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四,千古一帝!

再加上靖難的字眼。

雖然天幕沒有公佈千古一帝的名字,但哪怕是市井小民也已經知道,這是朱棣了。

朱棣摸了摸鬍子,得意之色溢於言表。

“朕倒要看看,還有誰說靖難朕做錯了。”

朱高熾率先反應過來,朝著朱棣跪拜道:“恭賀皇帝成為千古一帝!”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也順勢跪下。

他們的內心同樣興奮,不少人都跟著朱棣從靖難過來的。

朱棣能成為千古一帝,那麼他們同樣是可以千古留名的功臣!

漢王朱高煦臉色有些難看。

由於就藩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其實已經有了造反的打算。

現在忽然聽見老頭子當了千古一帝,不就意味著他造反失敗了。

只有朱高爔現在一臉懵圈。

搞不懂這天幕到底是誰在做的,真的懂歷史嗎?

朱棣也能當千古一帝?

哪怕是他這個頭號明粉也不敢這麼說。

這完全就是篡改歷史了。

腦海裡的朱元璋由於被朱棣放出靈魂,自然是將剛才的話都聽見了。

“千古一帝!”朱元璋急切的問道:“老四,大明是出了個千古一帝嗎?”

朱棣嘴角的笑容已經控制不住,他就是在老爹朱元璋的詢問。

“是的爹,大明出了個朱老四,被後世人稱為千古一帝!”朱棣將天幕之事告知了朱元璋。

本身就是靈魂體狀態的朱元璋自然很容易接受這種鬼神之事。

“朱老四!”朱元璋呢喃一聲,激動道:“咱是千古一帝?”

朱棣:???

他怎麼忘了老爹也是家中排行老四。

半響後,朱棣索性直接跟朱元璋攤牌了。

“這千古一帝就是我。”

“所以.......”

“爹,請稱朕皇上!”

朱元璋怒視朱棣:“你當了皇帝?那我的大孫子呢?”

面對朱元璋的質問,還沒等朱棣回應,天空中的螢幕再度傳來聲音。

【其實如果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沒幾年就死,那他也能成為千古一帝,只可惜他後面犯了太多錯,所以朱家也就只有朱老四是千古一帝,】

“給咱滾下來!”

朱元璋暴怒,這人竟然敢評價他的國策。

咱犯了什麼錯?

朱棣忍不住憋笑,隨後便自豪道:“爹,你也聽到了,你兒子我是千古一帝,當皇帝,你不如我!”

“那可是你大哥的兒子,咱留下的祖訓立嫡立長,難道你不知道嗎?”

聽到老爹的語氣不善,朱棣心中一驚,頸背發涼,如墜冰窟。

這麼多年了,即便是當了皇帝,甚至是成為千古一帝,內心依舊對爹十分敬畏。

登基以後,他無數次在內心演練,死後再見到老爹時,該如何解答這個問題。

可無論如何演練,朱棣心中依舊惶恐。

但現在千古一帝這個四個字,讓他有了勇氣。

“我做錯了嗎?”

“明明我也是你的親生兒子,難道朱允炆這小王八蛋就是嫡長子嗎?”

“朕是千古一帝,今後史書只會寫我朱棣乃是眾望所歸,在洪武三十五年順位繼承大統!”

朱元璋眼眸閃過兇意:“好個順位繼承,咱從來沒有想過要傳你皇位!”

“哈哈哈,爹你終於承認從來沒想過將皇位傳給我,無所謂,我會自己搶過來。”朱棣發聲大笑。

自從大哥死了以後,爹整個人就變了。

好似他們這些兒子都不是親生的。

【嫡長子繼承皇位真的是弊大於利,當年老祖宗登基以後,天下大儒都在罵他得位不正,他一怒之下殺了當世大儒的十族,天下都說他是暴君!】

【可那又如何?老祖宗登基以後勵精圖治,很快就讓天下百姓家家戶戶都有餘糧。

其實百姓需要的永遠是漢文帝那樣的仁君,而非順位繼承的昏君!】

“爹,你聽見了嗎?你錯了,你大錯特錯了!”

朱棣在發洩心中的情緒,這些年,他揹負了太多,做夢都能看見老爹朱元璋砍了他的腦袋。

但現在,他敢當面怒斥朱元璋。

“放肆,老四你敢這麼跟咱說話。”

朱棣此時已經沒有了懼意,因為他是後世人公認的千古一帝!

“爹,朕締造的永樂盛世,讓天下百姓豐衣足食,怡然自得,將永遠記在史書之中。”

“從今往後,我就是大明第二代皇帝,明太宗朱棣,不會再有人記住得位不正!”

“逆子,咱要家法伺候!”朱元璋四處張望,看有沒有趁手的東西。

朱棣無所畏懼。

別說老爹現在打不到他。

哪怕打到了又如何?

他依舊是千古一帝,史書之中最偉大的太宗皇帝。

朱元璋看著站的挺拔如松的朱棣,無奈的長嘆一口氣。

他就不明白,老四到底憑什麼打贏大孫子。

明明死前已經佈置好了一切。

朱允炆手中可是有百萬大軍啊,反觀老四就只有北平一隅。

【千古一帝的故事還要從一場靖難說起,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敗給燕王朱棣,朱元璋的責任是最大的。】

【晚年昏庸的朱元璋誅殺藍玉、傅友德等名將,導致朱允炆無將可用,怎麼能打的過驍勇善戰的朱棣!】

【唯一能用的居然是朱棣的小舅子,你說扯不扯!】

“是咱的原因?”

朱元璋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

胡惟庸、藍玉,這些就該殺,他們的權力太大,已經威脅皇權了。

君臣共治的王朝最終都會走向毀滅,只有皇權至上才能保證大明安定。

“爹,你說我要不要去泰山封禪啊?”朱棣有些期待的問道。

結果卻引來朱元璋的憤怒:“宋真宗那樣的人都能去封禪,你要去了,老子就把你從宗譜除名,我們老朱家丟不起這個人。”

【“當然無人可用只是一個原因,建文帝朱允炆的無能才是至關重要,他即位以後認為藩王割據違背中央集權原則,削藩是鞏固皇權的必然選擇。”】

【當時的王朱棣擁有重兵,對皇權構成潛在威脅,於是他採納齊泰、黃子澄的意見先從較弱的藩王入手,剪除燕王的手足,湘王的死成了壓死建文帝最後一根稻草。】

“糊塗啊,為什麼要殺老十二啊!”

朱元璋對自己的兒子很瞭解,老十二根本就無心權勢。

連這樣的人都殺,其他藩王肯定會恐慌,不可能束手就擒的。

【隨後朱棣利用《皇明祖訓》中“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的條款,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過四年戰爭,朱棣攻入金陵。】

【最終朱棣登基,年號永樂,廟號明成祖!】

等等。

成祖是什麼?

難道我的廟號不應該是太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