的時候,那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了!】
天幕的最後一番話,讓朱棣有些後怕。
鼎鼎大名,這四個字讓朱棣對朱厚照並不是很看好。
不過,朱棣顯然沒有再將注意力放在朱厚照身上。
反而是對朱佑樘只娶一個女人感到好奇。
說實話,一生只娶了一位皇后,這在整個歷史之中都是非常少見的。
到底是兩個人的感情深厚,還是朱佑樘想到對付文官的辦法。
只有一個女人,皇后自然也就無法被收買了。
反而是加強了皇權的穩固。
只是對朱佑樘只有個兒子的事情,朱棣還是感到擔憂,若是這個兒子突然死了,那豈不是大明沒有皇帝了。
朱棣思索片刻,回答剛才朱元璋的問題!
“爹,這群人或許不是不想殺我,而是辦不到!”
說話間朱棣語氣裡充滿了自信。
“天幕不是說了嗎,老大跟大孫子的死其實都是身邊人動手的,我又沒有身邊人,他們當然無從下手了!”
對於幾個兒子,朱棣是非常信任的。
至於說後宮的女人,雖然他平日裡也會有所需求,可從來沒有再次付出過任何的感情。
文官集團自然也就無從下手。
“可朱佑樘還是死了!”朱元璋的話,讓朱棣冷靜下來。
顯然朱佑樘這種改革之君,文官集團肯定是無法容忍的。
這也是被天幕確定的。
“而且,你真的以為朱佑樘是不想娶其他的女人嗎?”
朱元璋突然發問,讓朱棣有些愣住了。
確實如此,無論如何,男人當了皇帝,從任何人性的角度來說,都不可能只娶一個皇后的。
誰能有這樣的魄力?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這個朱佑樘的皇后早就跟文官集團串通了。
【朱佑樘沒辦法開海禁,他就將改革的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而文臣們因為拒絕了海禁之事,對於其他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好拒絕,因此,朱佑樘長達十幾年的改革之道開始了!】
【首先就是明令禁止宗室、勳戚侵佔民田,還積極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如黃河治理在弘治年間取得突破性進展,使農業經濟逐步恢復。】
【甚至連殺母之仇的萬貴妃家族,他都可以赦免,不以私心報復,就是為了改革株連之罪,在太祖時期,朱棣時期,都曾經發生過赫赫有名的誅九族!】
【朱佑樘這個節儉自律日常穿白衣,僅祭祀穿黃袍;削減宮廷開支,罷上元節燈火,禁珍寶玩物,可謂是跟他父親朱見深截然不同,高麗史書有記載“憲宗奢靡,新帝持身公正,不喜奢玩”連其他國家的人都對朱佑樘感到無比的尊重!】
朱棣滿意點點頭。
從他看見朱佑樘的那一刻起,其實就認可了這個年輕人。
尤其在得知對方是皇太子以後,朱棣對這個後代子孫就非常看好了。
說實話,他其實有些羨慕朱佑樘可以親眼去見識過大乾。
而他就只能透過天幕的隻言片語來了解。
完全無法理解大乾到底是如何改革。
朱佑樘仁政之事朱棣早就心知肚明,天幕也早就將結果說了出來。
在他的內心之中,更加好奇的是,朱佑樘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死。
老大是遷都。
朱瞻基是開海禁。
朱佑樘呢?
這位歷史上都稱讚的仁君,到底因為什麼而死!
【朱佑樘先前的改革,確實讓大明恢復了生機,沒有開海禁,文臣們的利益也得到保證!】
【說實話,其實文臣挺喜歡朱佑樘這個皇帝的,他能讓大明恢復生機,而且從來不插手軍方之事,就只是不斷的改革,改革沒有損害到文臣們真正的利益,他們也就沒太在意!】
【直到朱佑樘死的那一年,他做了讓文官集團,準確來說是官紳士族難以接受的事情!】
【朱佑樘居然敢改革法度,他想要立法!】
【這簡直就是動了官紳士族最大的利益,比什麼開海禁這些罪行嚴重多了!】
【這應該是朱佑樘從大乾學來的法制,目的就是要嚴懲權貴違法,削弱貴族特權,大概意思就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但最著急的卻不是皇帝,而是大臣們!】
【所以朱佑樘必須死,而且死的非常滑稽,明朝十六帝,其他皇帝的死都是查無痕跡的,唯獨明孝宗的死有所記載!】
【明孝宗朱佑樘,死於太醫劉文泰的誤診,服用了劉文泰開的藥以後,鼻血不止,暴斃而亡!】
【而劉文泰同樣是江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