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是殺母仇人,馬超是不會留韓遂性命的;馬騰是馬超生父,即便觀念再不合,馬超也不能真的行弒父之舉。

奪了韓遂的徵西將軍印和馬騰的徵南將軍印後,關中諸將便真正受馬超節制。

為防韓遂舊部生亂,馬超讓龐德帶上韓遂首級及徵西將軍印,與侯選、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梁興、程銀七人速往韓遂營地所在接管韓遂的兵馬。

尤其是韓遂的女婿閻行,絕對不能留。

由於韓遂麾下核心部將幾乎都被馬超收買,反對的也死在宴席,營地中雖然還有閻行等死忠韓遂的但也逆改不了大勢,及至天明時,韓遂營地的動亂也徹底平息,閻行也被龐德率眾砍殺。

兼併了韓遂的兵馬後,馬超又拜孫資為軍師,謀畫響應劉備。

孫資見馬超如計劃般殺了韓遂,不由暗喜,遂又獻策道:“眼下韓遂雖死,但韓遂的死士眾多,或會趁機前往弘農通報鍾繇。兵貴神速,將軍可速起兵馬,佯稱奉曹操軍令入河東,先搶潼關。只要潼關在手,不論對陣鍾繇亦或者是曹操親至,都奈何不了將軍。”

馬超認可了孫資的提議,遂令龐德引兩千兵馬守後方,馬超則與侯選、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梁興、程銀七人各引兩千兵馬,浩浩蕩蕩的殺向潼關。

潼關守將楊義平日裡也因馬超走私蜀錦而得了不少好處,一聽是馬超到來,楊義也不防備,當即就下關迎接,結果直接被馬超生擒。

見楊義驚愕不解,馬超也不為難,道:“我已決定響應左將軍討伐國賊曹操,你平日裡也受了我諸多好處,若是被鍾繇得知,你定也難逃死罪,不如與我一併,我也可記你獻潼關之功。”

楊義雖然不情願,但也無可奈何,要麼跟著馬超一條路走到黑,要麼就得被鍾繇問罪。

權衡之下,楊義果斷的選擇了反叛曹操。

為了取得馬超的信任,楊義還說降了在河東郡蒲坂縣當縣令的同宗楊成。

一時之間,關中大軍勢如破竹,直逼弘農郡的治所弘農城。

由於馬超動作太快,兼之潼關守將楊義又降了馬超,馬超的大軍都抵達弘農城三十里外了才被鍾繇得知。

雖然馬超打出的口號是助曹操抵擋劉備,但鍾繇一直都在負責曹操的西面諸事,曹操有沒有下達軍令鍾繇豈能不知?

“楊秋曾傳訊息,馬超及關中諸將走私蜀錦入河北,與劉備常有往來。而今馬超忽然兵至弘農,應是暗中響應了劉備。眼下司空大軍多在河北,短時間內也難以增援弘農。弘農危矣!”鍾繇憂心忡忡。

馬超及關中諸將走私蜀錦一事,鍾繇一直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倒不是鍾繇不想管,而是管不了。

本就斷了關中諸將的鹽鐵之利,若再斷蜀錦之利,等於是直接逼反馬超及關中諸將。

鍾繇本想著收買楊秋、閻行等人徐徐圖之,沒想到馬超竟會忽然響應劉備,讓鍾繇始料不及。

也不怪鍾繇思慮不周,而是鍾繇不知道馬超身邊有孫資出謀劃策,竟讓馬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架空了馬騰韓遂,甚至於還直接擺了鴻門宴誘殺了韓遂、楊秋等人。

一向性急魯莽的馬超忽然多了個外接大腦而變得能謀善斷了,即便是智如鍾繇也無法提前應對。

張既獻策道:“弘農離得太遠,即便司空引兵增援,也是鞭長莫及。以我愚見,不如暫棄弘農,將兵馬退守函谷關,只要函谷關還在,關中叛軍就無法威脅到司空。”

傅幹亦是勸道:“賊兵勢大,不如再輔以詐降計誘之。德容掩護司隸校尉先走,我留在弘農城,謊稱馬超不害城內士民就投降,之後再留在馬超麾下蟄伏以待時機。”

鍾繇驚道:“馬超性情暴虐,彥材留在弘農城,凶多吉少,不如一併前往函谷關。”

傅幹搖頭:“若我等都退守函谷關,司空定會以為是司隸校尉失職棄城。唯有我留在弘農城,司隸校尉前往函谷關才能稱得上是戰略性撤退。”

見鍾繇還在猶豫,傅幹再請道:“請司隸校尉速行,否則一旦讓馬超兵臨城下,司隸校尉再想離開就難了。若讓馬超擒了司隸校尉,再假以印綬號令諸縣,則司隸諸縣皆不屬朝廷了。屆時馬超兵鋒直指許都,司空回軍則失河北之地,不回軍則恐失許都。請司隸校尉以大局為重!”

張既亦是咬牙勸道:“彥材言之有理。眼下唯有司隸校尉退保函谷關,方可令司空沒有後顧之憂。馬超雖然性情暴虐,但彥材一向機敏,定可斡旋。請司隸校尉速行!”

見傅幹、張既苦勸,鍾繇無奈頓足,嘆道:“讓司隸諸縣再添兵禍,乃我之過也!彥材留在弘農城,萬望小心謹慎,切莫觸怒了馬超而白白失了性命。待司空擊退劉備,我定會再回弘農以解彥材之危。”

隨後,鍾繇不再遲疑,帶上張既以及城內精兵,連夜離城退守函谷關,又將沿途的縣兵精壯也都一一帶走,以充軍力。

傅幹則是留在城中虛設旗幟靜候馬超到來。

在得知鍾繇已經棄城而逃時,馬超當即就想屠了傅乾等人以洩私憤,孫資及時攔住道:“左將軍一向以仁義行事,將軍既得弘農,也當以仁義拉攏弘農官吏之心。”

馬超對傅幹並不放心,道:“彥龍有所不知。傅幹此人乃是鍾繇親信,即便獻城也絕對不是真心,若不將其殺之,來日必生後患。”

孫資篤信而笑:“傅幹是否真心不重要,只要其餘官吏肯為左將軍效力就足夠了。亂世求存不易,將軍可多許錢財,即便今後傅幹想生事端,也難保身邊人不會洩密。屆時再論傅幹之罪,則弘農城的官吏士民都會心服口服。此時殺之,反倒不美。”

在孫資的勸諫下,馬超最終放棄了屠戮傅乾等人的打算,對傅乾等人皆是以禮相待,又勒令麾下軍士不得哄搶弘農城的民財,以此來樹立恩信。