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臉色難看,說的好像是因為他不讓老四當皇帝,才造成這樣的後果。

大明的百姓正在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

老四明明有能力,卻要去海外建國,不顧大明百姓的死活。

這讓朱棣有些無法憤怒。

這時候,腦海裡卻傳來了朱元璋訓斥的聲音.

“這件事,你到底是怨不得別人,是你不將皇位傳給朱老四的!”

聞言,朱棣反駁道:“爹,您就別為這兔崽子說話了,我不信,他的大乾就真的比大明好到哪去!”

“很多時候,只不過是表面榮光罷了!”

朱元璋沒順著朱棣的話繼續往下說,而是冷笑道:“你不願意將皇位傳給朱高爔,那就怪不得咱當初也不傳給你!”

其實他也看出來了。

如今朱棣的選擇其實也並不多。

傳位給朱高爔是最好的選擇。

如今寢宮內,最生氣的並非是朱棣。

而是哥仨還有朱瞻基。

老爹死了以後,他們為了皇位可以是爭的頭破血流,甚至連性命都丟了。

可結果,老四自己去海外當皇帝。

而且過得還那麼好。

朱瞻基不滿的說道:“四叔,您還真是忘恩負義啊,強制遣返,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幾千年來我就沒聽說過,你這樣的話,天下百姓會如何看待?”

朱高爔沒說話,天幕就已經再次傳來聲音。

【當時的大乾不僅平和安定,百姓安居樂業,更是萬國中心,很多百姓苦日子過不下去了,自然就會想要偷渡到大乾,而且只要進來了,那就不走了。】

【大家都明白只要能進入大乾,日子就算有了盼頭!】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朱高爔是不允許外人隨便進入大乾的,可隨著明朝的百姓越來越多的湧過來,每年至少數萬百姓偷渡過來,而朱高爔終究是還記得大明百姓,讓大乾的官員務必要善待。

畢竟,若不是在大明生活不下去了,誰又肯背井離鄉,遠赴海外呢。】

【簽證的出現,也是為了保證大乾境內的安定,防止別有用心的人滲入!】

【一來二去,反而是越來越多大明百姓聽聞大乾仙島的故事,偷渡的人反而越來越多,甚至很多朝中的官員都不想留在大明,寧願來大乾做個普通百姓!】

【要我說,當時的朱高爔應該是感同身受的,畢竟他當初也是迫不得已才離開大明的!】

此番話一出來,在場幾人都不敢說話了。

朱瞻基埡口無言。

但內心卻更開心了。

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在打皇帝的臉啊。

不僅是皇帝,更是讓整個大明顏面盡失。

朱高熾眼中卻全是無奈。

當時的大明,竟然每年都有數萬百姓偷渡,可想而知,當時大明到底是什麼模樣。

肯定是民不聊生。

.........

金陵城。

甚至是天下百姓,都將這一幕看在眼裡。

剛開始,他們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只是覺得大乾確實是如同仙人居住的地方。

可天幕的一番話,卻讓他們瞬間醒悟過來,只要朱高爔當上皇帝,他們在大明,也同樣可以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根本就不需要去海外。

“沒錯,我們要朱高爔當皇帝!”

頓時間各地百姓都爆發出了極其強烈的意願。

但很快這些民意就被壓了下去。

民意連當朝皇帝都無法控制,可在官紳士族的手中卻易如反掌!

.......

眼見朱棣的怒意毫無掩飾的露出臉上。

朱高煦跟朱瞻基難得統一戰線,都等著看朱高爔笑話。

朱棣臉色極其難看。

但更多的是心痛跟無奈。

難道他真錯了嗎?

原本想著自己當上皇帝以後,勵精圖治,將來留下美名。

沒準能洗掉造反的罪名。

可老四的出現,卻讓他徹底失去信心。

老四出海僅僅二十年發展的速度,就已經遠超他跟老爹朱元璋將近五十年的努力。

“老四,我跟你相比,當真是輸太多了!”

朱棣像是洩了氣的皮球。

天幕裡的畫面繼續。

【讀書人跟著張懋去辦理簽證。

順著簽證上的名字,這位讀書人的名字也展示在眾人面前。

朱佑樘!】

這個名字。

頓時就讓朱棣不冷靜了。

雖然沒聽說過,但既然是姓朱,那肯定就是宗族啊。

如果說之前英國公離開大明也就算了。

現在居然連皇室宗親也選擇離開大明,簡直是奇恥大辱。

最生氣的莫過於是朱元璋了。

在他看來,宗親代表的就是皇帝臉面。

所有的宗親必須要好,畢竟都是一家人。

他早就定下祖訓!

每一個皇族後代,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並且定下了明朝宗室制度,首先是歷代皇帝所有的兒子都要封親王,然後就是宗室所有爵位世襲罔替。

可如今這個朱佑樘,完全就是個寒酸秀才的模樣。

身邊甚至連護衛都沒有。

朱元璋最見不得這一幕,簡直就丟他的臉。

【大家猜的沒錯,朱佑樘其實老朱家的人,而且是朱見深的親生兒子!】

【這個時間線應該是成化十年,朱見深已經當了十年皇帝。

不過再有四年,朱見深也要死了,而朱高爔卻還活著!】

“老四這麼能活?”

朱棣有些詫異。

孫子的孫子都死了,老四還活著。

這小子不會有什麼長命的辦法吧?

朱高熾一臉羨慕。

感受著幾人炙熱的目光,朱高爔無奈的擺擺手。

“老大,你別這樣看我,我當時最多也就七十多歲,不是我活得久,是你們死太快了!”

他說的是實話。

七十歲正是闖的年紀,實在是哥幾個死太早了。

其實除了,朱元璋跟朱棣這兩位以外,大明只有裝糊塗的皇帝,才能活的更長。

不僅是大明,宋朝也是如此。

雖是實話,卻引來了幾人不滿的目光。

朱高爔沒在意他們,內心有些擔憂。

天幕過早的暴露這些東西,會讓他陷入險地。

【朱佑樘應該是奉命前來的,朱見深很想知道那位曾經讓他留下心理陰影的叔公,到底怎麼樣了,只是聽說在海外建立了一個極其強大的國家,心中無比好奇,於是便讓朱佑樘喬裝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