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鍾繇在函谷關,馬超入不了洛陽;劉表守戶之犬,色厲內荏,頂多強搶宛城;陳登與孫權有仇,定不敢冒然西進;汝南袁紹舊部,疥蘚之患不足為慮;公孫康入了東萊,必與劉備爭搶青州,昨日同盟,今日仇敵,亦屬常事。”

寥寥幾句,曹操就將眼下的局勢分析清楚,看似十路合圍,實則真正對曹操構成威脅的,只有上黨方向的趙雲、常山方向的關羽、中山方向的張飛、河間方向的劉備、渤海方向的諸葛亮。

身為方今天下最強勢的霸主,曹操的情緒管控遠勝於常人,即便泰山崩於前亦有面不改色的沉穩。

此話一出,眾文武皆是心頭一鬆。

“孤欲作以下部署,諸君可替孤參詳。”

“詔拜馬騰為衛尉,馬騰之子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馬超為伏波將軍、都亭侯,督軍長安。”

“詔拜劉表之子劉琦為南陽太守、奮威將軍;詔拜劉表次子劉琮為青州刺史、偏將軍。”

“詔拜孫權假車騎將軍,兼任徐州牧。”

“詔拜公孫康之弟公孫恭為營州刺史,許其劃東萊諸縣為營州。”

“詔拜滿寵為汝南太守,速入汝南征討袁紹舊部。”

“......”

曹操的語速雖快,但吐詞清晰,所作部署更令眾文武驚歎。

不論是對馬騰父子和劉表二子的封賞,還是對孫權、公孫恭的任命,看似天恩浩蕩,實則暗藏離間,借力打力。

唯有對汝南的袁氏舊部,曹操是直接令滿寵派兵征討。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在此刻再次顯現,曹操不需要一兵一卒,只需要假天子之手下達詔命,就足以令馬超、劉表、陳登、公孫康、陳瑀五方勢力焦頭爛額。

尤其是對孫權的任命,更是直接為孫權北上徐州增添了大義名分。

在解決了旁枝末節後,曹操的重心又放在了劉備的五路主力上。

“張郃雖降,但趙雲的糧草壓力亦會加劇,難以支撐長久,即令夏侯惇出兵魏西,以防趙雲東進。”

“令襄國的樂進、高覽、韓浩,將兵馬撤回邯鄲;令鉅鹿的曹仁、曹洪、李典,將兵馬撤回邯鄲東三十里的肥鄉;令平原的夏侯淵、徐晃、呂虔,將兵馬撤回東武陽。”

曹操正將戰線緊鎖。

不僅將襄國和鉅鹿兩處兵馬退守至魏郡北的邯鄲和肥鄉,又直接放棄了最偏遠的平原,將其撤回東武陽。

之所以是撤回東武陽而非撤回鄴城,則是避免平原的諸葛亮走倉亭津偷入曹操的兗州腹地。

而將襄國和鉅鹿的兵馬撤回,則是在鄴城、邯鄲、肥鄉構建能彼此馳援的掎角之勢,同時亦是為了集中優勢兵力,避免被劉備各個擊破。

這三處兵馬若有一處被劉備擊破,曹操都只能倉惶而逃了。

最後,曹操又讓賈詡負責將魏郡士民強遷入兗州。

此策一出,眾人便知曹操用意:曹操這是準備放棄河北了!

這也是曹操的無奈,戰線拉得太長後,曹操不僅軍力捉襟見肘,控制力也遠不如從前。

雖然青徐二州地廣人稀,曹操即便放棄二州損失亦不會傷及根本,但營造出來的聲勢卻彷彿曹操即將被劉備覆滅似的。

這令曹操極為惱恨。

不過是丟了兩處破碎之州罷了,只要兗豫根基尚在,青徐二州隨時都可以再奪回來。

曹操亦明白:想速戰速決的解決劉備然後南征劉表,已經行不通了;想每年用春季攻勢騷擾破壞劉備的根基,同樣行不通了;眼下想要及時止損,就只有將魏郡計程車民強遷入兗州。既能得到大量人口,又能得到大量錢糧。

賈詡暗暗嘆了口氣,領了軍令。

曹操不讓暫行冀州刺史的董昭來執行,亦不讓荀攸來執行,偏偏讓賈詡來執行,亦知強遷士民是個陰毒的計策。

董昭、荀攸出身中原大族,尚需臉面。

原本辦這事的,最適合的人應該是程昱,然而如今程昱已死,自然只能落在賈詡頭上。

為了讓遷民計劃順利完成,曹操又親自統兵來到肥鄉統率曹仁等眾,正面對上劉備,又邀劉備答話。

肥鄉城外,兩軍對峙。

曹操騎馬立於軍前,劉備亦自對陣中響應而出。

“如今之勢,孤不能勝玄德,玄德亦不能勝孤,久戰無益,不如各自退兵如何?”曹操言語中盡是狡黠之意。

若劉備真的認慫退兵了。怎麼自曹操手中得到的青州和徐州,就得怎麼還給曹操。

雖然諸葛亮不在身邊,但劉備身邊亦有龐統、徐庶、田豐出謀劃策,自然不會中了曹操的詭計。

見曹操還試圖以言語誘騙,劉備放聲大笑:“孟德兄言之有理。既如此,孟德兄退兵回許都,我退兵回鄴城,今後匡扶漢室,同佐天子,定可青史留名。”

大耳賊這廝!

曹操不由暗罵,要退兵就退回涿縣,還惦記孤的鄴城作甚?

見誘騙不成,曹操語氣轉冷:“玄德自詡漢室忠臣,卻妄殺天子任命的青州刺史,是為不忠;昔日在許都時,孤待玄德如上賓,玄德卻屢屢背孤,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義,又有何顏面大談匡扶漢室、同佐天子?”

見曹操翻臉,劉備亦不客氣:“孟德兄,休要顛倒黑白!程昱身為青州刺史,不恤士民,禍亂百姓,我麾下大將怒而殺之,乃是為民除害,來日我會面呈天子,請天子降罪,何來不忠?我奉詔討賊,豈能因你舊日情義而枉顧國家大事?自古忠義兩難全,為了匡扶漢室,只能暫時委屈孟德兄了!”

兩人爭鋒相對,或是嘲諷,或是厲喝,或是曉之以理,或是動之以情,互不相讓。

碎話了半個時辰才堪堪結束。

曹操揚鞭又指:“玄德,來日方長,你莫要得意太早。孤必將你生擒!”

劉備不甘示弱:“若有膽,可與我對陣廝殺!若無膽,可棄械請降!”

曹操聞言大怒:“孤豈會懼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曹操令曹仁、曹洪、李典出戰,劉備令張飛、陳到、陽群、丁立、劉武、閻碩、盧鎮、公孫桀出戰。

廝殺半日,不分勝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