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孫子也就當了十年皇帝?”

朱棣難以置信,怎麼老大這一脈永遠是那麼的短命呢。

大孫子繼位的時候才多少歲啊。

無非也就是二十多歲。

按理來說最少還有三十萬可活。

而且朱瞻基還不是老大那種身體病懨懨的,他從小征戰,體魄顯然是異於常人的。

怎麼可能那麼快死。

這背後就是有陰謀。

宣德九年派王景弘下西洋,宣德十年人就死了。

難道說,是因為下西洋損害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所以才.......

朱棣搖搖頭,覺得不可能,文官集團再厲害,再狂妄也絕對不敢如此。

很快他就想到了昨日讓大孫子立下的誓言。

頓時覺得是自己害了朱瞻基。

老大一年,大孫子十年。

短短十一年,大明朝居然就換了兩個皇帝。

這大明如何能穩定下來。

【宣宗的突然暴斃,讓大明陷入了至暗時刻,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年僅九歲的朱祁鎮,在張氏的擁護下最終登上皇位,年號正統!】

正統!!!

好熟悉的年號,朱棣聽著趕緊回憶。

“昨日天幕曝光,老四當皇帝的時候,也是用的正統年號!”

這讓朱棣瞬間感覺來了希望。

或許老大跟大孫子的頹勢,只不過是為了讓朱祁鎮成為千古一帝。

他相信,明英宗朱祁鎮肯定是成為好皇帝的。

朱棣的內心充滿了希望。

【在明宣宗突然暴死以後,年幼的明英宗繼位,朝廷大權控制在張氏太皇太后與內閣三楊手裡,畢竟朱祁鎮才九歲!】

【張氏太皇太后畢竟是女人,後宮不得干政,這是明太祖的祖訓,於是她基本上將權力交給了楊士奇為首的內閣!】

張氏太皇太后!

朱棣立即就明白了,這是老大的妻子,他最欣賞的兒媳婦。

張氏確實太懂事了。

在徐妙雲死後,朱棣從來沒立過皇后,可以說皇宮的事宜都是交給張氏來管理,卻能處理的井井有條。

老大能娶到張氏這樣的女人,確實是福氣。

不僅生了個好太孫,還出了不輸給老四這個千古一帝的朱祁鎮!

“爹,這就是我家老大的妻子,是不是有當初孃的氣度!”

朱棣自誇一番,想要得到朱元璋的讚賞。

結果一轉頭,他就被老爹那寒冷的眸子給嚇到了。

“朱老四,你糊塗蛋吧,皇帝年幼無知,你兒媳看似賢惠,卻已經將皇權交給了那幫內閣的文官!”

朱元璋的話,讓朱棣瞬間驚醒。

心中升起一種不好的想法。

可不對啊,他明明將楊士奇押入大牢了,他為什麼還會出現在未來的歷史裡。

“老大,肯定是老大這個糊塗蛋!”

朱棣眼裡閃過殺意,他現在就要殺了楊士奇。

“沒有楊士奇,還會有王士奇,張士奇,難道你要都殺完嗎?”

朱元璋冷哼一聲。

對朱棣這些兒孫極其不滿。

完全就是被文官託著鼻子走,毫無主見!

朱棣不敢反駁,只能在內心祈禱。

“好重孫,你可一定要好好努力,讓我在老爹面前能抬得頭來,我們一家人的尊嚴,可就寄託在你身上了!”

【開啟明英宗實錄第一卷,在朱祁鎮剛剛會說話的時候,宣宗皇帝問他:若為天下,可令天下太平嗎?

朱祁鎮答:“能!”

宣宗皇帝再問如果有反賊,你敢親率三軍去收拾他們嗎?

朱祁鎮答:敢!

實錄記載,朱祁鎮答應的時候,聲音洪亮,神采奕奕,毫無顧慮!】

“好好好!這才是我朱家男兒啊!”

朱棣大喜,才剛會說話就有此志氣,他日必定騰飛化龍。

此刻,他忽然有了自信,或許好重孫也能戰勝文官集團!

【楊士奇為首的內閣架空了年幼的朱祁鎮,奏疏也能傳到內閣,由內閣大臣來代替年幼的皇帝處理!

不僅如此,楊士奇等人以皇帝的名義命王景弘停罷採買營造,不再使洋,並禁止建造遠洋海船,理由就是此舉會耗費大量財力!】

“果然是這幫文官集團在搞鬼!”

朱棣本來心中就有所猜忌,如今更是印證了。

雖然沒有確鑿證據。

但他懂人性。

大孫子剛要派人下西洋就突然暴斃。

楊士奇掌權以後生怕皇帝再下西洋。

當初老四要開海禁,他們也是如此。

朱棣再傻也明白,這海洋之上絕對是蘊含了無數的財富。

他的內心萌生了要開海禁的想法。

朱棣倒是要看看,那幫文官集團敢不敢現在動手殺他!

【明英宗確實是少年天子,意氣風發,任何敢侵擾大明邊境的勢力,他都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打!】

【正統年間,朱祁鎮四次北上攻打漠北,三次南征麓川,其中麓川的大勝,至關重要!】

【麓川就是如今的緬地!】

【正統六年,這一年也是預示著朱祁鎮拿回政權的一年,朱祁鎮派蔣貴為主將、王驥為提督軍務,從周邊各省一共十五大軍,分三路直取麓川,最終大勝。

朱祁鎮在位期間打了三次的麓川,最終都取勝了,誅夷震怖,周邊的人都被打服了,也同時卻確定瞭如今我們對西南地區的控制權。】

【大家或許不知道,古時候的麓川到底有多恐怖,歷朝歷代無數的皇帝都想征服這裡,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唯有明英宗朱祁鎮成功了!】

【麓川的危機很早就存在了,但內閣不願意打,尤其是楊士奇的反對,更是讓朱祁鎮實深知,想要真正掌權必須要將楊士奇趕下臺。

誠然,朱祁鎮最後做到了,隨著楊士奇跟張氏的離世,意味著朱祁鎮正在將皇權拿回手中,從此開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真是傳奇的一生啊!”

朱棣聽著天幕的話,心情大好,之前的焦慮全部消失

看來子孫並不需要他的幫忙,同樣可以鬥贏這幫文官集團。

少年又如何?

自古以來厲害的皇帝哪個不是在危難之中成長的。

或許就是前期內閣的架空,才成就了朱祁鎮的傳奇。

“原來不是好聖孫旺三代,是好重孫旺三代!”

朱棣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明英宗朱祁鎮波瀾壯闊的一生才剛剛開始,爺爺朱棣入漠北深處封狼居胥,朱祁鎮同樣做到了,甚至比朱棣去的地方還要遠,故而後世人稱堡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