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不同意!”

朱棣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敢讓老四去就藩。

尤其是在朱祁鎮出現的情況下。

傻子都能看出來,現在的眾望所歸就是朱高爔。

放老四去就藩,這不就是要建立新的朝廷。

他無法接受。

朱高爔倒是沒在意。

因為他早就猜到了。

故而提出另一個不算太過分的要求。

“要我去北征韃靼可以,但是我需要私人軍隊!”

“我同意了,到時候從三千營裡給你抽調!”

朱棣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跟之前的條件比起來,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朱高爔得寸進尺道:“神機營也得給我抽調點人出來!”

三千營有沒有不重要。

神機營才是朱高爔最想要的。

永樂五年,朱棣建立了神機營,是專業火器部隊,也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早,最專業的火器部隊。

朱棣從交趾得到了火藥的製造方式,特設神機營專習火器。

此時的神機營已經裝備有了火銃。

可以說是整個大明最精銳的部隊。

“爹,我不同意!”

朱高煦是最先反對的。

丘福支援朱高爔在他來看都無關重要,但這神機營跟三千營是他手中的王牌軍隊。

他當然不想分給朱高爔。

但最終朱棣還是拍板同意了,畢竟有這兩個大營的保護,戰場上朱高爔的性命也算有了保障。

雖然他想要朱高爔出征,穩定軍心。

可他同樣害怕朱高爔出事。

當然,其實朱棣還是挺有信心的。

有丘福親自帶兵前往,韃靼不足為懼。

朱棣立刻派錦衣衛將朱高爔要親征的訊息散發出去。

同時偷偷看向朱高爔。

發現老四面無表情,非常平靜。

不由感到一絲敬佩。

突然得知要上戰場,還能如此冷靜,不愧老朱家的人。

其實朱高爔早就決定要跟著去此次的北征。

無論怎麼說,他現在也是跟丘家繫結了。

此次北征的後果就是大敗而歸,丘家全部被流放。

所以朱高爔必須要去。

這是沒辦法。

【朱祁鎮居然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當真是大明皇帝的恥辱,大明可以說是最強硬的王朝了,一不和親,二不割地,三不納貢,一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可以說為他們圈粉無數。接下來就讓大家看看,到底是什麼帝王,明明是亡國之君,卻深受後世人的尊重。】

【他給這個王朝留下了悲壯的落幕!】

天幕裡,北平城烽煙四起,鏡頭急速拉近至煤山枯樹。

一道身影雖身穿龍袍,卻無九五至尊的氣,反而是顯得非常落魄。

身邊只有個太監,半跪著仰天大喊:“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最後皇帝脫下龍袍,去掉冠冕,一身白衣死於煤山!

留下血書絕筆!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就是為什麼大明受到如此多人的喜愛,而朱祁鎮如此多人厭惡,完全丟掉了大明的風骨。】

【很多人說大明最後的尊嚴和臉面,讓崇禎給保住了,我要說的是,他守住的是漢族人脊樑,守住了漢人的尊嚴!】

“好孩子,苦了你!”

朱棣熱淚盈眶,如今他身處開國不久之際,如今的大明還蒸蒸日上,完全沒有顧慮。

可後世這位崇禎皇帝,他身處的大明必定千瘡百孔,但從他身上的風骨,朱棣能看出來,他盡力了。

任賊分裂朕身,勿傷百姓一人,僅此一句,崇禎是個值得尊敬的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失我朱家人的氣魄。

亡國非一人之過!

這讓朱棣頓時有了天大的壓力。

他要改變這一切,要勵精圖治,讓大明能更加長遠!

“爹,朱祁鎮只是個意外吧,我的血脈沒有給你丟人!”

朱棣忽然自豪的對朱元璋說道。

結果惹來朱元璋劈頭蓋臉的臭罵:“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大明亡國了,咱現在就是打不到你,要不然,肯定一腳踢死你!”

【土木堡之變在整個華夏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甚至可以跟宋朝的靖康相提並論!】

【不同的是,瓦剌選擇善待朱祁鎮,不僅繼續讓他享受皇帝的待遇,甚至也先還想將女兒嫁給朱祁鎮,前面我們說了,朱祁鎮當皇帝的時候,他是扶持也先的,想必也是這個原因,才讓朱祁鎮得到了善待。】

【朱祁鎮在被也先俘虜以後,瓦剌也乘機向大明發兵,其實不僅是瓦剌,而是草原三部同時發兵。】

【瓦剌人帶著朱祁鎮去進攻大明邊關的城池,他甚至親自去幫瓦剌叫門,讓守城將士開啟城門,讓蒙古人進去!】

【因為朱祁鎮的緣故,很多邊關的城池淪陷,百姓被瘋狂屠戮,大明岌岌可危!】

聽到這裡,朱棣額頭已經青筋暴起,眼睛充血,死死盯著朱瞻基。

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之前還是千古一帝之姿的重孫,為了活命居然幹出這種事情。

【蒙古人可不會就此滿足胃口,甚至是直接發兵京師!】

【此時大明的處境跟當初的北宋完全相同。】

【如今的大明由於各地都在打仗的緣故,以至於京師根本就沒什麼兵力,再加上也先的騎兵南下,所有人都在想著投降南遷,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此時大明的皇帝已經落在了敵人的手上,局面更加的糟糕。】

【由於北宋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此時不少人都主張南遷,這樣的話,可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但在這時候,一個叫于謙的人站了出來,由於兵部尚書缺失,他從兵部侍郎升任兵部尚書,也是如今京師的實際掌權人,他指著那些懦弱的文官大罵:

“主張南遷者,斬,宋室南渡而天下分裂,忘靖康之恥乎?”

京師乃是大明的根基,若是南下了,豈不是證明大明再也沒了能力,地方勢力必趁機自立,如南方土司、沿海豪強這些都隱患。】

【此戰不能退,殉國亡身,捨生取義!】

【于謙,於少保,公認的民族英雄!】

朱棣心中無比喜悅。

于謙此人他雖然是第一次聽說,卻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不愧是他大明之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朱棣迫不及待的想要認識于謙。

【于謙很快就從周邊調兵,河北、山西殘兵不斷集結,當時京師高12米,存糧也可支撐一年,甚至還有火炮百餘門,他很有信心能打贏此戰!】

【但這時候,更大的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大明皇帝,如今正在敵軍營帳中當俘虜,這對守城的明軍來說,士氣上是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